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宋夢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81章:又搞砸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1章:又搞砸了!

然後把飛龍使的話告訴了他,問他可否屬實?

蕭太后也是傷心的腦子發暈了,你這樣問,王繼忠當然打死也不承認了。

他道:“當日宋軍俘虜逃走時候,乃是他用劍傷我之後,連夜逃走,我又怎會告訴他大帥要親臨澶州城下的事情?!”

“這恐怕是有人心中對自己懷有不平,故而就此栽贓陷害。”

“臣本是宋人,今日蒙太後賞識,高官得做,這不免會引來他人冷眼。”

“若如此,倒不如就此把自己賜死,也免得太后為難!”王繼忠聲淚俱下道。

這一下把蕭太后整蒙圈了。

她連忙扶起王繼忠,道:“愛卿多慮了,他人不過是由此猜測,也是為國事著想,愛卿不必多疑。”

飛龍使在一旁冷笑道:“王將軍故作此態,莫不是做賊心虛了吧!”

王繼忠也早就猜到了,估計是這傢伙在太后面前說自己壞話。

他不動聲色道:“飛龍使大人,你這話何意?”

飛龍使道:“大帥在澶州城下,同時被宋軍數支巨箭射來,這種巨箭並非尋常,需要床弩才可以發射。”

“前幾日我大軍攻城時,北城門也未見有如此多的的巨箭同時射出,可以推測出,其北城門上並沒有那麼多床弩。”

“而此次大帥卻有此遭遇,肯定是宋軍得到情報,提前準備,才會如此。”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是當前兩國交兵,你死我活,又有誰可以傳遞情報呢?!”

“所以你就故意放走宋軍俘虜,由他帶走情報。而大帥隨之被宋軍伏擊身亡,這其中關聯,很難不讓人懷疑!”

“王將軍本是宋朝降將,心中恐怕早就想重歸舊朝吧。”

這一番解釋,飛龍使頗為得意。

王繼忠將軍一轉身,對蕭太后道:“臣有一言,請太后靜聽!”

蕭太后道:“愛卿請講。”

“大帥此次意外身亡,我看是另有他因。”王繼忠道。

“哦,何出此言?”蕭太后道。

“前幾次我遼軍前往澶州城下偵查,從未見有人遭遇過宋軍伏擊。”

“大帥此次帶人前往澶州城下察看,卻被宋軍箭射,這其中必定有蹊蹺!”王繼忠道。

蕭太后點頭道:“這蹊蹺之處何在?”

王繼忠道,“此次跟隨大帥左右的乃是飛龍使大人所帶領的皮室軍。”

“在澶州城下,跟隨大帥之人本應該悄聲無息,以免引起宋軍注意。”

“但是據我所知,當時在澶州城下,皮室軍依舊高舉大旗,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宋軍大帥在此嗎?!”

“如此招搖,澶州城上宋軍自然會注意到,這讓促使他們連忙調動床弩,伏擊大帥。”

“如果真要追查大帥身亡之根本,恐怕這皮室軍難脫干係!”

一番話說的飛龍使虎軀一震,皮室軍正是歸自己管轄。

繞了一大圈,這TM怎麼自己成嫌疑犯了?!

飛龍使連忙道:“大帥遭遇伏擊,我實屬不知,這和我沒有關係啊!”

王繼忠連忙接過話來,道:“飛龍使這話是何意啊,我們大家也沒有人說跟你有關啊!”

“你如此著急要把自己撇清,難不成是做賊心虛?”

“你血口噴人!”飛龍使漲紅了臉道。

“我記得大帥前去察看時,你並沒有跟隨,只讓手下的皮室軍相隨左右,意在保護大帥。”

“會不會是你故意讓手下人打著大旗,吸引宋軍注意,這才造成了宋軍伏擊。”

“而你擔心宋軍的三弓床弩有可能會誤傷到自己,故而沒有跟隨……”

王繼忠的話說到這裡,飛龍使的臉都青了。

自己明明是原告,現在怎麼成被告了!

這算什麼事情啊?!

他趕緊向太後申辯:“太后,我絕無此心,是他在胡編亂造啊太后!太后明鑑……”

蕭太后也不是傻子,這時候也明白了過來。

她澹澹說了一句:“說這些還有什麼用,還是想想我數萬大軍應該如何應對這當前的局面吧。”

此話一說,相當於不再追究此事了。

畢竟兩個人現在是狗咬狗一嘴毛,都是猜測,沒啥真憑實據。

就算是查明白又能怎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應對宋軍。

如果沒辦法和宋軍達成和議,再如此打下去,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想到此,蕭太后也想到了和談。

他也知道,宋軍在雍熙北伐後,逐漸放棄了對遼國的主動進攻,轉而以防守為主要手段。

宋軍也對遼軍畏懼如虎,這也是他之所以敢率領大軍深入宋境的底氣所在。

如今雖然連遭不利,但是宋軍對自己大軍的畏懼之心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消除的。

尤其是宋國朝廷上下,這樣的心理更為明顯。

所以他便想要派人前往宋廷送一份和談詔書,以此作為緩兵之計。

當然,如果和談真是有利可圖,蕭太后也不是不可接受。

至於人選,正是他頭疼的地方。

恰恰在這個時候,他看到了飛龍使和王繼忠兩人在自己眼前互相攻擊。

她眼前一亮,王繼忠乃是宋廷舊人,借他之手豈不是正合適?!

於是她把自己的意思跟王繼忠說了一下。

王繼忠當即表示願意效犬馬之勞。

蕭太后又道:“我並不是想要你直接去見宋朝皇帝,而是讓你派手下一人,以你的名氣前去。”

王繼忠不由暗暗叫苦,他思念舊國已久。

如果能有機會回宋國面見皇上,傾訴苦衷,也大可欣慰。

如今蕭太后卻不允許他自己前往,不由心下嘆息。

但是他喜怒不形於色,道:“我手下有一人李興,此人精明能幹,可以擔當此任。”

“好,另外我讓楚王耶律隆右同李興一起去。”

當時遼國皇帝乃是後來被稱為遼聖宗的耶律隆緒,耶律隆緒是蕭太后和遼景宗的長子。

次子則是梁王耶律隆慶,楚王耶律隆右則是他們的第三子。

當日蕭太后吩咐過後,隨即親筆手寫詔書,派耶律隆右和李興第二日便前往澶州城中。

臨行前,王繼忠暗暗囑咐李興,讓其找個機會把這裡的情況告訴宋國朝廷。

尤其是針對割讓關南之地,萬萬不可答應。

另外遼國大軍已經強弩之末,如果能號召各路大軍齊聚澶州,對遼兵加以圍住堵截,可報雍熙北伐失利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