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長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秀色可餐,但一口都沒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九章 秀色可餐,但一口都沒吃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周易的話音剛落,醉仙樓上一片安靜,緊接著又是一片譁然。

大多都是在稱讚《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詞,意境闊達。

上闋詠歎宇宙永恆、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卻無一不是轉瞬即逝,都化作了“空”。

下闋超脫了歷史興衰,從旁觀者的角度。

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

整首詞把歷史興亡的宏大敘事解構。

一反儒家正統的“修齊治平”,積極參與參與歷史的構築。

落腳在濁酒一杯,相逢笑談的場景中。

“不愧是觀止堂主人!”

宋廉站起身,感慨道,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觀止堂主人,與蘇子意趣相當啊。”

蘇子指的是蘇軾,蘇軾曾經泛舟赤壁,寫下過前後赤壁賦。

其中便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云云,和周易寫下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意趣相當。

都對歷史的無盡,人生的渺小做出了慨嘆。

“醉仙樓”裡其他人,聽著宋廉讚頌,也紛紛誇讚起來。

周易面前的酒杯,也是越來越多。

周易聽著宋廉的感嘆,稱讚的是“觀止堂主人”,心裡面明白,這是宋廉認為,這首詞是那位接受了上天恩賜的父親,遺留下來的作品。

而非他周易的才華。

不過,稱呼“觀止堂主人”,對周易竊取父親文明的行為視而不見。

也算是對周易不薄了。

周易對於宋廉怎麼想,倒是無所謂,畢竟這首詞,是抄的未來的才子楊慎的作品。

被罵抄襲,並不冤枉。

按照原時空的軌跡,楊慎所作的《臨江仙》,被毛氏批進了三國,又被改編為了歌曲,成為家喻戶曉的詞作。

不過既然抄了楊慎的作品,幾百年後,儘量讓楊慎在滇南多活兩年吧。

周易腦子裡面胡亂思索著。

嘴上還在和諸位有錢的讀書人交朋友,推銷家譜、家規、家族文化系列印刷計劃。

周易對這首“臨江仙”的效果十分滿意。

和在場的大多數讀書人,並不知道《古文觀止》作者“觀止堂主人”,和周易這個“觀止堂主人”並不是一個觀止堂主人一樣。

都認為,這首《臨江仙》是周易所作。

雖然看不出這首詞的精妙之處,但太史公宋廉都誇好了,自然是差不了的。

如此大才之人,怎麼能不趁著這個機會結交一反呢?

在場的讀書人大都如此想法。

在場的每個讀書人,幾乎都和周易喝過了一杯酒。

更有許多有錢的讀書人,還說要約著其他的有錢讀書人,日後和周易一起聚會,喝酒,暢談人生。

周易嘴上自然是滿口答應。

若說是在今日文會之前,“觀止堂主人”的名字響徹在南京文人圈兒。

在行院裡面可以刷名。

在今天之後,周易便真正地踏入了南京城的文人圈。

不過。

好像除了能在有錢的讀書人手上賺一筆之外,也沒有其他的用處了。

胡三在一旁,看著周易大出風頭,心中卻是冷笑。

胡三方才聽到了宋廉的稱讚,也逐漸明白過來,宋廉和他一樣,也不認為《臨江仙》這個作品是周易所作。

周易不過是一個憑藉著他父親遺澤的沽名釣譽之輩罷了。

只不過胡三更是明白,宋廉沒有用更表面的話語,直接揭露周易的所做所為,胡三也不行。

這種沽名釣譽之輩,往往只能夠憑藉著幾首詩詞出名有,若是由著周易自行發揮,便是蘇子再世,也未必能爭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若是參與了即興的詩文比拼,往往一下子就漏了餡。

這也是胡三方才期望做的。

可偏偏這個沽名釣譽之輩,還收了一個好徒弟。

這個小孩子聰明機警,作為擋箭牌,讓胡三無法正面試探周易的才華。

“這可如何是好!”

胡三眼中看著,周易這個沽名釣譽之輩,利用偷來的文名,和醉仙樓上的士子們打成一片。

心中惱怒,但卻無可奈何,只能寄希望於用美酒將周易灌倒。

可胡三看著周易喝了一杯又一杯,始終沒有倒下的意思,卻是越喝越勇。

醉仙樓上的宴會直至傍晚,在賓主盡歡的愉悅氛圍下勝利閉幕了。

老邁的宋廉迫不及待地回到府邸,想要看一看,周易送來的“觀止堂主人”大作。

朝聞道,夕死可矣。

不聞道,死則可惜。

年輕的周易卻是沒有著急離開,在送走了諸位剛剛認識的,有錢的讀書人之後。

周易又和“醉仙樓”的老闆聊了兩句。

原來,這次文會的召集者是宋廉,但實際承擔具體文會一應事宜的卻是胡三。

而且,這樣的文會很頻繁。

宋廉啊宋廉。

周易嘆了一口氣。

在明朝,熱衷文藝是少數人的特權,讀書人和官員有著天然的重合。

當然,參與文會的人也並非都是官員,也有向胡三這樣當朝宰相的兒子,或者讀過書的大商人。

這樣的文會成分複雜啊!

也許,宋廉只是想召集文人,共同探討文學發展的未來方向。

可是,朱元章會不會相信呢?

落日的餘暉,灑在了水西門大街。

金黃色的碎影,在幾片水窪盪漾。

周易帶著解縉,走在大街上,面色被夕陽映的明亮。

但周易的心裡面,卻是滿是沉重。

宋廉這個人,雖然有些讀書人的虛偽,但有著求道的初心,對他周易也算照顧。

現在是洪武十年,沒有幾年,宋廉就要被朱元章清算了。

要不要做一些什麼呢?

“今天的文會真好吃,紅色的、綠色的、甜的、鹹的……”

小解縉從來沒有參與過這種級別的文會,文會上面的事物也都叫不出名字。

只能用兩個手比劃著,嘴裡面補充著顏色和味道。

周易看著解縉,天真的目光,笑了。

不由得伸手,揉了揉解縉的頭頂。

周易有些可惜,這次文會上,都沒有怎麼吃。

不論是真的可餐,還是秀色可餐。

一口都沒有吃。

下次再去這種級別的文會,可不能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