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6章 黔貴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6章 黔貴平

黔王,這個封號在明王朝將近三百年歷史上是沒有的。

有的也只有一個黔寧王,也就是永鎮西南的沐英和其子沐春有這個封號。

但是也算皇親國戚的沐家,世世代代都是坐陣滇南,黔貴之地只能算是他的勢力範圍。

這位朱由棟,名字聽起來是和朱由檢、朱由校平輩的,但卻從來沒聽說過有被封為黔王的朱家人。

後來平定湖廣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位所謂的黔王並非是朝廷冊封的。

也就是說並沒有的得到明王朝和朱由檢的認可。

但是這位朱由棟卻是根正苗紅的老朱家的種。

明王朝有位皇帝諡號為明英宗,就是明朝唯一一位被蒙古俘虜過的皇帝。

又被瓦剌人放回去,幽禁了八年之久的朱祁鎮,他有個兒子叫做朱見浚。

這個兒子當初被封到湖廣的長沙縣,就是大明歷史上的第一位吉王。

吉王傳承下來,這一代的吉王就是叫做朱由楝。

當初湖廣大亂的時候,吉王一脈被批准回金陵。

但是這位朱由棟,作為吉王的庶出弟弟就被留了下來。

到最後那位吉王沒走到金陵,在九江府附近被大華給抓了。

剩下的這位吉王弟弟就開始一路往南逃跑。

最後竟然奇蹟般的逃到了雲南布政使司那邊。

被沐家這一代的當家人沐天波給收留了。

後來大華在江南的攻勢太過迅速,金陵城破、崇禎**。

這位朱由棟就動了心思,在沐家的支援下,以當朝正宗的名義自立為黔王。

就在貴陽府建立了自己的根基,召集了幾萬的雜牌軍開始打著復明的名義召集天下英才。

當然最終結果很一般,但也招攏了不少的人過去,兵力也達到了將近十萬人。

又加上沐家在雲南那邊的策應,雙方是打定了主意要自立門戶,絕對不投降大華的。

這就是黔王的由來了,只是自封的,沒有任何名義上的封號。

最讓人覺得有趣的是,他竟然都沒敢公然的稱帝。

這倒是從另外一面顯示出他的懦弱來。

但凡有點野心,也會給自己弄個皇帝噹噹。

那豈不更加的名正言順嗎?

當然,就算是稱帝認可的也不多。

崇禎雖然死了,但中原老朱家的人多的是。

十幾代帝王裡面,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封王,最早的甚至都可以將血脈追朔到朱元章。

就算朱元章有點遠,但萬曆那家夥兒子也不少呢,隨便拉出來個兒子孫子,也比朱由棟要近的多。

不管怎麼樣,這朱由棟倒是成了一些勢,在黔貴之地建立了自己的勢力,打算大展宏圖一番。

只是沒想到大華會進軍黔貴如此的快,瀘州、敘州被破,黔西北的大門就等於是被開啟了。

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了貴州宣慰司,這位黔王朱由棟坐不住了,趕緊派人前往抵禦大華軍隊。

只是他不清楚,大華的軍隊根本就跟大明的軍隊不是一個等級的。

作戰方式和武器裝備都是極為不同,他的兵馬對上是連戰連敗。

好在黔地的地形複雜,到處都是山,到處都是河,而且山高林密的。

他們打不過還可以跑,只要跑得快一時半會大華也追不上。

朱由棟開始向沐家求援,可惜沐家這會是自身也難保。

沐家在後世的春城昆明,這會其實已經將名字改成這樣了。

不過更多人還是願意叫雲南府,駐地的名字叫做昆明縣。

西南那邊則是麻承恩駐守,鎮守著永昌和大理等地。

佂西軍分為三路東進,南路軍就是再打滇南諸地。

五萬大軍和蒙古騎兵團沿著橫斷山脈的道路下來。

很快就將麻承恩給壓制住了,麻承恩只能向沐家求援。

雙方在保山和大理等地連戰數場,滇南的舊明軍隊損失慘重。

大華這邊損失倒不大,但因為沒有重型武器的加入,打起來也不是那麼簡單。

大理城高牆厚,全靠迫擊炮很難炸開,但是這些天三萬多人圍著大理,也打的對方苦不堪言。

城中有數萬人,但對於外面的三萬多人幾乎是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是被動地防守等待救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華這邊的佂西軍將領見久攻不下,就開始採用圍點打援的策略,只打援軍而不再攻城了。

別說這一招還真管用,沐家救援的軍隊死傷慘重,在這裡損耗了將近兩萬多人進去。

想要裡應外合去夾擊對方,但大華這次出動的幾乎都算是騎兵。

只要一夾擊嗖的一下就沒影了,然後不知道從哪裡出來就是一頓胖揍。

步槍的威力那不是鬧著玩的,沐家和麻承恩根本就防禦不住。

半個月的時間,大理幾乎都撐不住了,沐家也是騎虎難下。

不打還不行,只要撤退對方就會咬著吃掉一部分的軍隊。

打又打不過,在這裡被人家耍的是團團亂轉。

他們不是沒有馬,但馬在這邊畢竟是少數。

就算有也形不成太大的規模,最後都是要被打的。

一來二去,增援到這邊的人馬越來越多,但效果幾乎是看不到。

沐家自己都是一腦門官司,那還顧得上那位所謂的滇王。

沒看洞烏那邊他都沒有派人去救援嗎?

不是不想救,而是真沒那個實力。

很快黔地的壓力就更大了,大華分兵一部分人馬從北方過來。

自瀘州向東南直接向貴陽府發起周邊發起進攻,甚至切斷了與西北大部隊的聯絡。

戰場的天平開始扭轉,等到廣西桂州那邊的軍隊翻山越嶺而來,這位黔王朱由棟立刻就頂不住了。

黔地是很大,但是人真的不算多,而且各民族矛盾重重,形勢極為的複雜。

他黔王是最大的一股勢力不假,但如果說能整合整個黔地的人馬那是不可能的。

那些所謂的洞主、土司都是自立山頭,早已不在乎什麼明王朝的招牌了。

倒是在大華秋風掃落葉進入黔地之後,這些土司紛紛的選擇投靠大華。

也算是投資了,希望投靠的快,能夠讓大華對他們保持個友好態度。

甚至說能夠保住他們在當地的地位和權勢。

大華也沒說要收拾他們,而是讓他們帶路,加上本部人馬進攻朱由棟。

短短的時間內就整合了數萬的土司兵,一路推進著逼近了貴陽府。

此時大華的火炮終於運了進來,對貴陽府的城牆進行了持續三天的轟炸。

當城門和城牆倒下的時候,朱由棟知道自己完了,不可能再有機會抵抗了。

本來打算以死報國,誰知道事到臨頭卻怎麼也下不去手。

等到大華的士兵如狼似虎的衝進來。

他只能丟掉手中的寶劍,做了個聽話的俘虜。

十餘萬大軍開始在黔地進行清掃,那些不肯投降的土司紛紛被攻破。

各座山頭、各家洞主,都沒見識過如此強勢和強大的軍隊。

一時間大部分都被掃清,大華順勢在這邊設立了各級官員。

公然宣佈不會在設定羈縻州和土司,希望各地土司放下武器,交出手中的權力、臣服大華的管理。

不然的話,大軍兵鋒所到之處,就算是上天入地也會消滅掉任何膽敢反抗的勢力。

黔貴之地很快就平定了,各項的資源和政策也隨之被帶進來,讓這個歷代都是蠻荒之地的地方,也看到了一絲的光明,同樣也享受到文明之火的照耀。

不過想要徹底的收服人心,讓這片地區慢慢的發展起來。

那是個長期的工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

鄭毅在黔貴收復的時候,正在湘南和桂州巡視。

就在湘南的寶慶府邵陽縣和衡州府的衡陽縣設定了兩座分基地。

大量的遷移人口補充到黔地和桂州等地,改善黔貴和廣西的人口結構。

讓當地人和漢人進行大規模的融合,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速度。

當然還要大量的投資去興建交通和工業才行。

想想後世那些驚歎世界的橋樑工程。

鄭毅覺得還是先等等吧。

基礎的交通先修建再說。

大華如今的科技實力,還達不到修建那樣大橋的程度。

黔貴平定,就只剩下滇南了,沐天波和麻承恩頓時壓力山大。

而且他們已經得到訊息,洞烏那邊的戰場也已經差不多了。

大量的潰軍已經開始向滇南境內撤退。

他們將要面臨的是四面夾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