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玩轉大明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被逼著造反的朱熹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被逼著造反的朱熹洛

山說完了,廟也說完了,現在我們說人,只見吃雞老頭,一身洗得發白的寬鬆長跑,頭髮梳得整整齊齊,在頭頂繞成一團,用一髮簪固定。嘴上的三縷鬍鬚也經過修剪,沒有一根雜毛,一看這老頭就是講究人。很注重生活細節和質量的人。

只見這老者一手拿著烤雞,一手正玩著遊戲。嘴上吃著雞,手上玩著雞,不要亂想,不是小雞,而是在大明帝國很風靡的吃雞遊戲。

老人嘴中嘟囔道:“沒想到這小子混了這麼久,醒來竟然廚藝進步這麼大”。說完又咬了一口雞腿。

哦,又說到了大明帝國,再囉嗦一點,說的具體一點。

話說由於孟婆湯量有一點太大,王不死喝得太多,體重瞬間增加,以至於偏離了原本的投胎軌跡,雖然都吐了出來,又因為孟婆改變了王不死的投胎程式,王不死來到的這個世界,不再是生前的那個世界,而是另一個與前世相似,但有很多不同的世界。

例如王不死前世的世界,我國最悲催,也是最有骨氣的皇帝朱由檢,1644年,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帝吊死在了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樹上,然後就是老李玩砸了,狼狽逃出京城,接著不厚道的吳三桂,一朝怒發為紅顏,引清兵入關,從此中原百姓開始了長達276年的奴性生活。

不過在王不死現在所生活的環境,一切都發生了變化,當然,朱由檢也免不了再一次吊死在後山的歪脖子樹上,只不過也有了一點變化,朱由檢吊死的那棵樹,現在位於應天府的南京,而不是順天府的北平。至於出現偏差的原因,我們後面會講。

現在開始接著講,這個時空的李自成很明顯,謙遜了很多,也不再隨便的打殺,打土豪,搶金銀,好在自己也出身驛站,也算是官僚階級,不知道哪位貴人說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於是老李成功了,結交鄉紳土豪,利用鄉紳治理百姓,禮賢下士,高薪聘請一些當世大儒入朝為官,於是老李成功的改天換地,建立大順朝,一個從開始到結束,就像是開玩笑的朝代。

由於老李出生地位還是很低的,雖然有一份很體面的工作,可是也基本上沒有進過學堂,也沒學過四書五經,雖然出身比朱重八高那麼一點,但是老李的能力與老朱相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李自成苦日子過久了,自然現在就是享受勝利果實的事情,於是乎他也延續明朝時期內閣制度,撒手不管,所有事情都經過內閣幾位閣老商議而定,自己只在後宮享樂就行。

開始時,這種政策還是很不錯的,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只是到了後來,內閣也變了味,人非聖賢,怎能沒有貪慾,存天理,滅人欲。朱老夫子都做不到,上了自己的兒媳,何況是那些凡夫俗子。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利益得失,自己的小九九,於是內閣幾人因為利益分配分歧也就出現了,開始在朝中拉幫立派,朝廷上下被搞得烏煙瘴氣,政令不通,下面的官員自然也是應付了事,苦的當然還是那些百姓。

老李卻是毫不關心,而是在後宮專心造人,因為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老李覺得自己的親人才是最可靠的,自己老爹也已經嗝屁了,兄弟也死的差不多。於是老李就希望自己多點兒子,養兒防老,多養點兒子也能上戰場,不得不說李自成還是有一點憂患意識的。

只是,好吧,他忙著造人,他的子子孫孫也沒閒著,造人的能力絲毫不遜色自己的祖宗,結果等到順朝滅亡,短短幾十年,李自成的子孫就有十幾萬,這些人可都是吃國庫糧的。以至於最後朝廷想平叛都拿不出銀子。

順朝末年,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是時不時的就搞個罷工,示威遊行什麼的,而外面也不太平。

一直以來都是大明藩屬國的朝鮮,明朝萬曆年間,倭國征戰朝鮮被大明軍隊打的落花流水,狼狽逃回倭國,不過倭國人賊心不改,在順朝時,就把自己擺在的孫子的位置,不說臥薪嚐膽,像勾踐那樣,吃吳王夫差拉出的粑粑,但也把自己的姿勢放得很低,知道順朝的皇帝都喜歡美女,倭國政府就不停的朝順朝送女人,就跟不要錢似的。當然這是有代價的,這短短的幾十年,倭國就從順朝學去的大量的技藝,書籍更是一船一船的往倭國運。而且倭國人一直以來都很崇拜漢人,為什麼他們中國會這麼的強大繁榮,他們考察研究了很多年,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他們的種好,於是這些回國的女子都被妥善的保護起來,一發現有懷的,馬上特殊照顧,生下的孩子也會送到各家大名(倭國官名)家裡好好撫養,作為倭國的儲備幹部。早在宋朝時倭國就經常派遣美女前來我國,看到相貌俊朗身體強健的宋人就和他們交好生下孩子,名曰“度種”。要知道倭國人的普遍身高只有一米出頭,正是在中原人士無數次的大方送蝌蚪行為,不僅僅提高了倭國人的智商,還有身高。

孰能想到,倭國人那都是狼子野心,吃完奶就忘了娘,而且還想上了奶孃據為己有,等到順朝末年,國家動盪不安,於是倭國再一次進攻朝鮮,這一次倒沒費什麼波折,一舉拿下,而順朝也是內憂外患,自身難保,無暇顧及朝鮮。然而倭國人也是不知滿足,繼續西進,跨過鴨綠江,攻下建州女真,不得不說,百十年,這滿洲蠻子也學懶了,不思進取,也是花天酒地,再也沒有當年女真鐵騎的風采,被倭國軍隊各個擊破,打的落花流水,然而倭國人個子不高,胃口卻是很大,開始慢慢的染指順朝的疆土,而順朝最後一個帝王,一聽倭國人來了,直接嚇得的跑回陝西老家,畢竟是祖宗起兵之地,有龍氣,刀槍不入。好在山海關城高兵強,倭國人才沒能打進內地。順朝末代皇帝見狀,於是又回到了京城,雖然老家是好,只是風沙太大,嗯,挺傷皮膚的。

泱泱華夏五千年,有英雄,有梟雄,有忠臣也有奸臣,有從衰敗走向富強,也有從強盛走向滅亡,有始有終,花開也會落。

就在這國家危難當頭,終於有人站了出來,此人朱熹洛,參考後來朱熹洛修的家譜來看,朱熹洛的祖上也姓朱,名曰朱國瑞,也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人要是有了權力總想著給自己找個名人當祖宗,例如李家王朝的祖宗道家祖師李耳,至於是真是假,也沒有人會計較,就連幾十代都是貧農的朱元璋,不是也說自己九成是朱熹的子孫嘛,如果不是因此時間實在是相差太多,朱熹1200年犧牲,而朱元璋1328年出生,朱元璋是打算把朱熹寫進自家家譜的。

說到朱熹洛,那又是另一個傳奇故事。

話說朱熹洛跟自己祖宗的遭遇,也是有一些相似的,例如朱熹洛也是和尚出身,只不過朱元璋是因為吃不飽飯才當的和尚,而朱熹洛是打出生那天起,就是和尚。因為他是在和尚廟裡出生的,很不幸的是當時的醫療水平太差,生孩子就像走鬼門關,死亡率實在是太高。朱媽媽生下孩子就撒手人寰。至於孩子他爹,那年代兵荒馬亂的,已經難以考證。

不得不說,朱熹洛的姓朱,說的還是很形象的,例如他就很像豬,像豬一樣能吃。

順朝末年,內憂外患,和尚廟裡也不景氣,世態炎涼,就連下山化緣的和尚都沒有了收入,這一茬的大順百姓果真不行,沒啥同情心,當和尚就是為了吃飽飯,其他的和尚見狀也只能是離開,而朱熹洛沒有走,因為啥,因為他不會化緣,他就像是被寵壞了的孩子,從小就被嬌生慣養,都是被大家寵大的,除了吃,啥也不會,額,唸經還是會的,那是一個和尚的必修課。

終於和尚廟裡唯一的老和尚實在是忍受不住了,自己每天討來的吃食,這小子都會吃去一大半,這樣的日子,清心寡慾的老和尚也受不了啊。

有一天,老和尚找到了朱熹洛,語重心長的說道:“小朱啊。你也在這裡呆了這麼長時間了,是時候出去走一走了,大丈夫志在四方,一個小小的寺廟怎麼拴住你的手腳”。

只是朱熹洛不以為然,:“我感覺這裡挺好,睡覺吃飯唸經,這樣的生活我很喜歡”

老和尚一聽,差一點心臟病發作,強自平復了一口氣,老和尚裝模作樣的掐指一算,大叫一聲:“哎呀”。

朱熹洛好奇,問道“師父你怎麼了”。

“天機不可洩露,天機不可洩露”老和尚閉上了眼睛。

人嘛,說得好聽一點,那是不恥下問,不好聽的你就是賤,強大的好奇心,有時候連生命都不顧。

和尚廟裡的生活本就苦悶,今天竟第一次發現師父還會算命,朱熹洛怎不驚喜,於是問道“師父,快點說,快點說,咋了咋了”

見目的達到,老和尚裝出為難的模樣說道,:“也罷,老衲已經這麼大的歲數了,生死看淡,何必做那小人之態”。

撣了撣滿是補丁的僧袍,和尚接著說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老衲掐指一算,你就是那引領天下之人”。

“我?”朱熹洛也不敢置信,自己的能力自己還是知道的,除了能吃一點,也沒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能力。

“對,就是你,”老和尚肯定的說道:“現在天下紛亂四起,外有強敵,虎視眈眈,正是我輩解救黎民蒼生之際,”

“可是,我能行嗎”朱熹洛還是不大相信自己的能力,

“這是上天賦予你的職責,你是躲不過的,天下的蒼生,還處在水生火熱之中,出家人慈悲為懷,理應為天下百姓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很顯然,老和尚不是專業算命的,忽悠人的本事,還是相差太多,以至於自己說的話,驢唇不對馬嘴,自己都覺得彆扭。

不過忽悠朱熹洛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這孩子年輕,也沒離開過寺廟,心靈還是一張白紙。

朱熹洛猶豫再三,張嘴說道:“還是算了,挺危險的,還是呆在山上安全,有吃有喝的,”

老和尚心痛的捂住了胸口,貌似自己這麼半天,對牛彈琴,白浪費了這麼多的口水。

可是為了自己以後的幸福生活,吃上飽飯,不再養吃白食的,老和尚只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名族大義,講到聖人之事,額,好吧,效果不大。

最後老和尚哭著說道:“孩子,你還是下山吧,山下有豬肘子吃啊”。

“啥啥啥”一聽到吃的,朱熹洛兩眼放光,就像是惡狼碰到了獵物,對豬肘子很是渴望,畢竟在山上待著,和尚不吃葷腥,吃的也都是粗茶淡飯,沒有一點油腥,

“豬,豬肘子,油膩膩的,很好吃的那種”老和尚小聲的說道,畢竟當著佛祖的面,談豬肘子,著實有些不合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我下山,”

就這樣,天時地利人和,小朱竟然成功了。

當然這些都是野史的記載,還是有些保留有些含蓄的,我們也可以揣測,朱熹洛是因為吃得太多,被師父趕下山的,偶爾的機會接觸了造反這一職業,並深深的愛上了這一份職業。

當然後世的子孫們還是不會這麼寫的,他們只會這樣記載朱熹洛心繫天下,看到百姓流離失所,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無奈只能是走上造反的道路。

按照正常人的思維想法,像朱熹洛這樣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誰曾想到,上天不僅僅給朱熹洛開了門和窗,就連屋頂都替他掀了,關於小朱的奮鬥史,完全可以另開一本書,書名就叫《小朱皇帝是怎樣煉成的》,然後再加上一個破折號,本書純屬虛構,若以雷同,絕對是撞鬼,

拋開朱熹洛不管,大順朝歷經不到百年,就像是在建的大廈,每一層都偷工減料,倒塌那也是必然。內憂外患,換成任何人只要輕輕一推,大廈就會傾倒,估計小朱家的祖墳埋得好,正好被朱熹洛趕上。

當然為了證明自己,朱熹洛的正統性,於是,朱熹洛的祖宗變成了大明的開國皇帝--朱重八,而朱熹洛為了致敬祖宗朱重八,也改國號大明,為了區分朱明王朝,史學家稱此大明為大明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