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臺海驚雲最新章節列表 > 有關天聖銅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有關天聖銅人

什麼是“天聖銅人”?

天聖銅人,是北宋仁宗天聖年間(公元1023年—1032年),由時任太醫署醫官的王惟一所創制的一尊全身佈滿針灸穴位的銅質人體模型。它是一件國寶級文物。因為鑄造於天聖年間,故被後人稱為天聖銅人。又因為銅人身上佈滿了針灸穴位,又被人稱為天聖針灸銅人。這尊銅人的身高與真人差不多,它身上的每個穴位名稱都是用“錯金法”鐫刻的。在銅人身上除了標註有幾百個穴位外,還在每個穴位的準確位置處鑽有僅僅能容下一根銀針的小孔。在銅人的胸腔和腹腔內,還懸掛、配置著五臟六腑的模型。更為絕妙的是,銅人的表面塗有一層蠟,體腔內灌注有水或水銀,當你用針刺入穴位時,就會流出水或水銀來。銅人的出現,使當時幾乎失傳的古針灸術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對推動我國針灸醫術的普及和發展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在這尊銅人面世以後,王惟一又鑄造了另一尊同樣的銅人。

王惟一為什麼要造銅人?

王惟一,生於北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他自幼學醫,漸有名氣。後來,成為仁宗朝和英宗朝的御用醫官,是宋代著名的針灸學家。天聖初年,他進入太醫署後,一邊行醫,一邊還擔負著為官辦的醫學培養人才的任務。在教學實踐中,王惟一深感由於人體穴位太多,不好記,也不容易找到準確的位置,就畫了一張人體穴位圖。他根據古代醫書上的記載,結合自己行醫的體會,一一核對了人體上的所有穴位,將其準確標出,使學生能直觀地瞭解。這幅圖,被他命名為《明堂圖》。他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我國古代就有一部專門研究人體經絡、穴位和針灸的經典著作——《黃帝明堂經》。只是由於年代久遠,這部經典著作已經失傳。

恰在這時,宋仁宗下詔,要求對古代醫典、特別是針灸類的書籍進行整理、甄別和校訂。於是,王惟一便上章奏明了自己的研究結果,並呈獻了《明堂圖》。後來,王惟一又嫌《明堂圖》只能給人一種平面認識,於是便決定製作一尊具有立體感的人體針灸模型。在銅匠藝人的配合下,到了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一尊標明人體穴位的針灸銅人終於誕生了。銅人製成的訊息傳到宮中後,朝廷又決定由王惟一主持,以官方的名義編修《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書編成後,不僅在國內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且很快就流傳到日本、朝鮮等國。

針灸銅人製成後,轟動一時,被宋廷視為國寶。為了防止意外,朝廷決定讓王惟一再鑄造一尊,陳列在大相國寺的仁濟殿,供人參觀。

王惟一後來還參與了《黃帝八十一難經》的校正工作,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針灸學家。

天聖針灸銅人失蹤之謎

針灸銅人鑄成的訊息不脛而走,引起了金人的高度重視,他們千方百計地要得到它。宋廷得到密報後,加強了對針灸銅人的保護,專門派兵值守,使金人一直無法下手。

到了北宋末年,金人再次派遣武功高手潛入東京,他們把目標鎖定在大相國寺銅人的身上。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帥宗望率兵攻打東京,城防吃緊。金國盜寶之人乘機將大相國寺的天聖銅人偷走。但是由於銅人又大又重,一時運不出去,只好暫時把它藏起來。他們鬼鬼祟祟的行動,引起了大相國寺監院法定的注意。法定尾隨其後,終於發現了他們的秘密。於是便和手下人一起,將這尊價值連城的國寶轉移到了一間密室內。

當金國盜寶之人再次回到大相國寺時,卻發現銅人已經不翼而飛。他們大驚失色,只好與大相國寺的監院法定等協商,準備以重金購回。法定雖是僧人,也有愛國之心,他拒絕了金人的誘惑。

靖康元年閏十一月,東京城破,法定等人慘遭殺害。從此以後,相國寺的這尊銅人再也沒有了下落。

再說皇宮太醫署的那尊銅人。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佔領了東京外城,逼迫宋廷投降。次年正月,金兵又向宋廷索取文物、珍寶及各類禮、祭重器,其中就包括天聖銅人在內。據說,這些物品運到燕京者共二千五百車。但其中是否有天聖銅人,卻不得而知。

但是對於這尊銅人,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有人說,早在金兵攻城之初,便有大臣把它帶出了皇宮;然後,踏上了顛沛流離的逃難之路。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康王趙構即皇帝位後,有人在湖北襄陽發現了天聖銅人的蹤跡。後來,這尊銅人被章叔恭所得。再後來,銅人歸於襄陽知府趙方。

等到局勢穩定以後,趙方的兒子趙南仲便把它獻給了高宗。國寶終於又回到了宮中。

宋理宗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蒙古國派使者到臨安,逼要天聖銅人。這樣,天聖銅人才歸於蒙古國。

公元1260年,忽必烈親自召見尼泊爾工匠阿尼哥。四年後,修復後的銅人被置於元大都的三皇廟內。在它的身後,是石刻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攻入北京,銅人及石刻仍在原地未動。

到了明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櫛風沐雨的銅人已顯破舊,英宗決定重鑄。並重刻了《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石碑。銅人鑄好後,置於太醫院的藥王廟,被人稱為“明正統銅人”。至於原來的銅人是否還在原處,史書無載。據說,在瓦剌人攻打北京時,原來的那通石碑卻被砸爛後砌入了城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了清朝,這尊“明正統銅人”還在宮廷裡。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這尊銅人被人搶去。從此以後,在中國,再也沒有了天聖銅人的蹤跡。

近現代世界各國及國內發現的針灸銅人

1925年,一位老中醫在日本發現了一尊針灸銅人。據說,它來自中國。由於後來中日間的戰爭關係,這件事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30年後,有人又在日本東京的博物館中看到了它。這件事在中國的中醫界引起轟動。

1979年,中國中醫針灸研究所派王雪苔先生等赴日進行考察。他們在上野博物館見到了這尊銅人。從外觀上看,高1.62米,身上用黑線畫出了經絡,在每個穴位處鑽有小孔,共有365個。銅人的體內還有木製的腑髒。他們初步確定,它就是天聖銅人。但是,它到底是兩尊天聖銅人中的哪一尊?它是怎麼來到日本的呢?有國內專家經過考證指出,這尊銅人是在1126年金兵攻入東京開封以後,被金人搶走的。後來,又輾轉到了朝鮮、日本。而在日本國內,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說,1590年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兩年後,日本人攻佔了朝鮮。隨後,他們搶走了這尊銅人,並把它帶到了日本。但是王雪苔先生在仔細回想以後,提出了可疑之處:這尊銅人的外部特徵與宋代的造像不一樣。

對此,日本人也產生了懷疑。最後,人們從日本江戶時代的一位醫官山崎次善的墓誌銘中找到了答案:它就是山崎次善親手製作的。

1958年,有人在前蘇聯的列寧格勒發現了又一尊針灸銅人。從外形上看,這尊銅人和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光緒銅人”極其相似。而據說,光緒銅人又是仿照明正統銅人鑄造的;那麼,這尊銅人很有可能就是天聖銅人。

“光緒銅人”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明正統銅人被從清太醫院搶走,下落不明,太醫院正是俄國軍隊的佔領區。後來,清朝御醫找俄國人要,沒有結果。於是,在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太醫院又重新鑄造了一尊針灸銅人。這尊銅人身高2.13米,頭上無發,有衣帶,穴位數是360個。所有這些,和史書上記載的天聖銅人不一樣。經查,這尊銅人是根據太醫院珍藏的一張銅人圖複製的。1958年,這尊銅人為中國歷史博物館所收藏。

中國中醫研究所的黃龍祥在翻閱資料時,發現了一篇介紹聖彼得堡(原列寧格勒)博物館收藏的針灸銅人的文章與照片。經查對,照片上的銅人與光緒銅人完全一樣。這使他產生了懷疑:為什麼這張照片和目擊者的敘述不一樣呢?

2003年,黃龍祥等三人赴俄羅斯考察。他們見到的銅人果然和光緒銅人大相徑庭。這尊銅人身高1.75米,有頭髮、有發冠,繫有短裙和腰帶,呈站立姿勢,兩手垂下,掌心向前。再仔細觀看,它的服飾完全是宋代風格;身上的穴位標註,有的已經消失;並且,在它的頸部,有一道修補過的痕跡。所有這一切,和《清太醫院針灸銅人考略》中的記載完全吻合。這充分說明,它就是1900年被搶走的那尊明正統銅人。更能說明問題的是,他們發現在“通天”穴的標註中,那個“通”字,明顯地缺了一筆。這是宋人為了避皇家之諱而有意所為。

2004年,在向俄國政府索要明正統銅人未果的情況下,我國決定按照明正統銅人的模樣重鑄一尊。這尊銅人,不僅在外形上與明正統銅人完全一樣,而且,還解決了“針入汞出”這個鑄造上的難題。

在此之前,我國國內有兩尊針灸銅人:一尊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一尊在開封大相國寺。在歷史博物館的那一尊,就是光緒銅人。而大相國寺的那一尊,據說是在1956年,按照光緒銅人仿製的。但是,已經對照宋代的針灸圖經進行了改進。

中國中醫研究所的黃龍祥在翻閱資料時,發現了一篇介紹聖彼得堡(原列寧格勒)博物館收藏的針灸銅人的文章與照片。經查對,照片上的銅人與光緒銅人完全一樣。這使他產生了懷疑:為什麼這張照片和目擊者的敘述不一樣呢?

2003年,黃龍祥等三人赴俄羅斯考察。他們見到的銅人果然和光緒銅人大相徑庭。這尊銅人身高1.75米,有頭髮、有發冠,繫有短裙和腰帶,呈站立姿勢,兩手垂下,掌心向前。再仔細觀看,它的服飾完全是宋代風格;身上的穴位標註,有的已經消失;並且,在它的頸部,有一道修補過的痕跡。所有這一切,和《清太醫院針灸銅人考略》中的記載完全吻合。這充分說明,它就是1900年被搶走的那尊明正統銅人。更能說明問題的是,他們發現在“通天”穴的標註中,那個“通”字,明顯地缺了一筆。這是宋人為了避皇家之諱而有意所為。

2004年,在向俄國政府索要明正統銅人未果的情況下,我國決定按照明正統銅人的模樣重鑄一尊。這尊銅人,不僅在外形上與明正統銅人完全一樣,而且,還解決了“針入汞出”這個鑄造上的難題。

在此之前,我國國內有兩尊針灸銅人:一尊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一尊在開封大相國寺。在歷史博物館的那一尊,就是光緒銅人。而大相國寺的那一尊,據說是在1956年,按照光緒銅人仿製的。但是,已經對照宋代的針灸圖經進行了改進。

幾點看法

1979年出版的《辭海》,在“王惟一”這個詞條中指出:“天聖四年(1026)官修《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王氏在總結前人針灸醫療實踐的基礎上,考證了明堂圖經絡孔穴,並主持設計鑄作立體銅人孔穴模型。”有些專家還明確指出,天聖銅人的鑄造是在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完成的。筆者認為,單從《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這個書目上就能看出,所謂《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只是對銅人針灸穴位的說明,它當然只能是在銅人鑄成以後編撰。誠然,它也可能是王惟一在鑄造銅人之前的設計說明。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是“官修”。而大多數人包括專家在內,都認為鑄造針灸銅人的設想出自於王惟一。他不可能會在銅人鑄成之前,就把自己的設計說明提交給朝廷印刷並使之流傳。因此看來,銅人的鑄成必早於官修《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至於為什麼有人、甚至於包括史書,把銅人的鑄成年代定為天聖五年?筆者認為,這和第二尊天聖銅人有關。這個年代,應該是第二尊銅人問世的年代。

專家考證,明正統銅人就是依照那尊陳放在大相國寺的銅人鑄造的。據此可以得出結論,北宋大臣在東京城破時帶走的那尊銅人就是它。但是,在開封,還有另外的說法。有人說它被金兵搶走了,有人說它被宗澤率領的義軍得到了。還有人說這尊銅人根本就沒有離開過大相國寺,它就埋在地下。

唯一的希望

真正的天聖銅人還能不能找到?目前,唯一的希望就在開封。

既然專家們認為收藏在俄羅斯的那尊銅人是明正統銅人,而且它的原形極有可能被毀,因此,真正的天聖銅人就只剩下了原存於宋太醫署的那一尊。而這尊銅人,雖然史書上記載是金人向徽、欽二帝索要的重要器物,但它是否被金人得到,卻一直都沒有答案。據宋人邵博的《邵氏聞見後錄》記載:“宣和殿聚殷周鼎鍾尊爵等數千百種。國破,虜盡取禁中物,其中不禁勞苦,半投之南壁池中。”這其中,極有可能就包括天聖銅人。因為,如果金人已經得到了銅人,那麼,在金史中、或後來的著作中是應該有記載的。況且,金被蒙古軍隊所滅後,如果天聖銅人為蒙古所得,那麼,蒙古國也就不必再向南宋索要銅人了。由此可以得知,北宋太醫署的那尊銅人,誰也不曾得到,它可能就在開封龍亭湖的水底。這是天聖銅人依然存世的唯一希望,也是世人將來得到天聖銅人的唯一希望。

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這尊銅人會被從龍亭湖底發掘出來。那就正好實現了宋人邵博的預言:“後世三代彝器,當出於大梁之墟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