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 曹操家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七章 曹操家宴

劉墉道:“劉墉素來不喜,且拙於政務。若只是出些主意還成,要治理州縣可不成。這些雖是劉墉之短卻是伯覦兄所長。伯覦兄心懷百姓、憂國憂民,有你當政定是洛陽百姓之福。這也是劉墉為何向丞相力薦你出任洛陽令之故。”

衛覬感動異常,哽咽著說不出話來,拱了拱手說道:“衛某深為將軍可惜。”兩人見地相近,這些日子裡兩人齊心協力,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將洛陽治理得井井有條,早已惺惺相惜,真要分開卻有些捨不得。

“伯覦兄不必為劉墉擔憂。敕書上不也說了嗎,劉墉回去另有任用。”

衛覬稍平靜了一下心情,問道:“其他的衛某並不擔心,只是如今關中關外各路豪強割據,只因忌憚將軍的威名,不敢輕動。可惜這些人只是表面遵從,暗地裡卻招兵買馬,壯大實力,長久下去只怕有刀兵之禍,敢問將軍衛某應當如何應對?”

劉墉一愣,這不是你的策略嗎,怎麼反而問我呢?便笑道:“我瞧這些人都是貌似強大,但沒一個胸有大志的。不如伯覦兄上書朝廷視其軍力大小賜以封爵,給與獎賞。這些人眼看所封爵位不同,封賞不一,定會互相猜忌,甚而兵戎相見、自相殘殺。此時朝廷瞅準時間果斷出兵,剪除他們易如反掌。若坐視他們做大做強,朝廷再出兵清剿,只能促其聯合起來,局面更加難以控制。”

衛覬嘆道:“衛某早前也曾向上官如此提請,只是在下位卑言輕,無人採納。劉將軍深得丞相賞識,煩請將軍迴轉許都,向丞相獻上此策。”

劉墉此時方知衛覬問此事的用意,深深地點了點頭道:“劉墉見到丞相必曉以利害,以保關中平順,不再起刀兵戰火。”

劉墉將印信交與衛覬,略作收拾,也不驚動旁人,只帶著本部人馬,護著蔡文姬返回許都。洛陽百姓不知從何處聽得劉墉要回,扶老攜幼,帶著瓜果、酒食到府門外送別,卻被告知劉墉早在半夜便上路了,眾人只得俯身向劉墉遠去的方向不住叩拜,感嘆不已。

蔡文姬見到曹操,說起蔡邕冤屈,自己的遭遇,不由失聲痛哭,曹操亦止不住流淚。如今蔡文姬終回故土,也算是苦盡甘來,曹操也是喜不自禁。想著這數月蔡文姬與劉墉相處,曹操問道:“賢妹以為劉墉這人才學如何?”

蔡文姬答道:“小妹以為,劉墉這人學識寵雜,深不可測。”

曹操笑道:“賢妹過謙了,誰不知你博學多才,道貫古今,世所罕見,豈是劉墉可比?”

“小妹並沒自謙,只是覺得奇怪。劉公子做的食物,沐浴用的香皂,乃至天文、地理,小妹博覽群書,竟沒找到半邊出處。”

曹操笑道:“賢妹不知那劉墉來自西域嗎?自然與中原有所不同。”

蔡文姬搖了搖頭道:“小妹對劉墉說他來自西域之辭半信半疑。若西域早有此術,張騫、班超記載為何不見?西域諸國又怎甘蟄伏在大漢羽翼之下,不敢稍動?”

曹操點了點頭道:“賢妹言之有理。衝兒的問題刁鑽古怪,明日為賢妹接風洗塵,孤再看劉墉有何應對?”

劉墉是第一次見到曹操的眾公子。當先的是大公子曹丕,今年已十八歲了,走路昂首挺胸,氣宇軒昂,一副老成模樣。劉墉是不怎麼喜歡曹丕的,不過也不得佩服此人之才,首設九品中正制,在他的治理下,魏國社會穩定,百姓安樂,國力日益強大,感嘆曹操將事業傳給此人的確眼光獨到。第二個是三公子曹植,如今才十五歲,玉樹臨風,瀟灑飄逸,是個翩翩佳公子。劉墉對這個南朝謝靈運評價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曹子建頗感親近,不過也覺得曹植這種浪漫主義頗濃的人只宜寄於山川田園之中,不宜遊走在政治權術裡。曹衝卻是劉墉最喜歡的,這個絕頂聰明的小神童才五歲,甚是消瘦,不過目光靈動,話語極多,一直問個不停。

曹操笑道:“衝兒不是很想知道究竟早上的太陽離我們近還是中午的太陽離我們更近嗎?”

“是啊。阿爹能告訴衝兒嗎?”曹衝興奮地道。

“你問此人便知。”曹操一指劉墉。

曹衝蹦跳著來到劉墉面前,滿臉欣喜地問:“先生可以告訴衝兒嗎?”

劉墉心中一樂,這不是以前學過的《兩小兒辯日》嗎?這些問題對古人或許很難,對一個正規大學出來的知識分子可是小事一樁。

劉墉微微一笑道:“其實中午和早上的太陽離我們一樣的近。”

曹衝一愣,問道:“那為什麼中午的太陽那麼熱,而早上的太陽又那麼涼呢?難道不是近則熱而遠則涼嗎?”

“請問先生。為什麼早上我們看到的太陽要比中午大很多呢?不是離得越近越大嗎?”曹植也問。

“要麼早上的太陽更大,要麼中午的太陽更大,先生怎麼說是一樣大,這是什麼道理?”曹丕一副看劉墉笑話的樣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坐的眾人也以為要麼早上的太陽大一些,要麼中午的大一些,不過無論說哪一個更大似乎也有不合理之處,豈料劉墉的答案卻是一樣大,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反正大家都是茫然無解,便看著他,聽他如何作答。

“先說看起來的大小問題。”劉墉解釋道,“為什麼早晨的太陽看起來比中午時更大一些呢?早晨的太陽,從地底上升起來時後面是樹木、房屋和遠山,有這些景物作背景作映襯,此時的太陽就顯得大;中午時分,太陽高高升起,背面則是廣闊無垠的天空,此時沒有事物與之相比,因而太陽就顯得小了。”其實早上太陽看起來顯得大,還有個大氣圈的放大作用,不過這些知識對當時的人來說太過深奧,劉墉便直接濾過了。

曹操與蔡文姬對視一眼,一齊搖了搖頭,還是似懂非懂。這二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們。曹操輕咳一聲,道:“崇如,有沒有什麼簡便的法子為我們驗證一下?”

“丞相,我另一個法子很是直觀。”劉墉拱手答道。

“崇如快快說來。”

劉墉胸有成竹,向曹操稟道:“煩勞丞相,劉墉要討幾個大小不一的銅錢,並借紙筆一用。”

曹操手一招,不大功夫,侍者便將紙筆和銅錢端到旁邊的方幾上,劉墉走過去三五下畫了起來。不一會兒,劉墉提著紙的兩角過來,展示給大家。

只見那圖分成左右,都是一個圓的周圍環繞著另外幾圈圓,只是左邊外周的圓更大,而右邊外周的圓更小。眾人不明就裡,都莫名其妙地望著劉墉。

劉墉微微一笑,先問曹衝道:“倉舒公子以為中間的圓是左邊的大還是右邊的更大呢?”

曹衝微一愣,細看了一會兒,方道:“衝兒以為右邊的更大一些。”

劉墉扭過身來,又依次問其他人,眾人皆答右邊的更大。

劉墉得意洋洋,笑道:“都錯了。其實這兩個圓是一樣大的。”

眾人都不相信,很明顯右邊的要大上許多啊。曹丕拿著劉墉作畫用的銅錢模子一印,果然那兩個圓是一樣大小。眾人見此結果都吃驚不小,心中更是疑惑。

“其實這只是一種錯覺。同樣大小的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中便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中則顯得大。早上的太陽和中午的太陽的區別便在這裡。”劉墉又解釋道,“再說為什麼感覺中午的太陽更熱呢。這是由於早晨的太陽是傾斜射著大地,而中午的太陽則是直射大地,這時聚在一起的光和熱便更多更強的緣故。”劉墉邊解釋邊用燭光作太陽、桔子做成地球演示起來。

這個現象比較明顯,眾人都沒什麼異議,只是曹植見劉墉拿著個圓球比作大地,便奇怪地問道:“古人雲,天圓地方。莫非先生以為地也是圓的嗎?”

“我們的大地的確是圓的。”

“哦。”這一下曹操也驚奇了,問道,“崇如有何憑據?”

“丞相,大海可是極大?”劉墉讀過曹操的《觀滄海》,故有此一問。

“海納百川,世上江河數以千條,所攜之水不可勝數,然傾注******之中,肉眼卻不見一絲盈虧。大海之大,無邊無際,能容萬物。”曹操深有感觸。

“丞相,若大地是平的,那大海應該也是平的吧?”劉墉又問。

“那是自然。”

“劉墉請丞相回憶下,丞相見到遠處歸來的航船,您是先看到船的哪一個部分呢?”

其他人都沒見過大海,便滿心期盼地看著曹操,一臉的急切。曹操捋著鬍鬚,微閉著雙目,沉迷了好一會兒,睜開眼睛,對著劉墉微微一笑,道:“崇如所說確有道理。”

曹丕有些不解,“阿爹,你的意思是說我們腳下的土地真是圓形的了?”

曹操也有些困惑,“是不是圓的我不知道,但一定不是平的。”

“為什麼先生說先看到船的哪一部分就能知道我們的大地是不是圓的呢?”曹衝也問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