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四零章 孔雀南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四零章 孔雀南飛

劉墉定睛一看,那女子明眸皓齒,亭亭玉立,泫然欲泣,一臉焦急,卻是小喬。

劉墉大驚道:“小喬妹妹,誰欺侮你了?”

緊接著從裡面又小跑出來一個女子,卻是大喬。大喬過來挽著妹妹的胳膊說道:“夫君,倩兒等你好半天了。一聽見門外有馬蹄聲就迫不及待出來看看看。”

劉墉微笑道:“倩兒,別擔心,有什麼事姊夫給你做主。我看有哪個不長眼的該欺侮我們的寶貝妹妹,真是活膩了。”

“姊夫,沒有人欺侮我。”小喬破涕為笑,旋即銀牙輕咬,又可憐兮兮地道:“姊夫,你公事繁重,小妹原不該打擾你的。可是這件事又很緊急,又很是難辦,小妹再沒別的法子,只能來求你了。”

“還有事讓咱們聰明伶俐,精靈古怪的喬二小姐也無法可想?那必定是很難辦的了。”劉墉打趣了一句,又安慰道:“沒事的,你姊夫無論如何也會幫你的。別著急,這裡風大,又不方便說話,我們先回屋再慢慢說吧。”

小喬聽劉墉答應,頓時眉開眼笑。大喬柔聲道:“姐姐就說你姊夫一定會答應的吧。”小喬輕“嗯”一聲,連連點頭,似乎只要劉墉肯答應問題就一定能解決。

劉墉、大喬心中一直對這個妹妹懷有深深的歉意。當初劉墉為了搭救大喬,攪糊了孫策的求親,但又因而壞了小喬的美滿姻緣。說實話,劉墉對周瑜的印象還是蠻不錯的,人才出眾,風度翩翩。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何等的飄逸,何等的灑脫!雖說周瑜壽命也不算長久,不過好歹也和小喬做了十幾年的夫妻,兩人相敬如賓,夫唱婦隨,感情甚篤。此事本就讓劉墉、大喬心中有愧,何況還由此成全了兩人的婚事,雖說小喬對此並無責怪,雖說這並非出自他二人的本意,不過結果的確如此,這更讓劉墉和大喬內疚不已,因而兩人都立下誓言,一定要想方設法,竭盡所能,幫小喬完成一個心願。

小喬急不可耐,剛進屋,便道:“姊夫,你一定得幫幫我,也只有你能幫我了。”

劉墉見小喬有些語無倫次,便柔聲道:“小妹,你得說得詳細一些啊。我總要先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才是怎麼幫,要做些什麼,對不對啊?”

“啊,是我太焦急了。”小喬有些不好意思。大喬輕輕攏了攏小喬鬢角的秀髮,撫慰道:“妹妹,別著急,你先理一理,把事情的原委詳詳細細地告訴你姊夫。姐姐覺得此事並不算難辦,只要你姊夫出面相信會很容易解決的。”小喬安靜地聽大喬說著,大眼睛裡充滿了期待,用力地點了點頭。

劉墉有些莫名其妙,伸手握住大喬的溫潤細膩的柔荑,疑惑地看著她,眼中露出詢問的目光。大喬看著他溫柔的一笑,又對小喬輕聲道:“妹妹,你說吧。”

小喬定了定神,長吐一氣方道:“姊夫,我有個極好的姐姐叫劉蘭芝,三年前嫁給了廬江城內的一個叫焦仲卿的書辦……”

“你說什麼?劉蘭芝,還有焦仲卿,這不是《孔雀東南飛》嗎?”劉墉大吃一驚,原來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便發生在這個時代啊。劉墉猛然想起以前在學這篇課本時,詩前有段序文: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沒水而死。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劉墉當時只注意去背詩的內容,對這序言並不太重視,因而只小喬提醒起才想起有這件事來。

小喬睜著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俏臉上滿是疑惑,問道:“姊夫,什麼‘孔雀東南飛’啊?”

“哦,你姊夫在發神經呢!小妹不要奇怪,你繼續說。”

小喬捂嘴輕笑,轉眼又愁容滿面,續道:“他們夫妻本來極其恩愛的,只是仲卿哥哥的母親卻不喜歡蘭芝姐。其實蘭芝姐的本事可不得了……”

“我知道。你那蘭芝姐可是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大喬在一旁不解地道:“夫君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難道你見過她?”

劉墉一陣汗顏,“沒有,我哪可能見過,我只是聽說過。”劉墉胡亂否認著,不敢去看大喬狐疑的目光,只得去問小喬,“現在到了哪一步,他們夫妻離婚?不,你蘭芝姐被休回家了嗎?”

小喬輕咬嘴唇,本來也想問劉墉是如何知道這些的,而且還有什麼離婚這樣古怪的詞語,可想到時間緊迫,事態嚴重,只得道:“嗯。仲卿哥是一個極孝順的人,他雖捨不得蘭芝姐,卻不敢忤逆自己的母親,只好忍痛將蘭芝姐休了出去。”

“什麼孝順,不過是愚孝罷了。”劉墉極為不屑地道。

小喬有些吃驚劉墉的態度,遲疑道:“不過大多人都稱讚仲卿哥呢,說他懂事、聽話。”

“大多人?都是男人吧。”劉墉撇撇嘴,一臉的譏諷。

“是。”小喬低聲答道,一臉的哀傷。

劉墉又道:“那個什麼焦仲卿還是不是個男人?”

“什麼?”小喬有些不解,“姊夫是什麼意思?”

劉墉有些惱怒道:“孝順是應該的,但是也不是什麼話都應該聽吧。聽從就是孝順,違前就是不肖,自己就沒有個判斷力?難道他媽——他母親要他去殺人,去放火,他也要照做不誤嗎?”

大喬見劉墉額頭青筋暴起,一臉的不忿,恰似一個一點就著的火藥桶,便輕輕一捏劉墉的大手,勸道:“夫君,這世道不都是如此嗎?你要是見一件就生氣一次,那可有你好受的。”聽大喬柔聲安慰,劉墉頓時像個洩了氣的氣球,一下就蔫了。

小喬看在眼裡,暗暗羨慕,感嘆道:“如果這世上的男子都能像姊夫這樣敬重我們、愛護我們這些做女子,那就太好了。”

大喬聽了小喬這番感慨,心中一陣幸福,一雙美目溫柔的看著劉墉,寫滿了柔情蜜意。

“其實仲卿哥也不是姊夫想的那麼不堪,他對蘭芝姐發誓說,這輩子他們都不會分開的。他讓蘭芝姐暫時先回孃家去,說自己很快就會勸得母親回心轉意,不久就可以回來重聚的。”

大喬眼中含淚,問道:“倩兒,蘭芝是怎麼說的?”

小喬答道:“蘭芝姐說,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必生死相依。”

大喬聽後潸然淚下,哽咽著對劉墉道:“夫君,你一定要幫幫他們啊。”

劉墉點點頭,又問小喬道:“倩兒,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妹還有個舊時好友,叫玉兒,是她託人帶信給我的。”

“哦!”劉墉微一沉吟,廬江離這兒可不近啊,時間緊迫啊,又問,“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怕是有一個月了吧。”小喬答道,又焦急地道,“所以小妹才著急啊。聽說仲卿哥發下誓言,若是不能相聚,便要共赴黃泉,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

劉墉問道:“焦仲卿說動了他母親嗎?”

小喬搖搖頭道:“他母親不為所動,另給仲卿哥說了一門親,說娶鄰家之女秦羅敷。”

大喬皺眉道:“那焦仲卿答應了嗎?”

“沒有。”小喬答道,“仲卿哥說,除了蘭芝姐他不會再娶別的女子。”

大喬感嘆道:“這個焦仲卿但是有情有義。”

“倩兒,你怎麼覺得我有法子解決這事?”劉墉不解道。

“姊夫,廬江最大的官便是太守李術了。只要李術說句話,要仲卿哥將蘭芝姐接回來,他母親就是再不願意也是不敢違抗的。”

“可是你姊夫與李術又不認識,再說,他是廬江太守,我是雒原太守,我們是同級,我管不了他的啊。”

“姊夫,你和李術雖然都是太守,但是你還有丞相封的軍職呢。你去和李術說一聲,叫他去管這件事,他不會不聽的。”

“你個小鬼頭懂得還不少,不過,姊夫現在不是沒在曹公身邊效命了嗎?”劉墉無奈地笑了笑。

大喬在一邊道:“夫君,李術又不知道你已經離開了。那邊曹丞相又沒詔命各地說免了你的軍職,何況你還有聖上親封的爵位呢。”

劉墉詫異道:“你兩姊妹是從哪裡知道這麼多官場上的規矩的?”

“是蔡琰姐姐說的。”小喬隨即答道。

“難怪。”劉墉苦笑道,“看來你們姐妹幾個是一夥的了。好吧,你說說,要我怎麼做?”

“姊夫可以要李術對……”小喬恨恨道,“對那老太婆說,要仲卿哥將蘭芝姐接回來。太守的話,那個老太婆不敢不聽的。”

劉墉啼笑皆非,這小喬還真是愛憎分明啊。不過,這法子只是表面解決了問題,矛盾還是沒有化解啊。劉墉還在出神,小喬細聲問道:“姊夫……姊夫……”

劉墉一激靈,搖搖頭道:“小妹,你那法子不行。就算李術出面,焦母答應,那也是不成的。叫他們夫妻重圓容易,叫老太太心甘情願難,否則你那蘭芝姐就算留下來也過不上好日子的。”

“這倒也是。”大、小喬對視一眼,“夫君(姊夫)還有法子麼?”

“我再想想,看看有沒有一個最為妥當的法子。”

“姊夫,那可不行。我怕等你想出法子來,那邊已經……”小喬一臉的擔憂。

“好吧。那咱們簡單收拾一下,即刻上路。廬江那邊有信鴿的,我這就去安排一下,讓那邊的人打探一下訊息,馬上傳一個回來。”

“多謝姊夫。”小喬一臉的欣喜。

很快,廬江的訊息傳來,焦仲卿信守誠諾,對母親張羅的婚事一再拒絕,但劉蘭芝這邊卻遇到了麻煩,不知怎的竟被皖城縣令的三兒子看中了。

小喬暫時放下了心,劉墉卻憂心忡忡,劉蘭芝會婉言謝絕,不過接著來求親的卻是廬江太守李術的第五子了,而且劉蘭芝的哥哥會出來干涉,一出悲劇就會上演了。

四位夫人都同情這對苦命的鴛鴦,催促著劉墉早些啟程。本來孫權所在的柴桑離富義並不太遠,劉墉原本的打算是先見孫權,商談結盟事宜,然後再去鄱陽見周瑜為小喬說親的。如今行程不得不改變了,只能先到廬江,然後過長江先見周瑜,最後見孫權了。

說走就走,劉墉只帶著小喬並周倉等隨行二十來人,輕裝簡行,風餐露宿,直奔廬江。還好小喬的騎術十分不錯,沒拖後腿,路上也沒耽擱,眾人以最快速度到了廬江。

廬江的掌櫃早早地便在城門口候著了,一見劉墉忙前來施禮,又迎進城中最好的客棧,又將最新消息做了詳細彙報。劉墉聽說李術只是派主簿去下了聘禮,定了日期,還未成親,心中的大石方落了地。

劉墉將訊息告訴了小喬,小喬也是欣喜不已,不過聽說劉蘭芝是主動答應婚事的,又有些氣悶。劉墉問道:“倩兒,你相信你蘭芝姐的為人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小喬點點頭。劉墉嘆道:“我也相信。所以,你應該能猜到會是什麼結果了吧?”

小喬微一怔,旋即又驚又怕,搖著劉墉的胳膊道:“姊夫,你想好辦法了嗎?”

“我這路上一直都在想。也不知成也不成。明日一早,我先去李術府上將此事攔下來,然後走一步看一步吧。”

此時太守中張燈結綵,正為五公子的婚事做著準備,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還有各式綢緞三百匹,聘金三百萬,極其隆重。

李術正讓書辦書寫請柬呢,忽有門房來報,說雒原太守劉墉求見。正如蔡文姬所說的,劉墉雖與李術平級,不過漢末更重軍職,何況劉墉還是曹操面前的紅人,李術自然不敢怠慢,吩咐大開中門,親到府門迎接。

兩人寒暄幾句,劉墉便道:“李太守,不瞞你說,劉墉此次冒昧而來,便是為貴公子婚事而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