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5章 逃湘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5章 逃湘西

成/都府被破,大華軍隊徹底佔據了川蜀戰場的主動權。

大軍分成幾路向南向東迅速的出擊,清掃那些小一些的割據勢力。

沒了小天王趙振鐸這個大個兒的在前面頂著,其他的小勢力都沒什麼抗衡的資本。

很快大軍就掃平了眉州、邛州、嘉定州、潼川州等數個州府,兵鋒直逼張獻忠的大本營巴縣。

然後分出一支隨從東進的中路軍一起攻打敘州、瀘州等金沙江以南地區,清掃不服從管理的當地土司。

先說張獻忠這邊,一個多月的時間中損兵折將,讓大華從奉節開始,就逼得不停向著老巢退縮。

前幾天在大華軍隊攻破成都府的時候,他在涪州的望江關也被攻破,直接退回了大本營這邊。

但是他退的快,大華那那邊追的也是非常的快,沿著江灘水陸並進很快就破了長壽城。

直逼銅鑼峽他最後一道防線,過了銅鑼峽的話,他的根據地就徹底的暴露在大華眼前了。

巴縣,是大明區劃中重慶府的所在,這個重/慶就是後世的那個重/慶。

只不過如今的巴縣還沒有那麼大的規模,就是靠在江灘的一座縣城。

張獻忠站在從當初明王朝的衙門弄回來的一副地圖。

旁邊還掛著副大華出版的地圖比較著。

琢磨著到底要往那個方向就撤退。

沒錯,他知道不可能是大華的對手,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撤退。

至於投降什麼的,他是不會去考慮的,那不符合他的預想。

現在東部是不大可能了,沿著長江這一道已經沒機會了。

北部倒是連綿的大山,但那裡東西南北四面最終都處在大華的包圍圈之中。

躲入北方的山中早晚也會被揪出來,根本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那就只剩下一條路了,向南,進入川蜀和湘西交界的大山中。

那裡地勢複雜,生活的也大都是所謂的苗人。

只要把守住關鍵的地方,任憑大華也不見得能怎麼樣他。

張獻忠看著地圖上的那片山林,終於是下定了決心。

外面天上飛機的聲音再次響起,張獻忠臉色頓時難看的要死。

真是不講武德的打法,這大華偌大的帝國,怎麼如此的不要臉。

全都是用隨便打別人,別人卻打不著的方法去打仗。

就不能光明正大,兵對兵、將對將的打上一場嗎?

但是他憤怒歸憤怒,整個人快速的鑽到房角躲了起來。

這是他們在跟大華對戰的這麼時間中,學到的一些本事。

大華的飛機是厲害,只要打到就沒有什麼倖存的機會。

但若是躲得好一些,那不見得所謂的炸彈就能落在頭上。

大部分人都能活下來,所以現在聽到飛機生意,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找個地方臥倒。

除非那種出門就踩狗屎的倒黴蛋,無論趴在哪裡都會是炸彈的落點之上。

說不定飛起一塊石頭都能砸到他頭上的那種,那是屬於沒救的型別。

人家這天天的在頭上飛來飛去,他也只能乾瞪眼的看著。

根本就沒有一點辦法,別說打下來,夠都不一定能夠著。

就算飛的很低,用強弩來一圈連射,可是飛上去就被躲開了。

然後就是人家報復性的一頓火銃亂打,啪啪啪的將看到的人都打成一堆血霧。

到後來就沒人敢衝那玩意動手了,就算打了也沒什麼用處,最後還是自己人死得多。

張獻忠等到天上的飛機回去,就開始拉著心腹親信開始商議撤退的事情。

這些親信都是唯他之命是從的,也會無條件的去執行他的命令。

當天夜裡,幾個大營發生了小規模的騷亂,一些對張獻忠不是很忠誠,或者說有投降大華苗頭的統領級人物,全都被斬殺掉了,張獻忠將所有的隊伍全都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然後就是為期三天的瘋狂搶掠,將整個巴縣與周邊都搶的一乾二淨。

還搶了不少的女人,自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殺了不少的人。

整個巴縣的人口銳減七成,這就是張獻忠為撤退做的準備。

然後就是渡江南下,進入到大山之中,分批進入大山到湘西那邊。

這一點就是大華都沒料到,直到幾天之後,才發現巴縣的情況有些不對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趕緊包圍了巴縣,將最後一批不到三千人的隊伍給堵在巴縣這裡。

然後才得知張獻忠早已離開了,還帶走了巴縣所有的財物和糧食。

他們是最後一批,負責斷後兼吸引大華注意力的。

好方便前隊和大隊人馬能夠走的更遠一些。

這樣的操作險些將大華的指揮官們氣死。

好一個狡猾的張獻忠,真是夠陰險狡詐的。

飛機編隊升起,沿著張獻忠撤退的方向就追了上去。

但也已經沒有太大的效果了,畢竟山高林密很難找到行蹤。

就算是找到也沒有別的辦法去收拾掉所有的人。

更別說對方已經走了好幾天了。

就算再難走,也已經在百公裡之外了。

大華的飛機燃油有限,作戰半徑不過才二三百公里。

陸軍部門開始在南岸登陸,沿著那些沿路的痕跡往山裡面追。

巴縣這邊被張獻忠洗劫一空,政務院也需要趕緊調集糧食物資救援。

被張獻忠這一折騰,周邊起碼死了有十幾萬人,剩下的也很多都及及可危。

大華的運糧的速度很快,調集糧食到來之後,很快就止住了巴縣的亂局。

然後內河艦隊繼續向西,與佂西軍打通了瀘州,很快就會師合併在一處。

張獻忠不過疥癬之疾,已經不可能掀起太大的風浪。

軍部下令一個軍團跟在後面進入湘西,在湘南剿匪的隊伍也開進湘西包抄。

對於湘西和川東這片地區,歷來都是苗人的地盤,少數民族在這裡定居了無數年。

明王朝雖然對這裡進行管理,但也沒有進行過有效的管理,與羈縻州幾乎是一樣的。

當地有很多的土司,他們就是那一片的山大王,控制著自己的小王國。

別說交稅,漢人誰敢隨便過去,都得被他們扒層皮下來。

所以那片地方歷來都很少有人去,人家也樂得不出來。

張獻忠這次選定的地點,位於滇黔川三地的交界處。

也就是酉陽宣撫司一帶,這邊早已沒了大明的軍隊。

再說大明都沒了,就算有軍隊也早就不知道哪去了。

這邊的官員都是所謂的土司擔任,下面還有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土司。

山高林密,幾乎很難有人能在山裡找到他們。

張獻忠的先頭部隊到了這邊之後,就開始約見當地的土司。

外來人到這邊,土司當然不會歡迎了,但談一談也是可以的。

只是這些土司都沒想到,原來漢人所謂的談判根本就是沒安好心。

這些土司一到,就被張獻忠的人給殺光了,然後帶領數千人去挨個攻破這些土司的巢穴洞府。

等到張獻忠到來之後,人更加的多了,十來萬的悍匪幾乎將這邊的土司給殺光了。

那些土司數百年選擇好的洞天福地、險關要隘都被張獻忠據為己有。

然後又向著周圍擴散,在重要的通道都設定上防禦設施。

以免後面的大華軍隊追殺過來。

一頓操作如狂風驟雨,張獻忠又派人向東進入保靖州。

那邊已經算是湘西了,相比較這邊來說更加的安全。

為了躲大華的軍隊,張獻忠也是拼了。

就打算在這山溝子裡佔山為王了。

等到時機成熟,他再帶大軍出去,與大華一爭長短。

只是他根本不清楚,在巴縣做下的事情,早已經為他判了死刑。

大華的軍部勢必要將他抓到,剿滅掉他這一支的匪徒才算干休。

三萬多大軍在後面銜尾追來,東邊從湖廣的常德府也出動了兩萬多人,進山開始剿匪。

主要的目標其實就是他們這支悍匪,留給張獻忠的時間絕對算是不多了。

在去看黔地,佂西軍也終於進入了黔貴地區,那位黔王朱由棟安排大軍抵禦。

到現在大華朝堂之上,才搞清楚這位所謂的黔王到底是幹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