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江南江北之美女寨最新章節列表 > 六、 大蓮講述她被漂事(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 大蓮講述她被漂事(3)

她們回到虎頭山,普大蓮正準備私藏幾匹綢緞,何仙姑派人來令她們將所有繳獲送至大廳,不得有誤。大蓮鼓著嘴問沈山香:"大姐,這事怎辦?"

沈山香指著在檢查布匹的蔣俊英,說:"聽二妹的,她有主意。"

蔣俊英轉過身,說道:"全部拿去,叫當家的高興,我俚以後好辦事。"

沈山香跟蔣俊英已心有靈犀,一點便通。大蓮想了一想,也立即轉彎,說:"我聽大姐二姐的。"她把藏到廂房裡的綢緞抱了出來。

她們把搶來的布匹綢緞與一千多元的銀幣,全部交給何仙姑,何仙姑喜得合不攏嘴。然後,何仙姑到了大殿,往太師椅裡一坐,揮揮大菸袋說:"沈山香,蔣俊英,為普大蓮報仇雪恨,順面帶回幾匹棉布綢緞,千把塊大洋。現在,我把大洋留著買糧,將布匹綢緞分給婦女們,你們說好不好?"

眾人雀躍,響起一片歡呼聲,有人高呼"當家的千歲!"有人狂喊"當家的萬歲!"大廳裡亂哄哄,顯出土匪氣象。何仙姑高興,歪坐在太師椅裡,吞吐著煙霧,看著眾人領取布匹綢緞,心想,以後就這樣做,讓她們去報仇雪恨,漂女們解氣,搶掠綁票,大家發財,這樣,虎頭山就能儲存壯大,我的第一把交椅也坐得穩如泰山。前幾天,雲臺山的水簾寺和尚來訪,說是要去抗日,金寨鎮水月庵住持來動員她參加抗日游擊隊,都被她拒之門外,她想他們都往死處想,在這亂世,只有建立獨立王國才是活路,才是及時行樂之道。

蔣俊英乘何仙姑高興,把豆腐西施和他媽領來,這時,見布匹綢緞分得差不多了,上前說:"當家的,這是我媽,這是大蓮她媽。請您的示下,怎麼安排呀?"

何仙姑瞪著水泡眼瞧她們一眼,心裡想蔣、普二人都是她依靠的力量,不能待慢她們的娘,但是,又不能破虎頭山不準帶家屬的規矩,她說:"呃呀,怎麼安置呢?虎頭山是漂女的天下,不是漂女不好辦呢,要麼,..."她挺為難的樣子,接著問,"二老會啥手藝嗎?"。

普大蓮說:"我媽會做豆腐,我家是開豆腐坊的。"

何仙姑一拍大腿說:"好啊,得空把她們安排在附近鎮上開豆腐坊。"

蔣、普二人聽後十分感謝,並說先請老媽在渡口酒樓住幾天,然後就到附近鎮上去。沈山香覺得何仙姑這樣安置不近人情,但也無法改變,便說:"當家的,我俚去了。"

何仙姑說:"等等,"她提高嗓門,對眾人說,"今後我俚虎頭山,由沈隊長、蔣隊長帶領眾人為大家報仇雪恨,哪個婦女要報仇的,特別是漂女,到我這裡申訴都可請她們去報仇,你們聽到了沒有?"眾人都說"聽見了,"又是要走,何仙姑又說"等等,"她指著剩下的幾匹綢緞布匹說:"你們有功,這幾匹布就償給你們了。"

她三人謝過,便帶著老孃退出大廳,到了門外,豆腐西施這才敢大聲喘氣,拍著胸口說:"我的媽呀,當家的就這麼有威勢啊!她過去一定做大官的太太吧?"

俊英媽說:"你看她滿嘴金牙,一看就是有錢的主。"

山香三姐妹只是笑,也不戳穿。她們到了渡口酒樓先把老孃安置休息,然後請教蒲天蕙今後怎麼辦。

近來,蒲天蕙不斷收到情報,徐山雲把自衛隊開到在湖上與虎頭山對峙,她覺得這裡不太安穩了,她想到上海做生意,同時也想到上海找同學牽線搭上新四軍的關係。現在,她見她們帶老孃來,忽然生出一個主意,但是,她不說出來,先聽她們說什麼。

蔣俊英見她眼睛發亮,嘴角露出笑容,說:"蒲老板,你對我俚今後怎麼做,好像有了主意了?"

蒲天蕙還是不肯說,在姐妹們一再催促下,她才說道:"根據當家的佈置,你們現在可以在附近幾個鎮上開豆腐店,搜集情報,尋找失散的情人。"

普大蓮第一個贊成:"蒲老板所言,正合我意,開豆腐店,尋找失散的情人。"

沈山香想了一會,覺得蒲天蕙的主意比何仙姑的好,報仇固然重要,但沒有尋找情人重要,尋夫更合漂女和出走到這裡的婦女們的心思。她說:"對,開豆腐店可以讓來人有落腳的地方,這辦法好。"

談到尋找失散的情人,普大蓮最為積極,她近來常常為思念小油頭楊清江睡不好覺。聽大姐這麼說,她也不便提出先去尋小油頭,便耍個小心眼說:"大姐,二姐,我俚要出去尋夫,應先替大姐去尋才是,其他人都應排在後頭。"

蔣俊英:"三妹說的是,大家排隊。"

沈山香說:"我說心裡話,我真不急,陳木生生死不明,沒有他任何資訊,怎麼去找他?我看先替二妹去找邱次仁。"

普大蓮心裡緊張,想聽蔣俊英怎麼說。其實,她想的什麼蔣俊英心裡明鏡似的,俊英對她笑笑,就是不開口,逗得大蓮不得不表態:"對呀,大姐說得對,先替二姐去找邱次仁,不過,二姐呀,二姐夫在哪裡呢?"

俊英笑得更歡,點她鼻子說:"你呀,你屬驢的直腸子能瞞得了心思!你想小油頭就直說嘛,還假惺惺的要替大姐二姐去找哩!"

沈山香也早猜出大蓮的心思,說:"你夜裡睡覺又是抱枕頭又是翻來覆去的,你以為大姐不曉得你難熬呀?現在,我決定先去上海找小油頭楊清江!"

這正合蒲天蕙所想:"好呀,到上海去,我帶你們去。"

她仨高興極了,普大蓮拉著她的手說:"你叫我怎麼謝你蒲老板?"

蒲天蕙掙脫她的大手,說:"你甭先謝我,我問你,你們以什麼名義去上海?"

普大蓮不假思索:"當然以尋夫的名義了,嘻嘻。"

蒲天蕙對她三人注視一會,說:"你們都這樣想?"她接著說:"我看不綏。你們以尋夫的名義去上海,當家的肯定不同意,你們就是以搶劫去當家的也不會同意,憑你們的本事能在上海搶劫嗎?不可能的。"

普大蓮撇著大嘴巴問:"依你說,我俚以甚名義去,當家的才會同意?"

"我對當家的說,我去上海做生意,請你們做保鏢。"

她們三人一聽,這主意好,確實,蒲老板是高參,就這樣定了,以做生意的名義去上海。沈山香說,以後去尋夫,就說去做生意或者說是去報仇,搶劫,綁票,讓當家的高興。眾人一聽,都說去尋找失散的情人比報仇雪仇要好,更符合姐妹們的心願。

普大蓮確實在想小油頭楊淸江,因為王二死後,陳小手又到金家寨去了,後又聽說他一家人被害沉船死了。汊河鎮上還有兩個與她相好的,都用情不專,在外逛窯子,跟她只是逢場作戲,因此,她不想他們。普大蓮與別人不同,她自己用情不專,卻要男人們對她獨愛,她有一種強壯女性的那種佔有慾。小油頭跟她相好時,沒有娶親,沒有外遇,十分純情,大蓮最喜歡他。實際上,她現在也只有小油頭楊清江可想了。

蔣俊英問大蓮:"上海也不遠,只要知道他住址,找他就不難。"

普大蓮:"楊清江住在他姑媽家,他姑媽在上海的地址我媽知道。"

沈山香想,現在虎頭山在隱蔽處,鬼子黑狗隊不會來掃蕩,她暫時可以離開。前一陣子,她聽蒲天蕙說尋找新四軍沒有著落,現在,她到上海說是去找她同學,實際可能是去找新四軍,想到這裡,她說:"我決定帯三妹去上海,千里尋夫,把小油頭從陰溝裡摳出來!"

普大蓮高興得跳起來:"真的?"

"真的。"她倆碰杯,一飲而盡。

接來,沈山香笑道:"要我去上海,得答應我的一個條件。"

普大蓮心生疑惑:"什麼條件?大姐,怎麼還有條件啊?"

沈山香沉下臉,不像在開玩笑:"尋到小油頭,他要是對你不忠,我把他斃了!你可同意?"

眾人一驚,想不到山香會口出此言。但這正合普大蓮的心意,她立即與山香碰杯:"你不斃他,我也不讓他活!對我不忠,我要他何用!"

眾人以為她倆在說笑,大概酒喝多了,她倆醉了。蔣俊英忽然想起唐人元稹的名句,便吟了起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在座的只有蒲天蕙聽得懂,其他人感到茫然。沈山香問道:"二妺,你有學問,滄海、巫山是甚意思啊?"

蔣俊英解釋道:"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愛的唯一性。三妹說,對她不忠的男人她就要殺了人家,就是這個意思。"

普大蓮得意了:"我這點要求古人早就有了,可見古人今人,同一心意。"

沈山香想,你要人家忠於你,愛以專一,你卻見一個愛一個,廣愛薄收,這恐怕不是古人的意思,愛的專一性是雙方的。她想想自己,為了給蔣家傳種接代,好像也有愛而不專的問題,不過,她不是見一個愛一個,而是要有挑選,這就是她跟大蓮的區別。

沈山香決定把蔣俊英留下巡山,保證虎頭山的安全,她和普大蓮跟蒲天蕙去上海。第二天,她們大家把虎頭山的事安排好之後又集中到渡口酒樓,蒲天蕙已經準備好,為了在路上安全一些,她要求大家女扮男裝。大家入座後,蒲天蕙問大蓮:"伯母把楊清江在上海的住址告訴你了沒有?"

"我媽說了。"她掏出一張紙條。接著,她問:"我俚去上海,當家的同意了沒有?"

"同意了。"蒲天蕙想了想說:"我最擔心我俚走後,虎頭山會出亊,大權會被別人奪去。大姐,你說何仙姑當政,對我俚女子有利是不是?"這兩年,蒲天蕙哄得何仙姑團團轉,而何仙姑從她那裡也得到不少金錢,經濟利益已經把她兩人捆綁在一起了,所以,天蕙她擔心為人陰險的老醫生會司機奪權。

沈山香笑道:"沒事。我把八大金剛的槍暫時繳了,又叫二妹帶馬大發一班看守後山,在老醫生身邊也安插了人,誰也造不了反。"

飯後,她們帶著幾個護衛,全都生意人打扮,提箱子,揹著包褱,上了一條快船。沈山香和普大蓮二人女扮男裝,皆小生模樣,只是蒲天蕙著西裝,時尚洋氣一些。外出時女扮男裝,這似乎成了虎頭山婦女的一貫作風,一道鳳景線了。

普大蓮站在船頭望著虎頭山遠去,她轉過身見蒲天蕙在樓艙口看一張圖。她看不懂,便問道:"蒲老板,這上面圈圏點點是什麼呀?"

蒲天蕙指給她看,說:"這張圖主要是兩部分,路上與太湖裡要找的帶路人,到上海要找的聯絡點,否則,我俚到不了上海,在路上就會被鬼子漢奸捉去了。"

沈山香:"蒲老板真有辦法,真不簡單。"

普大蓮:"沒有江湖上的朋友,想做生意?我家開個豆腐作坊都那麼難呢。"

由於有了那張聯絡圖,她們一路上比較順利,避開鬼子的盤查,收買了黑狗隊的崗哨,弄到這樣那樣的通行證,五天工夫就到了黃浦江邊。蒲天蕙令船停在浦東三林鎮外,隱在蘆葦叢中,她和沈山香、普大蓮商量尋找楊清江事宜。

普大蓮說:"楊清江的姑媽家住在南市董家渡。"她從衣袋裡掏出一張紙條遞給蒲天蕙:"具體門號在這上面。"

蒲天蕙接過紙條看了看,說:"這一路上鬼子哨卡很多,我看還是僱條小船夜裡過江比較保險。"

沈山香點頭:"這樣好,我俚還可帯上傢伙。"

船窗外有一抺紅光,夕陽已墜在江裡。小廝們做好飯菜,大家慢悠悠地吃,專等天黑上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