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1章 大批次移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1章 大批次移民

華夏商團在應天府的負責人陳東親赴江西,見到在洪水中掙扎的百姓,請求政務院給予支援。

十天之後,從倭國、東番調集的運輸船趕到九/江府和南/昌府,然後分成幾十個小隊到各地施粥賑災。

只是沒想到賑災的過程中,江/西各處的明朝官員,竟然對華夏商團的善行進行打壓,甚至找人偽裝匪徒搶走賑災的糧食,讓賑災根本無法進行,華夏商團只能如實的向百姓告知,撤出了江/西布政使司的災區。

老百姓悲憤欲絕,沒想到這些官員竟然如此無人性,為了高價賣糧竟然連別人的善舉都要破壞。

江西三府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衝擊當地的豪族和官府,整個江西亂做一團。

南直隸趕忙派兵鎮壓,華夏商號在楚應同的見一下喬裝打扮再次進入江西。

上百條運輸船,日夜不停地轉運災民,共轉移走了五十多萬的百姓到倭國、魏州等地。

六月,北直隸南部各府饑荒、湖廣承天府大水成災,這次鄭毅和政務院下了統一的指令,不再向大明境內運糧,而是運輸船帶著糧食過去,將災民都運輸出來,省得便宜了那些已經毫無人性的地方官員和世家豪族。

緊接著河南諸府遭遇蝗災,關外商團和華夏商團再次進入,私下與百姓達成一致,乘坐運輸船遷往遼東。

隨後不久,本來洪澇嚴重的江西又出現百年不遇的旱災,當時撐過洪災的百姓在也堅持不住,紛紛請求華夏商團帶他們離開,運輸船再次從長江進入江西各府縣,陸路也有專門的人進行轉運。

無論是江西還是南直隸的官員,都不願意太過得罪大華,均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將災民都給運走,也算是幫著他們解決問題了,就是那些屯了不少糧食的家族不太樂意。

但不樂意也沒辦法,最多也就是在底層添一點亂子,對商團的運作行不成任何影響。

隨後河南的蝗災波及兩淮、江北、山東等地,地裡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

除了一些就是不願意遷徙的百姓,剩下的都被華夏商團和關外商團給轉運到了遼東、倭國一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幾個月商團基本上沒做背的事情,就是馬不停蹄的從關內運百姓到大華的疆域內。

政務院也將主要精力放在安置這些流民上,給他們分配土地、配發墾殖的工具。

到八月初,幾次災害攻擊運出流民三百七十多萬人,讓各地人口銳減五成。

之後又是福/建泉州府爆發洪澇災害,陝西、廣東等地亦爆發大規模災情。

在關內的兩大商號活力全開,大量的招撫流民到海外去生活。

當然也沒少贊助當地合作的世家,讓他們協助流民遷移。

明朝廷幾乎在之中沒有做過任何有用的事情。

甚至朱翊鈞見到災害的奏摺,都是一律的留中。

等到歲末,才算是平靜下來,大明人口的將近五分之一被華夏帝國西納。

其中運輸到關外內外三江平原、東北平原、遼河平原、李朝和倭國的漢人子民數量高達三百萬。

被遷移到漠南歸化城諸地的人口將近五十萬,東番和呂宋、琉球接納了一百三十多萬。

婆羅洲、滿剌加、爪哇、蘇門答喇等地接納了將近一百多萬人口。

暹羅和佔城的基地接納了將近一百萬人。

為了安置這些人,鄭毅甚至拿出一百萬兩黃金,從暹羅購買了原高棉人居住的湄公河三角洲。

至於屬於占城的那些地方,不用花錢買,只需要大軍帶人過去,圈到哪裡就是哪裡。

將廣南鄭氏氣的火冒三丈,但面對強勢的華夏軍,他們也只能將腦袋縮到殼子裡面。

為了安置這些流民,陳義德甚至還派大軍驅逐了沿海生活的高棉人。

將他們全都攆到了深山老林裡面,反正都是一群不太聽話的傢伙。

至於暹羅根本無所謂,那邊的人也不是他們的族人。

就是透過戰爭併入的,大華花錢買還有啥不能賣的?

這些百姓都需要妥善的安置,各地的工廠也是加班加點的生產。

糧食、物資等裝船運輸到流民安置點,保證流民遷移之後有吃的、有活幹。

甚至以工代賑修築了不少港口、工廠、水利設施、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

對於大華來說,雖然損失了一些利益,但得到了巨量的人口。

倒是大明顯得絲毫不在意,有些地方人都被遷空了。

正好空出大量的土地,被那些世家豪強握在手裡。

國內民怨沸騰?有什麼好沸騰的?

大不了你們也去海外謀生好了!

面對朝廷的漠視、官員的不作為、世家豪強的欺壓。

山西、陝西等地的百姓先不幹了,百姓紛紛找到華夏商號,希望遷移到關外生活。

鄭毅自無不允,協調歸義城等漠南蒙古數座州府,做好移民的安置工作。

一隊隊的人口開始從兩地遷出,出關之後乘坐火車前往各州府定居。

這條線路從河套內外到大興安嶺以西,都是滿載移民的列車。

作為明王朝西部的兩大重要基地和人口總數巨大的布政使司。

對於遷移的事情,大多都是睜只眼閉只眼,最多也就是寫個摺子報上去。

報上去之後就石沉大海了,無論是內閣還是宮裡都對此沒有半分的回應。

既然不回應那就隨便吧,官員們都開始舒服的躺平,反正就這麼點事兒。

直到萬曆四十六年五月,朱翊鈞才下了旨意,著內閣嚴查不作為官員。

對於人口的流失給個說法,甚至在聖旨中用處叛國資敵這樣的字眼兒。

楚應同聽說這道旨意之後,立馬向明王朝提出抗議,請他們給出個說法。

雙方是有協議的,約為兄弟之國、互不征伐、互惠互利,怎麼就成敵了?

這場風波鬧得還聽到,楚應同甚至拿出撤出大華在明王朝的使館和商號做威脅。

最後內閣沒辦法,只能進宮求朱翊鈞寫了封親筆信,對這事做出了一些交待。

親筆信是給鄭毅的,內容無外乎就是朕年老昏聵、用詞不當,還請兄弟海涵。

鄭毅根本就沒在意,朱翊鈞將他做敵人也沒啥不行的,反正不可能將他當兄弟。

不過嘗到了遷移人口的甜頭,鄭毅也得繼續做下去才行,提筆給朱翊鈞回了一封信。

內容也是哥倆好,咱倆兄弟不分彼此,你不如開啟國門,讓老百姓之間也能互相的交流。

省得遇到大災大難的時候,你明朝廷吃力,我做兄弟的還能幫你解決一部分不是?

反正咱們不打仗,你就放開好了,允許百姓出關謀生,我也會善待他們的。

若是你還要這麼死守著關門,對兄弟我防備甚深,兄弟我也會不高興的。

雙方你來我往的多次通訊,朱翊鈞徹底不管了,愛咋咋滴去吧!

反正在他看來,拿到關牆除了山海關到宣府這條線之外,全都是篩子。

早已被這些大華的人給滲透完了,老百姓想要出去的話攔都攔不住。

既然如此,也就不攔了,願意走的咱們不留著。

兩大商號就多了一項業務,除了在明王朝境內賣貨,就是往回運人。

好在萬曆四十六年,關內還算是平靜,肯定不如四十五年那樣的轟動。

不過由於小冰河氣候的持續加劇,大華境內也出現了大小不一的災害。

最明顯的就是冬季氣溫變冷,夏季多會出現洪澇災害。

萬曆四十五年夏季,嫩江、松花江、黑龍江都發大水。

淹沒了周圍許多的的工廠和農田,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好在有美洲和南洋那邊的糧食支援,讓關外不至於有什麼影響。

鄭毅在去年召集朱功亮和政務院建設部一行人,研究堤壩修築和防洪抗旱的事宜。

制定了詳盡的河流改造計劃和農田灌既計劃,在開春解凍之後就開始了緊急施工。

鄭毅此刻就站在遼河邊,視察已經修建差不多的遼河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