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古代養家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 29、種上果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9、種上果苗

“小哥, 要不要買兩隻母雞回去下蛋?”攤子的老伯感受到穆子期專注的目光, 就高興地介紹道,“不是我說,我的小雞養得健壯,你買回家肯定能養活。”

他見穆子期的目光又轉回到成年母雞這裡, 連忙說道:“我這雞還可以下蛋,要不是最近的價錢上漲, 我還捨不得拿來賣。”

“現在價錢漲了?”穆子期眨眨眼。

“嗯,以前一只能下蛋的母雞一斤賣二十文錢, 現在要二十三文了, 最近官府遷了一些災民過來, 鎮上什麼東西都跟著漲價。”老伯笑眯眯道,“除非你去買種子和糧食,那兩家是官府開的,不會漲。”

我就是你所說的災民,穆子期哭笑不得,沒想到他們的到來竟然致使當地的物價上漲。

“阿伯, 你能確保我買的雞是母的嗎?”穆子期看著那毛絨絨的小雞, 很是懷疑, 這麼小怎麼能分辨他們的公母?

“我說是母的就是母的, 不是的話你可以到豐收村找我,都是鄉裡鄉親的,我可不會坑人,會被人罵脊樑骨的。”攤子的老伯吹胡子瞪眼。

穆子期託著腮思考了會, 終究還是買了三隻剛孵出來沒多久的小雞和一只能下蛋的母雞,這一共就花了八十五文錢,當然,還低價磨來一隻雞籠。

提著雞籠,揹著揹簍走在大街上,穆子期看這些農副產品看得津津有味。令他遺憾的是,走完兩條大街都沒能看到有果苗賣。

那些村民說得沒錯,他們家沒那麼多人手,他並不打算在矮山坡上的旱地種莊稼,他的計劃是種植荔枝、黃皮、芒果之類的熱帶水果,這種果樹他前世在老家見人種過,特別是黃皮樹,打理起來比較簡單。

現在就看有哪一種賣了。

“怎麼偏偏就沒有人賣呢?”穆子期暗自嘀咕,“現在是春天,正是植樹的好季節啊。”他還想著明年或後年就開始賣果了呢。

想歸想,穆子期見自己耽擱時間久了,怕郝村長已經開完會,數一數見自己已經買完東西,特別是種子已經買好,就直接回到鎮衙門等候。

沒讓他等多久,等他套上牛車後,不到一刻鍾,郝村長跟著其他人從門內走出來了。

穆子期眯眼看了下,發現和郝村長有同樣氣質的人並不少,他們的年紀不大,最大的不過三十五六歲,最年輕的就是郝村長,才二十七八歲,他們的站姿足以說明他們是一群當過兵的人,而且退役的時間不長。

另一部分人的氣質顯得儒雅一些,兩方人算是涇渭分明。

“買好東西了?”郝村長看著板車上的雞籠和揹簍,又問,“還有什麼要買嗎?”

穆子期搖搖頭。

“那陪我去買豬肉。”郝村長拍拍他的肩膀,兩人牽著牛走到肉鋪。

穆子期看著那沒剩下多少肥肉的豬肉,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那麼饞肉的自己怎麼會忘記可以直接買肉!

於是,等村長買了兩斤五花肉後,穆子期緊隨其後,直接買下兩根豬骨頭和肉鋪上最後一斤瘦多肥少的豬肉,花了他十五文錢。想到連豬骨頭都買了,不能不買蘿蔔,只好又跑到隔壁的攤子買下。最後還得去木工店把他已經交錢的犁搬上牛車,這一耽擱,等他們回去的時候,太陽已經高掛中央。

“村長,你們去開會不能吃飯嗎?”穆子期好奇地問道,還不能吃個工作餐?

“今天不吃,農忙時候,大夥都沒心思。”郝村長不好意思說會上大家為修路的事爭成一團,氣得連飯都不吃了。

穆子期點點頭,有心想問他們開會的內容,但思忖了會,還是沒有問出口。今天他跟來開會,已經算是佔了便宜,知道了之前不知道的訊息。

他不問,郝村長倒是說起來:“大郎,等鎮上的小學學堂開了,你記得來入學,依你的年齡還是符合條件的。你學東西快,資質好,不唸書可惜了。”比起當初他在軍中學習的痛苦,每次他看到穆子期那舉一反三的能力就有些羨慕。

旁人羨慕他能識文斷字,可他真那麼優秀的話早就考上軍校當上軍官了,興許自己的手指也不會斷。現在碰到穆子期,他起了愛才之心,不忍心讓他在鄉下埋沒,一輩子做個種地的農戶。

“我聽豐收村的嚴日初說過了,村長,什麼時候能入學?我應該會去。”穆子期忙問道,也不知道大夏朝會不會讓孩童免費入學?如果是就好了。

“大約是在八月份,我到時會告訴你們,不用急。”郝村長接著說道,“束脩,呃,小學的學費並不貴,你們家肯定能出得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穆子期默然,原來沒有免費學校和義務教育啊。轉念一想,真免費的話那得花多少錢?估摸著是這段時間流民增多,國家財政支出大,想免費很難。更何況,人都有一種心理,自己花錢去做的事才會有幹勁,如果是免費得到的,興許就不珍惜了。

說說笑笑間,他們很快就回到清溪村。

家裡人剛吃完飯,見到穆子期回來,大家都很是高興,尤其是看到揹簍裡的豬肉和骨頭。

“好,我待會就切點薑片用瓦罐熬骨頭湯,等你們下工回來就能喝了。”怎麼熬製骨頭湯她在林縣的時候專門請教過妯娌,老葉氏覺得自己的手藝很能拿得出手。

眾人連連點頭,穆子期把集市上的事大概說了一下,讓大夥兒聽得津津有味。

老葉氏聽到母雞的價格那麼貴,有些心疼。

“大郎,先不說了,我給你留了飯,你先吃。”老葉氏打斷穆子清的問話。

瑞珠則看著雞籠雙眼放光:“以後這雞晚上就放在門口,可不能讓別人偷了。”

“是呀,我給它們挖野菜吃。”穆圓圓忙介面道。

陳香拿起柴刀,笑道:“我現在就去山上砍幾根竹子把門前這塊地圍起來,幾隻雞而已,可以放養在圈子裡,晚上再捉回雞籠。”

穆子期點點頭,他讓穆子清把自己幫忙買的東西送到劉家,自己則洗了把臉,這才從鍋裡端起飯菜開始用飯。

果然,老葉氏說到做到,今天中午的米飯真的放有幾片油汪汪的臘肉,要不是今天早上他吃過肉包子,現在肯定是狼吞虎嚥了。

日子如流水般在不緊不慢地流淌,家裡多了一隻母雞後,只要雞下蛋,他們總能喝到一小碗雞蛋野菜湯,算是聊勝於無。

穆子期把自家的地除完草、找出石塊,就請了村裡的許大爺教他和陳香犁地。等學會後,他們倆就幾乎日夜長在地裡埋頭苦幹。因為他聽鎮上的農官說過,黃豆現在再不播種就會影響今後的收成。

陳香趕牛犁地,他拎著鋤頭跟在後面,把翻起來的土塊敲碎,等整累了,兩人又換回來。如此這般做下來,每天不弄到精疲力盡是不回家的。有時牛罷工,他們還得哄著。

兩人在耕翻後還得作壟,只好把種豆的事交給瑞珠和穆子清。他們請教過村長,知道先挖淺坑,再撒豆種,然後埋上一層淺淺的土,最後還得在土裡撒上一層草木灰。

忙完穆家的六畝地還不行,還有陳香的三畝呢。就這樣,別人家還對他們家羨慕得緊,畢竟家裡的這頭牛幫了大忙。就連劉延知在用牛耕地時都感嘆道:“有頭牛實在是方便,早知道在港口我咬咬牙就買下了。”也不用現在等別家的牛來使用。

他後悔得很,這才叫砍柴不誤磨刀工。看現在穆家的小日子過得多好,在忙完地裡的活後,他們家的牛還可以到鎮上去拉磚。要不是穆家愛惜牛,在空閒時間肯定能把牛租出去賺錢。

穆子期聞言,只能笑道:“你這算什麼後悔?我奶奶那才叫後悔呢,她老人家每次看著家裡的銀錢慢慢減少,只好拿著那張再也兌換不了的銀票長吁短嘆,說後悔當初沒有聽我的話,早早準備好逃荒的事。不說別的,單是把銀子從錢莊裡兌出來,咱們那天晚上逃跑時也許還能拿多兩個銀錠呢。”

“安寧縣承平已久,誰會想到它會城破?”劉延知覺得老葉氏不信穆子期的話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那時的穆子期才十歲出頭,且穆家是官家,自認為是最安全的,而且消息靈通,總覺得還有時間準備,誰曉得一切都發生得猝不及防。

“我家當初也帶了不少細軟上路,可一路奔逃,好多東西都不知落在哪裡去了。”劉延知說到這裡,頓了頓,嘆道,“哎,說這麼多沒用,咱們能逃出來,現在坐在這裡聊天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他想到父母的屍骨,當時他們逃得太急,後來也不敢回去收斂屍體,也許父母的屍身已經被人或野狗……

不能想了!劉延知摸摸胸骨,決定等朝廷打到那邊,自己一定要去尋找父母的屍骨,免得餘生不安。

兩人正在閒聊呢,旁邊走過的村民看到穆家正在吃草的牛,再次感嘆有牛就是方便。

穆子期抿嘴一笑,的確,有牛是方便,可起早貪黑在地裡忙活,就算有牛他同樣覺得累啊,所幸也就這幾天,要不然他真的覺得自己快要堅持不下去了。

他覺得自己不能把種田作為自己未來的方向,這項工作實在不適合怕苦怕累的自己,他現在祈禱鎮上的學堂快點建起來,他一定會好好學習,考個功名,啊不,是文憑出來,爭取跳出農門。

幸好現在他們家的春耕總算結束了。接下來,家裡的重點就放在新房子的建造上。

剛一開始,郝村長原本的計劃是讓村裡的三十戶人家蓋一模一樣的房子,分成兩列,面對面,然後在村頭村尾加個大門,這樣晚上門一關,野獸、賊人都進不來,安全性大增。

穆子期等人原本是沒有意見的,雖然這樣會和左鄰右舍捱得近,但為了安全也就忍了。結果郝村長和村民們一交流,發現大家的想法都不同。

家庭經濟條件不同,想法不同,想要建一樣的房子總會委屈其中一部分人。

再說了,萬一以後有人富裕了想把老房子推倒重建呢?難不成還得另選地方?

最重要的是,目前芙蓉鎮境內根本沒有發現有什麼賊人,在軍隊掃蕩一遍又一遍後,現在安全得很,堪稱路不拾遺。

那些賊人也不傻,早在分地的政策出來,他們就紛紛下山從良了,死硬不改的不是在深山裡做野人,就是腦袋成為軍隊的戰績。

至於野獸?起碼穆子期搬來清溪村住這麼久,沒發現有野獸下村傷人。

說這麼多是因為郝村長在計劃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在徵求大家的意見後,村裡現在決定大體按照規劃來建房,中間要留出讓路人行走的地方,然後在自己的地盤上想蓋多少間就多少間,村長就不管了。

穆子期覺得自家有一畝地可以蓋,想想前世他家的單鋪面,再看看這算是寬敞的土地,他興奮極了。不單單是他興奮,全家人都很興奮,建房前單是為了房子的朝向就吵了半天。當然,最終還是穆子期和老葉氏拿主意。

等村長把全村的戶籍辦下來後,穆子期就立馬到大夏錢莊辦理借貸,借的是最高額七兩銀子,這樣每月只需還月息二十一文錢。

緊接著,在村裡其他人還在田裡插秧時,他們家就請了鎮上的建房隊來幫忙建房。這建房隊是一些比他們來得早的村民組成的,他們一般是同一個村的人,在一個會建房的領隊帶領下,在各個村幫忙建房,不用幫他們準備飯食,只需自己出工料,再給他們工錢就行,十分方便,就是錢花多了點。

穆子期打聽過這隊人的手藝不錯,要不是他們家建房時間快,以後不一定能請到他們。

“快點建好吧,我想住新房。”穆子清嘀咕道,前天颳風下小雨,可把他們折騰得夠嗆。

挖地基、砌牆、上樑……建房的動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穆子期和陳香每天都會到現場檢視,有時還會幫忙搬磚之類的,他也不覺得吃虧,反正他在這裡,那些人不敢偷工減料,順便還可以和他們交談,算是進一步熟悉芙蓉鎮周邊的情況。

他還是有收穫的,透過和領隊的交流,他總算找到合適的果苗。

“大哥,陳大哥,你們回來了!”這天下午,穆子清上山砍柴回來,還未踏進自家門口,就看到五天不見的穆子期和陳香正從牛車上下來,頓時大喜,“大哥,你回來了還要再出去嗎?”這些天大哥出去買果苗,他覺得家裡吃飯都不香了。

雖然有奶奶和瑞珠在,但他還是覺得大哥最讓人靠得住。

“嗯,我回來了。”穆子期笑眯眯道,從面帶笑容的老葉氏手中接過木碗,把裡面的溫水一飲而盡,再道,“這次買夠果苗了,暫時不用再出去。”

郝村長並不瞭解附近果農的情況,正好幫他們家建房的領隊知道,穆子期二話不說,問清楚地址,前幾天就帶上錢和陳香一起趕著牛車到鄰縣去買樹苗。去到那裡還不行,穆子期還到附近問過其他村民,主要是想瞭解果農家裡的荔枝是不是好品種,答案確定後他才下定決心買的。

家裡的銀錢不多,用的時候終究要謹慎點。

“大哥,我們真的要種果樹嗎?”穆子清把一小捆柴火挨著草棚放好,問道,“和我一起上山砍柴的人有幾個在笑我們糟蹋地呢,說我們不種糧食,種水果不當吃,不會過日子。”說到這裡,他氣得臉頰都鼓起來了。

“不用理會他們,每戶的情況不同,種果樹就適合我們家。”穆子期看了憤憤不平的弟弟一眼,笑道,“你應該高興才對,過兩年就能有荔枝吃了。”

“是詩句‘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裡說的荔枝嗎?”穆子清的注意力果然被轉移了,興奮地說道,“我還從來沒吃過荔枝呢。”

穆子期理解他的興奮,這時候的道路交通條件不好,他們家又不是權貴之家,老家離南方這邊較遠,所以想吃點荔枝還是很難的。

正在這時,穿著細棉布裙的穆圓圓提著小籃子回來,她聽到這話也高興地咧開小嘴,叫道:“大哥,那什麼時候能結果呀?”籃子裡裝的是鮮嫩的野菜,是她在河邊採摘的。

穆子期見弟弟妹妹乖巧聽話,勤勞肯幹,心中頗為滿意,對於他們的問題也很有耐心回答:“我買的是人家特意嫁接過的果苗,已經兩年生,估摸著明年或後年就能結果了。”

他們家有兩畝旱地,荔枝樹以後能長得很高,為了方便採摘,穆子期打算等採摘後就把樹的高度控制在兩米左右,再高就不方便摘果了。

想到即將可以吃到的果子,孩子們一下子高興起來。

怕放久了果樹不易成活,穆子期等人在家裡和老葉氏說完幾句話就趁著太陽還未落山,直接把牛車趕到山腳下,再扛著果苗就往山坡上走。

他們家的兩畝旱地都在半山坡上,去買果苗前,穆子期早已和陳香一起把樹坑挖好,現在直接種下就行,省了不少時間。

正好,在穆家和陳家的地中間有一個小水潭,裡面的水不知是從那座山上流下的泉水,他們不敢直接喝,但用來澆水是可行的。想當初他們兩家抽中這兩塊地時,村民知道這裡有水後都很是羨慕和妒忌。

五個人一起幹活,在天色快要變黑之前,他們總算把這一百棵果苗種完了,緊接著澆上定根水,穆子期等人這才藉著最後一點餘光回到草棚子。

老葉氏在門口提著油燈張望,聽到牛的叫聲,這才松了口氣,等他們回到家後忍不住埋怨:“再遲一點天就黑了,有事可以明早再做,以後不許再弄這麼晚了。”生怕他們在山上遇到狼。

穆子期嘿嘿一笑,等嚥下口中的飯菜才回道:“我這不是想快點把樹苗種完嗎?這可花了我們四兩銀子。”一棵兩年生的荔枝樹苗要四十文錢,剛開始那果農想要五十文,還是穆子期和他磨了半天嘴皮子才減下來的。

當然,最主要的是附近很少人種果樹,旁人種糧食還怕不夠地方呢。再加上果農家裡的荔枝去年是第一次結果,果量很少,當地的交通不便,他們果子的銷售情況不大好,農戶們不買賬,要不然他肯定不會降低價格,最後還送了他兩棵荔枝果苗。

穆子期現在把價格說了一遍,又笑道:“我下次還打算到附近買幾棵黃皮和龍眼樹,等建好房子就把它們種在前後院,嗯,剩下的那兩棵荔枝樹就種在門前,挨著咱們的水田,反正總有地方種的。三郎、圓圓,你們還想吃什麼水果?一併說出來,到時我們看能不能在山上找找,看有沒有野生的,比如楊梅之類的。”

想到酸酸甜甜的楊梅,穆子期就覺得口中生津。

南方就這點好,熱帶水果多,以後自己有口福了。想到前世吃的水果,原以為自己不愛吃的穆子期,發現自己竟然頗為想念。

穿越到這裡才知道,現代的生活條件是多麼地優越!普通百姓過得也是有滋有味。

第二天一大早,穆子期刷牙洗臉後就早早出門,先爬上山坡去看了下昨天下午種下的果苗,見它們的葉子還算精神,這才放下心來。

嗯,在它們沒有定植前,他打算每天傍晚都來澆一遍水,最近春雨都沒下了,怕影響到它們的生長。

他圍著這兩畝地轉了一會兒,想到這裡的樹苗花了他四兩銀子,就忍不住琢磨著是不是在邊上圍上一圈籬笆?也不用砍竹子,直接從其他山上把那些荊棘樹移植過來就行。

這種荊棘樹容易成活,扦插也不難,而且還可以在荊棘籬笆後面種下一圈枸杞樹,這樣下來就有兩層籬笆,可以有效隔離小動物的啃咬。

唯一的麻煩就是荊棘樹長得太快,到時要及時砍伐。想一想,這點麻煩和得到的好處相比完全不算什麼。

想到就做,穆子期回去吃早飯時就和老葉氏說起這事。

“嗯,可以,我看咱們新房的前院也可以用籬笆圍起來,省得咱們家在裡面做什麼都有人在外邊探頭探腦。”老葉氏想到自家做飯時,那些好奇朝這邊觀望的村民就有些心煩。她知道對方可能沒有惡意,但這種試探還是讓她有些不自在,不堪其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