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九章 劉墉獻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九章 劉墉獻計

糜竺聞言大喜道:“崇如快快道來。”

劉墉躊躇道:“不過,如同銀行一樣,這行業也須政治清明、民心安定方可。”

糜竺微感失望,不過又道:“不妨事的,先聽聽也好。”

“那好。”劉墉微微頷首,繼道,“這個行業叫保險。”劉墉飲了口茶,又道:“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花一定的錢來購買他以後可能面臨的損失。”

糜竺一臉的茫然,問道:“崇如可否講得再通俗一些?”

劉墉點點頭道:“這樣,保險有許多種,我先舉一個意外險。譬如說一個人花了一兩銀子在我們這兒購買了價值一百兩的這種險,在一年內這人要是出了狀況,如意外受傷、意外死亡,我們就要進行相應的賠償,最高為一百兩。如果這一年內這人沒出狀況,那一兩銀子便是我們的收入。之所以設這麼高的賠率便是吸引更多的人來投保。因為出意外的情況畢竟是少數,因而不用擔心賠本的。”

“要是有人假裝受傷,或者故意弄傷呢?”

“這個叫騙保,像這種情況會在合約中寫明,不僅不會理賠,還要送交官府的。”劉墉解釋道。

“可是誰來判定他是詐傷的呢?要是有一邊不服怎麼辦?”

“這個不用擔心。合約中也會寫明的,有爭議時聽憑當地官府裁定。而且,我想還不會有人故意致傷致殘吧?”

糜竺搖搖頭道:“崇如性格太過仁厚了。我敢篤定,為了家人的生計,別說致傷致殘了,便是故意尋死也不在少數。”

劉墉瞠目結舌,“不會吧?”

糜竺嘆了口氣道:“崇如沒見過窮苦人家的慘象。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上有病弱之雙親,下有待哺之幼子,若能以自己之性命換全家的衣食無憂,這是何等划算。崇如,我相信,到時毫不遲疑,以命相博者比比皆是。畢竟,這是以一博一百啊。因而,此策斷不可行。”

劉墉如五雷轟頂,呆呆地不發一聲,“糜竺說得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呢?不是老人常說:飽暖思****,飢寒起盜心。連溫飽這個起碼的問題都沒解決,誰還會在意生活質量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糜竺看劉墉愣在那裡,一臉的落寞,安慰道:“其實崇如這個想法是極好的,不過得到天下太平,家家富足時方可施行。崇如,咱們去看看我給你們準備的甲冑、兵刃吧。”

過了兩日,劉備率領眾將到劉墉營中看了軍士們的獨特訓練,都嘖嘖稱奇,卻似乎有些不以為然,對營中的伙食興趣反而更大些,劉墉雖早料如此,心中仍有一絲失落。

劉備瞥見劉墉臉上微微露出的不快,問道:“崇如以為劉備只重視將領而輕慢兵士麼?”

劉墉忙施禮道:“劉墉不敢。”

劉備滿臉的蕭肅,嘆了口氣道:“即便尋常百姓劉備也視為親人,何況追隨我左右,為我以死相拼的弟兄?”

劉墉一愕,難道是自己錯怪他了?只聽劉備又道:“崇如,我也是迫不得已啊。打仗說到底就是拼實力,拼錢財,這就是個無敵洞啊。以劉備的實力,便是軍士們日常的飲食和軍餉都難以為繼,哪有多餘的錢糧來保證平時更多的訓練。你說的‘平時多出汗,戰時少流血’的道理劉備又何嘗不知,不過,一來多訓練便要增加更多的糧草,更大的花銷,何況只要訓練便會有受傷,受傷又會是十天半個月不能下床,一旦戰事突發,我連可用的人都沒有了。”

劉墉心中恍然,果然是自己想得太隨性了,當初還自以為是地認為這個時代的人就是重將不重兵,就喜歡單挑呢,真是可笑。他們都不是不想練出好士兵,而是條件根本不允許。自己為何能帶出一隻精銳之師,一是人少,二是後勤有保障,三是有時間。說到底,精悍的士兵都是用錢堆出來的。這一點劉備的確不能照搬,對了,自己有好的療傷藥這事說不說?算了,自己的也不多,分出去也是不夠,等以後人工種植的三七豐收後再說吧。

劉備敞開心扉與劉墉交流。劉備用人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即便是新人,只要他認為你有才,便能給其充分的信任,充分的放權使其最大的發揮才能,比如對諸葛亮、對魏延。而劉墉的見識遠遠出乎劉備的意料,他對各個勢力的優劣,乃至用人、用兵等都分析得頭頭是道,正中要害。劉備是越聽越驚心,越聽越佩服,越聽越欣喜,沒想到會得到一個這麼好的人才。

“劉備得遇公子,真乃備之福也。劉備願拜公子為軍師,共圖大計。”

劉墉嚇了一跳,我這些見識可都是從《三國演義》之類看來的,這可都是歷史呀,我當然能做到未卜先知了,但萬一歷史因此而改變了呢?那我可什麼也不成了。

劉墉趕緊道:“在下才疏學淺,目光短視,對行軍打仗更是一竅不通,難堪大用。不過,在下有識人之術,不如為劉使君尋得可治國安邦之大才、奇才,助玄德公成就大事方是上策。”劉墉心道,臨機立斷自己做不到,不過人才是變不了,幫劉備選些良將奇才還是有把握的。

“如此,請公子做劉備的客卿,為吾出謀劃策如何?”劉備見劉墉說得有理,便不再堅持。

劉墉見劉備答應,松了口氣,“多謝劉使君。”

劉備笑容滿面,“依崇如之見,此時劉備該做些什麼呢?”

“在下以為,劉使君宜交好呂布,以安其心。待曹操平定張繡後,再圖謀之。”

劉備驚道:“劉備要滅呂布,先生如何知道?”原來,曹操臨走時曾拉住劉備的手反覆囑咐,你指揮人馬屯兵小沛,這是掘坑待虎之計。並且告訴劉備,陳登父子是自己人,有事可以商議。一旦曹操平定張繡,便會親率大軍前來擒拿呂布這只猛虎,這事是曹操和劉備密謀的,劉墉是怎麼知道的?

劉墉一楞,對啊,稍一定神,答道:“這事容易,使君為呂布所敗,求救於曹操。而曹操早就想清剿呂布了,派使君入駐小沛,不是圖謀呂布又是為何?”

劉備佩服道:“確如軍師所言。備與呂布表面相安無事,卻勢如水火。”

“只是有些可惜。”

“可惜什麼?”

“若當時使君與呂布互為犄角,相互依存,東和孫策,北聯袁紹,西憑劉表,可與曹操成鼎足之勢,使君可潛心發展,待時機有變,則可登高一呼,應者如雲。可惜情勢突變,使君與呂布生死相搏,只得另圖良策。”

劉備心中一嘆,道:“軍師所言在理。”當初自己在徐州發展得好好的,要不是張飛好酒貪杯,醉酒後毒打羞辱呂布岳丈曹豹,也不至讓呂布偷襲成功,失了徐州、下邳,自己落得如此狼狽,劉備想到這兒,不由瞪了一眼張飛。張飛聽到這兒,面紅耳赤,看著劉墉,輕哼了一聲,以示不滿。

劉墉心中偷笑,又道:“那呂布好勇無謀,重利輕義,與劉使君非同路中人,分裂是早晚的事。三將軍嫉惡如仇,不屑那小人徑,也是事出有因。”

張飛頓時心生好感,“這鳥人說話還真說中我心裡。”

“那依崇如之意該當如何?”

“在下有兩策,這其一……”劉墉躬身答道。

劉備聽了劉墉第一策,沉思良久,好不容易定了心來,道:“此策不合吾心。崇如再說第二策。”

劉墉心中一嘆,說道:“第二策便是按計行事。此時宜派人前往徐州,一則示好呂布,以寬其心;二則聯絡陳珪、陳登父子,謀劃周詳。”

“陳宮心思縝密,對劉備多有防範,如何能交好呂布?”

“使君,那呂布目光短視,見利忘義,所摯愛者,一為權力,二為美女。呂布新納妻妾,其情正濃,我們不如獻上美食、珍玩,投其所好,呂布必欣喜而允。縱有陳宮建言,呂布也必是充耳不聞。”

劉備拍掌大喜道:“崇如所言極是有理。糕點美味異常,瓷具晶瑩剔透,呂布必愛不忍釋。備再獻上玉璧一對,寶劍一口,必得呂布歡心。”劉備想了想,又道:“瓷器、糕點均是崇如之物,恐呂布問起其中緣由,便請崇如前往徐州一趟如何?”

劉墉拱手道:“在下領命。不過有一事,使君務要放在心上,不可掉以輕心。”

“崇如請說。”

“使君常與曹公有書信來往,可得小心謹慎。”

“哦?難道呂布已有所察覺?”

“那倒不是。只是聽說陳宮時常到城外打獵。此人聰慧異常,得防被他撞見瞧出什麼端倪來。”

“崇如所慮極是,我明白了。”劉備點點頭,又道,“陳元龍極得呂布信賴,崇如可先往拜會。”

劉墉拱手辭別,率領周倉等幾個親隨,帶著禮品進到徐州。陳登的才能可不一般,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沒準會成為又一個賈詡。陳登處在劉備、呂布、曹操三處勢力之間,卻左右逢源,讓這三人都視其為心腹,卻不知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如果沒記錯,陳登早年有病,雖經華佗診治,但並未除根。後病重,無人可治,溘然長逝,時年僅三十九歲。應該就是明年吧?我得想個辦法才是。當時我怎麼沒問下華先生呢?可惜啊,可惜!”劉墉正思考間,車輛已到陳登府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