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開掛的學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9章 危機,資訊交匯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9章 危機,資訊交匯點

太陽的光度如果變強,那地球穩定會持續增高。

其後果就是地球兩極冰川快速溶化,海平面升高。

動植物大面積死亡,人類計算僥倖生存下來,數量也不會太多。

就這還是太陽光度強度超過現在光度不多的情況下。

要是遇到極端的情況,太陽的強光度能夠直接將地球點燃,這個情況下,地球人類完全沒有存活下來的可能。

以上是太陽光度變強的情況。

再就是太陽光度變弱的情況。

地球直接就進入了冰河期。

在地球的歷史上,其已經經過的多次冰河期,那一次都是極少的生物能夠存活下來。

這種情況下,人類能夠生存下來,但可以肯定的是,數量不會太多。

最後,那就是太陽變化無常。

一時光度強的可怕,一會兒弱的嚇人。

這種情況,地球上的生物很難生存下去。

“恩!考慮到了就好。”範曉明說,“太陽系生態系統監控中心,這名字有些熟悉,想起來了,那是一個月前收到的一封郵件,說的就是成立太陽系生態系統監控中心的事,好像我們九天研究中心也是有參與的。”

說實在話,九天研究中心目前正在主導和參與的專案太多太多。

就目前,九天研究中心一線科研人員的人數是五萬,後勤人員是十五萬。

而現在九天研究中心主導的大小科研項目有三百個,參於的大小專案足有一萬多個。

就這還是九天研究中心登記在冊的專案。

要是算上那些野生的,那參與的專案就太多了。

人多、專案多,導致的結果就是很難掌握每一個科研項目的具體情況。

就像校長提到了太陽系生態系統監控中心。

他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

記得當時隨便看了一下那封郵件,確定可行後就透過了,讓助理處理了。

他之所以隨便看看就透過了,那是他看到有蘇哲的透過。

對蘇哲他還是很瞭解的。

一般情況下,研究中心相關事情都是他來處理。

蘇哲也很少參與的。

只要蘇哲同意的,他一般就簡單看看。

徐正平笑笑,說道:“我說你怎麼會這麼問,原來是你沒太關注太陽系生態系統監控中心組建,我可記得,成立的時候有邀請過你們,可被你們直接回絕了,理由是你們忙,沒時間參加。”

面前的這兩位,很少參加那些活動。

就昨天舉辦的慶功宴還是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才辦的。

當然了,這兩位有有實力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啥活動,啥會。

想去就去,想不去就不去。

他也嚮往這樣的。

要是他年輕的時候能做到這兩位這樣,一心撲在科研上,那他在航空航天上的成就會更大。

可惜他大大腿不夠粗。

啥會啥活動,他是不好推辭的。

“我們是真的忙,那有時間參加那些。”蘇哲點點頭說,“不過太陽系生態系統監控中心我是知道的,其不僅要監控太陽系的生態系統,還要監控太陽系周邊的環境變化。”

太陽系生態系統監控中心組建的郵件他是詳細看過的。

還提了不少建議。

其中九天研究中心參與其中的百人小組就是他提議的。

對於太陽系生態系統的監控,在他看來非常的重要。

全面開發太陽系,勢必會打破太陽系過去的平衡。

就比喻資源的開發,這其中肯定會改變太陽系的引力平衡。

當然了,在初期,天體之間的引力平衡只會有微小的變化。

太陽系開發的中後期就很難說了。

再就是能源分佈的問題。

由於光柱工程對太陽能的收集,改變太陽系能源結構是必然的結果。

能源的改變會帶來那些變化,這些變化是否會對人類構成威脅。

這些都要跟蹤研究的。

“這樣啊!那我回去要好好研究一下。”範曉明笑著說,“對於太陽系的開發,我們的確要謹慎一些。”

“當然要謹慎了,這可關係到我們人類的命運。”徐正平肯定的說。

蘇哲點點頭說:“對於太陽系的開發,我們要從長遠看,對於人才的培養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都要從長遠看。”

三人正討論著太陽系開發的一些細節。

比如說太陽系內天體資源的開採,太陽太陽能的收集等等。

三人討論的正歡的時候,蘇哲和範曉明兩人的手機同時響了。

接通電話後,兩人發現對方說的內容是一樣的。

腦機結合技術的關鍵點突破了。

在蘇哲和範曉明兩人通話的過程中,徐正平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在兩人掛了電話,徐正平確定是腦機結合技術獲得突破後,興奮的說:“好!太好了,腦機結合技術一突破,那遊戲艙就能更新換代了,生產力將在極端的時間內獲得爆發式的發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腦機結合技術,還是非接觸式的腦子結合技術。

有了這,就能夠用意識直接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了。

過去那些細活也都能幹了。

對於地球同步軌道上那些設施的建造,以及月球的全面開發,只要有遠端控制人形機器人就能完成建造了。

在他感概的時候,蘇哲和範曉明兩人正在看相關的資料資料。

過了好一會兒,範曉明看著蘇哲問:“怎麼樣,實驗是否證實了你的猜想?”

對於腦機結合技術的研究,他只是一個外行,只能看懂很少的部分。

就如他看的這些資料。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對人大腦的研究資料。

他學的是物理,對加速器和高能物理這一塊擅長。

蘇哲和他不同,基本上就是全才。

對於人體大腦的研究,還是對腦機結合技術的研究。

基本上都是蘇哲提出研究的大方向、猜想,再由科研團隊去實驗驗證。

蘇哲點點頭說:“從實驗的資料看,只能說部分證實了我提出的猜想。”

“部分證實,我聽你們說可是關鍵性突破,我還以為你們馬上就能搞出腦機結合技術的,讓我白高興一場。”徐正平有些失望的說。

“校長啊!我們不用這麼急的,這次突破很有價值的,說不定很快就能研製出腦機結合技術的。”範曉明笑著說,“那個,我看的也不是太明白,具體的要看專業人士怎麼說。”

他說著看向了蘇哲。

蘇哲笑笑,解釋說:“這次突破的內容,具體點說就是我們在人腦中找到了部分資訊交匯點,就好比眼睛看到了畫面轉化成資訊後傳到大腦,我們找到了資訊的傳輸路徑,有路徑就有交匯點,我們一一找出資訊交匯點,在加以資訊的讀取和資訊的加入,那腦機結合技術就成了。”

腦機結合技術。

簡單點說,就是人的大腦不用管人的五感和人體同外界進行資訊的交換。

而是大腦同機器,或者說計算機。

透過這些的連線同外界進行資訊的交換。

按照他的思路,知道在人的大腦中找到大腦對外進行資訊交換的交匯點。

從資訊交匯點進行資訊的讀取和寫入就可以了。

“部分資訊交匯點,部分是多少?”徐正平一臉的好奇,“估計還要多長時間完成腦機結合技術的研製?”

他極其可望腦機結合技術的出現。

對於全面開發太陽系,急需這樣的技術。

“校長你……”範曉明說著看向了蘇哲,“好吧!我也想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完成腦機結合技術的研製。”

他對腦機結合技術是非常期待的。

一旦實現,就能真正的進入虛擬宇宙了,而不是用眼睛看、用嘴說、用手來控制了。

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也一樣。

能夠做到像是控制人體一樣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了。

再就是對裝甲型太空服、機甲這些的控制。

都能像控制人體一樣去控制這些了。

還有很多很多應用場景。

毫不誇張的說,腦機結合技術就是顛覆性的。

蘇哲想了想,解釋說:“現在發現的資訊交匯點是人的視覺資訊的交換,既然按照我的猜想找到了視覺資訊的交匯點,那其他的資訊交匯點估計很快的能找出來,依我看的話,搞出腦機結合技術,快則一兩個月,慢的話要半年一年的樣子,具體的要看進度。”

腦機結合技術,只要突破了關鍵點,實現起來是很快的。

“快只要一兩個月。”徐正平激動的說,“好!好!那我們就快一點,趕在我們登陸火星前搞出腦機結合技術,那我們登陸火星就輕鬆多了,我們在火星地表吃著火鍋唱著歌就能完成火星軌道的太空港的建造。”

“這麼快,那我們要加一把勁,早研製出來,我們開發太陽系早一天完成。”範曉明笑著。

“是啊!是啊!回去就督促腦機結合技術的研製。”徐正平高興的說,“把其他是放一放,你們兩和我一起,腦機結合技術太重要了。”

腦機結合技術啊!

一旦研製出來了,不僅大大加快了對太陽系的開發,還能鞏固陵州理工大學在世界範圍內的地位。

雖說這一年來,學校快速的發展,成為世界最為頂尖的高校。

可最近半年,有了充足的科研經費後,國內其他高校也開始發力了。

特別是國內以前的那些頭部高校。

就如燕大、清大等等高校。

畢竟這些高校的底蘊在那。

就拿清大來說。

在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後,國際秩序發生改變,清大也有了充足的科研經費。

清大振臂一揮,召集全球範圍內的清大校友回國效力。

這時候,國內的待遇比國外的要高了,科研環境也變好了。

最為關鍵的是,在學術、教學等各方面,國內都有了絕對的自主權。

這不,在國外的清大校友幾乎都回國了。

清大這麼多年的積累,各行各業,各個學科都有著清大的校友。

這些校友的迴歸,讓清大的實力大漲。

陵州理工大學要不是有九天研究中心的存在,是幹不過現在的清大的。

對於國內高校來說,在國外校友的迴歸,直接讓國內高校的實力暴漲。

再加上國內高校的科研經費充足。

綜合實力不暴漲才怪了。

相對的,國外的那些高校實力大減。

“其他的事放一放,也不是不行,畢竟腦機結合技術太過重要了。”範曉明想了想說。

按計劃,他和蘇哲回校處理好研究生的事,他們還要回到三門基地。

他們要帶領科研團隊將高能物理梳理一遍。

特別是那些高能物理實驗。

他們都要一一的重複。

做完這些,他們就要深一步的研究。

就比如蘇哲發現的重光子,希格斯粒子等等。

還有他們要研究的質子攝影工程、光子攜帶資訊的繼續等等。

“是吧!我們回去就去。”徐正平微笑著,“你們參與進去,我相信有你們的參與,研製腦機結合技術的進度將會大大的增加。”

他有些急不可賴了。

“這太急了,我們這次回想要處理我們學生的事,不然直接待在三門基地了。”範曉明連忙解釋。

“學生的事。”徐正平想了想說,“本科實驗班的學生還在軍訓中,還有半個月才會結束,你們指的是你們帶的研究生吧!這的確需要安排,那就明天,剛好今天回去我把學校的事處理一下,還有登陸火星的準備工作。”

學校剛剛開學,同樣有著很多事要忙。

要忙的主要是這一屆大一的學生和這一屆碩士博士研究生。

至於現在大二、大三、大四,以及碩士博士研究生。

其暑假基本上都沒有休息。

現在這些學生可積極了。

參與到學校的各個專案中。

在這過程中,不僅能夠學習到知識,還能有補助拿,誰還有興趣過暑假。

要知道,這些學生參與的專案都是他們感興趣的。

實在沒有願意參與的專案,自己還能申請立項,搞自己感興趣的研究。

要是不想動腦子的,也可以申請去月球搬磚。

幫著在月球搞建設,順便在月球玩一圈。

那些不想動的學生。

躺在家裡也能搞研究和搬磚,只不過是透過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來實現的。

其他高校學生暑假是怎麼過的他不知道,但學校的學生暑假怎麼過的他可清楚著。

話說回來,這一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來的人數差不多有三十萬人。

不說其他的,光給這些人準備住的地方就傷透了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