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也是江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章 收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章 收穫

先前跟著秦毅一起幹的那幾個人,經歷了那場大雨,修好的梯田被毀後,嘴上倒沒聽他們說什麼?心裡怎麼想就不知道了。肯定是打起了退堂鼓,因為他們把幹活的傢什都給秦毅送回來了。還說這些都是不祥之物,還是一直用著的大砍刀,用著放心。

秦毅的計劃是很完美的,但工程不小,實現起來需要時間,最重要的是幹起來。

一家人正起早貪晚幹的時候,族長和村裡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者,一起來找秦毅,他們是來阻止的。

理由是:這地怎麼種?是老輩傳下來的。多少年了一直就這麼幹,怎麼能說變就變呢?

秦毅知道,說服這幾個老人,非常重要,就耐心細緻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這些人根本不往心裡去。堅持這樣的挖山要惹怒山神,把秦毅修的田毀掉,就是山神的懲戒。

秦毅則闡明梯田被毀是大雨衝涮,是先前沒有解決排水的問題。

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秦毅說:挖山是他一個人的事,好漢做事好漢當,山神要懲罰,就懲罰他秦毅一個人好了,和鄉親們沒有關係?

兩方誰也沒辦法說服誰?最後的結果是不歡而散。

秦毅有個特點,他認準了的事,是十頭牛也拉不住的。沒辦法說服這幾個老人,秦毅雖然有些受挫,但秦毅下定了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幾個老的阻攔也不能改變什麼?

族長和這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者,相當於這個村的議事會。這種議事會只是議事和提出建議,不經全體村民的授權,一般是不能決定什麼事的?不具有強制性。也就是說,不能強迫哪個人幹什麼和不幹什麼?

有一個名人研究過,像這樣的群體的族長,他們的權力其實很小,說起來都沒有專制制度下的衙役大。但他們得到的尊重和擁戴,則是別的制度下的君主和元首都得不到的。因為對前者,人們是發自內心的,是心悅誠服。這樣的擁戴,沒有崇拜、迷信和盲從,也不是強權之下的不得不臣服。當然也更沒有吹噓,更沒有造神運動。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對個人的權力進行限制。個人權力大了,就容易野心膨脹,就容易忘乎所以,就容易為所欲為。也容易被令人作嘔的奉承和吹吹拍拍所包圍,自己本人也因此而飄飄然,而忘乎所以。

走了那麼多偏僻的地方,秦毅知道這個規矩。

好漢做事好漢當,秦毅已經把話說到家了。族長和幾個長者把話說到了,也就盡到了責任。至於聽不聽老人言,將來可能會吃多大的虧?那就是秦毅自己的事了?

功夫不負苦心人,努力總有成果。經過一家人的艱辛付出,有水庫、有排水系統的梯田又修起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無論計劃與想法多麼完美無缺,但頂不頂用還得經歷實踐的驗證。事情還真巧,這一次的梯田修好沒幾天,天又降了場大雨,規模比前一次還大很多。

秦毅心裡沒底呀!冒雨在地裡守著。雨下完了,排水系統非常管用,梯田完好無損,水庫裡還存滿了水。

秦毅大喜過望,跑回去把喜訊告訴了家人。

對這場雨有想法的還有很多人,特別是族長和幾個長者。

他們並不想看親毅的笑話,只是希望他頭撞到了南牆能回頭。雨停後也趕緊過去看,眼睛看到的讓他們意想不到。沒聽到他們嘴裡說什麼?心裡怎麼想也無法知道?

只是聽說那幾個半途而廢的人,好像有些後悔。

當然,更讓他們後悔的是後來。沒等到收穫,看到秦毅梯田裡的長勢,大家已經能看明白怎麼回事了?

最熱的天,這裡經歷了一場旱災,雖然持續的時間不長,但沒有任何水土保持的刀耕火種基本上因此而顆粒無收。

秦毅的水庫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莊稼最需要水的時候,水庫源源不斷把水送了過去。

秦毅的梯田獲得了大豐收。秦毅那麼小的一塊地,收穫的糧食超出了全村的人。秦毅一家

拿出了一部分糧接濟全村的人,但這不過是杯水車薪。

幸好這裡的人還有許多的生存之道,總算渡過了這艱難困苦的一年。

事實比什麼都有說服力,族長和幾個長者又來找秦毅,這回是找秦毅商量:如何在全村推廣秦毅的作法。

秦毅等的就是這一天,他早就有了完整的計劃。首先要使用先進的生產工具,不如此無法提高生產能力。

現在這個時候,秦毅說什麼都成了對的。族長和幾老都贊成,幹這麼大的活大砍刀肯定不行。但是,這先進的生產工具哪兒搞去?

秦毅說這些先進工具他早就給大家備下了。因為這段時間,秦毅這一家人沒少跑縣城,他放在山外山洞裡的獨輪車沒少出力。

先進工具有了,第二件事是全村統一規劃。小水庫如何佈置?集水排水如何修建?梯田的修建如何佈局,不能誰想怎麼幹就怎麼幹,第三件事是把全村的勞力組織起來。

什麼意思?做這樣大的事,需要合作,需要協作,需要集體的力量。

秦毅看到過一本書上書上說,聯合起來的生產能力,要大大的高於單個個人簡單相加的總和。事實上也是這樣,有不少的的活是一個人幹不了的。

族長和長者們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秦毅的想法,但他們對這時候的秦毅是全心全意的信任,也就照單全部接受了秦毅的意見。

他們是受大多數村民的委託來找秦毅的,也就是說是得到了多數人的授權,也就有權做出決定。

秦毅為大家描繪的前景是:只要按照他的想法辦,用二到三年的時間,全村就可以實現糧食自給。

這前景美好的,也是特別誘人的。

是的,大家的生存之道很多,那是因為糧食不夠吃。誰不知道糧食好吃?誰不知道吃糧可靠?美好的的願景,在一定的時候是可以激發出很高的熱情和幹勁,在這個古老的村子裡,現在這個時候正充滿活力。

在秦毅的帶領下,這大多數人都豪情滿懷投入到改天換地勞動中。

為什麼是大多數人呢?因為在這樣村子裡,這樣的行動還是要靠每個人的自願,不是對每個人都具有強制性。

有的人過慣了過去悠哉悠哉的日子,不願意出這麼大的力。這些人雖然為數不多,但對出著大力的人卻有不小的負面影響。

秦毅問族長和長者們這樣的情況如何解決?族長說我們沒有權力要求他們怎麼做?但我們有我們的做法,管不了他們我們可以什麼事都不管他們。

訊息一傳出,這幾個人受不了了,因為在這樣的群體裡,被拋棄不管的人比處死的處罰都嚴厲,因為每個人離開群體都無法生存。

這幾個人沒想到自己的行為會產生這樣的後果,他們害怕了,也後悔了,痛哭流涕的要求回到群體裡來,懇請群體重新接納他們。

族長和大家本來也就是嚇唬一下他們,因為這樣的群體也真的不忍心丟棄任何人。

大家跟著秦毅沒白乾,二年後全村人的吃糧不但實現了自給,還家家有了餘糧。解決了吃飯問題,秦毅並不滿足,他開始了第二個計劃。

人不能光有口吃的就行,雖然全村的人都很滿足,雖然他們有理由滿足,因為他們從沒有過這樣的生活。

漫山遍野都是寶,只是沒被發見,特別是草藥。秦毅認識草藥,也是經營草藥的專家,現在他要大顯身手了。

他教村民們認草藥,也教他們怎麼採?怎麼保管?草藥能治病,大家是知道的。因為秦毅時常用草藥給大家看病。可是,採那麼多草藥幹什麼?村裡也沒聽說誰有病呀?

但是,村民只是心裡這麼想,嘴上可沒說。因為現在大家已經認定,聽秦毅的準沒錯。

過一段時間,秦毅把大家採的草藥都收過來,一家人運到山下,用獨輪車送到縣城的藥店,換成錢。再用錢買成鹽和布匹和常用的生活用品,用獨輪車一車車運到山下,再由這一家人一次次翻山運到村裡,分給大家。

大家才知道,這草藥還有這麼大的用處。農閒時節,待著也是待著,既然草藥有這麼大的用處,那就去採藥好了。

藥多了,縣城的藥店不收了,秦毅想起那些自己熟悉的藥商。自己不好出面,就讓田叔和小燕想辦法找到他們。

定下日子,說好了價錢,在縣城交貨。於是又換成錢,錢又買成東西,東西再分給村民。跟著秦毅,這日子可是越過越好,越過越紅活。秦毅也就越來越被村裡的人擁戴。誰不願意過上好日子?帶著大家過上好日子的人,怎麼可能不受到眾人的愛戴?

這種愛戴是發自內心的。

怎麼說呢?村裡有族長,有德高望重的長者,現在的秦毅雖然什麼也不是,但他說話可比誰都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