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再造混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忠烈的晏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忠烈的晏人

葉玄從止戈城回天機山,用了十幾天時間。??? 不過當他從天機山去止戈城時,卻只用了幾天時間——他的極品靈器級的飛車,也不是白買的。

公孫雄這些天都在整備兵馬,準備進一步的入侵。他看到葉玄回來,心中大喜,一見面就問:“葉師弟,那東西弄到了沒有?”

葉玄點了點頭,道:“公孫師兄,我還給你帶了些好東西。”

“什麼好東西?”公孫雄的胃口一下子吊起來了。

能讓一個修士稱為好東西的,絕對差不到哪裡去。

當葉玄把他領到一個空蕩的庫房,將那些火槍彈藥從儲物袋裡面取出來的時候,公孫雄被巨大的幸福感給擊懵圈了。

“火槍……這麼多……”

一支五十人組成的火槍隊,已經是公孫雄衝鋒陷陣克敵制勝的法寶了。

現在葉玄一下子給他弄來了一千支火槍,還有千萬子彈。

這是何等的幸福?

那可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好東西啊!

“師弟,太感謝你了!”公孫雄握著葉玄的手一陣搖晃,激動得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擁有了一支千人火槍營,他不認為晏國還有誰能夠阻擋自己南下步伐的力量。

“師兄不用客氣,你也幫了我很多,這是我應該做的。”葉玄誠懇的說道。

“我做得還是不夠啊!”公孫雄嘿嘿笑著說道。

他心裡暗想:“還是得屠城,不然哪裡來的這麼多好東西?不過明面上屠城他面子上過不去,得迂迴一點才行。”

葉玄回來之後,公孫雄並沒有馬上揮師南下,他還得待朝廷派來的文官將奪來的地盤穩定下來。

這段時間裡,他整頓兵馬,訓練火槍營,還將止戈城三百裡內的所有晏軍營寨都攻拔下來。

如此整頓一月有餘,止戈城附近的局勢都穩定下來之後,他留下了五千兵馬留守止戈城,然後率領著三萬精兵南下,目標濉州城。

在他的大軍南下之前,有關楚軍兇殘成性以殺人為樂的訊息已經傳得滿天飛了。

在傳言裡,楚國士兵見到晏國人就殺,抵抗要殺,不抵抗也要殺,哪怕奉上財帛妻女,一樣要殺。

在這種傳言的影響下,晏國全民皆兵,對楚軍的南下形成了一定的干擾。

每到一個村莊,就會遭到一個村莊的拼死抵抗。

每過一座縣城,就會遭到一個縣城的拼死抵抗。

但是,在楚軍強大的武力之前,這樣的抵抗都是枉然的。

雖然悲壯,但是沒有任何意義。

除了將楚軍南下的步伐延遲了幾天,就是給葉玄貢獻了數以十萬記的魂魄。

“他們為什麼那麼不怕死?”葉玄對此很不理解。

一般的老百姓,哪怕遭遇亡國之變,也很少同軍隊作戰的。

兩者根本不是一個等級。

“額,可能是不願意做亡國奴吧?”公孫雄有些心虛的說道。

實際上他明白為什麼會遭遇到晏國老百姓這麼強烈的抵抗。

因為他就派過很多細作去晏國境內散佈楚軍殺人不眨眼的訊息。

而止戈城平民被殺二十來萬的事實,也讓這樣的傳言有了事實依據。

另外,助長這種傳言的還有晏**隊——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子民能奮起阻擋楚軍。

所以,在公孫雄的隊伍開拔之後,沿途的晏國老百姓,能逃的就逃走了,不能逃的就拼死抵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反正都是一死,還不如和侵略者拼死。

只不過,兩者的武力相差懸殊,他們的抵抗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晏人……太忠烈了。”葉玄深深的感慨。

“是啊,太忠烈了。”公孫雄附和著他的說法,感慨著說:“其實何必如此呢?我們楚國的女帝是很仁慈的,在她的統治下生活比在晏王的統治下好得多,可惜他們就是看不到。”

一開始葉玄很看不得那種場面,可是隨著軍隊一路屠殺向南,見得多了,竟然有些麻木了。

他只知道自己這一路來,收集了太多的魂魄。

經過十多天的行軍,公孫雄的軍隊已經到了他南下的第二站——濉州城。

止戈城失陷之後,夏恆陽帶著他的兩萬多精兵逃到了濉州城,然後上表晏國朝廷,通報止戈城失陷之事。

在他的奏章裡,自然沒有提城陷之日自己還沒與敵人交手便逃跑之事,只言自己浴血奮戰,怎奈敵軍太強,最終無力回天,只得殺出重圍退守濉州。

在奏章裡,夏恆陽大談楚軍之可怕,光數量便有百萬之眾。晏國不起傾國之兵力,難以抵抗。

“今賊虜兵鋒所向,意在濉州。濉州若陷,則京城以北無屏障矣。臣敗軍之將,戴罪之身,所以苟活於世者,為濉州之不可失也。然則賊虜勢大,眾將士雖有死戰之心,恐亦難阻賊虜南下之勢。為今之計,當傾全國之力,與賊虜決戰濉州城下,則北地可安,晏國可安。”

晏國朝廷之上,晏王使太監讀出夏恆陽在奏章裡的這一段話,然後對眾大臣道:“夏恆陽的意思是楚軍接下來要進攻濉州,要我們舉全國之力北上與楚國決戰,諸卿有什麼看法?”

“夏恆陽一敗軍之將,能有什麼真知灼見?陛下應該治他戰敗失地之罪,他的意見就不用加以考慮了。”這是夏恆陽宿敵的說法。

“劉大人此言差矣,夏將軍雖然失利,但那是敵眾我寡,不是他帶兵不力。夏將軍的謀略還是極高的,他提出的問題,我們要慎重對待。”這是夏恆陽支持者的聲音。

對一名大將軍的評價,會牽扯到各方利益,因此也引了不同的聲音。

“朝廷將鎮守北方門戶的重任交給他,現在兵敗城陷,他就應該以死殉國。現在他苟且偷生不算,還在這裡危言聳聽,陛下,臣請聖旨治他的罪!”

“陛下,夏將軍那是忍辱負重,替我大晏保存實力,若是以此治罪,豈不是寒了三軍將士之心?”

“陛下,夏恆陽他……”

“陛下,夏將軍他……”

“陛下……”

“陛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