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章 前期準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章 前期準備

八月底,賓館已經可以接待客人了,入住的第一批客人是八個年輕人,四男四女,開了四個房間。看上去是要開學的大學生,處在熱戀時期,開學的前同學聚會,相戀的人情難自禁,不敢在街裡的賓館開房,怕碰到熟人或者親戚,跑到這裡來浪漫。

現在的年輕人,真開放。十年前沒人敢這樣,二十年前得拿結婚證才行,三十年前這叫亂搞男女關系。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現在男女開房已經是見怪不怪的是,不開房才是不正常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袁姐打趣的問老譚有沒有和鐵子開過房,老譚笑著說沒有,並且沒有鐵子。袁姐說那你可注意點,這地方的女人大方,尤其是蒙族女人,相中你跑都跑不了。

老譚心想要是真有那樣的也行,不反對在內蒙來個浪漫。

酒店還沒裝修完,賓館只是試營業,有知道的就過來住,不住也沒關係,主要是為了練兵。

這兩天廚房的人上來了,經過試菜老譚對廚師很不滿意。來應聘的都把自己說得的挺厲害,啥菜都會做,等真正一比劃就不行了,在老譚看來只是小飯店水平,把菜做熟了,沒啥味道,更別提特色了。

開業的時候袁姐想一炮打響,這種水平的廚師肯定不行。尤其開業,來的都是領導,這些領導啥樣老譚清楚,都是皇帝嘴。

試菜的時候袁姐、高廠長、張主任也在,他們品嚐之後也都搖頭。

金星銅業是大集團,還是通遼地區招商引資過來的,產業園是東北最大的銅產品交易中心,開個酒店菜不行說不過去,不說和高階賓館一樣,咋說也得差不多才行。

老譚說得從省城往這邊調廚師。但甘旗卡是個小地方,省城的廚師不願意來。袁姐說不行就出高價,老譚笑了,說出高價也夠嗆,一是不願意來,二是這地方做不長久,不管誰負責也不可能在沒生意的情況下長期僱用一個價位很高的廚師在這炒菜。

既然知道幹不長,也就一兩個月,誰能把本來幹得好好地工作辭了到這來。再說老譚也幹不出那事——明知道幹不長還往這介紹人。

但既然接手了就得想辦法解決,不能把問題留給袁姐。

他說:“放心,啥都能搞定,沒問題,放心交給我。”

透過兩個多月的合作袁姐對老譚已經非常信任,她笑著說:“有你我放心,沒你老譚解決不了的事。”然後想到什麼,說:“晚上去街裡吃烤羊腿,高廠長請客。”

說到烤羊腿老譚想起蒙餐的事,應聘來的蒙餐師傅姓包,三十歲,蒙族人,蒙餐做得很好,已經錄用了。當初買餐具的時候沒買蒙餐的,包師傅要求進些,老譚答應準備到通遼去買。

對袁姐說:“袁姐,還得買部分蒙餐用的餐具。”

袁姐說:“買吧,需要多少錢說個數,明天我拿給你。後天我回遼中總部開會,你領著去買。”

老譚說:“行,沒事。”

俗話說好人好命,困了有人送枕頭。關東人家的李忠清兄弟二人的妹夫也是廚師,家是通遼的,一直在省城工作,菜做得不錯。這兩天下來了,準備回老家通遼。李忠清的弟弟李華清覺著在關東人家幹著沒意思,加上老丈人家也是通遼的,於是和妹夫準備回通遼待兩天,如果通遼有什麼好活準備在通遼幹也行。

李忠清透過張麗知道老譚在甘旗卡工作,於是叫他弟弟華清給老譚打電話,叫華清回通遼的時候到甘旗卡看看老譚,儘儘地主之誼。老譚在關東人家幹的時候和他們弟兄處得不錯,他們也很尊敬老譚。

華清和他妹夫孫海成了之後和老譚吃頓飯喝點酒,在酒桌上談起來酒店的是,華清說反正現在沒活,可以和妹夫在這裡幹兩個月,等老譚啥時候撤就一起撤,能幹到春節最好了,可以在通遼過年,離家還近。老譚當然高興他倆在這幹,有他倆菜品質量能保證,華清跟老譚合作過兩個月,對老譚的菜品和打法都熟悉,還容易上手。

廚師問題就這樣解決了,不但解決了廚師問題,華清妹夫孫海成還順便介紹來個冷盤師傅,手藝很好,解了老譚的燃眉之急。

現在廚房就差一個麵點師傅了。袁姐的意思麵點不上那些樣,她愛吃餃子,準備上餃子。這個老譚拿手,從鶴雨軒到臨江軒,再到青花閣,一直研究餃子了,並且培養了好幾個調餡師傅和不少餃子工。

他想到了王紅,於是把電話打過去。王紅二話沒說就把關東人家的工作辭了,坐車來了甘旗卡。

廚房人員全部到位,現在還差前臺的經理和領班。

在招人這塊說一下,一開始老譚以為以金星銅業這個招牌來招人應該好招,畢竟是大企業,工資有保證,待遇相對來說比街裡的私人飯店要好,有滿勤獎有休息,還有加班費,家遠的提供住宿,住宿條件沒的說,一個寢室四個人,有電視有網路,還能洗浴。

這樣的條件應該好招人,可實際情況並不這樣。這裡位置偏是一方面原因,甘旗卡畢竟是個鎮,雖然八萬多人口,但居住在街裡的並不多,也就一萬多人,大部分都分散在周圍的村村落落、蘇木嘎查。每家每戶的孩子也出來打工,但不在本鎮,都喜歡遠走高飛,去了內蒙首府呼市,或者去了臨近的省城,那裡畢竟是大城市,年輕人出去一回,當然都往大城市奔了。

留在家裡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或者是走不開的中年人,年輕人很少。街裡的年輕人幾乎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不可能出去打工。就連在銅廠上班的大部分是三十五歲以上的,二十多歲的很少,幾乎沒有。

拿招客房的服務員和房嫂來說,就很費勁。原打算找兩個三十多歲、形象姣好、幹活幹淨利索的,可是來應聘的都是四十五歲以上的家庭婦女,形象暫且不論,主要都是蒙族人,漢話不流利,還不認識漢字。除了這些還不能上全天班,晚上五點得回家做飯,有的還得接孫子。

這當然不能用。

最後透過巴特在庫倫找了兩個三十多歲的蒙族女子,離婚的,沒啥拘絆,能在這住,也很喜歡這份工作,才得以解決。兩個人一個叫烏蘭,一個叫塔娜,漢語說得不太流利,能夠正常交流。幹活也更幹淨利索。

倆人在穿衣打扮上和漢族人沒什麼區別,塔娜比較前衛,烏蘭莊重一些。

酒店的服務員和傳菜生年不能招年齡太大的,可是年輕人很難招,來應聘的都是將近四十歲的女的,最年輕的三十歲,二十多歲的根本沒有。

蒙餐包師傅說街裡飯店也大都如此,就是有小姑娘也都是家在街裡的,離飯店不遠,家裡大人能放心些。來這裡工作離家遠,晚上下班天黑,小姑娘不敢一個人回去。在這住的話家裡人也不放心,甚至不讓。如果讓的話就允許孩子去外地打工了,不至於留在家裡。

沒辦法,只能是矬子裡拔將軍,挑形象好的、年輕的、會寫字能開選單能用點菜寶的招。最後招了五個三十多歲的女服務員和兩個傳菜員,傳菜員也是女的,四十歲左右,形象不好但體格好,能幹活。小小子壓根兒沒招上來。

自從我們的國家進入到嶄新的二十一世紀之後,八幾年開始計劃生育的那一代人開始成為年輕人的主力軍,其中有著九零後。

改革開放三十年,社會發展迅速,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過上了好日子。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老話成功的被打破,七十歲不再是一道坎兒,而是正常現象。八十、九十歲的老人逐漸增多,並且健健康康,就連百歲老人也不在少數。

成長起來的八零、九零後不像七零後人那麼密實,同時城市裡各行各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農村出來的孩子到城裡打工,飯店、建築隊不再是唯一選擇。可以選擇的行業很多,機會也很多。像售樓處、理髮店、美容院、工廠、藥店等等,這些地方不比飯店掙得少,並且比飯店輕快,大部分孩子都願意到那去。

飲食服務業能夠容易招到年輕小姑娘小小子的場所也有,比如歌廳、洗浴中心、酒吧、清吧等,這些地方年輕人愛去,一是自由,管的不嚴,二是那地方能玩,比較享受。

從一零年開始,飯店服務員開始進入大齡化,轉入服務大姐和服務大嫂階段,平均年齡在三十歲以上,並且還在持續增長。

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服務員、傳菜生有了,吧檯是袁姐的一個遠房表妹。還差一個經理和一個領班,實在有點難招。老譚沒辦法又招了兩個服務員,準備在這些人中自己培養,不再外聘。

考慮到開業那天領導全來,不能掉鏈子,得把菜品和服務做好,於是給張麗打了電話,叫她在開業的時候把周曉梅派過來幫兩天忙。

張麗爽快答應,並且說順便再給派過來幾個服務員,一定幫著把業開好。

搞定這些事之後開始給廚房人員培訓菜品,給前臺人員培訓服務。由於酒店正在裝修,所有員工沒正式上班,培訓期間是早九點到下午四點。

老譚做培訓沒問題,屬於專業,並且講話幽默,結合實際,大家都很愛聽。雖然前臺都是三十歲往上的家庭婦女,但老譚也有辦法培訓,講些她們愛聽的,結合家裡做家務的情況,轉移到酒店服務上來,只是在語言和行為上規範一下,這些女的也都接受,並且學的挺快。

用他的話說就是家裡來客了,該咋招待咋招待,微笑一些、熱情一些、能說會道一些,把家裡好吃的猛給客人介紹,好喝的拿出來給客人喝,叫客人滿意為目的。

七個服務員裡有五個是蒙族,其中一個叫圖雅琪琪格的問客人要叫喝酒怎麼辦?老譚問在家來客人的時候怎麼辦的?

圖雅琪琪格說:“跟著一起喝,喝高興了唱歌。”

“那咱們也喝,喝高興了唱歌。”然後問:“你會不會唱歌?”

圖雅琪琪格大方的說:“唱歌誰不會,我給你唱一首。”

說完這位蒙族女人沒有矯揉造作,開口唱了一首下馬酒,歌聲動聽,嗓音嘹亮,在沒有伴奏音樂的情況下十分悅耳嘹亮,給老譚的感覺就是原生態。

這才是真正的歌聲呀,他心裡感嘆著。

在培訓的時候老譚深入淺出,講專業知識的時候加進進如何做人做事。從感恩孝道開始滲入,有時講著講著把人打動,淚點低的會不由自主的流出眼淚,深深感動。

“咱們人呀,不容易。從懷胎到落地,從屎坑到成人,都是老媽把咱們一點一點拉扯成人的。知道一輩子給人家賠禮道歉的誰做的最多嗎?咱們的老爸老媽。小時候咱們做錯事,惹禍了,雖然害怕,但第一個想到的就會回家找媽媽。而我們的老媽,我們的老爸卻得揹著我們去給人家賠禮道歉,低三下四的說好話,還得挨著人家的白眼,陪著笑臉。”

“等我們長大一些,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的時候,最先頂撞的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父母。說句實在話,我和大家都是同齡人,都有孩子。問一下,當我們的孩子不聽話頂撞我們的時候是不是非常生氣?當孩子放學沒有按時按點回家是不是非常著急、擔心、惦記,胡思亂想,恐怕孩子發生點啥事?當孩子終於回來之後心才放下,要是見不到孩子連飯都不想吃,甚至不能睡覺?”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我們當了父母對孩子有了惦記和著急,有著希望和期盼。親愛的姐妹們,現在,此時此刻,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想一想,多少年前,我們不也是父母的孩子嗎?我們的父母不也是像我們一樣,為我們惦記、擔心、著急嗎?可是那時我們如何對待父母的?叛逆、反抗、頂撞,甚至是不削一顧。當我們被孩子氣得偷偷抹淚的時候,你可知道,我們的父母曾經為了我們偷偷地掉過多少眼淚呀?”

“別的不說,現在我們為孩子過個生日可以大擺宴席,把親戚朋友都請過來吃喝一頓,在吃喝的時候看著孩子長大心裡充滿欣慰,同時為自己生他那天吃的苦頭也會暗自流淚。是呀,兒的生日娘的苦日,我們有時會忘記自己的生日,卻不能忘記孩子的生日,當我們為孩子慶祝為他祝願的時候多希望聽到孩子說一句‘媽媽辛苦了’。”

“我們是會忘記自己的生日,可是在這個世上有一個人像我們能記住孩子生日一樣記住我們的生日,不是別人,就是生養了我們的母親。我們可曾對給與我們生命並把我們養大成人的母親、父親說過一句,‘爸、媽,你們辛苦了——’”

“永遠記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之所以有今天,活的像個人,是很好的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和做人的品行。有多人喜歡上山拜佛,進廟燒香,以求佛祖保佑。可是,親愛的兄弟姐妹們,你可知道,生養我們的阿爸阿媽,老爸老媽才是真正保佑我們的活菩薩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不要等到那時候才想起孝敬父母,世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道,如果想自己老的那天兒女孝敬,安享晚年,趁父母健在趕緊行動,這才是我們為人子女所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