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地合成營到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章 大宋文武的醜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9章 大宋文武的醜態

卻說城破之時,外城一片大亂,內城守軍害怕金虜趁勢再攻內城,於是立即關閉了所有內城城門,當皇帝趙桓聽說外城已被金虜攻破,不禁失聲痛哭:

“悔不該當初不聽种師道之言,致有今日之敗!”

种師道在第一次金虜南下退兵之時,建議帶兵尾隨,待其北渡黃河時半渡而擊,可大破金虜;然而趙桓未採納;

然後,种師道再建議:待金虜北歸後,再次南下,必是有備而來,應趕緊遷都長安,據險以守關中。

趙桓再次不納。世上沒有後悔藥,再哭有個屁用。

住在宮外內城的太上皇(徽宗)趙佶帶著太后(自己的皇后),嬪妃、皇子、帝姬也趕緊逃進皇宮。

趙桓急招文武百官進宮議事,可是沒人前來,趙桓環視身邊,連內侍都跑了大半。

傍晚時分,等了半天以後也就來了八個人,分別是:景王趙榿(趙桓兄弟)、戶部尚書梅執禮、御史中丞秦檜、吏部侍郎謝克家、宰相何慄、知樞密院事孫傅、兵部尚書呂好問、籤書樞密院事張叔夜,還裹著傷。

“眾卿,外城已破該如何是好?”趙桓神情委頓,淚眼婆娑。

文武大臣八人面面相覷,無以為計,張叔夜見平時在朝堂上侃侃而談的文官們都低著頭,做鵪鶉狀,不禁氣憤難平.

當時張叔夜作為唯一進城的勤王之師,李綱被貶斥後,京中更無知兵之人,本來守城之任若由張叔夜承擔,當無今日破城之厄,但是就是朝中這幫吃人飯不拉人屎的文官,心裡總想著以文制武之策,給了他一個有名無權的籤書樞密院事(相當於總參謀長助理),如今外城已破,內城也岌岌可危,卻他娘的無一策以諮官家。

張叔夜決定一搏,出班奏道:

“陛下,東京人口逾百萬,金虜南下東京者不過十五六萬,金虜擅野戰,不擅巷戰,若能激勵城中軍民與金虜巷戰於外城,未必不可待勤王之師到來扭轉戰局!”

大宋君臣真的很傻很天真,一點組織能力都沒有,張叔夜的本意是依靠現有的官僚體系,比如讓開鋒府出面動員全城軍民,皇帝本人出面打打氣,這才叫動員嘛!誰知這群傻瓜蛋,竟然......

大宋君臣無計可施,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把皇帝趙桓親自推到宮城東華門城樓上即興演講,哭泣著對城下百姓大喊:

“朕在此,京城百姓可在此領取軍甲兵器,與金虜巷戰於外城...”

宮中的御前班值們開啟大內庫藏兵甲,一件件的往城下投擲。

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平民百姓,見大宋守軍已潰,卻沒有覆巢之下絕無完卵的覺悟,甘當一個事不關己的看客,沒有人上去撿拾兵甲軍器;在大宋養士一百多年,文風鼎盛,教化首善之地,城內居民竟然以看客自居,這是何等的悲哀?

趙桓聲嘶力竭喊了幾次,卻全無效果,趙桓泣不成聲,心力憔悴,險些栽倒,左右趕緊扶駕回宮。

來到紫宸殿,何慄“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官家,此時若無朝中大臣身先士卒,激勵軍民於金虜巷戰,宗廟社稷必將不存,臣身為宰相,義不容辭,請出宮帥軍民與金虜巷戰!”

趙桓深知何慄生性膽小,雖是狀元宰相,卻手無縛雞之力,如今為了國家大義奮不恤身,心中很不是滋味,卻不知說什麼好。

趙桓正要撫慰,忽有內侍來報:

“陛下,皇宮衛士攻破左掖門,要見陛下!”

“皇宮豈可破門而入?”何慄大驚。

何慄、孫傅二人跑到大殿外,見外面聚集了數百人,個個手持利刃,為首的是殿前班值指揮使蔣宣、李福。

“爾等要護駕還是要劫駕?”何慄斥問。

蔣宣怒火中燒,看著何慄,厲聲斥責:

“國家到了今日地步,全因你這宰相誤信奸人,不納直言所致!你還有臉在此聒噪!”

說著抽出利劍,一把推開何慄,和李福帶著幾個人闖入殿中。

趙桓見他們手持利劍闖了進來,不知意欲何為,嚇得面無人色。

蔣宣、李福急請:“官家,請上馬出宮,我等保你衝出城去!”

趙桓不知所措,孫傅厲聲呵斥:

“大膽,蔣宣不得無禮。”回頭大喊:“給我把他拉出去!”

內侍太監們忙護住趙桓,同時把蔣宣李福往外推。

蔣宣怒斥道:“孫傅,官家若不用你這等無能之輩並委以守城重任,東京城何至於被攻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句話猶如黃鐘大呂,震得殿中昏君及文武大臣外焦內嫩。

這一群只會“子曰詩云”的書生,談起經學理義滔滔不絕,可對治國用兵卻一竅不通,金虜兵臨城下,文武百官措置失當,謀劃失策,尤其愚蠢的是堅信郭京的六甲神兵可以禦敵,讓金虜趁勢攻破了外城,城中軍民均視其為誤國罪人。

孫傅被懟得啞口無言,太監們護住趙桓,奮力推開蔣宣,蔣宣勃然大怒:

“臣等不畏死,欲盡忠陛下,陛下不用,大事去矣!”說完,揮劍連劈帶刺殺了三四個太監,嚇得趙桓和大臣們面無人色。

“蔣宣,你等既要盡忠陛下,豈可驚了聖駕?”

御史中丞秦檜站出來擋在蔣宣面前:

“天子出巡豈可草率?請陛下速回內廷準備。”

蔣宣稍作遲疑,秦檜急忙轉身扶住嚇得魂不附體的趙桓,又對蔣宣說:

“快把劍收起來!”

一旁的李福觀察良久,跪倒在地上:

“官家,不是蔣宣敢對官家無禮,實在是欲救官家心切,金虜奸詐,宰相、文官、大多是間隙,請官家速作決斷!”

李福一說話就得罪了一大幫太監和文官,以後是不想過好日子了?歷史上宮中鄧圭、梁平、王仍、李遘為四大漢奸太監,對趙宋皇室的摧殘極盡殘暴之能事,徐銳已將其列為重點照顧物件。

秦檜用眼神示意,太監們趕緊過來把趙桓扶走了。

兵部尚書呂好問上前對蔣宣說:

“你們忘家捨命,欲保陛下突出重圍,誠為忠義,但聖駕出巡,必須護衛周詳方可,豈能輕舉妄動?”

秦檜問道:“你們要護駕突圍,能保萬無一失嗎?若有差池,你們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蔣宣、李福一下子沉默了,武人腦迴路比較短,哪裡想得到那麼長遠,一經秦檜提醒,不禁汗流浹背。

秦檜見狀又說道:“剛才陛下受了驚嚇,如何能決斷如此大事?我即刻去見陛下,將你等忠義之心,護駕之誠詳告於陛下,請陛下聖斷。你們也先退下等候如何?”

蔣宣、李福相互對視一樣,點點頭,收起兵刃恭敬地退出殿外。

殿中大臣見狀方才松了一口大氣,以袖為巾狂擦如漿而出的巨汗,一群無能之輩。

秦檜請內侍通稟覲見陛下,內侍相招,來到內廷,見趙桓依然驚惶失色。

秦檜恍若未見般,奏道:

“陛下稍安,但請陛下速下旨擢升蔣宣官職,以安其心,以防事情再有反覆。”

趙桓很窩囊地用顫抖的聲音回答:

“就...依卿所奏,卿可去傳...諭。”

秦檜卻勸諫說:“景王現在宮中,由景王傳諭效果更好。”

趙桓此時言聽計從,說:“卿速去告知景王傳諭之事。”

正在君臣奏對間,又有太監倉惶飛跑進來稟報:

“官家,大事不好,蔣宣手下殿前班值又劈開了會通門,搶劫內庫器皿。”

趙桓這一日數驚,嚇得語無倫次:“這...這...可如何是好?”

秦檜心思敏捷,反應極快,立即便有了主意:

“陛下勿憂,待臣去處置。”

要說秦檜確實是個人才,可不是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在靖康之難中的表現出有擔當有主見,不僅是有智慧的能臣,更是有大義的忠臣。

秦檜出了內廷,立即請景王趙榿對蔣宣宣讀聖諭,擢升蔣宣為宮城防禦使,李福為宮城防禦副使。並嘉勉蔣宣說:

“陛下已知你一片忠義之心,但事出倉促,你麾下殿前班值現又搶劫內庫,全無紀律。縱然陛下想隨你突圍,秦檜也不敢把陛下交給亂兵啊!你還是趕緊去彈壓下屬吧,以免生出大亂!”

蔣宣連連點頭稱是,和李福一道拔劍向內庫奔去。歷經恩威並施,終於將搶劫的班值們忽悠瘸了,皇宮裡總算平靜了下來,蔣宣命令所有班值全部坐於殿廡下聽後聖旨發落。

其實現在的外城與歷史上的情形大有不同,在徐銳的安排下,萬大林、周從信東京營兩個連以及偵察隊的兩個小隊加上蔡高二府的家丁護院,縱馬巡視外城各條街巷,凡遇殺人、搶劫、縱火、建銀、擄掠的一律殺無赦,扒光衣服陳屍街頭,警戒暴徒,還準備大量的橫幅標語、安民告示。

這還不算完,東京營更是在巡邏時一路喧號:

“殺人者,死!”“搶劫者,死!”

“縱火者,死!”“**婦女者,死!”

外城原本蠢蠢欲動的潰兵和地痞流氓見此情形,趕緊偃旗息鼓,做順民狀,不敢輕掠其鋒,曾親眼目睹有強悍的潰兵上百人抱團對陣手持鐵管之人,不料被人家很輕鬆地全部殺死,只要是那鐵管所指之人,其人必然橫屍街頭,根本就不與你近身搏殺,離著老遠就被殺死了,這尼瑪太恐怖了。

外城商戶百姓官紳卻倍感欣慰,雖不知道這是一幫什麼人,但被保護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