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小霸王孫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平定荊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六章 平定荊州

荊州刺史府,議事大堂。

劉琦頹然的坐在荊州刺史的位置上,這個位置他已經渴望了太多年,但是他沒有想到,輪到他掌握荊州權柄,成為荊州之主的時候,這個位置竟然會讓他有種如坐針氈的感覺。

六日之前傳來的敗報還擺在他面前的桌案:武陵太守金旋堅持不降,與孫策在城下僵持十日後,為孫策的風火騎兵擊破本陣,孫策手下大將趙子龍陣斬金旋,攻陷武陵。武陵既失,孫策繼續攜兵北上,大軍所至之處,各個州縣望風而降,平民百姓無不簞食壺漿相迎。同時,駐紮在襄陽的周瑜也揮軍南下,兩支江東軍於三日前在江陵城下會師,現在已經將江陵圍得水洩不通,破城可以說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此時荊州刺史府的議事大堂早已不復往日,一片冷冷清清的淒涼景象。劉琦很明白,他的手諭現在一點作用都沒有了。自從被江東軍圍困以來,江陵城中來議事大堂的官員數量呈銳減的態勢,每日都有官員棄官不做,翻出城牆向孫策投降。直到今日劉琦召集眾文臣武將議事,竟然連一個人都沒有到場。劉琦望著空空蕩蕩的大廳,一瞬間覺得這一定是一場噩夢,過一會兒就會醒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惜現實總是讓人失望,這場噩夢不單只不會醒,還會繼續下去。劉琦顫抖著雙手將自己最為珍視的三隻酒器搬了出來,又隨手在桌上拿了只小杯,從酒器中舀出自己珍藏了許久的美酒——這些酒他本來是準備留著擊敗孫策後用來慶功的。他一邊飲著酒一邊仰望著房頂,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外面傳來了一陣陣江東軍的呼喊聲,這幾日以來,劉琦已經對這些聲音麻木了。他只是覺得自己好累,一動都不想動。江陵晚完了,荊州完了,那些原來對自己父親忠心耿耿的手下們,如今不是為國殉難,就是成了叛國投敵的亂臣賊子。劉琦想不明白,他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他原本是一個很懦弱的人,一直生活在父親的庇護之下,而當劉表生病臥床,他大權在握之後,劉琦才真正發現天地不仁,在這個亂世之中容不下懦弱的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要夠狠,你不下手殺人,別人就會下手殺你,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先下手為強,所以他才會大肆殺害對自己地位有威脅的政敵異己。但是越殺人,他自己心中的恐懼就越大,為了填補這種恐懼,他停不了手,也停不得手了,只能繼續殺下去。

“父親,我到底還是個懦夫啊。”劉琦的眼淚無聲的流了下來。他仰頭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將面前的酒器盡數打碎了,咬著牙道:“但是在死之前,我想做一件真正勇敢的事情!”

建安元年九月初六,經過了一年多的攻伐之後,孫策終於將荊州全境納入了自己的版圖。那一天的風將紅色的猛虎旗吹得獵獵作響,江陵城門大開,孫策騎在馬上,在帳下親貴大將的護衛下入城。當他經過城門時,有人從城門上一躍而下,把頭顱摔碎在他的馬前。

“劉琦!?”雖然已經摔得腦漿崩流,但是投降的荊州士官們還是勉強認出來了自己的舊主,他們跪伏在孫策的馬前叩首道:“主公,是逆賊劉琦啊!劉琦畏罪自殺,實在是太便宜這個混蛋了。臣等請主公將其的屍身掛在城頭示眾,以儆效尤!”

孫策皺了皺眉頭,說實話,這幾日從江陵逃出來的大小官員不是只會扯淡的酸腐文人,就是百無一用的無能之輩。孫策唯一覺得有點佩服的老將軍王威,也在城門洞開之時將一腔血灑在了荊州軍旗上。孫策看著跪在馬前的這班阿諛奉承之輩,不悅的道:“用屍體當做勝利的標誌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還是以刺史之禮,好好的將他安葬了吧。”

“主公仁心仁德,不計前嫌,折服胸襟實在是臣等的楷模,臣等由衷的佩服。”荊州的大小官員們又都跪拜了下來,一副涕淚四流的樣子。孫策的臉色更差了,一踢胯下的戰馬,他持著長槍縱馬賓士起來,周瑜和甘寧等人也都不再理會跪了一地的荊州士官,紛紛帶馬跟了上去。

孫策終於在一座新墳面前勒住了戰馬,墓前的墓碑上字跡猶新,赫然刻著“大漢鎮南將軍荊州刺史成武侯劉表景升之墓”幾個字。孫策從馬上跳了下來,負著手一聲不吭的在墓前來回的踱步。

周瑜大聲的道:“兄長,不如將劉表開棺戮屍,以報老主公蒙難之仇!”

“對,大都督所言有理!”“將劉表老賊開棺鞭屍!”“讓劉表老賊死後都不得安寧!”一幹孫堅的舊部也紛紛附和道。

孫策轉過頭盯著周瑜的眼睛,有些詫異的道:“我這一路過來,荊州的名臣賢士都說公瑾你儒雅曠達。開棺戮屍這種事情怎麼會從你嘴裡說出來,這麼看來你哪裡儒雅曠達了?”

周瑜被孫策的話噎了一下,沉著臉有些不悅的道:“兄長,我說的可是正緊事,休要拿我來取笑。”

孫策攤了攤手,道:“難道我說的不是正緊事麼?當年在襄陽城下殞命的可是我的父親。”

“那依兄長之意,這殺父大仇應該怎麼報呢?”周瑜問道。

“悠悠萬事,生死為大。劉景升雖然與我有殺父之仇,截江之恨,但是他在荊州當政之時愛民如子,多有建樹,我若將其開棺戮屍,豈不是冷了荊州士民之心。”孫策抬頭望天,嘆了一句,“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此仇不報,我日後又當如何縱橫天下?”

“子義!”孫策向身後大聲喊道,“將你的弓箭借我一用!”

太史慈躬身應諾,從馬身兩側取下了掛著的強弓和箭囊,遞到了孫策的手中。

孫策從箭囊中仔細的挑出了三支好箭,插在面前的地下,接著又勾了勾長弓的弓弦,讚歎道:“果然是張好弓!”

孫策從地上拔起箭來,緩緩的張弓搭箭,射出,再拔箭,再射出,如是三次。

孫策將長弓拋還給太史慈,面無表情的爬上戰馬,平靜有力的道:“今日我還劉表三箭,算是報了我父之仇。從今以後,我和荊州之間的仇怨一筆勾銷!”說罷,孫策一橫長槍,帶著馬緩緩的離開。

一片寂寥之中,眾將也都紛紛帶馬離開,孫策射出的三支羽箭靜靜的插在劉表的墓碑之上,皆沒簇,只有箭尾還在輕輕的抖動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