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逍遙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897章:步步高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97章:步步高昇

宦官衙門數量的擴充和品秩的提高,暴露了明tai祖試圖透過加強內廷的地位以達到內、外廷相互制衡的潛在意識,為以後明朝政治體制朝雙軌制發展鋪墊了基礎。而取消內官監的獨尊地位和十一監品秩平等,又體現了明tai祖“彼此頡頏,不敢相壓”的總體設計思想在內廷體制上的實施,也使永樂以後內官監、司禮監、御馬監等內府衙門的相互制衡有了法律上的依據。

整個洪武一朝,御馬監的職掌也由“掌御廄馬匹”擴充為“掌御馬及諸進貢並典牧所關收馬騾之事”,並進而衍生為軍事和財政兩大職能。

由於御馬監職掌御馬,自然有養馬、馴馬人員,由此產生了一支由御馬監統領的禁兵——騰驤四衛及四衛、勇士營。弘治十年十月,兵部尚書馬文升在一個奏疏中對明代禁兵的設定情況作了回顧,其中便提到了御馬監所統領的這支禁兵:我tai祖高皇帝有天下,法古為治,制兵之法極其周悉。故置十六衛親軍指揮使司,不隸五府,為禁兵。……永樂中,復設親軍指揮使司十二衛。又選天下衛所官軍年力精壯者及虜中走回男子,收作勇士,常數千人,俱屬御馬監,更番上直,委以心腹內外官統領,其盔甲器械俱異他軍,自此御馬監由管轄養馬人員進而統領禁兵始於永樂時;這支禁兵最初的來源,是從各地衛所挑選的精壯之士,以及從蒙古地區逃回的青壯年男子;這支禁兵不屬親軍指揮使司所轄的上十二衛(後為二十二衛),但地位顯然高於上十二衛,是禁兵中的禁兵;這支禁兵的職責是“更番上直”,擔任宿衛。位置不可謂不重,若說這些還不算,這些時日,他與楊榮、楊溥等人熟練後,沒事的時候,總是來內閣看看,幫忙打掃打掃衛生,甚至有的時候,他乾脆與這些閣臣說些笑話,他本讀書識字,早些年也誦讀了不少書,混跡三教九流,其中的好笑話自是不少,一來二去,楊容等人覺得這個新來的太監的確不錯,乖巧、董事,難得還寫得一手好字,說話兒也風趣,便是一向對太監極為厭惡的楊溥也覺得這個太監比其他太監相比,有些與眾不同,對他多了幾分好感,這才是王振這些時日心情舒暢的所在。

他本就機靈無比,家上早些年誦讀了不少史書,從中倒也明白了不少宮中的為官的奧妙,一個太監想要在宮中混,除了獲得皇帝的信任外,還需要獲得那些大臣門的好感,當年的大太監趙高,不就是既得皇帝信任,又與丞相李斯眉來眼去,才得意掌握朝廷大權,就算是後來的高力士也不是一味的與李隆基好,跟當朝的文武大臣可沒少來往,基於以上幾位的榜樣,他便開始有意的與楊榮、楊溥、夏元吉等幾位文武大臣搞好關系,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眼下的局面雖不是很好,但勝在混個臉熟,彼此也沒什麼惡感,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與這幾位閣臣一定相處得很愉快。

海濤厄了他一眼,道:“皇帝親自囑咐的事兒,還是我親自去一趟吧。”頓了頓道:“你這是做什麼?”

王振呵呵一笑道:“來給幾位閣臣打掃打掃內閣?”

海濤道:“你倒是清閒的很啊?”話音一落道:“陛下身邊不能缺人,你進去伺候吧。”

王振心頭一動,這又是一個與皇帝加深關係的好機會,聞言立即滿臉高興的道:“是,卑職這就去!“說著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紅色蟒衣,三下五除二給除得乾淨,露出了裡面一身青衣小帽來,轉身便走。

海濤看得奇怪,問道:“你這是做什麼?”

王振道:“不是去伺候皇上麼,穿著官服施展不開,幹活嘛,還是這種青衣小帽實在?”

海濤呵呵一笑道:“你這哪裡來的歪理!”說完擺了擺手。

王振躬身行了一禮,急急忙忙的進了宮。

海濤看了一眼王振走遠的背影,眼神微微咪了咪,不知想什麼,好一會兒才轉過身來,向內閣走去。

乾清宮裡,朱瞻基已經讓那幾個翻閱奏摺的太監離去,只剩下他一人端坐在龍案旁,望著眼前的這份奏摺思索,很明顯蘇州的賦稅不是太高了,而是朝廷收不上來,說不定人家欺負他這個新君剛剛登基,故意給臉色他看。他雖從小被立為皇太孫,可並不是長在宮中的花朵,相反早些年追隨朱棣南征北戰,早已見識了大半個大明江山,哪裡不知其中的貓膩,蘇州自朱元璋起兵征討張士誠後,因惱恨當年攻打張士誠時,蘇州百姓對張士誠大力支持,而且在他死後,蘇州至今保留著一個奇怪的風俗,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晚,古城的大街小巷裡就會有星星點點的香燭插在地上,俗稱“燒久思香”,據說那天是地藏王生日,張士誠起兵時自稱是地藏王轉世,而“久思”正是其小名“九四”的諧音,這香便是蘇州百姓燒給他的,明祭“藏王”,暗祭“張王”。是為報答張士誠的功德而設,此俗從明初延續。張士誠,踞蘇十餘年,保境安民,輕徭薄賦,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燒“久思香”,是吳地人民對張士誠的懷念。據說,朱元璋曾因此生疑,命地方官查詢,民間謂之為祭祀“地藏王菩薩”。蘇州人,懷念張士誠的仁德,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為張士誠燒香,託名為“地藏菩薩”燒香,實際上是燒“久思香”(九四香)。但這事情,終究是瞞不過朱元璋的,勃然大怒後,盡籍其功臣子弟莊田,此後並剷除當地豪強,沒收其田產而稱為“官田”。按照其家租籍徵收稅費,於是蘇州府比其他各府都重,田租共有二百七十七萬石,而“官田”租稅即有二百六十二萬石,因此蘇州賦稅一直都是大明最重的,但這是只是對蘇州的百姓而已,對蘇州的那些商人、大戶、官僚這點賦稅根本算不什麼,蘇州自古就是繁華之地,在農業方面,南方相對於北方而言更適合種植農作物,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是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蘇湖熟,天下足”諺語。江南棉花、茶樹的栽培也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開闢了許多茶園,大明的茶稅,是按照洪武一朝定下的規矩,商人於產茶之地買茶,納錢清引,每引茶百斤,輸錢二百文,不夠一引者,稱畸零,給由貼。以後,又定每引茶一道,輸錢千文,可販茶一百斤;茶由一道,輸錢六百文,可販茶六十斤;以後又改令每引一道納鈔一貫,憑引可販茶一百斤。俟建明以後,遂定官茶、商茶之制。並不算重,而整個大明所需要的茶葉量何其大,尤其是在永樂後,鄭和下西洋茶葉、絲綢、瓷器大量銷量海外,蘇州又是絲織業中心;每年光是絲織業賺取的銀子,可想而知了,更別說江南地區的制瓷業也異常發達;浙江哥窯燒製的冰裂紋瓷給人以別緻的美感;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所產的青花瓷造型多樣,花紋優美,暢銷海內外,這那一項都足夠他們賺取大把的銀子,如此算來,當年洪武爺定下賦稅並不算太重,可從永樂後期後,蘇州的稅收卻一直都在虧空,到了洪熙一朝,蘇州更是拖欠到三百九十二萬石,這才幾個月的時間,竟超過了這個數字,其中變化如何,他如何看不出來,只是看出來是一回事,該如何解決又是一回事了,往日有祖父、父親在前方支撐著,他倒不覺得,此時輪到自己當家做主的時候,還是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正在思索著,王振弓著身子走了進來,不知是腳步聲驚動了朱瞻基,還是朱瞻基這個時候正要歇息,總之目光正好看到了走進來的王振。

“王先生——?”朱瞻基眼前一亮,此時他正想聽聽旁人的意見,按說這樣的事情找楊榮,或者夏元吉更好,但他們終究是外臣,用起來多有不便,再者他剛剛登基,也不想什麼時候都去詢問楊榮等人,正想獨立做一件事,哪裡讓內閣參合進來,王振識文斷字,兩人一路返回京城的時候,沒少聽他說江南的事情,說不定有些別的看法也說不定。

打定了這個主意,朱瞻基道:“王先生,你來得正好,朕有一件事需聽聽你的意見?”

王振手腳麻利的走了過來,看了一眼掛在牆壁上沙漏,已經倒回來兩圈了,顯然皇上從早朝過後,就一直在批閱奏摺,如今已整整四個多時辰了,急忙走到茶桌旁,提壺倒了一杯茶湯送到了朱瞻基的面前,然後有端來了一份北京灌腸,這種灌腸分兩種:一種為大灌腸,用豬肥腸洗淨,以優質麵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十多種原料調料配製成糊,灌入腸內,煮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口味香脆鹹辣。 另一種叫小灌腸,用澱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成稠糊,蒸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鹽水蒜汁食用。 灌腸外焦裡嫩,用竹籤扎著吃,頗顯特色。朱瞻基在做皇太子的時候,曾經微服時吃過一次,對灌腸的口感念念不忘,返回宮中後,讓人多有準備。

^^^^^^^^^^^^^^^^^^^^^^^^^^^^^^^^^^^^

第一更了,請諸位多多支援,月票沒長啊,讓人好著急啊,有訂閱的也麻煩給個訂閱哦!拜託了!(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