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逆夜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嫌隙生 驚現皇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嫌隙生 驚現皇商

“唰!”

劉衡、鄒兆南、易少澤、方為漢此時齊刷刷的站了起來。

今天一大早,天才麻麻亮,黃好武就夥同著劉家、鄒家和易家的僮僕守在了學院門前,等待著院試放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鄒、易、方四人瞅著打頭回來的黃好武,幾人目光熱切,異口同聲的問道:“我等院試成績如何,快快道來。”

黃好武平復了氣息,拱手道:“此次院試,我家大公子與再坐的四位公子皆榜上有名。”

“好耶!”

易少澤神色激動的喝出聲來,用他那把經常把玩的倭國摺扇,在手掌上敲了一下。

劉衡也是面帶喜悅,望著黃好武,追問道:“剛才聽你喊叫,我五人之中有人中了第一名桉首,你且說說吧!”

黑大個正了正衣衫,目光與老神在在坐在靠背椅子上,品著香茗的蕭銘中一接觸,見蕭大公子微微點了點頭,便稟報道:“湖廣今科院試,經過正、復二場,共錄二十五人,我家公子獲第一名桉首,方家公子榮登第三名,鄒家公子得第七名,劉家公子考取第二十二名,易家公子排名最末。”

聽完黃好武的稟報,易少澤暗道一聲:“好險。”

劉衡則是瞄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蕭銘中,臉上露出了幾分古怪之色,心中暗忖:“這黃口小兒,還真是好運道,居然名列老夫之上,真是不知所謂。”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這次衡州府五人前來趕赴院試,可算是大獲全勝,五人都成了朝廷正式的生員,算是有了功名的秀才相公。踏入了士大夫階層,有了免除差徭,見官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五人之中還是少年的蕭銘中、方為漢和尚未及冠的鄒兆南成績甚優。已經年過而立的劉衡和易少澤也算是勉強過關。文人相輕,一場院考卻讓同鄉的五人心中都起了些許小心思,產生了一絲隔閡。

方為漢、鄒兆南同蕭銘中熱烈的交流起了院試中所作的經義文章與帖詩。易少澤也插科打諢,參與其中。劉衡則沉默不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聊了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其他幾家負責看榜的僮僕陸續回來,五人得到了更加全面的訊息。

“三天後,院試取得生員功名的二十五名學子,都要前去拜見這次的主考座師湖廣學政劉憑大人。我等可要一同前往?”鄒兆南問道。

院試開考之前的十來天,衡州府前來赴考的五人,從梅塢江心島搬到了武昌府城中,在臨近學院的地方各自租了房舍用來備考。這次前來省城赴考的湖廣學子人數眾多,造成學院附近的房源緊張,使得五人並沒有能夠租住在一塊。

“不了,還是各自前去吧!”劉衡,劉律之婉拒了邀請。

察覺到茶桌上的氣氛有點不對勁,劉衡這種不陰不陽,酸熘熘的態度讓蕭銘中有些反感。

“今天就聚到這兒吧!”蕭銘中掏出了一錠一兩重的銀元寶,起身離開了紅木靠背椅,來到了小桃父女面前,遞上銀元寶,笑著說道:“唱的曲子我很喜歡,有意境很暖心,這個賞給你們。”

“多謝貴客打賞。”小桃道了個萬福。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為漢、好武我們走。”蕭銘中叫上了同住在左近的方為漢,就要離開。

只見此時劉衡帶著自家僮僕,一言不發,甩袖率先離開。

“這……這……”

此次作東的易少澤,被眼前的一幕噎得語塞。一場同窗之間邀約看榜的茶會,莫名其妙的就這樣不歡而散了。

餘下三人向易少澤抱拳一揖,方為漢道:“這劉律之不可理喻,明安兄,不必介懷!”

鄒兆南道:“謝過明安兄款待,讓我這次在沙粒中淘得珍珠。”

“此話何解?”易少澤瞪大了眼睛。

鄒兆南走向賣唱的父女二人,神情懇切的說:“我是衡州鄒家子弟,家父是廣州府的推官。你們倆可願投靠我家?我保你們父女倆衣食無憂。”

小桃聞言,緊張地拽緊了瞎老頭的衣袖。老頭輕輕拍了拍小姑娘的手,期盼的說道:“承蒙公子看重,小老兒父女願意投靠公子家為僕。”

這就是如今大明朝的現實,有人只為了一口吃得,就去給人賣命。有人只為了活下去,甘願給人為奴為僕!能夠遇到一個好的主子是何等的幸運。

人的價值是什麼?活著。和那想做奴才都做不成的流民比起來,瞎子老頭和小桃姑娘是幸運的,衡州府鄒家是遠近聞名的積善之家,能夠做鄒家的奴僕,未嘗不是有了一條活路。

學宮巷的一間帶著小院的草廬中,蕭銘中在房中的火塘裡烤著番薯。

番薯也叫甘薯、返蜜地瓜、紅薯、山芋等名,大明萬曆年間傳入中國,這玩意產量高,不挑地,荒灘沙地也能種植,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制酒精。沒有官府的大力推廣,除了福建一帶有人嘗試種植以外,番薯的種植在大明朝的其他地方並不多見。

後世而來的蕭銘中,對這種讓滿清皇朝享國近三百年,創造康乾盛世的紅薯盛世記憶深刻。蕭銘中找蕭大千戶派人去到廣東、福建尋來苗種,在衡州衛江東千戶所的荒灘山地見縫插針的種植上紅薯。

蕭銘中此時身邊圍著幾個童子營的少年。

“大眼仔,去,把這兩個烤好的地瓜送去給對門的方相公。”蕭銘中用火鉗將兩個紅薯從火塘中扒出。

大眼仔將手包裹在衣袖中,揀起兩個地瓜放到一個土瓷碗裡,端著碗出了小院,給對門的方為漢送去。

不一會,大眼仔就拿著個空碗回來,同來的還有黃好武和另一名童子營的少年。

“怎麼樣?”蕭銘中看向黃好武,問了一句。

“猴子,你來講。”黃好武讓和他一起進屋,小名叫猴子的少年來回答蕭銘中。

“稟報少主,這家范家商號位置十分不錯,附近的小巷四通八達,離水門最近,有水道相連,是個藏身的好去處。”猴子這時一副叫花子的打扮,畢恭畢敬的講述著自己打探到的訊息。

“這範家商號裡的人多嗎?”蕭銘中繼續問道。

“有五十來號人,大多是老西,還有幾個遼東口音。”猴子回答道。

“范家……老西……遼東……”

蕭銘中口中喃喃著,突然想起了什麼,大聲說了出來:“范家,八大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