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爭霸最新章節列表 > 94 銅旗陣難倒英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4 銅旗陣難倒英雄

自新鄉縣投誠後,瓦崗軍一路再無阻礙。因為洛陽被起義軍圍困,局勢岌岌可危自顧不暇,所以除新文禮在新鄉阻擊瓦崗軍以外,大隋再也沒有能力調兵遣將去阻擋瓦崗了。一些小縣城能有多大的戰鬥力?讓他們去抵擋瓦崗軍無異於螳臂擋車。其實最主要就是因為楊廣已經失去了人心,再說河南人本身就比較開明,所以沒有人為了大隋朝死腦筋頑抗到底。如果是別的地方的話,會不會順風而降就很難說。

因為河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的性格。大多數人都知道河南人生性彪悍,習武成風,為什麼形成這樣的風氣呢?因為河南是華夏的正真的中原、中心,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逐鹿中原,為了當皇帝,各路軍閥在河南打來打去,得中原者得天下,所以常年戰亂不斷。三天兩頭打仗,河南人不等戰死,煩都煩死了,為了解悶再傻的人也知道練兩手保命。為了活命大家不苦練不行,於是就有了少林寺,陳家溝太極拳。光有功夫也不行,你武功再高,能擋住千軍萬馬嗎?你武功再高,能擋住軍閥混戰嗎?因此你要懂得變通,要開明,碰到實力強大的對手,該投降就投降。反正都是軍閥,老百姓誰知道那個好那個有前程,只知道能活下去給口吃的就行。你要是打敗了我們再投降到對方那裡,一個窮當兵的誰在乎你反覆無常,而他們更沒有心理負擔。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有時候睡一晚上,早上起來軍營就換了旗幟,你想給誰盡忠?

沒有愚忠於大隋的人,瓦崗軍 一路勢如破竹直逼洛陽。

洛陽城內皇宮,楊廣憂心如焚的坐在金鑾殿裡的龍椅上,他臉色發白,氣喘如牛,不時咳嗽兩聲。下面楊林、宇文化及文武大臣低頭站在下面,有些人竊竊私語。十七路反王已經讓他們疲於被命,現在又來了一個兩敗楊林的瓦崗軍,大隋上下一下子感到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而且十七路反王號稱七八十萬,其實能戰的才二十多萬人馬,可是瓦崗軍一家就有十萬精兵。有名的大將也不少, 秦瓊、單雄信、王伯當、程咬金、裴元慶一大堆的武將,反觀自己這邊除了宇文成都,能拿出手的真不多。靠山王楊林、來護兒和唐璧都是瓦崗的手下敗將,只靠宇文成都恐怕孤掌難鳴。他們商議來商議去,還是覺得沒有守住洛陽的可能,最後決定趁著瓦崗軍未到,其他的反王沒有能力阻擋他們,乾脆突圍去揚州。如果楊林的銅旗陣能夠打敗反王最好,即使不能阻擋叛軍,只要能逃過一劫,大隋朝還能捲土重來。

大家都同意去揚州,楊廣也早就想去揚州了。他修建大運河主要是為了經濟發展,便於南北貨運。在封建社會,只有水運是最好的運輸方式,不過楊廣借用大運河逃跑也不奇怪,順便去揚州看看瓊花也能緩解一下焦慮的心情。只有一個人對下揚州不滿意,他就是宇文化及,他本是周朝宇文氏後人,一心想謀亂復國,原想亂中取利,殺了楊廣,搶走玉璽。現在只有楊林等人留下來阻擋叛軍,文武百官都和楊廣一起下揚州,他怎麼能有機會殺楊廣奪玉璽呢?他知道就連他兒子宇文成都都反對他這麼做,更不要說別人了。這次大家都贊成下揚州,他也只能做罷。

這一日,瓦崗軍終於趕到洛陽城下,和十七路反王一一相見。他們分別是:濟寧王薄稱知世王,山後劉武周稱定陽王,河北李子通稱鳳鳴王,亳州朱粲稱南陽王,相州高談聖稱白御王,曹州孟海公稱宋義王,江陵蕭銑稱梁王,涼州李軌稱大涼王,明州張金稱稱齊王,兗州徐元朗稱魯王,蘇州沈法興稱上樑王,楚州高士達稱冀州王,湖廣雷大鵬稱楚王,陳州王吳可玄,夏州竇建德稱夏明王,沙沱羅呼羅國王稱突厥王,新豐王世充稱鄭王。

見禮畢,大家紛紛提議說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十八路義軍也應該選出盟主,節制眾位王爺和好漢行止。最後,瓦崗因為兵多將廣被打擊推舉為盟主。沈厚自然領了盟主之位,秦瓊為十八路反王大軍的大元帥,一起商議如何破銅旗陣。

原先十七路反王沒有能力破銅旗陣,但是隋軍也無力出陣主動打敗他們,雙方一直相持不下。不過洛陽城中糧草充足,隋軍即使再堅守兩三年也衣食不愁。而各路反王可就堅持不下去了,他們一路跋山涉水而來,還經過大大小小的戰陣,糧草日漸減少,在拖下去,糧草耗盡,就會不戰而敗。所以他們才不得不請瓦崗出兵相助。

洛陽城作為大隋的新都城,楊廣經營多年,再加上楊林佈置的銅旗陣,確實難住了各路反王。就連瓦崗足智多謀的徐茂功聽完大家的話後,也拿不出破陣的好方案。要不是沈厚反對用火攻,他覺得火攻可以試一試。想當初藉助拋石機把火油和火藥扔進隋營,燒的楊林潰不成軍,瓦崗不費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大勝。除了火攻,他現在真想不出用什麼計策能大破銅旗陣。

徐茂功沒有好計策,其他的人更想不出什麼計策。聽完他們的介紹沈厚也沒有表態,只說:“我們瓦崗軍剛到,等過兩天熟悉情況後,再說破陣之法。”十七路反王覺得很正常,他們剛到,自然要瞭解後才能說如何破陣。反正大家都沒有好主意,就等兩天吧。這時候,他們都不知道,楊廣和一班文武大臣已經跑去揚州了。

等眾人都下去後,徐茂功又悄悄轉回來。沈厚知道他有悄悄話要說,於是屏退左右問:“軍師哥哥可是想到了什麼破陣的好辦法?”

“我哪裡有什麼破陣的好辦法。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麼多反王那個不是人中俊傑,他們籌謀了這麼久都無計可施,我難道比諸葛亮還厲害嗎?”

“諸葛亮就是諸葛亮,曹魏大軍能人無數都不是他的對手,三個臭皮匠哪能和和他相提並論。軍師哥哥不妨有話直說。”沈厚記得原先的歷史中,瓦崗能破銅旗陣多虧了羅成裡裡應外合。

“楊林在銅旗陣中設下重重機關和各種埋伏,校長認為應該如何應付?”

“我怎麼知道如何應付,你悄悄轉回來,定然是有了計策,就不要拐彎抹角了,快說!”沈厚心說,他不會要請羅成吧?

“那我就直說了,希望校長不要怪罪。”

“咱們兄弟多年,你又是哥哥,我敢怪罪你?趕緊說!”沈厚很奇怪,徐茂功今天怎麼磨磨唧唧的和往常不同。

“好,我說咱們用火攻!雖然咱們沒有多少火油,但是火藥不少,再讓其他十七路反王湊一些完全能燒燬銅旗陣。”徐茂功知道自從上次用過火攻後,沈厚十分反對用火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火攻!”沈厚聽了心頭一沉,這計策太殘忍!

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