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混在末世當鹹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5章 收縮與擴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5章 收縮與擴張

集團總部,張昊一到公司便召集所有中高層開了一個小會,會議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應對能源危機。

張嘉怡首先開口道:“咱們昊天集團對能源依賴很大,不管是種蘑孤,還是養蚯引,都離不開暖氣。

不過好在夏天快到了,對煤炭的需求量降低了不少,總體來說風險可控,即便是出現最糟的情況,也能應付。

現在唯一不確定的是,這場才剛剛開始的能源危機,大概要持續多久?”

“那就按照最壞的結果來做準備。”

張昊毫不猶豫道。

“最壞的結果?能不能給個提示?”

張嘉怡皺了皺眉頭。

“咳……”張昊清了清嗓子,隨即回答道:“三年停戰期…再加上七八年的內戰,直接算十年吧!”

“十年?會不會太誇張了?”

現場眾人紛紛議論起來。

要知道,上一次內戰總共也就打了五年而已,兩個陣營打得精疲力盡、彈盡糧絕,最終不得不選擇妥協。

張昊敲了敲桌子:“我說的一點都不誇張,你們別忘了當下的特殊環境,這場內戰很容易打成拉鋸戰,我希望你們所有人都能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張董,我們明白了。”

高策帶頭表態道。

這位是惠民蘑孤種植公司的總經理,也是集團的功臣元老,地位僅次於張昊和張嘉怡,妥妥的三號實權人物。

張昊滿意地點了點頭:“這裡我先定個基調,未來幾年,集團不做任何擴張,我對你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穩。”

“這麼做會不會太保守了?”張嘉怡當場提出了質疑,“就在這個月,我們跟市裡籌備了一個大專案,準備將蚯引的養殖規模擴大十倍,這事能不能破例一次?”

“大專案?簽約了嗎?”

張昊連忙追問道。

張嘉怡捋了捋頭髮,緊跟著彙報道:“沒有簽約了,頂多就是口頭上達成了初步意向,我正準備跟你彙報呢!

說起來,這件事是何市長首先提出來的,他在蘿崗經濟開發區給咱們圈了一大塊地皮,差不多有小兩萬畝。”

“面積倒是不小,可集團有錢投資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惠眾公司的賬戶上應該沒多少流動資金吧?”

“呃,不到三個億。”

張嘉怡無奈回答道。

糧食署將蚯引的收購價壓得很低,每年也就三四個億的利潤,在三家子公司當中排名墊底。

“那你們哪來的資金?先說好了,你們別指望我,我現在欠著一屁股外債,根本掏不出錢來。”

張昊提前打了一針預防針。

張嘉怡面帶微笑:“資金的事不用你操心,何市長幫忙聯絡了銀行,惠眾公司盈利很穩定,如果願意,貸個幾百億出來都不是問題。”

“幾百億?你們哪來的自信,居然敢貸這麼多錢?”張昊嚇了一跳。

張嘉怡擺擺手,趕緊解釋道:

“你誤會了,我只是舉個例子而已,新基地並不需要多麼複雜的廠房,花不了幾個錢,十幾個億足夠了。”

“十幾個億?兩萬畝?你認真的?”

張昊表示懷疑。

現在的十幾個億,只相當於兩年前的五六個億,這點錢絕對不夠用。

張嘉怡微笑著點點頭:“你放心好了,這次是市裡有求於咱們,我又不傻,當然要極力爭取各種優惠條件。”

“市裡不會反悔吧?”

張昊擔憂道。

官方財政緊張,這是公開的秘密。

“我覺得不會,這是何市長親口給出的承諾,再說了,如果市裡不配合,大不了專案黃了,反正咱們損失也不多。”

張嘉怡胸有成竹道。

“那塊地皮是怎麼回事?市裡免費贈送嗎?”張昊緊跟著詢問道。

“怎麼可能?應該算是半賣半送吧!”張嘉怡搖了搖頭。

“半賣半送?那也不少錢啊,你們哪來的資金?”張昊疑惑道。

張嘉怡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水,然後丟擲了答桉:“沒掏一毛錢現金,而是給市裡打了一張欠條,惠眾公司每年都要拿出三分之一的利潤還債。”

“總共多少錢?”張昊迫不及待道。

“不多,每畝五十萬,兩萬畝剛好是一百億,我找人估算過,大概十年就能還清買土地的錢,負擔並不重。”

“五十萬一畝,還真是半賣半送。”

惠城的土地,特別是靠近東邊的土地,價格幾乎是兩年前的五六倍,不管怎麼看,這樁買賣都不虧。

張嘉怡趁熱打鐵道:“那這個專案,張董你是怎麼看的?咱們同不同意?”

“我原則上不反對。”張昊想了想回答道,“不過,咱們醜話先說在前頭,馬上能源危機就要來了,新基地的能源供應,市裡必須負責到底。”

“那是當然,其實據我觀察,這件事背後搞不好是糧食署主導的,某種意義上,他們比咱們更樂見其成。”

有糧食署保駕護航,新基地絕對出不了問題。

張昊頓時恍然大悟:“我說呢,即便建了這個新基地,市裡也佔不到多大便宜,原來糧食署才是主謀。”

“你說錯了,市裡同樣獲益匪淺,新基地起碼能提供三千個工作崗位,何市長又不是瞎子,怎麼可能會無動於衷?”

“行,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張昊一錘定音道。

張嘉怡終於露出了笑臉:“你同意就好,認真說起來,這次能源危機對咱們來說,是一個很大機遇。

眾所周知,很多明星企業都是在逆境中完成擴張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十年一次的經濟危機,每次經濟危機都是優勝劣汰、大魚吃小魚的時過程。”

“這次擴張僅限於惠眾公司,僅限於新基地,我不希望再看到其它專案上馬,就算送上來,我也不會簽字的。”

張昊最後告戒道。

因為蝴蝶效應,他的“先見之明”越來越不管用了,加上心理年齡的影響,整個人不可避免地滑向了保守。

張嘉怡一臉鄭重地點點頭:“我跟你保證,除非有突發情況,否則未來十年,公司都不會再上馬一個專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裡補充一句,飼料廠已經與蚯引養殖公司合併了,面對如此充足的原材料,擴張是遲早的事。

接下來,張昊把注意力放到了惠民公司的身上,東科院最近培育出了一種新型品種的香孤,雖然產量不增反減,但卻大大提升了耐寒性。

這條訊息是公司智囊團收集到的。

“高總,我希望你們能儘快引進這種香孤,產量低點可以接受。”

“是,我等下就去聯絡東科院。”

高策立馬答應道。

張昊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如果有機會,你們可以試著和東科院進行合作,我覺得這種香孤的潛力應該不小。”

“張董,合作是以咱們為主?還是以東科院為主?”

“最好是以咱們為主,如果不行,也不要勉強。”張昊擺了擺手,隨即吩咐道:“打鐵還需自身硬,咱們自己的科研實力也不能落下,一定要抓緊。”

“張董您放心,最近一年,我們從海外移民當中招募了不少技術人才,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

張昊直接打斷道:“不要著急,慢慢來,畢竟搞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耐得住寂寞,切忌急功近利。”

ps:求推薦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