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一品代嫁最新章節列表 > 43、花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3、花宴

袁家年年都要舉行幾次賞花宴, 這在杭州城裡也是慣常的事情。不過這次的芍藥宴就有些不同了,如今沒人不知道剿滅海老鯊的那場大勝, 以及袁沈兩家這次的糾葛。因此許碧跟著沈夫人才下了馬車,就引來了無數關注的目光。

袁大少奶奶在二門處迎客,一見沈夫人就笑吟吟迎上來:“夫人真是會調理人,一個兒媳兩位姑娘都跟鮮花似的, 真叫我瞧著羨慕極了。就是夫人自己,這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氣色好極了呢。”

沈夫人也含笑回道:“你這話呢, 我一會兒可得跟你婆婆說說了。枉自她把個兒媳養得跟百靈鳥一樣討人喜歡,卻也沒撈著好兒, 我可替她抱屈呢。”

許碧跟在沈夫人身邊,只管裝羞。反正對上袁家的時候, 沈夫人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夠看的。不過她這麼站著,都能感覺到有人在看她, 而且還竊竊私語,總覺得是在議論什麼跟她有關的事兒。

袁大少奶奶是絕不會讓自己尷尬或者冷場的, 嘴上佔不到便宜, 她也絲毫不露什麼情緒, 上前來攙了沈夫人的手就往裡走:“我婆婆可早就等著您呢。去年花兒匠從揚州帶回來幾本芍藥, 說是‘金帶圍’, 不想今年果真開出花來了,您來給看看,究竟是不是真正的‘金帶圍’。”

旁邊也有剛剛下馬車的別家女眷, 聞言便都嘖嘖道:“這可是少見的,今日必得開開眼界。”

也有明顯是跟袁家一邊的,便笑著奉承:“據說這‘金帶圍’花開,家中便要出腰纏金帶的人了……”

袁大少奶奶便笑道:“也不知是不是真品呢,還要沈夫人幫著鑑定鑑定。”

那奉承的婦人便笑道:“只聽說沈夫人是北邊人,難道北邊也有芍藥花不成?”

沈夫人臉色便略有些不好看。南邊這些女眷,頗有些自以為過得精緻清雅,瞧不上她是西北來的。這婦人顯然是在取笑她根本不識得什麼芍藥花。一會兒她進了園子,點評不是,不點評也不是,總會落下些笑柄的。

偏這芍藥的話題又是袁大少奶奶提起來的,沈夫人算是長輩,又不好與小輩計較,這口氣只能咽了。

她正憋悶,就聽身邊的許氏小聲道:“母親,金帶圍是什麼?”

沈夫人其實很不想跟許碧說話。

雖然是她自己做了手腳娶進來的,可許氏一進門,沈雲殊就好了起來,如今眼看著又是生龍活虎。她倒不是就盼著沈雲殊死,可想想是自己一手挑進來的許氏給沈雲殊帶了“福氣”來,就不免有些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意思。

後頭的事就更不必說了。許氏與自己果然不親近,除了早晚問安,一句話也沒有多的。而且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也不知她是膽小不敢與婆母親近呢,還是打心眼裡就不願親近?

總之人就是這麼複雜。若許氏要跟她親近,她必定不耐煩;可許氏不與她親近,她心裡便更添了些不悅,十分疑心這是沈雲殊的意思。加上前兩日她挑出來的青霜又犯了錯,少不得又多一層隔閡。這會兒聽許氏還在說什麼金帶圍,頓時就覺得她簡直沒眼力勁兒,平日在家裡不敢多說一個字,這會兒卻這麼多話。

但既然到了外頭,這就是她的兒媳,尤其對著袁家人更不能自家先坍起臺來,沈夫人也只得忍了氣道:“金帶圍是芍藥名品。書裡說此花紅葉黃腰,故而稱之金帶圍,等閒種不出來,極是珍貴的。”這也號稱是翰林家的女兒,難道就不曉得?

許碧有些茫然地道:“原來與兒媳在書上讀的一樣。既書上有,為何還說看不出真假?難道是有人不曾讀過……”

她聲音小小的,又說到一半就停了,但眾人都在豎著耳朵聽,可不就聽得清清楚楚?方才奉承袁少奶奶的那婦人立刻就漲紅了臉。她哪裡是不知道何為金帶圍,不過是幫著袁家擠兌沈夫人罷了。結果被這位沈少奶奶一說,倒好似她成了不學無術的無知之輩似的,竟連沈夫人讀過的書都沒讀過……

袁大少奶奶臉上也有些發熱,不由得多看了許碧一眼,抿嘴笑道:“沈少奶奶原來也這般會說話……總見你一聲不吭的,還以為你不愛說話呢。”難道是她走眼了,許氏竟是個會藏的?

許碧更茫然地看著她,怯怯地向沈夫人身後縮了縮:“我,我只是不大懂……大少爺說,有不懂的就問母親……”

她做著婦人打扮,卻還是一張小姑娘的臉兒,滿目茫然時更顯得稚氣。袁大少奶奶方才的疑心就又消去了大半,暗笑自己未免太多心了,遂拋下許碧不管,只衝著沈夫人笑:“瞧夫人和大少奶奶跟親母女似的,我瞧著呀,大少奶奶這一進門,怕是兩位姑娘都要靠後嘍。”

沈夫人暗暗冷笑,知道袁大少奶奶這是被許碧噎了一道,心有不忿,轉過來就要挑撥離間了,遂也笑道:“說得好像你婆母不疼你似的,若這話被你母親聽到,怕不要跑來跟你婆母論理了。”

這會兒眾人已經走到園中,只見前頭一條曲廊,兩邊用漢白玉雕成圍欄,外頭一叢叢芍藥或半開或盛放,紅黃紫綠白五色繽紛,於陽光下真是耀眼奪目,嬌豔無比。其中果然就有幾棵,紅色的花瓣上還鑲著一條黃帶,正是那珍品“金帶圍”。

袁夫人正在曲廊之中,與幾個先到的貴婦賞花,見了沈夫人便招手笑道:“就等你來開席了。”

到了這會兒,眾人也都當之前的衝突根本沒有發生過,說說笑笑,只管稱讚那花好,簡直是一片友好和諧,親如一家。

袁家這園子建得也著實是講究,尤其是這些花木湖石,比沈家更為著意佈置。抬眼望去,真是十步一景,層層疊疊,竟不知還有多少好景緻藏於深處呢。如果真能純賞景,那倒的確是個好地方。

園子裡早有一群女孩兒在說笑,袁夫人便指著對沈雲婷姐妹笑道:“她們年輕人都在那兒呢,你們也別拘著,都過去玩兒罷。”

袁大少奶奶便笑道:“母親,兒媳也還年輕呢。”

袁夫人大笑道:“你這潑猴兒。不過是你妹妹要往京城去看望姑母,叫她們小姐妹臨行前再聚一聚,你湊的什麼熱鬧。”

杭州城裡消息靈通的人家,此時都已經知道了袁勝蘭要被太后接去京城的訊息。說是去看太后,其實就是入宮。人人心中都明白,這時候少不得又圍著袁夫人奉承一番,無非是說袁勝蘭賢良淑德,又規矩又懂事云云。

沈雲嬌聽得膩歪死了,忽然道:“既然只是去看望太后,想必幾個月也就回來了吧?”

袁夫人的笑臉就略略一僵,道:“也不知要住多久,都看太后的意思。”畢竟宮裡初選的日子還是定在了五月初八,算起來到那時袁勝蘭還不足十五歲,太后把她接過去,就是要加塞兒了。這種事大家心照不宣倒是沒什麼,說出來可就不大好聽。何況袁家還是本地大族,事事都要講規矩,這等自己就“不守規矩”的事兒,怎好拿到面兒上來說?

袁夫人心中暗罵沈家的丫頭簡直跟沈文父子一般樣的討人嫌,面兒上卻不好露出來。袁大少奶奶知機,拉了許碧的手便笑道:“媳婦也捨不得妹妹,母親叫我也與妹妹多說幾句話罷。還有沈少奶奶,都叫我們往園子裡去逛逛可好?”

袁夫人便指著她笑:“拿你妹妹和沈少奶奶打幌子,該打!看在今日眾位夫人都在這兒,且就讓你去鬆快鬆快,不必在這兒立規矩了。”

袁大少奶奶一邊道謝,一邊就拉了許碧,又招呼沈雲婷姐妹往園子裡去。

許碧只覺得袁大少奶奶的手緊緊抓著自己,很不舒服,便推辭道:“我就不過去了,還是在這邊坐著罷。”

袁大少奶奶硬是拉著她不放,笑道:“莫非是怕沈夫人回去責備你不成?我瞧著沈夫人把少奶奶當親女兒看,哪裡捨得讓你在這裡立規矩呢?夫人說可是?”

這話說得真是無法回答,彷彿許碧只要不跟著她走,就是沈夫人不慈似的。沈夫人自不會因為許碧壞了自己的名聲,也就擺了擺手道:“你去罷,也看著你兩個妹妹。”

許碧只好被袁大少奶奶拉進了園子裡。

這會兒園子裡有十七八個女孩兒,年紀都在十三四歲,許碧卻是一個也不認得。袁大少奶奶把她拉進來便放了手,只顧著跟那些女孩兒說笑,倒彷彿真是隨手拉她來湊個熱鬧似的。

既是袁夫人要給女兒送行,當然邀來的大都是與自家交好的人,故而這一群女孩兒當中,大半都是捧著袁勝蘭的,俱都圍在她身邊,明裡暗裡地誇讚附和。只有一個穿淡竹青衫子的女孩兒往沈家姐妹這邊走過來:“雲婷,雲嬌。”

“藏月姐姐。”沈雲嬌先就親親熱熱地喊了一聲,拉了她的手道,“這陣子你怎麼老沒到我們家裡來?”

沈雲婷知道許碧不認得,便小聲道:“這是董知府家的三姑娘。”

一說董知府,許碧就想起了董夫人孟氏那張“正室臉”。這麼一看,董藏月與乃母還真有五分相似。不過年輕女孩兒滿臉的膠原蛋白,蘋果肌飽滿,臉上又帶著些輕鬆的笑意,就比董夫人看上去討喜多了。而且董藏月比董夫人多了兩個酒窩,一抿嘴就會露出來,大佔便宜。

“前些日子我娘又犯了咳,這幾日才好些。”董藏月聲音甜軟,卻並不扯腔扯調,反而頗為利落,“一到春日裡她就犯咳,總要咳過二十餘天才好。若不是袁家設宴,她是不會來的。”

“可請郎中看過了?”沈雲嬌關心地問。

“每年都請來看,也不過就是開些清肺的藥物。”董藏月搖搖頭,不自覺地往曲廊裡看了一眼,“自打來了南邊就是如此,都說是水土不服,這轉眼都五年了……”

許碧心想大約也不是什麼水土不服,無非就是因為春日裡杭州大飄柳絮楊花,董夫人花粉過敏,所以咳個沒完罷了。偏偏春日裡家家設宴,身為主母又不能不雲,這病也就無法避免了。好在也不是什麼重症,無非難受幾日,等楊柳花期過了也就好了。

沈雲嬌拉了董藏月的手道:“水土不服也是無法,好在不是重症。你也要仔細自己身子,看這眼都有些熬紅了呢。”

許碧頗有點兒瞠目。沈雲嬌何曾會這樣關心人?這可有點兒奇了。

沈雲婷雖然不知道許碧心裡想什麼,可看樣子也能猜到一點兒,便湊在許碧耳朵邊上小聲笑道:“夫人想給二哥求娶董三姑娘呢。”

原來是未來的親嫂子,難怪親近呢。

不知道董藏月是不是也曉得沈夫人的想法,但看起來她是與沈家姐妹頗為親近的,連帶著跟許碧也說了好幾句話。雖然董夫人古板得很,但教育女兒似乎還挺有一手的,至少董藏月看起來目光端正,言語得體,絕對是夫人們會喜歡的那一款兒媳婦。

董知府是一地父母官,沈家現在又還是大將軍,便也有幾個女孩兒慢慢湊過來說話。又有袁大少奶奶從中周旋,一會兒提議盪鞦韆,一會兒提議採花,直到開宴,氣氛還算保持得十分和睦。

今日的宴席也分兩處。夫人們挪進屋裡去,女孩兒們就在園子裡一處寬大亭子中,面朝著一方小湖,與夫人們所在的軒楹遙遙相望。

袁大少奶奶硬拉著許碧在亭子裡坐了,笑道:“別總惦記那邊了,伺候小姑子也是一樣的。”

許碧不是很想在這裡。但袁大少奶奶死拉著她不放,硬把她按在了座位上,兩人推讓之間,正好有個小丫鬟端了一碗蓴菜湯過來,被袁大少奶奶一碰,那湯碗一歪,裡頭的清湯嘩地倒出來,頓時濺溼了許碧的裙角。

“哎喲!”袁大少奶奶一臉歉意,“看我看我,這倒是弄巧成拙了。這丫頭也是笨手笨腳,就不曉得躲開些!”

小丫鬟嚇得連忙跪下:“奴婢該死!”

這丫頭看起來也就八九歲的模樣,放到許碧那個時候還是個小學生呢。許碧看著不忍,搖頭道:“不過是濺溼了些,不算什麼,你起來吧。”

袁大少奶奶便瞪了那小丫鬟一眼:“回頭再跟你算賬!”說著就叫自己的貼身丫鬟,“去把我新裁的那條水紅裙子拿來給沈少奶奶換上。”

許碧出門也是要帶一套衣裳以備更換的,自然不會要袁大少奶奶的衣裳,擺了擺手道:“叫我的丫鬟去車上拿就是了。”

袁大少奶奶連忙歉意地道:“那就往洗雲軒去等等,我叫人給你帶路。”

凡各家開宴,少不了都要備下這樣的空房,以備女眷們換衣或補妝。許碧隨手便指了一下地上還跪著的小丫鬟:“就讓她帶我過去,大少奶奶只管在這裡招呼客人罷。”正好一會兒換完衣裳她就去沈夫人那裡,不跟袁大少奶奶再呆在一處了,總覺得她親熱得有點不大對勁。

那小丫鬟如蒙大赦,連忙起身引著許碧走。許碧看她怯生生的可憐,隨口道:“你才進府裡來伺候?”

“是。”小丫鬟頭都不敢抬,小聲道,“奴婢真不是有意的……”

“知道你不是有意的。”許碧笑了笑,換過話題,“那洗雲軒在何處?”

“在前頭。”小丫鬟舉起細瘦的手臂指指前頭,討好地道,“前頭是丹楓林,那邊還有個更小的湖,洗雲軒就在湖那邊。”

“那邊還有湖?”許碧有些驚訝。袁府好大的地方啊。

“是。說是叫鏡湖,跟這邊的湖一樣,只是小些。這邊湖裡種荷花,那邊只種睡蓮。”小丫鬟盡職盡責地解說,“景緻也是極好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等沿著一路垂柳往前一繞,許碧便覺得眼前開闊,果然又有一個小湖,湖邊是片楓樹,那洗雲軒便在楓林之中,一條細細的溪渠又從湖裡引了一道水,自軒門前曲曲流過。這會兒這片樹林碧綠如玉,顯得極是雅靜。若是到了秋天,想必定是火燒雲一般,又別是一番景緻了。

“正是。”小丫鬟細細地笑了一聲,“到了秋日,紅雲一般的楓葉倒映在流水裡,所以叫做洗雲。”

她一邊說,一邊將許碧引進軒內,裡頭果然有竹榻軟椅,還點著一爐香。小丫鬟請許碧坐了,便道:“少奶奶且坐,奴婢去外頭給取衣裳的那位姐姐引路。”

“去吧。”許碧隨口答應了一句,走到窗前往外看了看。這洗雲軒的窗格窄小,只能容人把頭伸出去,視野頗為受限。

許碧看了看,目之所及之處已看不到方才宴飲的亭子,竟是另一片天地了。這麼一想,剛才一路走過來也是彎彎繞繞的,若是不熟悉的人,恐怕還找不到這洗雲軒呢。

許碧一邊想一邊走到軟椅旁邊坐下去,但剛沾到椅子,突然間覺得不對——那小丫鬟說自己是剛剛進府來伺候的,連傳菜上湯都不利索,可對洗雲軒的路卻十分熟悉的樣子,甚至連洗雲軒的名字都能解釋得一清二楚,這不對勁!

一念及此,許碧彈起來就去推門,果然一推不動,被人從外頭閂上了。

混蛋!袁大少奶奶硬把她拉到園子裡跟小姑娘們坐一起,難道就是為了這個?但她是什麼意思呢?這麼大喇喇的就想叫沈家的大少奶奶在她們府裡出醜?那袁家也脫不了干係!就算弄出個私通來,也不會有人相信的——誰不知道許碧是頭一回來袁家,傻子才會在完全陌生的地方跟人私通吧?

那就是想設計讓男客撞見她衣著不整?或者再狠一點兒,弄個酒醉的來……

許碧一邊想,一邊從頭上拔下一根簪子,從門縫裡去挑那門閂,心裡暗暗發狠——真要是袁家敢這麼幹,誰進來她就捅誰!寧願事後擔責,也絕不叫袁家人得逞!

她手裡這根簪子是特製的。確切點兒說,是沈雲殊給她特製的。

打從茶山回來,沈雲殊就叫人在外頭打了兩根簪,兩根釵。這簪釵外頭包著金,簪頭上或金銀累絲,或鑲珠嵌寶,插戴起來與普通首飾無異,只簪身格外長且扁,材質卻是精鋼,拿來當一把小刀子用都可以。若是往眼睛喉嚨這些要命的地方扎,殺人也足夠了。

好在這會兒外頭院子裡還沒什麼動靜,大約是袁家沒料到許碧這麼快就反應了過來,還沒來得及做什麼。而那小丫鬟大概是有些心慌,又怕許碧聽見她閂門的動靜,那門栓塞得並不到位,許碧拿簪子撬了一會兒,再用力一撞,門不情願地吱嘎一聲,總算開了。

天殺的袁家!許碧也不把簪子插回頭上,而是攏在袖子裡,拔腿就出了洗雲軒。

進來的時候不覺得,走出來才發現眼前全是楓樹,許碧稍一思索,沒敢直接沿著原路回去,而是稍微繞了一下,從另一個方向往楓林外走。幸好她不缺乏方向感,即使只走過一趟,也能自己找回去。當然,不是回那個亭子,而是去找沈夫人。

眼看已經要走出楓林,眼前就是那鏡湖了,許碧卻忽然聽見不遠處有輕微的窸窣之聲,頓時驚出了一頭冷汗,猛然轉身貼在樹後,緊緊握住了簪子。

不過沒等她搜尋一下四周,就聽見有人低聲喚她:“沈少奶奶?”一人從一棵楓樹後頭繞了出來,聲音急促,“小的是王御醫的藥童,少奶奶還認得嗎?少奶奶怎麼在這裡?”

“淮山?”許碧還真認出來了。當時王御醫裝神弄鬼折騰什麼藥浴,去抓藥的就是這個淮山,年紀也才十五六歲,瘦瘦小小像只猴兒似的,“你怎麼在這裡?”

“少奶奶認得小的就好了。”淮山此刻看起來可不像個半大孩子了,“小的有件東西,要請少奶奶帶出去給沈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