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五章 艦隊抵達歐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五章 艦隊抵達歐洲

新書求收藏推薦票,拜託拜託你們的關注是我寫作的動力,謝謝了

誰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即控制了世界財富。因而控制了世界。這句話是著名政治家航海家華爾特.雷利華爾特.雷利說的,耿精忠對此一直深以為然。

歷史上,大英帝國的擴張就是建立在軍事上擊敗其對手西班牙荷蘭和法國的基礎上的。從上世紀末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開始,直至十八世紀以後,英國在歐洲大陸和印度北美對法國進行了半個多世紀的戰爭,才終於確立了日不落帝國的優勢地位。此刻第三次英荷戰爭已經結束,英國已經變成世界上的商業和海軍強國這無可否認地得益於英國在奪取制海權方面所取得的軍事勝利。

記得海權論的作者馬漢曾在書中提到: 如果說英格蘭是為大海所吸引的話,荷蘭卻是被趕向大海的。沒有大海的存在,英國或許會一蹶不振,而荷蘭則會敗亡。 此言明顯道出了這三次戰爭的主動方與被動方。

荷蘭在十六世紀前期還是西班牙的屬地,也就是一百年前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到七十年前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才在尼德蘭北部建立起獨立的荷蘭國家。其面積僅四萬多平方公裡,只比臺灣大了一點點。可以說是自然資源貧乏,據說是不太可能養活其八分之一的居民。土地的貧瘠與海岸無險可守的本質驅使荷蘭人首先從事了漁業。隨後,加工儲存魚類方式的發現給予他們除了進行國內消費以外還能用以出口的物質。並由此奠定了他們財富的根基。

或許正是有了上帝造海。荷蘭人築堤的精神。在最近這一百年裡,荷蘭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以商業和海上運輸業為主,尤其是它的造船業使之成為了當時最大的海洋運輸國家:約四十年前,荷蘭就擁有了製造排水量高達一千六百噸裝有一百門大炮的三層甲板的戰艦海上君主號的能力。到三十年前的一六四四年也就是清軍入關的那一年,荷蘭就擁有著一千多艘各類船隻作為戰艦保護商業順暢,一千多艘大型商船進行海上貿易,六千多艘小型商船用於捕魚業和內陸運輸業。並擁有近九萬多名堪稱世界上最為優秀的水手。

就只是在這十七世紀的上半葉,它已經發展到擁有商船一萬六千多艘。前幾年,英國有一位經濟學家貝提對各國船隻進行了統計,就以三年前的水準,各國船舶的總噸位是:荷蘭九十萬噸,英國五十萬噸,西班牙葡萄牙共二十五萬噸,法國十五萬噸。商業上的霸權以炮艦為後盾,荷蘭人壟斷了世界的貿易,充當各地貿易的中介人承擔商品的轉運業務。可以說前面的幾十年裡。歐洲南方和北方國家之間的貿易,歐洲與東方之間的貿易幾乎全部掌握在荷蘭人的手裡。五大洲的各個角落遍及了他們的足跡。也難怪他們會被稱為海上的馬車伕。

像十七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那樣,荷蘭人一直在大力發展海外殖民地事業,奪取了廣闊的海外殖民地這主要就是以東方為主了。一五九五年,荷蘭商人組織商船到達印度的果阿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摩鹿加群島等地。一六零二年,荷蘭商人貴族建立聯合東印度公司,這個公司可是擁有商船隊軍隊和統治的權力。

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後,在印度各地不斷擴張:一六零三年在爪哇一六零六年在馬六甲打敗西班牙葡萄牙海軍;一六零五年,搶佔了盛產香料的帝汶島;一六一九年,荷蘭興建了巴達維亞城作為據點,後又到了蘇門答臘錫蘭蘇拉威西;在一六二一年,荷蘭建立西印度公司,勢力擴張到美洲;也就是在三年後的一六二四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中國臺灣,只不過他們在臺灣殖民了四十年後,中國出了個民族英雄鄭成功將之擊敗然後將臺灣收復了回來。

不過也就是臺灣這一出敵方了,其他的荷蘭的殖民地可沒有這樣的本事。一六四二年,塔斯曼尼亞島為荷蘭航海家發現;一六四零年,荷蘭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取了馬六甲;一六五二年,荷蘭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在北美以哈得遜河流域為基礎,建立了新尼德蘭殖民地,並在河口奪取曼哈頓島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蘭殖民者佔領了安得列斯群島中的一些島嶼。 荷蘭的大規模海上殖民擴張與西班牙不可避免地發生矛盾,但同大肆擴張正處於上升階段的英國則發生了劇烈的衝突。

英國,正如眾人熟知的那樣,掠奪殖民地的活動與荷蘭大體上為同一個時間段。早在一五八四年,英國人就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塊殖民地弗吉尼亞。在一五八八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為海外擴張拓寬了道路。一六零零年,英國成立東印度公司,這個東印度公司的成立可是比荷蘭商人貴族建立聯合東印度公司還要早上兩年。他們雖然早成立了兩年,但是直到一六零七年才在印度佔領了第一塊殖民地。後來的一六零九年一六一零年一六一九年,英國先後在蘇拉特甘比亞馬德拉斯建立了自己的商站。到了一六二零年,著名的五月花號到達今美國東北的馬薩諸塞州,一批為逃避斯圖亞特王朝迫害的清教徒按民主制建立了他們的殖民組織。到了三十年前,英國的貿易總額已經超過十七世紀初的一倍多。

馬尾軍在江南地區與清軍打的不亦樂乎,耿精忠派出去的遠洋艦隊並兩支西洋商隊總計六十艘大小船隻已經抵達了歐洲,最先在葡萄牙進行靠岸。由於艦隊數量龐大。在前往歐洲的這一路上都需要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據點停泊下進行補給。每一次補給完畢才能繼續航行前往歐洲。因此這速度就不可避免的慢了下來。比一般小型的商隊要足足多花了三個月的時間。

西班牙佔領的呂宋島早在兩年多前就已經了馬尾軍的地盤,西班牙也一直想著舉兵來報復並收復呂宋島,但是由於被歐洲戰場拖住,因此一直也沒能成行。在馬尾軍船隊進入歐洲海域之後,有一支西班牙的艦隊遇著了馬尾軍的這支船隊,但是由於資訊的不及時,這支西班牙艦隊並沒有認出這是遙遠的東方的戰艦,還以為這是英國的哪一支艦隊。加上這支艦隊船隻數量龐大。雖然護衛的戰艦只有二十艘,但是看起來好像極其不好惹,於是便主動退卻了。

福建的艦隊在靠近歐洲的時候,就聽到了荷蘭戰敗的訊息。就連阿姆斯特丹都被淹沒了。荷蘭還將自己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後世的紐約割讓給了英國。這個訊息讓隨行的荷蘭船隊山的商人水手們如喪考妣,心情沉重。但是隨行的荷蘭人斯圖亞特,也就是巴達維亞荷蘭總督最得力的助手,隨即想到了與馬尾軍的交易,說不定這個可以幫助荷蘭東山再起,因此心情又好了一些。

這些日子,護航的第五分艦隊也在不斷的打聽英國與荷蘭大戰的詳細信息。在他們抵達了葡萄牙最大的港口里斯本的時候,也就得到了全部的資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早在前年。英國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對荷蘭商船隊發動了襲擊。英國海軍擁有十二艘戰列艦以及六艘小型戰艦,荷蘭僅有五艘戰艦為七十二艘商船護航。荷蘭艦隊司令哈恩堅決與優勢英國艦隊周旋,終於抵擋住了英國艦隊的攻擊。在被擊沉一艘被俘虜三艘商船的情況下,大多數荷蘭商船還是安全抵達了目的地。這只是一場小型的戰役,但是卻拉開了雙方大戰的序幕。

在前年的六月初,荷蘭艦隊司令德.奈特指揮荷蘭艦隊,總數有一百三十五艘戰艦,其中大型戰艦為六十三艘,有四千五百門炮和兩萬多名優秀水兵偷襲泊於英國東南部索爾灣的英法聯合艦隊。當時港內泊有聯合艦隊的各類船隻大約一百五六十艘,其中還有四十五艘英國戰艦和三十艘艘法國戰艦,其餘的多為小型船隻運輸船隻或是後勤補給船只等,估計有五千一百門火炮以及三萬五千人。

荷蘭艦隊搶得先機,不但事先在港外佈置了封鎖線,更在戰初利用漲潮放出縱火船,造成聯合艦隊陷入混亂。 在荷蘭艦隊的炮擊之下,英國艦隊指揮官約克公爵憑藉其出色的軍事手腕,很快控制住了形勢。英艦在一時的混亂之後,迅速編成隊形出港迎戰。而法國艦隊則不願意消耗己身的實力,只居片隅遠射作勢,觀英荷雙方近距離炮戰虎鬥。戰略十分激烈,自中午至暮後。英國損失了四艘戰艦三千多人;荷蘭則損失了兩艘戰艦兩千多人。據說英國後衛艦隊指揮官桑德威治與荷蘭後衛指揮官範根特中將均在戰鬥伊始即告陣亡,但總體來說,此役就戰術層面而言,雙方各無重大建樹。

然而,這次海戰所帶來的戰略意義卻是不容忽視的。荷蘭先發制人的進攻不但粉碎了英國對荷蘭本土入侵的計劃,也使得普魯士打算從陸地侵入荷蘭的企圖落空。此役之後,荷蘭艦隊依舊貫徹自己先前的戰略思想戰術方針。而英法方面則蠢蠢欲動:同年七月,英法聯軍因為陸上作戰不利,遂打算利用聯合艦隊運送了一支強大的登陸部隊企圖強行登陸荷蘭西北部的戰略要衝特塞爾島,以便建立前沿基地,進攻荷蘭本土。但由於有德.奈特艦隊的側翼牽制,計劃宣告破產。

八月,威廉三世在此存亡之秋,擔任了荷蘭國家元首。他積極展開外交活動,終於在去年的春天爭取到了奧地利和西班牙的支援。但幾乎同一時間,普魯士則同法國簽定了盟約。戰爭的規模得到了擴大。

去年六月,英法艦隊再次集結了艦隊輸送陸軍。打算登陸荷蘭本土。德.奈特率由九十艘軍艦。其中有五十多艘戰列艦組成的荷蘭艦隊迎戰。英法聯軍大致擁有一百三十艘各類船隻。其中包括五十多艘英國戰列艦和三十艘法國戰列艦。英法聯軍數量佔優,但登陸計劃未能立時實現。雙方在各自損失了一些小型船隻之後,撤離戰場。

在第一次庫內維爾海戰後,僅僅過了七天,雙方艦隊又一次展開了交鋒。但這一次進攻是荷蘭方面主動發起的:德.奈特趁著風向突變,荷蘭艦隊佔了上風,殺入聯軍陣內,迫使英法艦隊倉皇撤退。英法的此次登陸計劃遂不了了之。

到了八月,英法艦隊又一次糾集勢力,企圖登陸特塞爾島。約摸2萬陸軍集結在英國,第一梯隊1萬人登艦,在魯珀特親王的率領下駛往荷蘭。這一次聯合艦隊準備充分,不但坐擁120艘艦船其中主力艦90艘縱火船30艘按:一說92艘戰列艦28艘縱火船23艘輔助船,將聯合艦隊分編為三個分隊:魯珀特親王指揮之下的中央分艦隊;德埃斯特雷指揮之下的法國先頭艦隊;斯普拉格指揮之下的後衛分艦隊,更仔細研究了德.奈特的戰術,並制定了相應的對策。

荷蘭艦隊事先得報,德.奈特亦將麾下艦隊分編為三個分隊:他本人指揮之下的中央分艦隊;班克特指揮之下的先驅艦隊;小特羅普指揮之下的後衛分艦隊。但荷蘭方面僅擁有75艘主力艦和30縱火船按:一說75艘戰列艦15艘巡航艦18艘偵察通訊艦22艘縱火船。實力對比上明顯弱於英法聯合艦隊。

月底一個夜間,德.奈特指揮艦隊利用風向成功插入敵方艦隊與海岸之間的縫隙。拂曉時分。主動向英法聯軍發動進攻。於是雙方三個分艦隊非常有趣地捉隊廝殺,皆是一面南移一面相互用炮火應酬。儘管英法聯軍兵力佔了優勢,但荷蘭水兵士氣高昂,雙方戰鬥可謂空前激烈。德.奈特與英將拉帕爾3次更換旗艦,仍英勇作戰。但首先打破僵局的卻是雙方的前衛分隊:法國分艦隊的水兵訓練很差,作戰消極,而且有一旦部分軍艦受創後便忙於修理,不再參加戰鬥的陋習。

指揮官德埃斯特雷本意圖以數量上的優勢包圍班克特分隊,但結果班克特突破了艦隊的戰列線,使得法國分艦隊全面陷入了混亂。或許是考慮到為了保存實力,法國分艦隊就此退出了戰鬥。於是班克特在留下部分船隻監視法國人的情況下,率領餘下戰力前往援助德.奈特率領的中央分艦隊。原本英國的魯珀特親王打算將適於淺海作戰的荷蘭艦隊向西引向深海,但此時後衛艦隊交戰的激烈程度引起了雙方中央分艦隊的注意:英國分艦隊指揮官斯普拉格在兩次轉換旗艦之後殉職。魯珀特親王與德.奈特雙雙率領麾下分艦隊趕來支援己方的後衛艦隊,而班克特指揮的荷蘭前衛艦隊也加入了戰鬥。這場海戰一直持續到了晚上7點,夜幕降臨之後英方認為登陸作戰無望,遂退出了戰鬥。此役雙方都未有戰艦被擊沉,但嚴重受創的船隻不計其數。一說英軍損失9艘軍艦。英法聯軍損失了2000多人,荷蘭方面傷亡了1000多人。此役後,荷蘭暫時消除了海上威脅,取得了制海權,大批東印度公司護航船安全返回。

戰後,魯珀特親王聲稱:法國艦隊對這次失敗應負全責。而英國歷史學家坎.貝爾曾高度評價了荷蘭在這場海戰中的成功:荷蘭,因其艦隊司令精明強幹,使他們在這次戰鬥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使完全被封鎖的港口重新開放並戰勝了一次可能的入侵,而使敵人放棄了所有入侵的思想。

無論如何,特塞爾海戰結束了荷蘭和英國之間為了控制海洋所進行的一系列曠日持久的戰爭,卻也導致了英法兩國的裂盟。海軍的失利與法國的日益強大,使得英國資產階級對政府參加法荷戰爭倍感不滿。在議會的削減軍費後,英國海軍無力再封鎖或入侵荷蘭,於是英國國會透過了與荷蘭單獨媾和的決議。今年年2月,英荷雙方簽定了威斯敏斯特和約,恢復了戰前狀態。和約規定1667年兩國簽定的布雷達條約條約繼續有效,荷蘭同意給英國80萬克倫,承認英國在歐洲以外奪取的原荷蘭領地的所有權,英國則保證荷法戰爭的中立。在此之後,荷法戰爭依然持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