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5章 關西民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5章 關西民亂

若是說山/東和淮/北地區是鄭毅這邊有意為之,陝/西的情況則是順水推舟。

陝/西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不過到了明朝的時候,陝/西基本上已經落魄了。

關中沃野早已不復當初,甚至已經算是相對貧瘠的地區了,畢竟什麼地方耕作幾千年不停歇,土地的肥力也會消耗殆盡。

整個陝/西包括陝/西布政使司和陝/西行都司兩個部分,布政使司就是管理後世的關中和陝/北地區,行都司的管轄範圍是後世的寧/夏與甘肅地區,這兩個地方也是民族複雜、戰事頻繁的地帶。

自從鄭毅佔領了長城以北地區,收服了鄂爾多斯部之後,大明在北部邊境就舒坦不少。

但是南部和西部還是有些混亂,河西走廊一帶盤踞著不少遷移過去的土默特、鄂爾多斯和和碩特等部落,青/海的高原上則是遷移過去的和碩特蒙古,以及蒙古裔和藏裔雜居的烏斯藏地區。

經常被騷擾,從來無法追上去,這就是河西走廊一帶的防禦狀態。

不過相比於以前,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北邊打完南邊上的局面要好太多了。

銀川衛都已經開放了互市,大明和大華兩國的交流日益深入,尤其許多大華的商人進入,帶動陝/西諸地的經濟發展,老百姓從中也受益不少。

不過陝西畢竟太窮了,已經窮到老百姓只能湊合活著的地步。

加上天災人禍不斷,在萬曆四十八年,也就是一年換仨皇帝的1620年鬧了起來。

起因不在於別的,也不是華夏帝國在背後推波助瀾,而是陝西的百姓自發的組織起來發動起義。

萬曆四十八年三月,關中的渭北地區滴雨未落,老百姓恐慌至極,怕是大旱災又要來了。

兩年前剛來過一場旱災,當時差不多家家戶戶都遭了災,賣兒賣女的才算是熬過去。

若不是那次關外的大華及時出手,調運了一大批的糧食平價進入關中,他們恐怕真撐不下去。

眼看著旱災又要來了,老百姓必須要趕緊想辦法應對啊,一時間從關中波及到陝西全境。

買糧自然是第一要務,陝/西這邊和中原還有所不同。

中原好歹自耕農佔比多一些,但陝/西土地貧瘠。

很多人活不下去的時候都將田地賣給了大戶。

造成佃農的數量要高於自耕農。

自耕農好歹緊一緊褲腰帶,還能擠出點糧食撐倆月。

但佃農就麻煩了,越到災害之年,東家對他們的盤剝越嚴重,幾乎就沒自留的糧食。

百姓瘋狂地買糧,大戶則是瘋狂地囤糧,豪族則是捂緊了口袋不放糧,坐等糧食漲價。

那段時間整個陝西的糧價都漲瘋了,一天三個價,今天還是二十文一斤,明天就是三十文,甚至一百文一斤都找不到糧食,物價更是翻了翻的往上漲,老百姓手裡的錢幾乎每天都在貶值。

五月份,本來應該是收麥的季節,但整個陝西幾乎是顆粒無收,麥苗長到成熟都沒有一尺高,拿什麼去收糧食?

但該交的稅必須要交啊,官府還得等著這些稅過日子呢,朝廷也等著稅收給新帝辦個風風光光的登基大典。

交不出稅怎麼辦?賣兒賣女也得交上!這就是古代的稅收制度,只看稅你交沒交,才不會管你交不交得了!

老百姓被逼迫的實在沒有辦法,他們並沒有想著造反,而是想到了去逃,拖家帶口的逃去關外。

到了關外起碼還有條活路,若是不逃的話只能死在這裡。

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隨,整個關中地區掀起了關外移民潮。

他們都聽說過大華的制度,也知道大華的百姓生活多麼的幸福。

農業稅極為的低,有的甚至根本不需要交稅,農閒時候還可以做工。

這些都是大華在關中經商的商人說的,在大華根本不像大明這麼多種類的苛捐雜稅。

什麼“遼餉”、“剿餉”、“練餉”,什麼淋尖踢鬥之類的事情就太常見了。

老百姓都搞不懂,整個長城之外都成了大華的地盤,兩國之間也有了和平盟約,還要遼餉幹什麼?

遼餉最初就是為了佂遼東用的,如今遼東都成了別人的地盤,難道大明有膽子去打大華不成?

那什麼剿餉和練餉更是無稽之談,每年固定兩到三次的剿匪,每次都要老百姓出剿匪的銀子。

剿的土匪沒幾個,倒是收銀子不少,也沒見土匪少來村裡打家劫舍。

練餉更是誇張,你們朝廷練兵不是應該的嗎?這錢也讓百姓出?

百姓在徵召之下加入民間安防隊,不說發餉銀,反而還要交錢,這是哪門子道理?

一比較之下,大明的老百姓覺得關外的大華百姓實在太幸福了。

冷一點就冷一點吧,總比呆在關內餓死的要好。

老百姓成群結隊的向關外遷移。

當地的地方官一看有些急了。

老百姓都走了,以後盤剝誰去?

若是偷著跑一個兩個就算了,這傢伙動輒就是數萬人的遷移,當他這個地方官是瞎子不成?

明朝可是有“戶籍”制度和考核制度的,老百姓在哪就是在哪,不能隨便的去遷徙到別處,出門都得有路引。

考核制度是針對地方官的,你上任的時候管轄境內有多少戶,每年都會有考功司核查一次,戶數減少那就是大罪過。

當然前幾年的旱災,被大華移走數十萬的百姓,這是朝廷默許的,跟他們這些地方官沒有什麼關係。

但這次就不一樣了,沒人說讓大華從這邊移民,他們這些地方官就有義務將老百姓鎖死在地盤上。

一個不讓走,一個找活路,無數的縣都出現這種情況,無數百姓拖家帶口的連夜逃走。

從關中到靖邊、定邊、懷遠、榆林這條路上,到處都是逃荒去關外的百姓。

他們已經將身家性命寄託在關外了,若是呆在這邊定然是有死無生。

陝/西布政使司下令,堅決要將出逃的民戶、匠戶、軍戶給追回來。

各地的官員不敢怠慢,帶著人堵在官道上,強制讓百姓返回原籍。

一方要逃命,一方不讓逃,衝突自然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官兵在瘋狂之下開始以造反的罪名剿殺手無寸鐵的百姓。

尤其是在白水一線,三萬多手無寸鐵的百姓,其中包括幾千的孩童全部倒在屠刀之下。

逃難的百姓徹底瘋了,渭北王二秘密召集一批漢子,連夜偷襲了軍營,提著幾個官兵的人頭出來。

將百姓召集起來之後,就是一番朝廷欺人太甚,不給我等老百姓活路,要殺出一條血路,讓他們血債血償。

振臂一呼,傷心絕望的百姓就彷佛找到了主心骨,拎著鋤頭、鎬頭就跟著王二殺入了附近的縣城。

血洗了整個縣衙,城內的大戶凡是作惡者,皆是滿門斬殺,將糧倉的糧食搬出來發給饑民。

隊伍就如同星星之火一般,在陝西境內迅速的壯大,幾股勢力將整個陝西攪得天翻地覆。

這次是典型的官逼民反,大華也有些懵,確實跟他們半點關係都沒有。

緊急撤回了一些商人,同時也放了一些內應進去,加入到起義軍之中。

從五月到九月,四個月的時間,從陝西波及到陝西行都司和河西走廊,最西端直達肅州。

烽煙千里,著實讓大明朝廷慌了神,若是說山東他們還有信心撲滅,陝西他們就徹底毛爪了。

兩地的情況不一樣,而且陝西的民風同樣是彪悍至極,關鍵是那裡他娘的是邊關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在戍邊的隊伍也不少,大不了就先調集戍邊的軍隊去撲滅這次叛亂吧。

不過更讓大明朝廷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