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3章 繁榮伯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3章 繁榮伯力

鄭毅北上,雖然沒有打算驚動沿線的那些村莊,但是畢竟大雪不是將門堵得都出不來了。

他這一路,經過布庫拉、阿珀達理、艾翁、和談、呼啦喀等地,都被附近的村落的漢民或者是當地部族看到了,這些人熱情的將鄭毅迎到自己家中,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燒好開水給他們喝,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感激之情。

短短的一年或者半年的時間,這些人都已經實現溫飽,而這一切都是鄭毅這個大都督給他們帶來的。

就算是野人也有心,也知道表達感恩,他們用蹩腳的中原話表達著滿心的激動和感激。

鄭毅也只能放慢腳步,與這些人親切交談,詢問他們是否還有需要幫助解決的事情。

出門的時候,這些人都會給鄭毅的車隊塞上幾件皮子,有的甚至塞上幾個鳥蛋。

東西貴重不貴重先不說,僅僅是這份心意,就可以讓鄭毅滿是感動。

他的辛苦沒有白費,這些人的日子能過好就是他最大的心願。

最初他就是想要爭霸四方,將華夏打造成日不落的霸主。

但是一年多來,他見過了太多的苦痛和無奈。

如今,讓華夏復興還是要做的。

但更重要的是,讓這個時代的人改變命運。

雖然這個目標會拖慢他的計劃,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人生一世,不能學著秦始皇做表面文章,實現真正的統一是必須要有所犧牲的。

他如今才不過二十五歲,二十六歲都沒到,按照活到八十歲來說,他還有五六十年的時間。

這五六十年的時間,他相信依靠復興號,他有能力讓整個世界發生變化,實現華夏復興的目標。

既然如此,又何必一心求快,卻放棄了更應該去做的事情呢?

就算他利用復興號打造出來個大大的華夏又如何?

不能讓所有人過上好日子,到底還是空中樓閣、頃刻就會破滅。

百年之後,一樣會遇到更大的危機,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如今看到這些人能在嚴寒的冬日,在溫暖的房子睡覺,出門能夠穿上冬衣,餓了能夠填得飽肚子,難道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嗎?鄭毅覺得這些事情都是必須要做的,不然復興計劃根本無從談起。

和羅城,位於烏蘇哩江下游,如今常住居民已經達到八萬多人。

在關外已經算是很大的城鎮了,各類工坊都在加班加點生產。

這裡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與伯力城之間已經通了鐵路。

鄭毅到的時候,蒸汽機車正在清理好的鐵軌上冒著濃煙緩緩前進。

確實是緩緩前進,速度也就是幾十公裡每小時吧,也就是比馬稍微快一點。

後面拖著一熘的車廂,車廂裡面都是裝載的各類物資,會透過鐵路線運輸到各個節點城市。

然後裝載上從其他城市的物資再回到這裡,由各級部門將這些物資發往村鎮。

進入到千家萬戶之中,讓他們冬日的生活會更加的豐富一些。

鄭毅在河洛鎮的議事大廳,也就是和羅縣衙門。

與派駐在當地的官員進行溝通,瞭解當地的物資儲備情況和民生事務。

這裡還是做得很不錯的,他們自己在冬季也不停的開拓食物來源。

烏蘇哩江上,到處都是鑿冰捕魚的團隊,這些水產會送到飯桌上。

處於山谷中的各個養殖場,也能基本上實現肉蛋奶的自給自足。

鄭毅去到養殖場參觀的時候,發現那邊的小豬仔都睡在炕上。

負責養殖場的那些人,睡覺都是抱著豬仔或者羊羔睡覺。

這種場面也是讓他忍俊不禁,同時也能反映出大家的盡心竭力。

奶製品的出現,解決了很多人的營養問題,能夠讓他們更好渡過寒冬。

雖然不如後世一樣,各種的殺菌裝置、提純裝置都有,但也足夠暫時解決營養問題了。

高溫煮開,同樣能夠殺死大部分的寄生蟲,在當前這個時代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另外就是和羅太陽暖棚的建設,鄭毅也進去參觀了一番,發現搞得還是不錯的。

嫩綠的蔬菜在雙層玻璃的暖棚之中健康的生長,為冬日增添一抹動人的生機。

可惜玻璃產量一直在增加,但是用到玻璃的地方也太多。

還不足以遍地都建成暖棚,反季節蔬菜也不可能普及到每家每戶。

這都需要時間去發展,都需要工業和技術的一步步提升。

他已經對此感到很滿意了,如果沒有復興號基地車和相關的附屬建築,他想在這片蠻荒之地搞成如今的局面,那除非是他全能全才,不然的話他只能望著冰雪嗚呼哀哉。

讓他穿越到這裡,可能也是有目的的。

不然的話,他怎麼施展開拳腳呢?

伯力城,如今已經代替商湯城成為整個內外東北的中心。

跨著江口,伯力已經發展成為橫跨江口三面的巨大城市。

這種的發展速度,是鄭毅都是沒想到的,畢竟這裡滿打滿算也不到一年。

江口東部是居民區和工業區,每日從這裡生產出來的商品能裝滿數百節車廂。

江口西南則是商貿區,與撫遠城僅僅只有不到十公里的路程,聯絡著內三江與外三江的商貿交流。

江口西北是農牧區,與古魯河衛諸多的村莊聯絡比較緊密,這邊主要是農產品的供應。

曾經的黃草灘已經成為他在岸上轄區最大的養殖基地,牛羊數以萬計、鹿群飄落如花。

整個伯力的肉蛋奶都是西北部這片巨大的區域在供應著,讓每家每戶都能吃得飽飯。

伯力城現在有民五萬七千多戶,合計常住局面十七萬八千九百六十七人。

這是前段時間剛統計出來的資料,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關外最大城市。

或許中原,也就只有京城等少數幾個地方能夠比得上。

在伯力城中,有漢人,有喔集人、有虎兒哈人、有山丹人,也有苦夷人和蝦夷人,如果要是詳細劃分民族的話,可能至少拉出十幾個民族來,但是相處的都是很融洽,大家見面也都是親熱的打著招呼。

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他們都很喜歡現在的生活。

每天早上,伯力城的集市,都能聽到各種味道的中原話在討價還價。

進入到工坊之中,也能看到各族人口在辛勤的工作。

可以說他們是關外最早一批轉化為工人的。

用嫻熟的技藝,為這片土地忙碌生產。

鄭毅在伯力呆了幾天,對現在的發展狀況很滿意。

這都是魏來等人的不懈努力,讓伯力能成現在這個狀態。

一列火車從魯東城進入伯力車站,車廂開啟,一堆張牙舞爪的帝王蟹掉了出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些蟹都是新在韃靼海峽捕獲的,然後裝車運輸到伯力城這邊。

魯東到伯力,差不多也就五六個小時的車程。

是以這些帝王蟹還是生龍活虎的揮舞著鉗子。

負責接貨的各族青年,嫻熟的將這些蟹裝到噠筐之中,然後一筐筐的放在馬車或者馴鹿車上,將它們運到各個餐館和水產市場,或者是專門處理和加工帝王蟹的工坊,將這些帝王蟹進行清洗、分割、醃製,加工成可儲存的食物。

鄭毅沒著急走,帶著人繞著這列車轉了一圈,很多車廂裡都是冰的硬邦邦的海魚。

甚至還有專門一節車廂拉得都是金槍魚,這些東西也不知道他們怎麼弄來的。

更有一節車廂,拉得都是處理過的海象,長長的海象牙還在外面露著。

都是冬季在海中或者海邊捕獲的,會進入各個工坊和餐桌。

倒也不是鄭毅不限制捕撈,是現在完全沒有限制的必要。

按照海洋現在的生態來講,他們如今的技術,就算是捕十年也不會影響生態。

他何必這麼早就限制呢?限制以後虧待的可是他治下老百姓的肚皮。

鄭毅轉了一圈,告別魏來等人,帶著人登上前往魯東城的列車。

今年的過年要在東洲島過,順便為自己解決一件人生大事。

不解決也不行了,他先上車但沒開好,鬧出人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