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小霸王孫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奇襲烏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一章 奇襲烏巢

西園八校尉,是漢靈帝為分外戚大將軍何進兵權,於中平五年八月(188年),在洛陽西園招募壯丁設立的一支軍事組織,分別為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中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下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典軍校尉——議郎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於瓊。而烏巢燒糧之時,淳於瓊的確曾拼死力戰,並不像《三國演義》中一樣醉臥在床上,兩萬人打不過五千人,只能說,袁紹的部隊太弱了。

(以下是正文)

十月十四日,傍晚。

曹操坐在中軍大帳中,面前的几案上擺著兩封信,一封來自許都的荀彧,一封來自廬江的孫策。

曹操在官渡已經與袁紹對峙了太久了,久到連他自己都對自己在此地堅守的決定產生了懷疑,久到連他自己都感到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久到連他自己都產生了退回許都的想法。

直到曹操收到了荀彧和孫策的信。

荀彧的信很長,是特地回覆曹操問詢他關於退兵一事建議的回信,信上寫著:袁紹將主力集中到官渡,欲與主公一決勝負,這已經到了關係全域性成敗的緊要關頭。如果主公主動從官渡撤兵,袁紹必定會趁勢進攻,士氣也必然會重新振作起來,後果不堪設想!袁紹不過是個平庸無能的蠢材,雖然能夠團聚人才,卻無法很好的使用人才,主公神武英明,順時應勢,必能一鼓而破之。現在雖然軍中軍糧短缺,但是局勢還遠遠不及當年楚漢雙方在滎陽、成皋之間相持時的狀態。當時劉邦和項羽沒有一人願意先撤退,就是害怕因為撤退而喪失了有利的形勢。主公以不足二萬的兵將堅壁固守,卡住袁軍的咽喉使之無法前進已經三月有餘,袁軍的力量可謂是到了強弩之末,只要抓住機會,相信相持的局面很快就會被打破。

孫策的來信是隨其送來的軍糧一起到的,信很短,寫到:曹公的智慧、武勇、用人、果敢無不勝於袁紹,相持半年還無法獲勝,是否是因為曹公太過謹慎,想做到萬無一失。若能尋獲有利時機當機立斷,局面一定會很快有所改觀。

兩份來信有異曲同工之妙,戰爭中優劣成敗的變化的確往往取決於能否再堅持一下的努力,再堅持一下,劣勢就有可能逐漸轉化為優勢,反之,優勢也就可能轉化為劣勢。

曹操反覆讀著兩封來信,等待著入夜,他知道,整個軍營中的兵將們同他一樣,也都在等待,因為這個夜晚可能是他可以獲勝的最後一個機會,幾個月的堅持已經消耗了幾乎全部的糧食和馬草,剩下的儲備無法支援他們度過十月。

坐在帳下的夏侯淵正在為自己的鐵弓緊弦,他仔細的在弓弦上抹好了油,輕輕的拉扯了兩下。夏侯惇則坐在另一邊,藉著燭光反覆的看著自己佩刀上的花紋。其他眾將也都神情嚴肅的各自坐著,他們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穿好了甲冑,餵飽了戰馬,裝滿了箭囊,可以隨時衝上戰場。

距入夜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心中無奈的笑了一笑:最後一戰了麼。他心中沒有絲毫畏懼,哪怕這一次的突襲會送掉自己的性命,他想要用這一戰為自己向天下人證明,他曹孟德沒有什麼事是不敢做的,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

“諸位將軍,帶兵出營。”曹操緩緩的站起身來,“不要點火把,以防驚動敵軍。”

在袁紹的大軍還在沉睡的時候,曹操帶領著五千步兵和騎兵離開了自己的營寨,他們竭力保持安靜,馬裹蹄,人銜枚,沒有打火把。他們每個人的背上都揹著一捆乾柴,連曹操也不例外,兵將們都緊緊抿著嘴,但是眼中閃爍著不一樣的光亮,因為他們看到了希望——探子已經反覆的被派出,訊息已經一再的被確認。他們堅信,當袁紹發現自己烏巢的屯糧被付之一炬時,一定會大吃一驚,措手不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曹操帶著馬默默的行著,為了這次突襲,他特地沒有騎自己最為鍾愛的爪黃飛電(爪黃飛電通體雪白,只有四個蹄子是黃色的),而是騎了胯下這匹紫黑色的絕影,作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戰,他不允許任何環節上出現差錯。

夏侯淵湊近曹操,壓低了聲音道:“主公,這次奇襲太過危險了,您真的沒必要以身犯險。”

“真正的將領從不會坐在軍帳裡指揮戰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就是一句屁話。你看不到飛濺的鮮血,起落的刀光,就無法深刻的理解每一場戰鬥,就無法下達具有執行力的命令。”曹操將聲音壓在喉嚨裡,冷冷的道,“而且本來拿了孫策的糧草就讓他笑話了,我這次要是再坐在帳篷裡指揮作戰,讓他知道了肯定會被嘲笑,那我下次還有什麼臉面和他再戰。”

“孫策,毛頭小子而已。”夏侯淵撓了撓頭:“那主公請居中陣,那裡稍微安全一些,也可以及時的下達命令。”

“秒才,保持安靜。”曹操沉沉的道,“我再給你說最後一句話,一旦衝入烏巢,沒有什麼前軍中軍,所有人都必須一致向前,只有燒光了袁紹的糧草,我們才有獲勝的希望。”

夏侯淵鄭重的點了點頭,躬身行了一禮,不再說話。曹操仰起頭,對著黑沉沉的天空吐出了一口氣,將自己心口沉甸甸的石頭搬開,扔掉,自信和勇氣再一次回到了他的身上,曹操緊緊的握住了手中的馬韁,咬了咬牙。

當天色微微泛白的時候,曹軍終於到達了烏巢,一個個糧囤佇立在空曠的原野之中,沒有看見一個守軍。

“有點奇怪啊。”夏侯惇微微皺了皺眉,帶馬向曹操靠近了幾步,“怎麼會沒有守軍呢?”

曹操心中湧動著一股難言的不安,夏侯惇說的沒有錯,就算袁紹再怎麼愚蠢,也不會在屯放糧草的重地不安排守軍。曹操的計劃是在敵人沒有察覺前逼近烏巢,這樣不但他們無法設定什麼埋伏,也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擊。兩天來曹操已經在腦海裡將這場戰鬥勾勒了無數次,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可能出現的情況。直到此時此刻,曹操才發現,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居然偏離了他設想好的發展軌道。

黎明已經到來,慢慢清晰的地平線上躍出了一個又一個的人影,走在最前方的人舉著一面大旗,面目和旗號都看不太清楚。當紅日終於衝破束縛,冉冉升起時,曹操終於看清了旗上飄揚的“淳于”二字。掣著大旗的人影將旗子插在地上,向曹操微微拱手示意。

“原來是仲簡啊。”曹操嘆道,“讓我想起了自己還是西園八校尉的時候,真是讓人懷念。”

“主公,回撤吧,敵人已有防範!此時不能交戰啊!”夏侯敦牽住了絕影的轡頭,焦急的道。

“不能回撤,現在已經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曹操搖了搖頭,但是臉上微微露出了笑容,心中的不安也漸漸散去了。曹操以馬鞭指著淳於瓊身後散亂的部隊,“就是有猛虎一樣的將軍,袁紹也拿不出虎狼一樣的部隊,讓我們把這場戰鬥拉回原來的軌道上來!”

曹操猛的拔出自己的佩劍,斜指著前面的天空,咆哮道:“前進,踏平他們!”

兵刃間的敲擊聲發出刺耳的轟響,濃煙伴隨著火光衝天而起······

作為官渡之戰的轉折點,史書上對烏巢燒糧的描述卻是少之又少,只有短短的幾句:興平二年十月,曹公夜襲烏巢,遇伏,曹公乃拔劍大呼,士卒皆殊死奮戰,遂大破之,斬守將淳於瓊、督將眭元進、騎督韓莒子、呂威璜、趙睿等,盡燒其糧草而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