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6章 局勢抵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6章 局勢抵定

這個另大明措手不及的事情,就是邊軍也反了。

先是從靈州一個小屯堡開始,很開就波及到整個陝西行都司,在之後波及到陝北各關口。

士兵們操起傢伙,將那些軍官和大戶殺掉,開啟關門向關外的大華軍投降,俗稱就是獻關。

鄭毅收到訊息後才知道,當地的軍戶過得日子生不如死,很多當兵的也都半年沒拿到餉銀了。

就算是那些將軍的親兵,日子過的也是極慘,食不果腹、妻女餓死,反正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都遇上了。

加上貪贓枉法、欺壓屬下、強佔妻女的事情多不勝數,這些士兵被逼的沒辦法活,藉著這機會直接造反了。

官兵造反可要比老百姓嚴重的多,波及的範圍和程度也要大得多,他們畢竟手裡有兵器,拎起來就會死人。

這場波動迅速的波及到甘肅隴西一帶,軍隊有的出關投降大華,有的直接佔山為王那樣的,將大戶殺完就開始虐殺百姓,搶奪糧食財物,亂的簡直沒辦法言表。

王二率領的起義軍,也與這些造反的官兵對上,打的是熱火朝天,每天都在死人。

大明朝的統治力在這個時候,已經完全沒什麼可期待了,官兵都開始造反,還能派誰出馬?

看到這種情況,大華直接出兵,三萬多戰士、兩百輛戰車入關,背後還跟著三萬多土默特與鄂爾多斯的騎兵。

六萬多人自北向南開始清掃,勢如破竹般平定叛亂,罪大惡極的直接斬首示眾,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這場騷亂一直持續到十一月,長達半年的時間,大華軍攻入西安城,控制住割據西安的一個指揮。

將整個陝西、甘肅、寧夏的叛亂平定了,老百姓則是分發糧食,重新分配田地,渡過這個災年。

但這場騷亂,讓整個陝西以及寧夏、隴西、甘肅等地,人口損失將近三成,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大明朝廷才剛剛將皇帝換成天啟朱由校不久,對於陝西這邊根本就沒有做出實際的舉措。

鄭毅既然幫著平叛了,自然不可能將拿到手的東西在還回去,兩家的談判也就出現了分歧。

好在這個階段,百姓也逐漸安定下來,按照大華的規劃以工代賑,轟轟烈烈的大修路活動開展起來。

從河套地區修築公路直達西/安城,還開始修建了一條鐵路入關,從陝北逐漸的向關中地區延伸。

而原本屬於陝/西的那些官員與大戶,早已被殺得乾乾淨淨,第十四代秦王朱存樞也被亂軍殺死。

無論是府城還是州城、縣城,大戶幾乎被起義軍和造反的叛軍清理乾淨。

大明在陝西等地已經再無統治力,同時也方便了大華接手重建陝甘寧地區。

這種情況下,大明想要收回那是難如登天,除非是想要和大華開戰,以武力重新奪回來。

但魏忠賢為小皇帝朱由校詳細的分析了局勢,西北對大明根本就是個拖累,四面都是被虎狼圍攻。

既然大華願意要,就給到他們好了,反正人家給出的名義也是代管,代管就代表名義上還是大明的。

這樣既有了名頭,也不用再揹負大包袱,何樂而不為呢?山/東、淮/北都被代管了,還在乎個西北嗎?

朱由校沒什麼主心骨,既然魏忠賢等人都這麼說了,那就這麼辦吧。

他根本就不清楚,魏忠賢早在好幾年之前,就已經投靠鄭毅了。

那時候鄭毅還沒建立華夏帝國,名義上還是大華的關外總督。

隨著鄭毅的實力突飛勐進,力壓周邊、降服蒙古,魏忠賢就更得巴結了。

若是在大明混不下去,他還打算在北朝大華那邊靠功績混個不錯的職位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麼些年,也沒少將宮廷的一些情報偷偷送給大華,當然也沒少得大華的好處。

他那些哥哥兄弟侄子,如今在大明都是富甲一方的豪商大賈,可都是大華扶持起來的。

鄭毅也樂得如此,代管就是個名義上的事情,對於他來說,代管就等於是自己管理。

人是他的,政策是他的,老百姓也是他的,土地實際的使用權也是他的。

代管又怎麼了?有本事你們大明來個人,到這片地方囂張試試?

不過讓鄭毅沒想到的是,朱由校竟然乾脆利落的搬家了。

從北平遷回了金陵,躲他整個躲得遠遠地,看起來北直隸和山西兩地也不打算要了。

既然如此,鄭毅也沒啥好說的,好賢孫給留下這麼大家業,就別給人家添堵了。

這一年,對於大華和大明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在這一年上半年,統治整個大明帝國四十八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駕崩,兩手一撒去逍遙了,剩下千瘡百孔的大明朝在日暮西山的風雨中飄搖。

光宗朱常洛繼位,可是這位被史書記載品行優良的皇帝,僅僅只做了不到一個月,就成功地將自己玩死。

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梃擊桉、紅丸桉、移宮桉,這響徹晚明時期的三大疑桉。

朱常洛死後,皇太子朱由校繼位,也就是後世史書上風靡的“木匠皇帝”。

如今朱由校還沒有展現出太高的木匠天賦,也沒做到全國百姓皆知。

但他成功地將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交給大華來管理,還將都城遷回到金陵,這個壯舉史書是不可能不記錄了。

自此,山/東以大運河為界,以東歸屬於大華管理,成功讓大華登陸山/東半島,控制了整個黃海和渤海。

淮/北西部同樣以大運河為界,南部以淮河為界,以南屬於大明,以北屬於大華代管的區域。

只要大華樂意,幾十米寬的大運河,隨時可以渡過,進入到北直隸、河/南和淮西等地征伐。

當然鄭毅還沒想著立刻就將大明給吞併了,好歹大明如今還有一定的實力。

其他從最深層次的原因,他不想用戰爭的方式去統一中原。

此次是各地的起義鬧得太大,若是不干涉,死的人實在太多了。

鄭毅也只能順水推舟,將這些地方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倒不是說他有多麼的悲天憫人,是真的不想死那麼多的人。

陝/西那邊,則是南以秦嶺為界,東以黃河和潼關為界,以西全部交給大華代管。

也就是包含了後世除陝南外的整個陝/西,寧/夏大部分和幾乎整個甘/肅地區,全都交給了大華。

佂西將軍李源受命進入西安城駐紮,後期政務院會向這些“代管”區域派駐官員,實行新的管理政策。

這場攪動整個北方和西北地區的亂局正式結束,最終的結果是大明朝廷搬遷至江南地區。

兩國籤訂協議之後,互相之間還是保持著友好局面,經濟交流也沒受到什麼影響。

唯一不滿的就是山/東、淮/北和秦地的官員,以及那位逃命一流的衍聖公了。

只不過到了秦淮河溫柔鄉,他們很快就忘記了所謂的“恥辱”。

最多也就在喝多之後,高聲罵幾句大華真不是東西。

然後做幾首酸詩嘲諷一番,除此之外啥都做不了。

這點罵名無論是鄭毅,還是大華都不會在意。

同一年,喀爾喀蒙古終於宣佈歸附大華,納入大華的疆域之中。

喀爾喀蒙古被鄭毅的買人政策,搞得兩年內損失了將近一半的青壯。

還被大華的商人滲透的跟篩子一樣,大量的上層貴族和部落都投入大華的懷抱。

但那位扎薩克圖汗不樂意了,他和逐漸崛起的準格爾部勾結,意圖將大華的勢力趕出喀爾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