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不速之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六章 不速之客

“誰會來拜訪我呢?”劉墉心中一陣嘀咕,便問道:“來人有通報姓名嗎?”

宋九躬身答道:“說是西涼太守、徵西將軍馬騰。”

劉墉更感驚訝,我與馬騰素不相識,他怎麼會來見我呢?難道是為“衣帶詔”之事?

“衣帶詔事件”是許田圍獵後,漢獻帝不滿曹操把持朝政,欺凌群臣,視君上為無物後發起的旨在誅滅曹操奪回政權的反擊行動。漢獻帝假借賞賜國舅董承,將詔命縫製在玉帶中,瞞過曹操的眼線,帶出了宮外。董承閱詔後,聯合了王子服、種輯等受詔密謀誅殺曹操,而後馬騰、劉備也參與其中。後來事情敗漏,除劉備外,其餘人皆被屠戮,株連極廣。

劉墉向蔡文姬拱了拱手,笑道:“我當小姐是答應了。劉墉先告辭了。”回到府中,只見衛覬正陪著幾人飲茶,其中一人四十多歲,身高臂長,虎背熊腰,尤其是面鼻雄異,與中原人大不一樣,不用說便是馬騰。

劉墉滿臉堆笑,作揖致歉道:“在下劉墉,見過馬將軍。馬將軍駕臨,末將卻不曾出城相迎,真是失禮,還請將軍原宥。”

馬騰微笑著上下打量了劉墉一番,也拱手還禮道:“馬某返還天水,路過貴地,聽聞崇如帳下的膳食冠絕天下,特來叨擾,討杯水酒喝喝。”

劉墉笑道:“將軍威名遠揚,劉墉正求之不得。”又輕聲問衛覬道:“伯覦兄,可為將軍一行安排好驛所,準備好飯食?”

衛覬說道:“不勞將軍掛懷,衛某已作安排,只是太守公務繁忙,用過飯便走。”

劉墉詫異道:“將軍為何不在此盤桓幾日,劉墉久仰將軍大名,正有事請教呢。”

“不瞞諸位,馬某來此處正是有要事與崇如相商。”馬騰為人豪爽,素無心機,說話向來直來直去。

“兩位將軍,在下還有公務要辦,暫且失陪。”衛覬心有靈犀。

馬騰笑道:“衛伯覦一會兒可得早些過來陪馬某喝酒。我知崇如不喜飲酒,令人好不自在。”

劉墉、衛覬相視不禁莞爾,衛覬拱手道:“是。將軍吩咐,衛覬豈敢不遵。”

等衛覬離去,劉墉旋即揮手將其他人等打發出去,堂上只剩馬騰父子。馬騰微一點頭,壓低聲音道:“如馬某所知不差,崇如本是左將軍劉備的部下吧?”

劉墉拱手道:“回將軍,劉墉原來是,現在也是皇叔的屬下。”

馬騰微微一陣冷笑道:“那你怎能為了榮華,背棄皇叔,甘願替曹操效命。”

劉墉童心未泯,佯裝不懂,笑道:“曹丞相乃國之重臣,朝廷倚重之肱股,馬太守何出此言?”

馬騰怒道:“你以為那曹賊是好人麼?”

劉墉低聲道:“左右恐有曹公耳目竊聽,請馬將軍低聲。”

馬騰怒道:“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論大事!”說罷,拂袖便要起身。

劉墉拱手道:“將軍且慢,請聽劉墉一言。”

馬騰冷眼道:“你還有何話可說?”

劉墉道:“在下有一事不明,劉墉名微位卑,將軍何故對我這等期許?”

馬騰深聲道:“我與皇叔雖只會面一次,卻相談甚歡,情義深重。皇叔曾言,劉墉雖受曹操委派任洛陽令,卻是心懷社稷、忠君愛國的心腹之人,對你期許極大。我等自離許縣,鄉間便多有你的傳聞,說你勤政廉潔,愛民如子,對你是讚許有加。我等聞之亦大喜,本以為是朝廷之幸,聖上之福。可你頒行號令,卻具以相府鈞命,替曹操招攬人心,為逆賊建功立地,真是氣煞我也!”

劉墉雙手抱拳,單膝下跪,伏身下拜,深施一禮,鄭重說道:“將軍憂國憂民,真是聖上之福。”

馬騰一臉驚愕道:“你這是何意?”

劉墉道:“將軍是為‘衣帶詔’來做說客麼?”

馬騰大驚失色,厲聲喝道:“你怎麼知道?”倏爾長舒一氣,展顏道:“此事是玄德告與你的嗎?”

“正是。在詔書上署名的有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子服、越騎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子蘭,然後是西涼太守馬騰將軍你,最後是皇叔左將軍劉備。”

馬騰笑道:“如此機密之事你都知曉,玄德對公子真是信任有加啊。”

劉墉正色道:“將軍,在下早立誓言,定要還政於聖上,重振大漢國威。小子先前出言無狀,還請將軍責罰。”

馬騰大喜道:“果然如玄德之言,崇如真是救國良臣。你此次立下奇功,極得曹操賞識,吾料不久便可放你到地方任職,成一方諸侯。如此一來,你手握兵馬,聖上復興便更有望了。”

“將軍此言差矣,我想曹操定不會讓在下獨當一面的。”劉墉搖了搖頭。

“哦?這是為何?”

劉墉心道,“槍桿子裡出政權”,有頭腦的人都絕不會允許軍權旁落的,不過這話說了你也不懂,便另行解釋道:“曹公深諳統兵之道,豈能委軍權於他人,況且我非曹公舊部,他又豈會託重任於在下。”

馬騰點點頭道:“崇如言之有理。曹操此人陰險狡詐,萬不能容旁人另統兵馬。只是可惜崇如這場功勞了。”

劉墉笑道:“將軍不知。曹操此次讓在下統兵立功只是想藉機將我調離皇叔身邊。況且曹操僭越朝綱,官員一應賞罰皆由相府定奪,豈容他人恃功自傲?”

馬騰嘆道:“崇如倒是深知曹操之心。那該如何應對才是。”

劉墉微笑道:“因而劉墉才打定主意,以退為進,將此役功勞讓給于禁、衛覬,曹操既不會疑心於我,也尋不了緣由將我調走。”

馬騰嘆了口氣道:“也只好如此了,可惜委屈崇如了。”

劉墉笑道:“無妨,以後立功的機會有的是。”又提醒道,“將軍手握重兵,西涼鐵騎威猛彪悍,驍勇善戰,銳不可當,令敵聞風喪膽,曹操一直深為忌憚。將軍勿要小心謹慎,切莫輕易再入許都,以防給曹操可乘之機。失掉這處匡扶社稷的基石。”劉墉不知“衣帶詔”事件是否會暴露,要是如歷史一樣,曹操必會尋機殺掉馬騰,重興漢室必然更加艱辛。

馬騰笑道:“崇如便在曹操身邊,此賊若有異動,你可快馬修書告知馬某便是。”

劉墉嘆道:“西涼離許都遠隔千里,音訊難通,而皇叔與我等早晚也必離許都,更加無從得知。劉墉以為,將軍即刻安派得力之人留駐許都,刺探訊息,若有變故也能及時應對才是。”

馬騰頷首道:“崇如此言有理。我這就派人回許都,留心曹府動靜就是。”

許都,丞相府。曹操看著劉墉呈上來的公文眉頭緊鎖,躊躇半晌,抬頭問眾謀士道:“諸公,劉墉將取河內之功送與于禁、定關中之策歸於衛覬,自己不佔半點功勞,此為何意?”

荀彧先道:“明公,荀彧以為,這是劉墉不打算離開劉備,又不敢拂丞相美意,故以此推辭。”

程昱接道:“丞相,文若言之有理,臣下也有同感。劉墉此舉,不僅衛覬、于禁心懷感激,司隸百姓更是感恩戴德,視為再生父母,此人心機頗深,丞相不可不防。”

“那劉墉所行之事,皆以朝廷或丞相之命施行,與其本人何干?”說話的卻是荀攸。

曹操沉吟片刻,問道:“奉孝以為劉墉何意?”

郭嘉拱了拱手回道:“丞相,劉墉功成不居,殊是不易。即便此人溫良恭謙,愚以為仍不應留其在洛陽為妥。”

曹操捋著鬍鬚,笑道:“這是為何?”

郭嘉又道:“劉墉所頒之令雖加以朝廷之名,然則眾人皆知實出自於劉墉。此人知人善任,文治武功無一不精,又是劉備心腹,若長留洛陽,恐怕人心盡歸其所有,其勢愈發難控。”

曹操點了點頭,只聽郭嘉又道:“如今天下能與丞相抗衡者,唯有河北袁紹,丞相不可不早做打算。在下與劉墉交談過,此人對河北局勢頗有見地,此次略施巧計,便輕易取下河內,其用計之妙可見一斑。愚以為,丞相若要擊潰袁紹,劉墉必有大用。如此,正好召其回來,一方二便。”

曹操笑道:“奉孝之言甚合孤意。”又輕輕一嘆,不無遺憾地道:“可惜此人卻出自玄德門下,不為吾用。”

荀彧道:“丞相放心,劉備待那劉墉不同於關、張二人,若丞相廣施恩德,拉攏信賴,劉墉必感激不盡,何愁其不投靠丞相帳下?”

曹操撫掌大笑道:“就依諸公之言。文若,你派一名得力之人前往徐州,勿要查清劉墉來歷,為何投奔劉備……”

曹操奏請獻帝,採納劉墉等的主張,命衛覬為洛陽令攝關外政務、于禁總攬軍務,令劉墉護送蔡文姬速返許都。

收到朝廷敕令,劉墉早有準備,立時將衛覬找來。劉墉說道:“伯覦兄,朝廷已同意我等上奏,設謁者僕射監督河東鹽池;設司隸校尉主管重返家園的流民殖穀墾田。”

衛覬大喜道:“崇如兄,這下咱們便可大幹一場了。”

劉墉笑道:“不是咱們,是伯覦兄你一個人了。”說著,將敕令遞給衛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衛覬一陣疑惑,快速將敕令看了一遍,憤憤不平地道:“崇如兄,這是何故?丞相何以對將軍之功視而不見,不僅不加褒獎反而下令撤掉將軍職務,調返許都。衛覬深為將軍不平,這便上書,為將軍申訴。”

劉墉拉著激動不已的衛覬笑道:“伯覦兄誤會丞相了。正是劉墉舉薦伯覦兄以代劉某之位。”說著,將修改奏章的事告訴了衛覬。衛覬一呆,問道:“崇如兄,你如此做卻是為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