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章 二零一四 進軍呼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4章 二零一四 進軍呼市

“來,喝酒,別談我的事,今天就是放鬆,喝酒。”老譚說著端起酒杯,和豔華碰了一下。

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都有不想對人訴說的故事。

老譚也是如此。

他不願意和別人提起自己和林燕的情況,儘量的讓人在表面上看自己的婚姻很好,家庭很好,一切都很好。

他也在儘量的改變和林燕之間這種冷淡的狀態,但心裡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情況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自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

有些事情此時無解,不要著急,把一切都交給時間來處理吧。

時間能證明一切,也能解決一些難題,包括夫妻關係。

和豔華涮完火鍋,一個人踉踉蹌蹌的在雪中回家了。

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過後,二零一三年過去了。人們在感嘆歲月無情的同時,迎來了二零一四,甲午馬年。

牛馬年好莊田,意思是牛馬年收成好,是個豐收年。

對飯店來說什麼年都一樣,做好了掙錢,做不好賠錢,跟牛馬沒關係。

我們在這裡總結彙報一下。

二零一三年阿巧餃子館總投資為一百一十四萬,其中老店五十二萬,赤山路店三十萬,黃山路店三十二萬。

總營業額五百四十萬,老店三百萬,赤山路店二百四十萬,(黃山路店元旦開業,不計算在內。)純利潤為一百八十二萬。

去掉投進去的一百一十四萬,純收入六十八萬。

老譚百分之二十分紅十三萬六,加上他每個月八千塊錢工資,一年下來也是二十萬收入,不少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個老闆每人二十七萬二,這是純利,不算她倆的工資。

目前來說老譚、豔華、燕子三人已經是高收入階層,準備提前邁入小康社會。

年尾時三個人在一起聊天,對自己的收入都很滿意。雖然看著不多,但有三家店呢,三家店每天都在盈利,要是不再投資的話三個人的收入能翻番,是好吃好喝的好日子。

如果現在決定不做飯店,三家店往外轉讓的話少說也值二百萬,那可是純利潤。當然,他們仨不可能不幹,不但要幹,還要大幹。

春節期間訂年夜飯的很多。

去年還沒有定的,可能是覺著餃子館店小,沒瞧到眼上。今年大不同,進臘月就有定的,到臘月十五左右全訂滿了,三家店都是如此。

原計劃春節期間放假,這回不能了。春節期間的工資按著國家規定走,全部雙薪,三十、初一、初二三天給三倍工資。員工全部高興的接受,承諾過年不回家,留下來堅守崗位。

在這一點上豔華和燕子做的比徐總強,當老譚在管理層會上提出春節期間員工工資事的時候倆人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豔華說:“咱們按著國家規定的走,春節期間七天法定假日全部雙薪。誰不想回家過個團圓年,人家不回家在這上班,咱們就是不掙錢也得給,何況還掙錢。”

燕子說:“我大力支持,必須的,並且三十晚上還得聚餐,發紅包。”

“謝謝兩位老闆!”忠清高興的說。

“攤上你們兩個老闆是員工的福。”張麗笑著說。

“有這樣的員工才是咱們的福呢,是不老譚。”豔華說。

老譚笑笑以示贊同。

“咱家現在是三家店,目前看生意很好,有發展前景。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一家飯店發展的好不好,能不能長久的發展下去,看的不是有多少家店,而是家家店能不能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咱們一三年開了兩家店,還裝修了老店,一年沒幹別的,淨裝修店了。

所以說一四年上半年咱們休養生息,修煉內功。廚房抓菜品,前臺抓服務,完善流程標準,規範規章制度,把組織架構建起來,同時建立企業文化,為下一步發展打基礎。

一四年,我們計劃再開兩家店,達到五家。在開店上我們不要著急,穩紮穩打,開一家成功一家,不打無把握之仗。戰線不要拉的太長,得保障供給,還得把管理跟上。管理跟不上啥都白扯。”

老譚做了簡單的總結規劃後,會議就結束了。

參加會議的人陸續走了,整個會議室剩下老譚、豔華、燕子三人。三個人計劃了一下過年時候的事,主要是怎麼給員工吃好喝好玩好,怎麼論功行賞。

高管每人五千塊錢紅包,中層管理人員每人兩千,員工每人二百。

獎金按工分發放,分數高的自然多,分數低的自然少,誰也不會說啥,並有激勵效果。

分數低的肯定是入職時間晚和工作不努力的,看別人拿獎金保證眼熱,有心人會在心裡說一定好好幹,爭取也拿獎金,等沒心的也就那回事,自然淘汰。

得說工分制是個好的管理方法,從主觀上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並且公平公正,實實在在的多勞多得,沒啥虛假。

還有就是到年終沒有選優秀員工的麻煩,在論功行賞的時候看分數就行,沒有任何人提反對意見,心服口服。

工分制在餃子館最初發揮效力並起到顯著效果的時候是在一三年三月份,赤山路店籌備開業之際。老店不少工作兩年的員工分數達到了兩千分,工資自動上漲了二百塊錢,每個月還拿到了一百塊錢的孝慈資金,這叫員工高興不已。

當時正在籌備赤山路店開業,招來的新員工全在老店培訓。新員工一看老員工自動漲工資,並且還額外給孝慈資金,都很震動,認為這個飯店很好,有了在這裡幹下去的決心。加上老員工現身說法,說只要幹得好,分數到了就漲工資,工作滿半年還有工齡獎,每個月還有三百塊錢的滿勤獎等等,說的實心實意,勝過宣傳,聽的心潮澎湃,打定主意。

緊接著分數滿兩千分的員工開始分批公費出去省內遊兩天,這就更刺激了沒達到分數的老員工和新員工,沒達到分數的抓緊攆,新員工決心在這裡長幹。

所以阿巧餃子館招工非常輕鬆,大部分都是本店員工介紹,都不用貼什麼招聘。

定好給員工紅包的事後,燕子說了另外一件事。

張宇對做餃子館心不死,決心合作。

合作是這樣的,燕子和他已經確立戀愛關係,事實上倆人是一家人。他的飯店在年後開春開始停業裝修,然後交給燕子管理。

也就是說燕子開始是飯店老闆,張宇和過去的老馮一樣,不參與管理,只是在背後默默支援。這樣一來做阿巧餃子館就名正言順了。

“我覺得呼市的餐飲市場比省城好,在那待了一個月,仔細的考察了,咱們餃子館在那開保證好使。還有就是咱們早晚得往外地發展,我的意思是現在有現成的飯店,可以試試,先開一家,要是好的話再往下研究,就算不好使也不會賠錢。”燕子說。

老譚和豔華沒馬上開口,相視著笑了。

“你倆笑啥,我說的不對嗎?”燕子看倆人笑有點發毛。

“對,只不過有點胳膊肘往外拐,女生外嚮。”老譚開玩笑道。

“去。”燕子有些臉紅。

“你去呼市的時候我和老譚談過這事,先不說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決定和張總一起過了?這個你得想好。”豔華微笑著問。

“------”燕子思索了一下說:“我感覺他這個人挺好,對我還行,咋說呢,就算決定了。”

說完她的臉頰升起了兩朵粉紅,這是不多見的。

老譚收起玩笑,認真的說:“你要是決定和張宇在一起,那咱們就往呼市發展,不為別的,只要燕姐幸福。”

豔華相跟著點頭。

燕子感動了,眼睛瞬間有些潮溼。

“你倆同意了?”

“同意,有啥不同意的,就和老譚說的,只要燕姐幸福。”豔華說。

“啥時候結婚辦事情?我和豔華陪送你個飯店。”老譚笑道。

三個人一起笑了起來。

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是相互信任。任何人都做不到完全的敞開心扉,無條件的相信他人。但我們必須拿出自己的真誠和人相處,在相處的過程中真心對待,沒有虛假,才能獲得信任。

信任是相互的,這個相互不是必須得到對方的信任,而是在一定的基礎上相信自己,進而信任對方。任何信任都是建立在對自己的強大自信上,沒有自信,很難獲得信任。

所以說很多時候要返觀內照,時常告誡自己,不是沒人信任我們,而是我們給人不自信的印象,誰敢來信任。

老譚、豔華、燕子三人是互相信任的,就是這種信任的存在才讓阿巧餃子館發展的這麼好,同時三人收穫了彼此間堅實而珍貴的友誼。

到呼市開店不是不可以,只是一開始三人訂好了不合作不加盟,只做直營。所以張宇提出合作的時候被拒絕了。

現在不一樣,張宇和燕子是一家人,完全可以。

並且重新裝修是阿巧餃子館投資,張宇不必出資,賺了錢有他一份,誰叫他和燕子是一家呢。至於他和燕子怎麼分那就是他倆的事了,別人管不了。

阿巧餃子館要走向全國的,這是老譚的一個目標,用他的話說做了一輩子餐飲,必須做出點啥來,叫餐飲業給自己一個說法。

二零一四,進軍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