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3章 無性婚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3章 無性婚姻

也許是一種巧合,但是世上的事還真有這樣的,信佛的說這是因果。

小女孩姓趙,叫小慧,十八歲,湖南邵陽人。

小時候爸爸去世,家裡窮,媽媽帶著她出來討生活。媽媽也是被逼無奈,帶著個孩子,丈夫死了後夫家人根本不照顧,幾畝薄田養活不了娘倆兒。孃家也窮,沒辦法才出來的。

實際情況很慘,就不做太多贅敘,聽了叫人落淚,善良的人們能夠想象。

母女二人最先到的濱海,是投奔一個親戚去的。哪知到了濱海一打聽親戚不在濱海幹了,去了省城。娘倆兒身上的錢所剩無幾,小慧媽想找份工作掙錢,養活自己和孩子。

四處找工作四處碰壁,原因是帶著個孩子,哪個地方都不愛要。

最後錢花光了,工作也沒找到,只能是流落街頭。

在街上看到有婦女帶著孩子討吃要飯,為了活人,也就有樣學樣,要起飯來。人家是專業要飯掙錢的,以此為生,懂得咋要。她們娘倆兒是真要飯,不知道怎麼博得人們同情,倒被當成騙錢的。

哎,世事就是如此,有時候被逼無奈,為了活著,只能放下尊嚴。

小慧媽想要到一筆錢,帶著小慧去省城找親戚。好在遇到老譚,給的錢夠買火車票的,於是母女二人就到了省城。

老天有眼,她們找到了親戚。

親戚夫妻二人在省城打工,男的做木匠,女的刮大白,在北三臺子租房子住,生活還算可以。

母女在親戚家暫住下來,小慧媽先是跟著親戚學刮大白,但是幹活時得帶著小慧,難免幹得慢,掙錢少,還要拖累人家

親戚很好,看母女二人實在悽苦,就給小慧媽找了個人家。是工地上的一個工匠,單身一人,因為一隻眼是玻璃花,三十大幾還沒尋到媳婦。

玻璃花人比較實在,四川人,對小慧母女倒是很好。

於是母女二人算是在省城安頓下來,安安靜靜的過了十年光景。日子雖然不富足,但也說得過去。小慧還上了學,唸完初中就不念了,開始在家幫著媽媽幹活。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玻璃花在前年一次下班途中被車撞了,司機撞完人逃逸,至今也沒找到。

玻璃花撞的挺嚴重,在醫院搶救八天,沒搶救過來,走了。

搶救八天把家裡的積蓄全部花光,人還走了,肇事司機還沒找到,不幸的命運再次降臨到這對苦命的母女身上。

娘倆兒得生活,還得交房租,只能出來打工。

小慧媽在玻璃花死後病倒了,十六歲的小慧一邊打工一邊養家,一邊伺候媽媽。今年媽媽病好了,但身子還虛,想要出來找活幹,小慧沒讓,就這樣又在家待了大半年。

上個月小慧下崗,看到餃子館招餃子工,她在飯店幹過,想來上班。媽媽也想來,說身體已經好了,包餃子還幹不了?要是行的話和小慧一起上班,也有個照應。

小慧熬不住媽媽叨咕,心想也行,和媽媽在一起幹活可以照顧一下,自己也放心。

於是就有了應聘這一幕。

在看到老譚的時候小慧倒沒想起什麼,老譚的富態相看上去是個大老闆,根本聯想不到其他別的。在老譚領著母女倆進餃子間熟悉的時候,聽裡面的員工叫譚師傅,小慧不禁多看了老譚兩眼。

雖然十多年過去了,在她的記憶中那個光頭叔叔穿著白上衣,是個廚師,也是胖胖的,和老譚很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會不會是那個叔叔呢?

這個念頭在心裡一產生,就又仔細看了看老譚,覺著更像了。

沒成想真是。

小慧和媽媽見到了當年幫助過她們的恩人,自然高興激動,感謝一番。沒啥說的,老譚留下了這對苦命的母女。

當小慧母女走後,張麗禁不住好奇的打量著老譚,說:“沒看出來,你還是個善人。”

“那你省思啥呢?給你說要是細算,我拿出去白給人的錢得上萬,挺多都想不起來了。”老譚說。

“我還頭一次看著下跪感謝的,挺感人,都掉眼淚了。”張麗說,眼圈紅紅的。

老譚笑了笑,有著感慨,說:“給我下跪的好幾個,你沒看著感人的呢,整個廚房人都掉眼淚------”

他的眼前出現了李成,那個在濱海給自己下跪表示感謝的漢子,鼻子不禁有些發酸。

“我聽爽姐和王姐說過,今天是親眼所見。老譚,你是這個,佩服!”張麗衝老譚豎起大拇指。

黃山路店在元旦那天開業,開業爆滿,生意火爆。

阿巧餃子館算是開起來了。

黃山路店開業的時候,張宇郵來一隻白條羊以示祝賀,並邀請老譚、豔華、燕子去呼市遊玩。對張宇的邀請老譚和豔華沒咋在意,大冬天的去草原玩啥,只不過是個客套而已。

燕子倒動心了,這動心來自於她和張宇的戀情。

兩個人戀愛了。

成年人的愛情之火一旦燃燒起來,也和年輕人一樣如火如荼。倆人雖然不能見面,但現在的通訊發達,微信滿天飛,可以隨時隨地鴻雁傳書,傾吐相思愛戀之情。

於是,燕子準備去一趟呼市,見見親愛的愛人。

豔華對燕子和張宇的愛情持樂觀態度,支援她去。加上現在沒有繼續開店的打算,老譚準備拿半年時間來穩定三家店面,這段時間沒燕子啥事,可以去加深自己的愛情。

燕子便坐上了去呼市的飛機。

“但願她這次修成正果。”豔華說。

“應該能行,燕子已經不是三年前的燕子了。”老譚說。

“還是有些感情用事------”豔華說。

“人就是感情動物。對了,好幾天沒看著老鄧呢。”老譚說。

“出差了,這回走得遠,寧夏,過年能回來。”豔華說。

“寧夏?銀川?”

“嗯,檢修任務,排故障。”

“這幾天沒去學會計呢?”

“三個月完事了,你這一天忙啥呢,頭幾天跟你說了。”

老譚撓撓腦袋,說:“忙忘了,黃山路開業整的,弦一直繃著,比上灶臺炒菜都累。”

“呵呵,是累,今天咱倆也放放假,去赤山路店看看,小喝幾杯。”豔華提議。

“好,去二部。”

倆人出了辦公室來到前廳,大廳已經爆滿,一片噪雜,人聲鼎沸。

經過明檔的時候老譚看到小慧正在包餃子,她媽在擀皮。小丫頭衝老譚甜甜的笑了,老譚微笑著點點頭,然後和豔華相跟著出了店門。

外面陰著天,飄起了零星的雪花,已是冬天了。

豔華開啟麵包車車門,倆人坐了上去。

“該換臺車了,這車和你不配。”老譚說。

“啥配不配的,有臺車開著就行唄。”豔華說著發動車子。

“這車應該給採購部,你也不用這麼辛苦,天天配送。”老譚說。

“習慣了,不幹還覺著沒意思------是得找個司機,管採購和配送。”豔華說。

“找個吧,你一天事多,也換臺車。”

倆人很快到了赤山路店。

沒想到爆滿,大廳包房都沒位置。

倆人相對著笑了。在自己家飯店吃飯都沒位置,是值得高興還是該生氣呢?

當然是高興。

豔華建議買點肥牛去她家涮火鍋。

這是老譚真正意義上第一次來豔華家。上次還是三年前,豔華和老鄧生氣離家出走的那回,老譚把她送到樓下,沒有上樓。

屋裡很乾淨,一進來給人一種清新溫暖的感覺,說明女主人是個賢惠的媳婦。

客廳裡一套轉角沙發,沙發前是個實木茶几,上面乾乾淨淨,擺著一套茶具。一組魚缸立在沙發邊上,裡面安靜的遊著兩條羅漢魚,突出的大腦門顯得憨態可掬。

另一邊是開放式廚房,整整齊齊規規矩矩,地中間擺著飯桌,飯桌兩邊擺著兩把實木靠背椅。

兩間臥室,老譚沒進去看,但是想也是乾淨整潔的。

豔華進臥室換了一身家居服,出來後成了個家庭主婦。手腳麻利的把火鍋支上,洗了青菜,十分鐘之後倆人坐下來開涮。

坐下來的一瞬間老譚有些恍惚,感覺這個場景曾經出現過,就在眼前。稍微想了想,想起是去年的這個時候,也是外面下著雪,在張麗家裡,倆人涮著火鍋,很溫馨,還有著令人衝動的曖昧。

想到這嘴角不禁擠出笑來,看了豔華一眼,豔華也正看他。

倆人相視一笑,用眼睛彼此交流一下,然後不約而同的舉起酒杯,互相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老譚,你總挺晚回家,媳婦不來氣呀?”豔華問。

“來啥氣,這些年都會這麼過的,習慣了。”老譚說。

豔華想了一下說:“有件事一直想問你了,也沒倒出時間來,還怕問了你來氣------”

“啥事?”

“上回你病的時候送你回家,看你自己一個屋,沒和媳婦一起住,咋回事?”

老譚略微遲疑一下,避開豔華的目光,點上支菸,然後說:“我家三口人三個屋,一人一個。”

“不和林燕一起?”豔華問。

“我要說我倆已經十年沒在一起了你肯定不信,但這是真的。”老譚苦笑了一下,接著說:“一開始我一直在外地,一年也不回家兩趟,那時候孩子小,就是回來了孩子也離不開她媽,我這麼說你能懂吧?”

豔華點點頭。

“後來不在外地幹了,回來後林燕我倆倒陌生了,五、六年不在一起,重新一起睡不習慣,也就這樣了。”

“不想嗎?兩口子總不在一起哪行?”

“習慣就好了------開始是林燕不不樂意,煩。現在我也習慣了,真要是睡一個床上倒不習慣,也不得勁兒------咋說呢,我倆是中年夫妻的純友誼,法律上是夫妻,實際上是住在一個屋裡的朋友。彼此都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沒啥外心,但就是反感睡在一起。

已經時間長了,改不過來------你看到了就不瞞你,別人不知道。”

老譚說著喝了口酒,又狠狠地抽了口煙。

“你是不是做啥對不起林燕的事了?”豔華問。

“你看像嗎?”老譚瞅著豔華反問。

“你和張麗沒啥吧?”

“有啥的話敢把她叫過來當經理?再說要是有啥你早知道了,啥事都能瞞住,這事瞞不住人。”

“我看也是,但她可對你上心,大家都知道。”

“呵呵,是都知道,算起來十多年了,沒和林燕結婚的時候就有這事,那時候她就想把我拿下,拿了十多年也沒成,現在都沒人在意我倆了,就算有事說出去也沒人信。”老譚笑道。

“但------沒想到你和林燕是這個情況。”豔華不由自主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