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爭霸最新章節列表 > 343 天下大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43 天下大勢

很多人可能並不認同李靖的看法,他們不相信這些響馬在山上是老虎,到了山下就成了小蟲子。更不相信兩千人的響馬連你官軍一千人都不如,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一千多年過去了,太行山的響馬怎麼能越剿越多呢?又有誰能把這些山匪徹底消滅呢?尤其是那次不是優勢兵力,結果卻沒有多大區別,幾乎都是鎩羽而歸。

其實李靖這樣說,也是有根據的。歷朝歷代都有一些狂妄自大的響馬,隨著勢力的增加,到了瓶頸處時,就是到了沒有辦法再發展壯大的時候,總會去做一些膽大妄為的事,那就是去攻打附近的縣城,結果自然是損兵折將。明明擁有很大的優勢,明明擁有很多武藝超群的亡命之徒,但是一碰到官兵,甚至是一些比較弱的官兵,他們也覺得力不從心。只是人們被慣性了,總認為響馬凶神惡煞的,很厲害,甚至敢和官兵做對。

要說這些山匪響馬的確實膽大,甚至個人戰鬥力都不錯,但是不要忘了他們都是烏合之眾。他們打仗和打架一樣,一群人衝過去就是就打,沒有章法,更沒有陣法什麼的,你還能指望他們有多少殺傷力?軍隊打仗要求的令行如一,進退有據,一支軍隊要形成一個整體,所有人擰成一股勁,團結才有力量,歷史上哪一個名將不是把軍隊這樣。他們手中的軍隊完全就是一個整體,就像一個巨人一樣,作戰打仗如臂使指。一個巨人收拾一個個小人,會有什麼壓力?說不得,就是用腳趟過去,都能把人踩死,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

說到團結,李靖記得沈校長說過,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唐軍和隋軍作鬥爭。在說道團結以前,沈校長先和大家討論了瓦崗軍目前的敵人,楊廣的隋軍依然排在第一位,第二位就是唐軍,而那些遊牧民族則是第三位。至於山匪響馬則似情況而定,只要不是罪大惡極之輩,又願意歸順瓦崗的就團結起來。不過,大家也知道窮山惡水中的山匪是不可能絕跡的,所以瓦崗軍目前也不願把力量放在那些地方。像太行山這裡也一樣,有些山寨瓦崗軍也沒有辦法,人家佔據地理之利,躲在深山,即使大軍也沒有辦法圍剿,何況瓦崗軍現在的政策也不是剿匪,所以這次瓦崗軍只要能保證山東的安定,保證海鹽的產出就可以了。所以這次對太行山的土匪主要以聯合為主,一起抵擋住唐軍就可以。

在攔住唐軍以後,如果能收服一些山寨就收服,如果那些山寨有牴觸就算了。不過,沈厚相信,目前天下大勢很清楚,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這個時候選擇一方勢力,是最好的時候。如果等到人家統一後,即使你願意投靠,又能得到什麼呢?不過,現在三方勢力各有優劣,一般人還真沒有辦法甄別出。

瓦崗軍目前看起來勢力最強盛,剛剛在虎牢關大敗了唐軍和隋軍,但是也無力繼續征伐,所以大家都認為瓦崗軍雖然打了勝仗,但是藉助了地利之便。所以也不敢說他們就一定比唐軍和隋軍厲害。不過,他們聚集了無數的綠林好漢和勞苦大眾,戰鬥力基本還是能看清楚。只是底蘊似乎不足,沒有名帥名將,甚至沒有名動天下的人物,所以他們的政治智慧沒有人能夠保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看隋軍,他們雖然現在偏居一隅,但是楊廣和一干文武大臣還在,畢竟是曾經的朝廷。雖然損失了北方,但是江南富庶之地在手,如果勵精圖治的話,誰敢說他們不能捲土重來。只是楊廣能不能改變呢?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再說,他們的百官已經飽滿,你投靠過去,又能得到什麼呢?

最後就是唐軍,他們雄踞長安,手握玉璽,自稱天命所歸,擁立楊侑為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雖然在虎牢關損失慘重,但是最近橫掃北方,掌控了陝西、山西和河北大地,兵鋒所指,無不望著披靡,紛紛臣服。最主要的是得到五姓七族的支援。有了世家大族做後盾,所以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給人一種蒸蒸日上的感覺。本來他們是最弱的勢力,結果卻顯現出一股朝氣,讓人不敢小覷。其實一些明眼人卻能看的透徹,唐軍似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不過仔細分析一下他們所面對的勢力,就應該明白。這三省地就沒有一個略微強大的勢力,再加上那些勢力中還有五姓七族的影子,所以那些州縣以及勢力的歸附,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過這一切,並不是誰都能看透,反正各有各的打算。一時間,三方勢力從虎牢關後,都在積極整合,招攬人才。不過,他們對類似於太行山這種的歷史傳承下來的土匪並不在意。他們很多人都是世代為匪,想要他們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必然不容易。天下未定,沒有人願意和這些積年老匪打交道。

但是,現在太行山夾在唐軍和瓦崗軍之間,而且他們佔據的地理位置險要,或者說他們扼守在東西交通的咽喉。如果能收服或者組成同盟,那麼就能佔據主動,進可攻,退可守。這一點,瓦崗軍走在了前面。當劉文靜向長安趕路的時候,單雄信已經開始聯絡趙光遠,準備拜山。不等劉文靜趕到長安,單雄信已經登上了愛情山。當他和裴寂明爭暗鬥的時候,單雄信正在遊覽愛情山,重溫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