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皇明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卷第四章第十一節 廣寧失守(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卷第四章第十一節 廣寧失守(二)

皇明風雲錄

第六卷 鏖戰北疆

第四章 招兵買馬聚實力

第十一節 廣寧失守(二)

天啟二年(後金天命七年),正月。

廣寧城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不但是遼西的咽喉,是鎮守山海關的門戶,更是保衛京城的第一道屏障。大明自建朝以來,歷代遼東總兵必駐守重兵於此,廣寧城是大明在遼東最高武將的駐地,是控制蒙古各部、彈壓女真各部的重鎮。為了奪取這座要地,努爾哈赤也是下了血本,親率建奴八旗十一萬大軍西進遼河,準備攻取廣寧城。

而面對來勢洶洶的建奴大軍,王化貞不顧熊廷弼的阻攔,硬是將遼東僅存的兵力分成了三部分,以廣寧城為核心建立了三道防線:一、藉助遼河拉築第一道防線,二、借廣寧城外圍的西平堡、鎮武堡、鎮寧堡等大小十餘處城堡構防第二道防線,三、以廣寧的城防做為第三道防線。

對於王化貞自以為固若金湯的三道防線,熊廷弼怒極而笑,質問道:“朝廷大軍無論是兵力還是戰力,都遠不及建奴大軍,如今不求集中兵力於一處,反而處處設防,將大軍化整為零,如何能夠抵禦虎狼之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化貞聞言不以為意,依舊是我行我素。而熊廷弼苦於空有官職而手中無兵,只能是乾著急而無濟於事。

就在此時,王化貞的三道防線還沒有完全成形,只有廣寧城的最後一道防線、周圍城堡組成的第二道防線兵力勉強就位了,而來遼河沿岸的第一道防線還沒有一點兵力駐防,努爾哈赤就已經率領六萬先鋒大軍出其不意越過了遼河,兵鋒直指廣寧城外圍的西平堡一線。

接到訊息之後,王化貞除了滿心的震驚之外,再無半點對策;而熊廷弼也是束手無策,畢竟建奴大軍已經殺到,這個時候已經沒有時間再收縮兵力了,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建奴大軍將各地守軍各個擊破。

果然!沒過多久努爾哈赤就指揮兩白旗大軍包圍了西平堡,並督軍日夜猛攻。面對西平堡守將副總兵羅一貫的求援,王化貞採納了中軍孫得功的計策,發動了駐守廣寧城的全部兵力,讓孫得功和祖大壽率部前往和羅一貫、祁秉忠等人會合,企圖裡應外合擊退建奴大軍。熊廷弼聽聞之後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傳令部下守備劉渠拔營一同赴援。

正月二十二日。

支援西平堡的兩萬餘援軍在平陽橋遭遇了建奴主力大軍,守備劉渠和祖大壽正想率軍迎敵,誰知雙方剛剛交鋒,孫得功和參將鮑承先便領頭逃跑,後來二人先後向建奴投降;劉渠、祁秉忠等將領孤軍難支,最終在沙嶺戰死,而祖大壽則是率部逃往覺華島去了。

西平守將副總兵羅一貫待援不至,之後又驚聞援軍已經被建奴大軍擊敗,於是在城牆上向著京城的方向跪拜,說道:"臣盡力了",然後自刎而死。參將黑雲鶴、遊擊李茂春、張明先等將領在接下來的守城戰中相繼戰死。至此,廣寧城周邊的明軍主力全軍覆沒。

就在西平堡大戰的時候,熊廷弼已經離開了廣寧右屯,率領兩千兵馬駐軍閭陽。在接到西平堡失守、援軍全軍覆沒的訊息後,參議邢慎言勸熊廷弼緊急救援廣寧,卻被僉事韓初命阻撓,二人意見不和爭論不已。熊廷弼經過仔細考慮之後,認為自己的兵力不足,就算是前往廣寧城也改變不了局勢,於是便率軍停在了閭陽。

與此同時,留守在廣寧城的王化貞也是驚懼交加,在聽聞平日裡看作心腹的孫得功投降了建奴,更是面如死灰、大腦空白。

就這樣渾渾噩噩過了兩天之後,已經降奴的孫得功突然引領著建奴大軍殺到了廣寧城下,城中頓時一片大亂,城中百姓各自奔逃,參政高邦佐率領衙役、巡城弓兵阻擋也擋不住。此時,王化貞正關起門辦理軍書,對於城中大亂毫無所知。參將江朝棟推門闖了進來,王化貞被嚇了一跳正要大聲訓斥,就聽江朝棟大聲喊道:"建奴已經兵臨城下了,現在城中已經大亂,事宜危急,大人請快出城南下!"

王化貞聽完之後依舊是目瞪口呆,沒有半點反應,江朝棟見狀氣得咬牙切齒,就上前將王化貞攙扶了出來,放到馬上派了幾名家丁將其送走了。

就在王化貞棄城逃走僅僅過去一個時辰的時間,努爾哈赤就集中建奴八旗十一萬大軍猛攻廣寧城,轉瞬之間就攻破了城池。

而一路倉皇南逃的王化貞在大凌河一帶遇上了急急趕來的熊廷弼,王化貞頓時激動得淚如雨下,早已沒有了之前意氣風發的樣子。熊廷弼見狀就已經猜到了廣寧城已經失守,心中極度的憤怒,對著王化貞大聲呵斥道:“王大人,你不是曾經誇下海口,說指揮六萬大軍就可以把建奴一舉蕩平嗎,到頭來怎麼樣呢?現在廣寧城又在哪!”

王化貞被熊廷弼呵斥得面紅耳赤慚,連聲詢問熊廷弼接下來該怎麼辦,是不是先率領殘餘的兵力駐守寧遠和前屯。

熊廷弼冷笑一聲,說道:"現在已經晚了,建奴大軍用不了多久就會南下侵擾。現在只有保護百姓退入關去!"

於是熊廷弼把自己所領的兩千兵馬交由王化貞來殿後,並且把全部隨軍的輜重都放火燒了,以便封堵道路、遲滯建奴大軍的行動。

正月二十六日,熊廷弼護送遼東各地難民推入了山海關內,王化貞也隨後進入山海關。

努爾哈赤在廣寧城內正考慮接下來進攻何處之時,接到了斥候的急報,得知熊廷弼和王化貞已經退入了山海關,不由大喜過望,立即下令八旗大軍分兵攻佔遼西各地。

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裡,建奴大軍接連攻陷義州、平陽橋、西興堡、錦州、鐵場、大凌河、錦安、右屯衛、團山、鎮寧、鎮遠、鎮安、鎮靜、鎮邊、大清堡、大康堡、鎮武堡、壯鎮堡、閭陽驛、十三山驛、小凌河、松山、杏山、牽馬嶺、戚家堡、正安、錦昌、中安、鎮彝、大靜、大寧、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勝、大鎮、大福、大興、盤山驛、鄂拓堡、白土廠、塔山堡、中安堡、雙臺堡等四十餘座城堡。

在此之後,努爾哈赤為了避免遼西的百姓仇視大金,給八旗勇士造成不必要的傷亡,下令把遼河以西的百姓全部強行驅趕到遼河以東,分成三萬人一批盡行慘絕人寰的屠戳,整個遼河一帶頓時成為了人間地獄,共有數十萬無辜百姓被建奴集體屠殺,昔日繁花似錦的遼河以西頃刻之間成為了一片毫無人煙的蠻荒之地。

廣寧之戰的結果傳回朝廷之後,頓時引得滿朝文武驚駭不已。廣寧城失守不僅僅是丟了一座城池,而是意味著大明徹底失去了整個遼東。天啟帝聞訊之後極為震怒,立即下旨將熊廷弼和王化貞抓捕回京下獄。

兩年之後,熊廷弼以"失陷廣寧罪"遭處死棄市、傳首九邊,雖然劉雲威和魏忠賢為熊廷弼百般維護,但依舊沒有挽回熊廷弼的生命。而王化貞也沒有得到好下場,在數年之後被朝廷處死。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天啟帝和魏忠賢、黃嘉善商議由何人出任遼東經略一職,魏忠賢和黃嘉善先是舉薦了宣府巡撫解經邦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經略,但是解經邦懼怕建奴兵威,於是三次上疏力辭重任,最後被天啟帝下旨革職為民、永不敘用。

之後,黃嘉善又舉薦王在晉經略遼東,但是王在晉也是推辭不已,而天啟帝卻是不準,下旨令其"刻期就道",王在晉無奈之下只好前往山海關就職。

趕到山海關的王在晉面對遼東局勢,給朝廷上書說道:“遼事離披,一壞於清、撫,再壞於開、鐵,三壞於遼、沈,四壞於廣寧。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捐棄全遼,則無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縮之於山海,此後再無一步可退。”於是,王在晉建議朝廷固守山海關,以便遏制建奴的攻勢,爭取時間積蓄力量。

在考察了山海關之後,王在晉建議在山海關外八里鋪修重城,以加強山海關的守衛力量。但是,王在晉此議遭到了寧前兵備僉事袁崇煥、主事沈棨等人的極力反對,雙方爆發了激烈的爭論,甚至爭論引起了天啟帝和內閣首輔葉向高的關注。

最終,在天啟帝的干涉下,大學士管兵部事孫承宗自請行邊,親赴山海關查勘地形情況。天啟帝聞言大喜,特加孫承宗為太子太保,賜蟒玉、銀幣以示隆禮。孫承宗在仔細考察一番之後回到京城,面奏天啟帝說道:“王在晉不足任,筆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

天啟帝聞言震怒不已,於是改任王在晉為南京兵部尚書。孫承宗見遼東形勢危急便自請督師,天啟帝當即准許,任命孫承宗為遼東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