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爭霸最新章節列表 > 93 哀國力維艱惜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3 哀國力維艱惜人

中午的戰爭對新鄉城造成的衝擊遠超沈厚的想像。新鄉總共有兩萬守軍,新文禮帶出城的全是精銳,城裡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殘。當他們在曠野作戰的時候,新鄉的縣令周忠國等人正在城頭觀戰。他們遠遠看見瓦崗的騎兵如風馳電掣一般衝進隋軍,就知道新文禮他們完了。兩隊騎兵在隋軍中猶如利刃切熟肉一般把大軍切割成一個個碎塊,沒有遇到一點點阻礙。當時他們除了震驚就是害怕,一個個膽戰心驚。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瓦崗山一股草民流寇竟然把大隋的正規軍給打的絲毫沒有還手之力,片刻間就土崩瓦解,死傷一片,有點逃跑、有的投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從開始到失敗這總共有沒有一盞茶的時間?號稱大隋精銳的弘霓關大軍被人家消滅的一乾二淨,倒底誰才是百戰精銳的正規軍?倒底誰才是以逸待勞,然後打對方一個出其不意呢?精銳都被人家輕而易舉的給消滅了,剩下的老弱病殘怎麼和人家打?看看人家的弓箭足足有三百步,而大隋的能射到一百五十步就算不錯了。而且他們也聽說過,瓦崗還有能射的更遠的大弓箭,好像叫八牛弩,看來也是真的,拋石機估計也和傳言差不多。想想瓦崗的神兵利器,他們覺得根本沒有勝算,於是紛紛主張投降。只剩下兩個當兵的副將拉不下面子開口說投降,但是一聽到大家都贊成投降,他倆反而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竭力反對投降。並且說:“新文禮太輕敵了,所以才被打敗。如果咱們憑藉深溝高牆一定能抵擋住瓦崗軍,等靠山王派來援兵一定可以打敗瓦崗軍。”

“但是我看瓦崗軍十分驍勇善戰,你們未必能抵擋得住他們的進攻?”縣令周忠國對他倆很不放心,畢竟他倆的才能比新文禮差的太多。

“蕭貴的才能比新文禮強很多,只是被他一直壓著,沒有機會展示才能而已,今天就讓你們看看蕭兄弟的厲害!”一個副將吹捧另一個。

“趙能的才能也不在我之下,以前也是被新文禮欺壓,今天就讓你們看看我們是如何打敗瓦崗軍,為我們正名!”蕭貴明白趙能的意思,於是也吹捧對方。

“難道二位真的是深藏不露的大將之才?”周縣令也不清楚他倆的底細。不過他倆親眼看過瓦崗軍的戰鬥力後還這麼有信心,應該是有真本事。

“大將之才不敢當,打敗瓦崗軍不過是小事一樁。”兩個人自吹自擂,享受著眾人的目光。

“好!既然蕭將軍和趙將軍決意死戰,我們在心底默默支援,希望二位旗開得勝。”周縣令一臉嚴肅地說,其他人也隨聲附和。既然你們要打就打吧,能贏我們就幫忙,贏不了我們就投降,反正那邊佔上風,我們就支援那邊。不要怪我們見風使舵,亂世之中,這種技術也有風險,一不小心兩邊都不落好。

“啊!真打!不如咱們舉手表決吧,少數服從多數,我倆也不能拿大家的性命開玩笑。”一聽要讓他倆和瓦崗軍打,他倆立刻就慫了。開什麼玩笑,新文禮都被人家斬首示眾了,我倆連新文禮的小腳趾都不如,打什麼打?本來看你們主張投降,我們畢竟是當兵的過過嘴癮,你們勸幾句,讓我們有臺階下,大家一起投降了事多好。

“不用表決了,就按你們說的做,和瓦崗拼個你死我活。我現在就給你們準備守城器械。”周縣令心說我的名字叫忠國,我更想和瓦崗拼一把。但是看看城牆上這些兵,站沒有站樣,坐沒有坐樣,一個個陰陽怪氣,無精打采的全是老弱病殘怎麼和瓦崗的虎狼之師打。他早就看出來這兩個副將是欺負老百姓內行,打仗連外行恐怕都不如。最討厭的就是愛裝模做樣,剛才看到瓦崗軍打的新文禮所部丟盔棄甲時明明嚇的臉色發白,一轉眼又裝作大義凜然的樣子,真是兩頭斷了脊樑的大尾巴狼!

“我剛才聽你們都說要投降,只有我倆反對也是獨木難支,要不咱們就投降吧。要是惹惱了瓦崗軍,平白害了滿城的百姓豈不是大罪過。要不我倆也從善如流就降了吧。”蕭貴頂不住了,本想裝一裝樣子,沒想到這些人真想抵抗。關鍵是抵抗的時候要自己和趙能頂在前面,他們只是動動嘴,自己就的跑斷腿,萬一被流箭射中或拋石機砸中,到時候還不得冤死。

“對對對!不能因為我倆連累了大家和滿城百姓,我倆的名聲無所謂汙就汙吧。為了新鄉城的父老兄弟我倆願意做出犧牲!”趙能也是老兵痞子,轉彎轉的和蕭貴一樣溜。

周忠國縣令看到沒有人反對後,讓人打出白旗宣告投降。楊廣這些年橫徵暴斂,這種徭役層出不窮,人民身受其苦。就連很多當官的都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這麼搞,而且楊廣的均田制和科舉制損害了世家閥門的利益。這就造成了他既被廣大人民反對,又被世家閥門所憎恨,所有的人都盡力抹黑他,反對他,說他是一個昏庸無道,窮兵黷武,好大喜功,是一個驕奢淫()逸的無能君王。其實楊廣的大運河直到現在還被使用著,雖然歷朝歷代享用大運河的時候誰為楊廣說過一句好話,但是有誰不承認大運河的偉大。都說大運河是偉大的奇蹟,開挖大運河的楊廣卻是千古昏君,怎麼能不感覺那麼彆扭呢?沒有大運河,唐朝能發展的那麼快嗎?沒有楊廣三徵高麗,唐朝能臣服高麗嗎?大唐為了標榜自己的天命所歸,極力宣講楊廣如何如何如何不堪。楊廣他只是一個沒有考慮到社會具體承受力,急於成就千秋功業的皇帝。也就是說他步子邁的太大,扯到蛋了,把蛋扯壞,完蛋了,如果他一步步來,先開挖大運河,等南北貫通後,經濟力量強大後,國家富強,百姓豐衣足食時,在東征高麗,也許他也能成為千古明君。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只有人人唾棄的昏君楊廣。

沈厚本來以為想要攻下新鄉城肯定要付出不小的代價,都是華夏的子民,死了誰都是國家的損失。自從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南北朝,連年征戰,華夏人口銳減,赤地千里,餓殍遍地。雖然經過隋文帝的休養生息,人口增加不少,但是楊廣登基後,三徵高麗和開挖大運河又讓人口下降不少。隋朝人口最多時大約接近四千七百多萬人,到大唐立國時人口不足一千五百萬。而北京市人口接近兩千二百萬,上海市兩千三百多萬,重慶兩千八百多萬。全國人口沒有一個市的人口多,和成都市或者天津市的人口相當,見慣了人來人往的沈厚能不愛惜人命嗎?現在新鄉城開門受降,沈厚別提有多麼高興,比他殲滅新文禮還要高興。

社會發展離不開人,要在華夏發展資本主義更離不開人。而戰爭是最消耗人口的惡魔,他一開始想去長安,就是希望他能阻止李淵進攻長安,從而達到縮短戰爭的目的。原以為十七路反王和楊廣兩敗俱傷,他逼退李淵後,再回頭到洛陽坐收漁翁之利,沒想到十七路反王全是紙老虎,竟然打不敗垂死掙扎的楊廣,甚至要被他給消滅。歷史有時候真不容易改變,瓦崗還是和原先的軌跡一樣必須去洛陽為楊廣送終。沈厚只希望自己這次到洛陽後能團結一些義軍首領,希望他們能加入瓦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