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哈佛凌晨五點半最新章節列表 > 前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前言

生活好比橄欖球比賽,原則就是奮力衝向底線。

那一年,哈佛大學校慶,打算邀請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參加。可是里根卻向哈佛大學提出了送個榮譽博士的頭銜給他的要求。結果,哈佛大學校慶的慶典如期舉行,只是少了里根總統的身影。因為哈佛大學認為,他跟學術一點兒不沾邊,故拒絕授予他“榮譽博士”的頭銜。

為什麼一所大學竟然敢拒絕總統的要求呢?它到底有什麼能耐對總統“發脾氣耍性子”呢?我們且來看看幾個排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自00年創辦以來,一直將哈佛大學評為世界第一學府;泰晤士《世界聲譽排名》自011年首度發表以來,一直將哈佛大學列作全球第一學府;《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全美大學本科排名中,哈佛大學多年來也都排在第二名的位置上……

一所世人矚目的大學,一座世界學子心目中最理想的知識殿堂,一個培養了無數位世界精英的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它之所以敢於對名人說“NO”,是因為它有原則和底線!

它的原則就是要站在歷史與學術的高度去培養人才,故絕對不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讓自己的教學理念大打折扣!

它的底線就是,勤奮與努力!要想獲得哈佛大學的學位,必須有真材實料,必須經歷一定的磨礪,必須經過嚴格的篩選和考核!

正如美國第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所說:“生活好比橄欖球比賽,原則就是奮力衝向底線。”

對於里根總統,他都沒有參加過“橄欖球比賽”,沒有在賽場上“奮力地衝向底線”,怎麼可能會獲得最後的勝利呢?一個沒有上過戰場的士兵,怎麼可能會立軍功呢?一個沒有上過演講臺的人,怎麼可能會獲得觀眾的掌聲呢?

哈佛大學,從166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屹立起來之時,就註定了這座巍然聳立的“龐然大物”是堅不可摧的,其原則是永不動搖的,不管是它的建築群還是它教育理念和辦學精神。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即使現在,對手也不停地翻動書頁;現在流的口水,將成為明天的眼淚;只有比別人更早、更勤奮地努力,才能嚐到成功的滋味……”哈佛大學0條校訓中,三分之一的訓條講的都與“勤奮努力”有關。這充分說明,哈佛大學最為經典的教育點在於“勤奮努力”這四個字上。

成功和勤奮努力到底有著怎樣的關係?很多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哈佛大學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成功是勤奮努力的結果,勤奮努力是成功的必備條件,而成功的關鍵在於勤奮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勤奮努力的人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哈佛大學培養的8位美國總統之一的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二世,他是美國第44任總統,008年初次當選,01年成功連任。

他是一個超級勤奮的人,是一個長期以來都揣著一股堅忍不拔的勁兒奮力向目標的人,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

198年夏天,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奧巴馬去了收入極低的社群組織工作。那是他的第一份職業。他在那裡工作了年,看到了很多社會的陰暗面,這使他暗暗下定決心要“改革時弊”。

在社群工作的時候,奧巴馬每天就拿著一張地圖,開著一輛破舊的“本田”車穿行在芝加哥的貧困社群裡,與當地的黑人牧師一起動員中低收入的黑人們參與改變生活處境的專案。工作內容不簡單,也不輕鬆,奧巴馬對此沒有半句怨言,三年如一日地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上孜孜不倦地勞動著。這使他獲得了同事極高的評價,他們認為他的處事能力非常強,而且在他身上有一點最為出色,那就是“勤學努力”,他做任何一個決定時都經過深思熟慮,一旦做了決定就一定會想辦法實現,絕不會半途而廢。

據當年僱用奧巴馬參與社群組織工作的格拉爾德·凱爾曼回憶說,年的社群工作,雖然成果微小,但是卻能夠改變他的生活,儘管不足以改變美國社會,但是卻讓奧巴馬滋生了改變美國的想法。

結束社群工作之後,奧巴馬考取了哈佛大學法學院。他在這所知名的學府裡,不僅汲取知識的養分,還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做了知名專業學術月刊《哈佛法學評論》的首位黑人主席。這更加堅定了他要“改變美國社會”、要從政的想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從哈佛的法學院畢業後,奧巴馬回到芝加哥,有計劃地開始了政治生涯。儘管當時他就職的律師事務所規模不太大,但卻與政界聯絡密切,以處理民權糾紛的訴訟見長,他在那裡慢慢為自己的政治生涯打下了根基。

1996年,奧巴馬成功當選伊利諾伊州參議員,那是他政治生涯的起步。到004年,他當選聯邦參議員,才算正式踏上全國政壇。當時的奧巴馬名不見經傳,很多人都不認識這個黑人議員,也不太信任他。可是他的學識和口才深得當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翰·克里賞識,他得以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沒有所謂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美國,只有美利堅合眾國。沒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裔和亞洲裔的美國,只有美利堅合眾國。”奧巴馬在黨代會上如此描述他夢想中的美國,他的演說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他也因此成為美國政壇新星,這為他後來成功當選美國總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當他宣佈要參加總統選舉時,無論政界還是媒體,大家都還是不太看好他的。他的身世和背景過於“非主流”,非洲裔血統容易觸動美國政治生活中最為敏感的種族話題。就連他的性格魅力、出眾的口才和過人的學識都成了他選舉的障礙,大家覺得他“誇誇其談”,缺乏實幹經驗。但是奧巴馬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繼續他的“理想”,繼續他勤奮努力的精神。他和他的競選班子奮戰在選舉的最前線,動用網際網路和手機短信等高技術手段發動年輕選民支援,結果募得高額競選資金,創下了籌款1.5億美元的紀錄。

在大選進入最後階段時,奧巴馬在圍繞經濟、伊拉克戰爭、種族等重大話題時表現出了充分的靈活性,展示出了作為未來國家領袖應有的務實精神。如奧巴馬曾因反對現任共和黨人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而出名,故而要求政府無條件撤出美軍駐伊拉克部隊,這得到了民主黨自由派人士的支援;一些黑人選民質疑他參與的黑人民權運動有限,且是由白人母親和外祖母撫養長大的,並非傳統意義的美國黑人,但是奧巴馬大膽地反擊說他同樣因為膚色受過歧視,稱自己的存在顯現美國民權運動的進步;針對民眾對他從政經驗不足的指責,他以自己競選班子的成功運作予以反擊……

奧巴馬的每一個努力,每一次反擊都深深地觸動了選民的心,正是他那種務實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態度打動了絕大多數選民。

功夫不負有心人,奧巴馬的努力得到了選民的信任,在最後時刻,絕大多數選民們都給他投去了關鍵的一票,使他這個既無財力支援,在首都華盛頓政壇也人脈有限的平民出身的黑人勝出了,成了美國的新一任總統。

如果非要說奧巴馬008年當選總統的原因中有“幸運”的成分的話,那麼01年他得以連任,難道也是幸運嗎?

奧巴馬執政四年間,對內實施了汽車挽救行動,出臺了減稅政策,大力推進了全民醫療改革,阻止了美國經濟大蕭條,對外結束了伊拉克戰爭……這些政績實實在在地擺在那裡,成了奧巴馬連任的最大籌碼,選民們也為此再一次將信任的目光投向了奧巴馬。

奧巴馬的政治才能自然不必說,但他最出色的表現在於他的個人魅力。他於演說中提的“美國夢”,道出了無數美國人的心聲,他長期以來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選民們也看在眼裡。

每個人的心底都會有一個夢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種不斷地創造條件、奮力去實現這個夢想的韌勁和幹勁。奧巴馬有,無數個哈佛學子有,所以他們成功了,他們有的成為了美國總統,有的在科技領域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成為了科學家。有的在文學領域留下了不朽的文學鉅著成為聞名於世的文學家,當然,也有的在商業領域創下了巨大的財富,成為世界級的富豪……

如果朋友們也想自己有所成就的話,就務必要以哈佛大學培養出來的頂尖人才為榜樣,學習他們勤奮努力、惜時如金,凌晨五點半還在圖書館和自習室靜坐學習,為達目的奮力前行永不停歇的精神和態度;學習他們在大壓力面前,在大挫折大困難面前,依然保持一份自信從容地應對的大氣風範;學習他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堅持選擇適合自己的路昂首前行,不走捷徑,不怕走彎路,始終堅持自己的底線自己的原則,將自控自律發揮得淋漓盡致而絕不讓自己行差踏錯……

“人生是一座可以採掘開拓的金礦,但是因為勤奮程度不同,給予每個人的回報也不相同。”你想在這一生中收穫怎樣的成功,收穫多少成功,那就要看你付出幾分辛勤的汗水了。

“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朋友們,加油!

劉文獻

014.5.1(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