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 招納魏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六章 招納魏延

諸葛亮動容道:“崇如兄請講。”

劉墉誠懇說道:“我與孔明兄一見如故,願結為金蘭之交,不知可否賞臉。”

諸葛亮笑道:“我也正有此意。”兩人相視大笑,便在黃月英的見證下,焚香立誓,結拜為兄弟。

這日劉墉便沒回去,而是和諸葛亮夫妻秉燭夜談,一是待在襄陽的時間無多,想多和他倆敘敘,二是次日諸葛亮又約了徐庶、龐統等人,這兩位當世奇才不可不見。

晚間,三人談論的重點則改成發明創造。黃月英的機械制造技術和想法令劉墉吃驚不小,不僅有先前的木狗,還有會搖扇子的木人等,雖說由於動力的原因,動作只能持續一小會兒,但就憑這些也足以令劉墉這位來自現代社會的人自愧不如。

“月英妹子製作的木狗、木人固然好玩,但是用處卻並不大。我不怎麼懂機械,如果妹子能造一些能在生活或者交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東西便好了。”

“哦!”黃月英一臉的興奮,她喜歡發明,可如今的社會卻並不在意這些,何況她還是個女子,因而只能在家裡玩玩罷了。可劉墉不同,這是個極其重視發明創造的人,又是一個尊重女性、賞識女性的人,在劉墉那裡她可以隨心所欲,恣意發揮,大展身手;而且,劉墉的頭腦裡裝滿著許多看似天馬行空、匪夷所思的想法,不過說出來卻又是有跡可循,可堪大用的。黃月英欣喜地問道:“劉大哥心裡一定已經有了打算吧,說給妹子聽聽。”

“嗯。”劉墉果然早有想法,說著向角落裡的更漏一指,說道:“比如說更漏這種記時方法,既不方便,也不準確。”

黃月英立時興味盎然,笑道:“難道劉大哥有什麼好法子?”

“我覺得可以做一個擺鐘。”

“擺鐘?”黃月英、諸葛亮同時問道。

“嗯。我曾經看過一個圖,而且還有一些介紹,應該可行。先稍等一下。”劉墉眼光四周一掃,將黃月英平日裡做木工時吊線用的重錘拿了過來,笑道:“你們看一下。”

說著,劉墉左手提著繩子的頂端,右手抓住重錘,拉開一定的角度,然後一放,那重錘便來回擺動起來。劉墉笑問道:“你們夫妻看出什麼了嗎?”

兩人細細觀察了一會兒,對視一眼,諸葛亮小心地問道:“是不是來回擺動的高度都一樣?”

劉墉含笑點頭,又道:“來回的高度、頻率都是一樣的,這個就叫單擺的等時性,也是製作擺鐘的基礎。”

“可是……”黃月英問道:“小妹如猜的不錯,這個擺現在看似每次都在同一高度,但長久下去,一定會停下來的。”

劉墉點了點頭,笑道:“月英妹子看得仔細,確實是這樣。因此,需要在擺鐘裡面加上一個發條。”

劉墉提起筆來,在紙上又畫了起來,邊畫邊講道:“這叫盤簧,有些類似於彈簧,但是它是密密地卷成一圈一圈的,可以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將力量釋放出來,使擺錘的擺動保持一致。當盤簧的力量消失後,又需要將它擰緊。”

黃月英凝神想了好一會兒,突然眼睛一亮,欣喜地道:“小妹覺得大哥這個想法可行。”

“妹子覺得可行就好。”劉墉聞言松了口氣,他只是個半吊子,只提建議不負責實施。

諸葛亮卻還有些疑問,道:“那如何計時呢?”

“這個簡單。”劉墉又開始畫了起來,“鐘面為一個圓形,先分成1個大格,每個大格又分成5個小格。再製枚指標,一長一短,短針的每走一格為半個時辰,也稱為1小時,一圈便為1個小時;長針每走一格稱為1分鐘,走一圈則是1個小時……”

黃月英、諸葛亮二人努力地消化著劉墉的想法,諸葛亮擔憂道:“這麼說,長針走上一圈的同時,短針則只能走上一格才行,這個容易嗎?”後面這句話卻是向黃月英問的。

黃月英略一思考,笑道:“也不難辦。只要設定好齒輪的大小比例便可。”

劉墉心中暗贊,遇上了這個古代的發明家可真是省心啊。

“劉大哥哪來的這麼些奇思妙想?”黃月英一陣感嘆,又問道:“還有嗎?”

“妹子先把這擺鐘造出來再說吧。”劉墉輕輕一笑,眼角瞥見諸葛亮在旁沉思。劉墉知道諸葛亮不信自己得到天書之說,換作自己也會不信的。可貴的是別人都很好奇這事但諸葛亮卻不提半字,他一定瞭解自己有不想說的苦衷,因而劉墉對諸葛亮更是感激和佩服。

第二日,司馬徽、龐德公、崔州平等人果然應邀而來,這些可都是荊州、襄陽一帶的名家大儒,尤其徐庶、龐統,這兩人都是與諸葛亮齊名,同樣有著淵博學識、超人見解、敏銳的時局判斷和獨到治國用兵方略的蓋世奇才。劉墉是喜出望外,在諸葛亮的引見下,一一拱手見禮致意。

其時現今的劉墉早非吳下阿蒙,這位曹操帳前的參謀將軍早已名聲遠揚,但他依舊保持著往常的平易隨和、尊賢敬士、謙恭有禮,因而這些平時孤芳自傲的才俊對他也極有好感。這一幫人都是學識龐雜,共同的愛好也相似,於是先談天文、地理、陰陽,再推心置腹地暢談天下大勢,品評當世豪傑,探討治國用兵之道。劉墉最是出眾,他言語不多,但觀點新穎獨特,直中要害,令龐統、徐庶等也皆歎服不已。

因擔心張仲景處的藥方,雙方雖有些意猶未盡,劉墉也不得不向眾人辭別,戀戀不捨地返回襄陽。一回客棧,只見周倉仍在後院的空地上比劃著,眉飛色舞,一臉喜氣。劉墉笑問道:“看來周大哥心情很是不錯。”

周倉喜笑顏開道:“俺可是過足了癮,好久沒這麼打過了。”

“周大哥大勝而歸?”

周倉撓撓頭,不好意思道:“他奶奶的。一百招內俺還攻多擋少,再打到後來,他二人更佔上風。”

“周大哥認輸了?”

“呸!”周倉一口唾沫吐在地上,啐道:“老周哪是那樣的人,明日再打便是。”

劉墉暗笑,心道:“原來你不是去比武,你是過癮來的啊。”又問道:“高主事那兒有訊息沒有?”

周倉一拍腦袋,大叫道:“俺差點忘了。”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張紙條,卻已經被汗浸透了。“怎麼這樣了……”周倉嚇了一跳,後悔莫及。

劉墉一皺眉頭,小心翼翼地接了過來,對周倉道:“給我拿張乾淨的白紙來。”然後倒上半碗水,將紙條放進去,又取了根竹籤,慢慢將紙挑開,等紙條完全展開後,再托起溼紙,輕輕放到一張潔淨的幹紙上。

周倉惴惴問道:“兄弟,俺沒誤事吧。俺也知道這勞什子重要,所以俺才貼身帶著。沒想到,一比起來俺就忘了……”

劉墉看那紙條上的字跡還算清晰,又事出有因,也不好責怪,便道:“算了,以後周大哥可要識得輕重緩急。”周倉連連點頭。

“我們得提早上路了,袁術已離壽春,就要有大事發生了。”劉墉看清了字條上的內容道,“周大哥,你去和高主事說下,若收到醫方便傳回富義就是。明日一早,我們一起去拜訪魏延,然後啟程回富義,再到喬家莊去。”

“好,好!”周倉笑道:“許久沒見到芸兒妹子了,不知長高些了沒有?”

劉墉想著董芸擔憂、牽掛的容顏,心痛不已,腦中又浮現出大喬、小喬送別時依依不捨的畫面,又是想念又是歉意,恨不得立時生出翅膀,飛到她們的身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魏延見幾日來跟自己纏鬥的周倉領著一位翩翩公子上門來拜訪不由一愣,抱拳問道:“在下正是魏延。公子何人,為何來找魏延?”

劉墉見魏延身材高大,體格健壯,面如重棗,除了沒鬍鬚外,便似年輕版的關羽。劉墉回禮道:“在下劉墉,字崇如,現為曹丞相帳下參謀將軍。”

“原來是劉將軍,果然強將手下無弱兵。”魏延看了一眼周倉,又道:“將軍請裡面就座。”

兩人分賓主落座,有僕人獻上茶來。魏延問道:“不知公子來尋魏延所為何事?”

劉墉微微一笑道:“文長勇猛過人,技藝超群,視士卒如兄弟,眾口稱讚。然則難有上官賞識,數年來不得升遷,真是可惜可嘆。”

魏延嘆了口氣,答道:“在下生性如此,不喜賄賂上官,而襄陽又無兵患,難立戰功,因而不受重用。”

劉墉笑道:“兄臺可願隨在下馳騁疆場,建立功勳,也不枉心中所學。”

魏延愕然道:“公子是讓在下追隨曹操麼?”

劉墉知道魏延對曹操並沒有什麼興趣,正色道:“非也。劉墉想委屈兄臺到富義。富義陸上大小軍務,悉由兄臺作主。”

魏延更加驚愕,答道:“將軍如此器重在下,魏延可擔當不起啊。”

劉墉心中奇怪,不就是帶幾百人嗎?什麼器重不器重的?便答道:“富義只是小縣,以兄臺的才幹,便是做個太守或是大將也是無妨的。可眼下劉墉有職無權,只得如此,還請文長見諒。”

“將軍真不知道?”魏延一陣疑惑。

“知道什麼?”劉墉莫名其妙道,“劉墉離開富義已有一年有餘,難道又生了什麼變故不成。”

魏延哈哈一笑道:“怪不得。將軍可不知富義早已不是以前模樣。據說那城池擴大到原來十數倍,人口有三、四十萬,兵勇便有五萬餘人。”

“怎麼變化如此之快?”劉墉是萬萬沒想到。

“那縣長虞翻實行輕瑤薄稅,又鼓勵開山屯田,周邊百姓聞之豈有不喜歡之理。現在城池已超過江夏了。”

“原來是這樣。”劉墉點了點頭,“那也無妨。文長仍負責富義陸上軍務如何?”

“只是在下聽聞那富義縣長虞翻連朝廷的詔命也不遵,怎能……怎能……”

一旁的周倉忍不住插話道:“虞翻用的法子全是俺家公子出的,沒有俺家公子便沒有如今的富義,只要是俺家公子的意思,虞翻便不會反對。”

魏延感慨萬分,嘆道:“我道虞翻主政富義多年,未見多大成效,而短短一年多,卻突有翻天鉅變,強盛如斯,原來這都是將軍的功勞。”說著,單膝跪在劉墉面前,拱手道:“將軍如此看重魏延,魏延必肝腦塗地,誓死報效將軍。”

劉墉連忙將魏延攙起來,笑道:“文長言重了。”又解釋道:“文長勿怪,我沒有將富義水軍交付於你,只因為我已經先將這個職位留給另一個人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