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冤魂穿越成皇妃:蝶戀花最新章節列表 > 尋找理想國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尋找理想國度

賀在天回京,按理是天子親自犒賞三軍,我不願陳望出來,因他這一出來,就再沒有理由回去。在我還沒做出決定之前,陳瀚先來了求我:“母妃,父皇養病在楚宮,能不能讓兒臣代父皇親自去犒賞三軍?”他希翼的目光炯炯期待地看著我。

他雖才七歲,但由於長期習武鍛鍊的緣故,長得很好,身高已到我胸前,最令我欣慰的是他越發結實強壯的體質,與兩年前瘦小的小男孩對比,簡直讓人不敢想象。他不但遺傳了陳氏的高大悍勇基因,還漸有先皇雷厲風行的作風。先皇年輕時的風采我不曾目睹,只有耳聞。當年曾聽說陳舍很有先皇影子,如今我從陳瀚身上也看到了陳舍的影子,不只那雙深邃的寒目,還有日漸顯現的睥睨天下之氣。我相信,等陳瀚長大了,將更勝於陳舍,心中對他充滿了驕傲。不止我,包括一些追隨過先皇的老臣子,看陳瀚的目光漸漸地充滿希望與期待。或許因為這個原因,陳望在楚宮養病久日,也無大臣追問他何時親政的事情。他們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陳瀚身上。

我與陳瀚,畢竟是擁有相同血脈的親母子,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親密地走近。隨著他漸有主見,分歧與爭執是有不少,而,與他一拍即合的想法和主意也有不少。我驕傲他的同時,他也開始慢慢對我改觀,漸來尊重於我,有什麼想法會與我商量,而不是如開始那樣激烈地反抗。

我與他唯一的隔閡就是楊玉清,我刻意不在他面前提楊玉清,與和她當年的恩怨,他也學著不再查問。他已懂事了,所見所聞中,漸漸理解在後宮中有太多的無奈與殘酷,如同朝堂的紛爭一樣,沒有誰對誰錯,只有誰強誰弱。他是天生的政治家,對事情的領悟能力有著獨特的天賦。

我不會跟他說我與楊玉清所發生過的事,因為我跟楊玉清追其宗,誰對誰錯連我自己都不能分辯,何況是他?我恨她的陷害,但深想一層,如果當年我沒有與陳望走在一起,如果當年我真的當陳望是姐夫,拉開距離的話,對我情深義重的她如何會做出這種事?

還有不可否認的一點,楊玉清真的很疼愛陳瀚,為了陳瀚受過很多苦,這點我知道,陳瀚更是清楚,所以即使他知道楊玉清如此對過我,他也不會與楊玉清成仇的,只會陷與生母與養母間痛苦的決擇中。我不想把曾經與楊玉清之間的姐妹情仇廷伸到他身上,身在帝王家,除了複雜的關係,糾纏的情感,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我們去面對與解決。不是最無情帝王家,而是帝王家的情太多了。

我讓人在御書房的龍案前加了一把椅子,以便慢慢地讓他熟悉將來的工作。他正是坐在我的旁邊懇求這個問題。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的要求:“母妃也有此意,沒想到瀚兒也想到一起了。聽聞犒軍的場面非常宏大,瀚兒會不會怯場啊?”我不禁打趣他。犒軍的場面應該跟國慶閱兵一樣令人血脈賁張、激昂難抑。記得前生在電視上看到國慶大閱兵時,心潮澎湃得熱淚盈眶,那是一種心靈與視覺的感撼、是民族驕傲自豪的榮譽感。

陳瀚頓時亢奮起來,從椅上站起,“兒臣馬上去試穿那天朝服,再去問司徒師傅要注意些什麼……”

我拉住他,笑說:“急什麼,那天母妃與你去,聽著母妃的吩咐就行了。”“母妃、也去?”

“是啊,只許你湊熱鬧,就不許母妃看熱鬧呀?”陳瀚摸摸腦勺,呵呵笑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豔陽高照,天高風爽。我立在紅玉建築的鳳凰臺上,俯瞰臺下肅立的御林軍,整整齊齊一片明豔的黃,在烈日的照耀下,刺目的壯觀。忽聽一陣地動山搖的響動,我眯眼眺望去,遠處風塵滾滾,一列勁黑騎兵電閃奔來,從一列列小黑點逐漸清晰,剽悍的馬、精銳的兵,風疾而來,後面密密麻麻整齊的士兵潮水般湧過來。

騎兵到皇城腳下就止下馬蹄,這是賀在天回的折:大軍在京城外二十裡駐足。

收到這張摺子,滿朝輕鬆了一口大氣。我想,他定是悉知朝中的猜忌,而我將小郡主送到他身邊,已表明我信任他的立場。於是,聽雨回來覆命時,帶來他的一張摺子,他帶兵回京,一是西郎國大敗,鎮關人員已足夠,無需浪費精兵良將,二是京城只有御林軍守護,面對野心勃勃的各候王,難以招架,於是帶了最精銳的二十萬兵馬駐防京城。他表示,大軍不入城擾民,俱在京城二十裡外紮營駐守。賀在天還表示,入京後奉上兵權,讓皇上親自調配這二十萬威武大軍。這幾個做法,徹底地打消百官的憂慮。

我也放下了懸著的一顆心。雖料到賀在天是個真漢子,不見得會犯上,但身在今天的地位,一舉一動,尤其是握權掌兵官員的一舉一動,就像身上的每一根神經緊扯著,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否則將是萬劫不復。

立在鳳凰臺上,陣風呼呼撲面而來,我生起了高處不勝寒的感概。立於高處,風景自然佳麗,無處可比,然高處所受的風寒,豈是位於低處感受到的?

鳳凰臺,原是京城外一處烽火臺,歷經幾代改造,成了今日輝煌堂皇的皇家景點,專用於祭祀或閱兵所用。若大軍入城,犒賞設在新建的樓搭高臺,如今賀在天說明不入城,就遷到此處。

千軍萬馬齊齊整列臺前百丈之外。曉是如此,我仍感到一陣肅殺的壓迫感。這是一支殺人的軍隊,它的殺氣是從浴血奮戰中提就的,它的殺氣是用敵人的鮮血鑄就的!這是威武之師、勝利之師的氣質!我天國有此軍隊,我備感自豪!我座下有賀在天這員大將,我甚是驕傲!

烏黑的鎧甲,雪白的神駿,一騎一人,從萬軍中奔來,挾著雷霆之氣向鳳凰臺馳來。臺下十米處,賀在天矯健地翻身下馬,解下兵器,一步一步穩重如嶽踏上紅毯,向通往鳳凰臺上的甬道而來。他給我的感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座山。我若為男兒,當以此人為榜樣!

熾熱的陽光耀著他鱗片般的烏黑鎧甲,如罩上光芒的天神!

賀在天步上鳳凰臺,在陳瀚面前單膝跪下。在朝堂上,我雖能聽政一旁,定奪主意,但在此正規場合,我只是皇帝的一個妃子,沒有資格站在最前面替天而行,只能站在一邊默默注視著。站在前面的是陳瀚,他是太子、未來的天子,代父犒賞。陳瀚,比我想象得要鎮定有儀,他不慌不忙地一字一字清晰宣讀聖旨,聲音響亮有神。在如天神般的賀在天面前,他年紀雖幼,卻絲毫不遜氣勢。

我想,若是站在此地此時的是陳望,王者之氣必然被賀在天的氣勢遮掩得無處尋覓。

戰神般的將軍是我一手提拔的,傲視天地的太子是我所生的,這是身為女人的我最大的成就感與驕傲感!我應該驕傲,因為我有這個資本!

犒軍後的第二天,賀在天脫下鎧甲換上朝服走上朝堂。我封他為威武大將軍,與皇甫易的鎮國大將軍同列,賜將軍府。城外二十萬大軍仍交由他指揮,這是對他最大的賞賜與誠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盡託付於他,這世上還有什麼比這更具有誠意?

賞賜過後,太僕寺卿晏共首先恭敬道:“我朝左有皇甫老將軍,右有賀大將軍相輔,何愁不天下太平?更兼有英明的吾皇、英姿的太子殿下和無以倫比的貴妃娘娘,是百官之福,蒼生之福……”

我噙著笑意地聽著他的馬屁話,這個晏共,當初賀在天帶兵回城,反對是他,如今大聲讚頌的又是他,真可謂是牆頭草,兩邊倒。待他說完,我直接地問他:“晏大人除了話說得好聽外,本宮幾乎沒看到大人的業績。不知晏大人在忙著口上功夫還是手頭功夫呢?”

晏共顯然料不到我會這麼直接地糗他,老臉醬紅,馬上跪下饒命:“娘娘恕罪!娘娘恕罪!”

我寒聲道:“身為朝廷官員,無建樹無功績,浪費朝廷俸祿,還要來何用?”

晏共嚇得魂飛魄散,斬殺百官對我來說不是第一次。晏共如死臨頭,軟趴在地下哆嗦著,只一個勁地低喃:“娘娘、饒命……”

我是殺過不少的人,但我不是個殺人狂,何況今日我的心情不錯。表面上,我仍板著臉說:“你雖無大功,也無大惡,本宮饒你命不是不可以,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晏共一聽用不著死,馬上精神起來,連連磕頭:“謝娘娘的不殺之恩,臣感激涕零,願接受處罰!求娘娘再給下官一次報恩娘娘、報效國家的機會,臣定會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做好本份……”

“得了,口水話是越說越多了。且站起來吧。”晏共聽言忙起身站得規規矩矩。見他站住了,我才說:“人說,物盡其用,晏大人做事不行,嘴巴倒挺管用的,本宮,就指派你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晏大人可願意?”

多說多錯,又摸不透我喜怒不常的心思,晏共再也不敢多說話,簡潔說:“臣願意!”

我讚道:“好!要是我朝有晏大人這般深明大義之士,何愁不強?本宮想派晏大人到汀、晉兩國任大使之職,督察兩國動靜。”

汀、晉兩國差點被皇甫易踩個平,此時去做大使,萬一亂民亂黨報復天國,一刀咔嚓下來,我命休矣!晏共想及此,大汗淋淋,“臣自是願意聽從娘娘派遣,只是汀、晉兩個小國已在皇甫老將軍的掌控之內,臣、好像沒有、必要去……不如,娘娘再指派臣其他事務,臣以人頭保證,必不負娘娘重託——”

我臉一寒,“既然晏大人不願意受這活罪的話,那麼——來人啊——”

啊字剛停,晏共就膝蓋一軟,叭一聲跪倒:“臣願意!臣願意!臣願意做大使!”只差沒嚇得屁滾尿流。

我緩下了神色,“大人不必行此大禮,站起來吧,無須動不動就下跪的,本宮向來很有度量,很隨和,不會與大人一般見識計較。”晏共惶恐地站起來,當然,不敢把我的話當真,我是不會跟人計較,我只喜歡斬不聽話的人的腦袋。

見殿下百官有些不解我為何要挑晏共這口舌之徒去做兩國大使,我解釋說:“皇甫易老將軍雖大創汀、晉兩國,讓其再無反擊之力。但經汀國、晉國、西郎國三國的結盟,大傷了我天朝元氣,不可不警惕將來再有此事發生。三國雖敗,但根尚固,日後必還會是我天朝的大患。我朝與三國經戰連年,國力空虛,急需安民調息,不宜再起戰事。況且,就算要打,依天國現在的條件兵力並無拿下三國的實力。因此,本宮決定委任晏共大人為兩國大使,長期駐守在汀、晉兩國,其職責除了督察兩國異常外,還要負起破其三國的親密關係。說句俗話,就是挑拔三國的矛盾。晏大人在汀、晉國任大使主要以培養內線為主,讓這些內線到處散播不利於西郎國的謠言,比如說,西郎國此次大力促進三國結盟,就是為了讓天國與汀晉兩國元氣大傷,他來收漁人之利。這個做法,又叫威脅論。”

這是從前世外國人喜歡挑拔中國與其他國關係的做法想來,在前世,這叫中國威脅論。到處渲染中國的壞話,破壞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讓中國跟他國對立,以令造謠者隔岸觀火,然後趁火打劫。這是一場沒有硝煙、低成本的戰術。今天,我正好拿來對付三國。

挑中晏共,就是看中他的嘴皮功夫,既然這麼能說會道,不去發揮所長,就太可惜了。“晏大人,這可是本宮根據你在朝堂上廢話連篇的良好表現想出的專職,晏大人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啊。”堂下的,已有不少官員抿嘴笑了起來。

晏共一陣羞赧,磕頭謝了。

自此後,天下太平,正是百業待興之時。是時候實行我的理想與夢想:把天國變成真正的天堂!我承認我的想法很天真,這個目標沒有實現的可能。但我想盡我最大的努力,讓紛爭少一些,快樂多一些。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的存在,而名利就是利益最大的禍首。名利,多有官的因、商的因。我首先從商人下手,抑商扶農!也許有人會說,要想振興一個民族,必要大力扶持商人,以振興經濟。我的看法卻不。商人,有他存在的意義,這點,我不否認,任何一個團體,都有他的作用所在。

但商人,只能做為流通物流所用,不能任其發展,必須剋制他的成長,商人,有一定的數量就足夠了。我認為,中國古代一千多年中抑商是較明智的選擇。商人氾濫,就將造成惡性競爭,在惡性競爭中,人性必會被矇蔽,做出危害社會的事,這比外敵的入侵更要禍國殃民。到時,真的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見得太多商人只顧自己的利益,昧著良心賺黑心錢。比如前生的我,就是被這種資本主義給累死的!在我所見所聞中,商人以利勾結官員大有人在……太多不好的回憶,不願再想起。

我打算成立一個商部,商人由國家統一立法嚴管,商人收入官員編制中。對貪官奸商,最高刑法是滅他九族,如此厲法之下,就不信懾不住他們。對奸商貪官的刑法,要高於所有的刑法。

而普通百姓,扶持他們發展農業和創造業。真正讓百姓們安居樂業,人人是因喜歡而工作,而不是因生存而工作。他們的創造成果可由政府統一經營,政府還要拿出一部分財物津貼創造者,以鼓勵他們的創造熱情。

很多人對絲綢之路稱讚不已,只是,如果沒有了絲綢與茶葉,絲綢之路還有它的意義嗎?中國四大發明,哪一樣是因商業而產生的?而商業產生的商品,是以享受安逸為主,太安逸的生活對人類的發展並不是好事。生命的意義應在於勞動而不是享受。

這個夢想,要是在前生的社會,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那本身已處於商人氾濫的資本主義社會包圍中,要生存與發展,只能隨波逐流。

但這裡不一樣,這裡如同中國的古社會,這裡的一切正在改造中,我的職責是指引這種改造的趨勢。我不知道以後的趨勢會走成什麼樣子,只是現在,在我還控制得住時盡力去做。我的想法很簡單:讓人人去做他們願意做的事!喜歡創造的去創造,不喜歡創造發明的可以選擇務農,或給屬於政府的商人打工。人人羨慕的世外桃源哪個有商業氣息的?不就因為沒有了商業氣息的地方,才被稱為世外桃源嗎?

當我這個提議一出,即使我早做好了心理準備,還是被駭了一跳——殿下百官,全場否決!雖然他們沒有明說,但看他們的表情,是在同情我的幼稚。

連一直支援我的公孫乘風也站出來反對,“娘娘要抑商扶農,臣認同!這是歷朝都在做的事!但商人歸官員編制,這不可行,不但耗時耗力,而且不實際。商人,並不是這麼好管理,要是能管得定,歷朝就不會只能出抑商這一條規定。娘娘試想,嚴法抑商且抑不住,更何況管?滅其九族之法,也不可行,商人罪不至此……”

滿朝文武的反對,讓我大感挫折,我無聲問蒼天,究竟你讓我累死,又讓我來到這裡,是有什麼意義?難道不是要我來尋一個理想的國度,一個理想人類的社會?

我不願服輸,召了何飛,把門下省的權力給他來作交換條件,讓他答應幫我推行這一方案。不惜任何代價,我都要去嘗試,沒有嘗試,怎麼會尋到人類的理想社會?何飛也深感我的天真,但為了那誘人的門下省權利,他答應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