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四章 衛生運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四章 衛生運動

劉墉點點頭,正色道:“萬事有因必有果,萬事有果必有因。若說生病是果,那麼什麼是因呢?不講衛生或者沒有條件講衛生便是因。大多數疾病,包括時疫、癘病等令人恐慌的疾病都與每個人的衛生習慣密切相關。換句話說,同等條件下,為何有的人經常生病,有的人卻健康長壽,主要原因就是衛生習慣問題。”

眾人都為之一呆,更加莫名其妙,聽不懂劉墉這是什麼意思。

劉墉又解釋道:“為何窮人比富人更易得病,壽命更短呢。仔細想想就明白了,窮人家只能喝不乾淨的生水,吃不新鮮的食物,不可能在飯前要淨手,起床睡前刷牙洗臉。當然,不是窮人家不講衛生,他們缺衣少食,能避寒吃過半飽就不錯了,更談不上勤洗澡勤換衣了。”

“這就是太守所說的衛生習慣吧?”說話的是醫曹掾史。

“正是。講衛生的好習慣一旦養成,將會使你一生受益。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劉墉點點頭,“為什麼不能隨地吐痰、隨地解手,不能亂丟垃圾?為什麼我們要滅老鼠,要打蒼蠅、蚊子?”劉墉儘量讓自己的解釋通俗易懂,“俗話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同樣的道理,疫病就喜歡和這些髒東西待在一塊。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越是髒亂的家庭和環境,病人越是多呢?”

眾人凝神細想了一陣,確實是這個道理。大家交頭接耳了幾句,紛紛點頭。

“因此,只要咱們愛清潔、講衛生,遠離那些髒物,就不容易生病。”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聽了劉墉這一番講解,大家都有些心動了。

“分成兩步,一是頒佈《公共衛生公約》讓全府所有人等皆遵章行事;二是開展多項措施,治理環境。這裡我擬了一個公約,我念一下……”

《公共衛生公約》——為促進雒原經濟社會發展,百姓生活安康,建設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營造良好的公共道德,增強身體素質,提高人均壽命,經雒原郡府衙研究,特制定如下衛生公約:

一、全民養成以講衛生光榮、不講衛生可恥的觀念,自覺遵守衛生公約;

二、勤洗手來勤洗腳,勤剪指甲勤洗澡,早晚刷牙;

三、碗筷要清洗,煮沸消毒,不喝生水,不吃髒東西;

四、不隨地解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

五、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後及院內是自家的責任地,要做到無垃圾、無汙水、無汙泥,堅持每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

六、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給予批評教育,罰款十枚銅錢;隨地大小便的,給予批評教育,罰款五十枚銅錢。如屢教不改或情節嚴重者,可處以兩倍罰款、全郡通報、遊街示眾等處罰;

“其實最可恨的便是隨地小解了。”劉墉恨恨道,“說實話,我真想這樣寫。再有解開褲子就地方便的,就‘咔嚓’一下,切了他的******。”

眾人聽了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劉墉也笑道:“當然,這只是個玩笑。”

“太守這個公約好是好,下官卻有些小擔心。”醫曹掾史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老年人記性差,那些習慣又是伴了他幾十年的了,可不容易改過來。小孩子不能明辨事理,又多是隨性而為,要遵章守紀也是難辦。”

“可不可以對老年人、小孩子網開一面?”有人提議道。其他的人竊竊私語一陣後,紛紛出言附和。

劉墉一陣躊躇,當時考慮得的確不是很仔細,正想答話時,虞翻插話道:“我看不必。若是這樣,只怕這項措施會難以執行,最後必無疾而終。我看可以這樣,老人違反了的,由其兒子代為受罰;小孩犯錯的,其父代為受過。俗語便說了,‘子不教父之過’,‘父過子償’嘛。”

虞翻這一提議得到大家的認可,劉墉便加上了這一款。沒多久,雒原府各亭都張貼出了佈告,公佈《雒原郡公共衛生公約》,並由亭長負責通知到戶到人,又召開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培訓,讓這一公約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頒佈後的前十天為宣傳和自改階段,正式施行後只要你違反了某項,譬如說在小巷裡解手,冷不丁的就會竄出一個戴著紅袖箍的人,板著臉道:你違反了衛生公約,罰款五十文錢。什麼?你沒錢。那就戴上這頂帽子,拿著小紅旗去逮別人,什麼時候逮住了,你什麼時候可以走;如果一天都沒逮住,那對不起了,你只得幹滿一天了。當然,在執行的過程中也是會講人性化的,比如你不經意地丟了些果皮,立時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馬上撿起來的便只批評教育,不再罰款了。

與此同時,劉墉又在全郡合理佈局,修建垃圾池、果皮簍、公共廁所、大眾浴室等公共衛生服務設施,同時改明溝為暗渠,及時清運垃圾,鏟滅蒼蠅、蚊蟲滋生的場所,開展滅鼠、滅蠅、滅蚊等運動。另又釋出嚴令,城市中心區域內禁養食用牲畜,並將傳統的散養方式改為規模養殖,便於統一管理、統一防制。

當然,以上的措施僅對一般疫病作用明顯,對於古稱疫癘的傳染病特別是烈性傳染病還是有些力不從心。劉墉又從以前的中獸醫的驗方中篩選了幾個對傷寒、時疫有效的驗方在各季節免費發放,做到時時有預案,時時能應對。

剛開始大多百姓還有些不習慣,甚至有些抵觸情緒,畢竟幾千年來大家都是這麼過的。不過一段時間後,眼看著街道整潔有序,環境乾乾淨淨,各種惱人的害蟲也少多了,也深深地感受到講衛生的好處,開始發自內心地擁戴起這項利國利已的政策來。

劉墉和虞翻換了便服在城中實地考察了一番,見四處環境都煥然一新,皆欣喜不已。兩人在茶樓的二樓找了個靠窗的座,邊品茶邊觀察窗下過往的人們。雖然來來往往的人流中偶爾還是有幾個違規的,不過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少,說明嚴罰的作用是明顯的,人們的衛生習慣大大提高了。

劉墉暗暗點點頭,萬事開頭難,這已經比自己當初預想的要好不少呢。劉墉見虞翻也是一臉的笑容,便道:“虞公,如今雒原政治清明、府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我想再頒行一項利國利民的措施,你看如何?”

虞翻笑道:“公子請說。”

劉墉得意一笑道:“我想施行保險。”這是劉墉作夢都想搞的,當年在徐州時他曾向糜竺提出過,卻被無情的現實擊了個粉碎。而今雒原社會穩定,人們富裕,應該可以施行了吧?

“保險?”虞翻一呆,“這是個什麼意思?”

劉墉輕輕一笑道:“所為保險,就是人們向我們交一些錢,和我們籤一個合約。出錢的人叫投保人,我們收錢,承擔責任稱為保險公司,出的那個錢叫做保險費,這個合約叫做保險合同。”虞翻聽得是一頭霧水,不過他見識過劉墉太多的奇思妙想,只需耐心地聽下去就會明白的。

果然,劉墉繼續解釋道:“保險合同就是約定投保人與保險公司在合約規定的時間內發生事故而造成的財產損失、健康狀況,包括意外受傷、生病、死亡等的責任賠償。簡單來說,保險就是花錢買一段時間的平安。保險的很多種,疾病險、意外險、養老險……”劉墉舉例說明了保險的基本特徵,又道:“人們為什麼買保險?就是要把自己的風險轉移出去,將風險降到最低。那保險公司會不會賠本呢?不會的,因為保險是將少數人的損失分散給眾多的投保人,從而使個人難以承受的損失,變成多數人可以承擔的損失,這實際上是把損失均攤給有相同風險的投保人。而保險又是由許許多多個體組成的,真正要賠付的少之又少。說到底,交的保險費會遠遠多於保險公司所出的賠款,這個差額就是我們的利潤。”

劉墉一臉的興奮,繼續道:“虞公,如今咱們掌握的賺錢營生太多了,瓷器、藥酒、銀行……咱們積累了那麼多的財富,我想結合著衛生運動,再弄個醫療保險,讓咱們的百姓也得些實惠。”

虞翻怔怔道:“這個保險不一樣麼?不為賺錢?”

劉墉笑道:“這個幾乎不賺錢的。就是讓每個百姓出很少的錢,如果他在以後的任何時候生病了,就由我們出大部分錢幫他醫治,可以極大的減輕他們的負擔。當然,他如果一生都不怎麼生病,這錢就白送給我們了。當然這種情況是微乎其微的。”

虞翻聽了眉頭緊鎖,一陣沉默。

劉墉沒有在虞翻的臉上等到期待中的興奮,反而是一臉的肅穆,心中惴惴,問道:“虞公,你覺得有何不妥?”

虞翻躊躇道:“公子,按說你是雒原的最高官長,作為下屬,我本應無條件的遵行……”

劉墉見虞翻吞吞吐吐,立時明白了他的意思,便道:“虞公,咱們之間還有什麼不能明說的。你有什麼顧慮只管說出來就是。”

虞翻嘆道:“公子,虞翻何嘗不明白你心中拳拳愛民之心。可是此策雖好,在雒原卻無法施行。”

“這是為什麼?”劉墉聞言一呆。

“我的公子爺啊。雒原輕徭薄役,量才施用,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早已不堪重負了。如今再施以更多惠民之舉,請問公子,是當地人才享有還是全都享有?若只是當地人才有則易引起雙方的矛盾;若是全部都有,只怕更會有大量人口蜂擁而至,不堪承受啊。”

劉墉聽了呆若木雞,接連受了兩次打擊啊。虞翻見劉墉半晌不說話,心中不忍,開導道:“公子,虞翻也以為此策極好,不過時機未到,必得國家一統後方可施行。”

劉墉點點頭,嘆氣道:“虞公說得對,是我太著急了。”

虞翻笑道:“公子,你是該著急的地方不著急。依我看,有一件事才是你最應該辦的。”

“什麼事?”劉墉一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