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長生最新章節列表 > (求追讀)第二十八章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求追讀)第二十八章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金水河邊金線柳,金線柳穿金魚口。

胡三出了這個上聯,不由得有些得意起來。

上聯用的是頂針手法,反覆用了三次“金”字。

“金錢柳”上呈“金水河”,下啟“金魚口”,還算巧妙。

這三個意象,都是富麗堂皇,意義自然不差。

只是……面對這個小孩子,有些過難了。

為難小孩子的名聲,還是有些不好的。

胡三還在猶豫,要不要換一個簡單一些的題目。

不料小解縉只是眨了眨眼的功夫,便指著外面,開口答到:

“玉欄干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頭。”

原來“醉仙樓”,白玉欄杆外,遊人如織,有插著玉簪花的璧人走過。

金對玉,金水河畔對玉欄干外,金錢柳對玉簪花,穿金魚口對插玉人頭。

不能說是嚴絲合縫,只能說是巧奪天工。

胡三兒一愣,沒想到眨眼之間,還在自鳴得意之時,小解縉已經把對子對了出來。

醉仙樓上的諸人,聽了小解縉應答胡三兒的對子,也都是嘖嘖稱奇。

雖然對子的水平,只是工整,無甚出奇,但考慮到小解縉的年齡太小,憑藉著這個對子,就當有神童的美譽。

就向“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一詩。

放在詩林中只是普通,但若考慮作者作詩時年七歲,便也是千古傳唱。

胡三此時面色有些尷尬,他本是去尋周易的麻煩,卻不料對子被周易推出來的擋箭牌——解縉,輕鬆化解。

若真的不能考住解縉,又如何才能揭露周易“無才無德”、“冒名頂替”?

胡三正著急時,眼睛看向樓外,竟發現了一棵銀杏樹,想到了從書中看到的一個上聯:

“樹憐平仲綠。”

這上聯只有五個字,也沒有什麼頂針,也沒有用重複字,卻用了一個典故。

銀杏樹稱為“平仲樹”,同時,“平仲”又指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子晏平仲”。

如果說上一個對子是考察機敏,那麼這個對子就很考察底蘊。

若是沒有熟讀書籍,掌握典故,慢說是對出來下聯,就算是理解上聯,也是不易。

憑藉著胡三的學問,這個上聯,也是無法寫出的。

但曾經,太史公宋廉曾經拿這個對聯考教過胡三,胡三當時啞口無言,沒有答出,但上聯還是記得的。

一個私塾的學童,又能有什麼底蘊!

可能,解縉連平仲的兩層寓意,都無法解讀完整。

胡三想到這裡,便放下心來。

宋廉本在一旁和周易小聲說話,聽到胡三說出了這個對聯,也不由得看向解縉,看看解縉如何作答。

卻不料解縉絲毫沒有猶豫,下聯脫口而出:

“草愛寄奴青。”

劉寄奴草,也就是烏藤菜,是一種藥用植物,同時,寄奴指代南朝時宋朝的宋武帝劉裕。

烏藤菜對應著銀杏樹,劉寄奴對應著晏平仲。

不能說是十分機巧,只能說是巧奪天工。

胡三兒一愣,沒想到眨眼之間,還在自鳴得意之時,小解縉又把對子對了出來。

醉仙樓上的諸人,聽了小解縉應答胡三兒的對子,也都是嘖嘖稱奇。

就連宋廉也是撫須讚歎,言說解縉少年英才。

還好我帶來了大將解縉,年齡就是他最大的掩飾。

胡三兒便是因為年齡,在解縉手長吃了虧。

扮豬吃虎,假裝小白兔,突然大灰狼。

不愧是解縉!

周易心中暗爽,但胡三不由得有些惱了。

連出了兩個對子,都沒能難住解縉。

又如何試探解縉背後的周易!

胡三看著周易,心裡面恨恨道:

不過是有個好爸爸,又收了一個好徒弟,算你走運!

“名師出高徒啊。”宋廉看著周易,又看了看胡三兒,笑著打圓場道。

年輕人之間,鬥一斗才學,也算得上風流雅事,但若是擦出火光,便不美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周易聽了這話,連忙舉杯,口中謙虛說著不敢當。

胡三看著周易飲酒,忙舉杯共飲,還贈了小解縉一個玉器。

胡三表面的功夫做得很足,但暗中卻是吩咐手下人,招呼相近的文人,來向周易敬酒。

周易自然是來者不拒,他還記得來到這裡的目的:

多認識一些人傻錢多的讀書人,忽悠他們修家譜,訂家規。

重要的是要到周易的印刷廠製作。

周易忽悠的效果出乎預料的好,這完全要歸功於胡三。

胡三在周易一旁,不斷的為周易引薦文人雅士,這些有錢的讀書人,看在胡三的面子上,還哪裡敢不答應周易的忽悠?

況且修家譜、立家規這種事情,都是能夠大大提升聲望的。

周假胡威的感覺真不錯呀。

周易掰著手指數數,從左數到右,又從右數到左,忽悠住的人超過了二十個。

胡三看著周易的生意談了一個又一個,酒也是喝了一杯又一杯,還是沒有醉倒的意思,心中很是不解。

胡三哪裡知道,對於“百毒不侵”的周易來說,區區酒精,算不得什麼大事。

“周易啊,我曾聽外面傳言,觀止堂主人又有新作見世?”

酒過三巡,宋廉對著周易輕聲問道。

周易點了點頭,向宋廉說,已經差遣童子,將“書冊”,送到宋廉的府邸。

宋廉滿意地點點頭,他今日來的目的,便是要見識一下觀止堂主人的續作,參悟一下文學發展的未來。

“今日文會,小周先生可要寫些什麼?”宋廉聞聲問道。

宋廉此番提問與方才胡三不同,作為文會的召集者,宋廉便要和與會的諸人通通氣。

免得文會之後,無一佳作,惹人恥笑。

也免得文會之後,佳作過多,互搶風頭。

周易猶豫了一下,看著窗外的金水河,水流潺潺,腦海中不由得冒出了一首詞。

周易微笑答到:

“此情此景,讓我不由得,想起了,昔年站在長江岸邊上。

填一曲臨江仙吧。”

“好。”宋廉微笑點頭。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