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0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0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京津公路旁邊的茶樓,生意很是火爆,外面寒風呼嘯,天寒地凍,茶樓裡面卻是熱火朝天,滾燙的茶水,數量眾多的商旅不斷的討論著。

“呼!”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朱厚照喝口熱茶,頓時只感覺全身都變得暖洋洋的,舒服極了,這大冬天的時候最適合喝喝茶了。

一邊喝茶,朱厚照也是一邊仔細的聆聽周圍的聲音。

想要更好的瞭解大明,那就要深入普通百姓之中,聽一聽他們的談話和聲音。

“嘖嘖!”

“這水泥馬路真是不錯啊,縱然是大冬天、下雪天都依然可以趕路,放在以前的話,這樣的天氣哪裡能夠趕路啊。”

“可不是嘛,到處都是土路,這雪一化的時候,泥濘不堪,凹凸不平,根本就沒辦法走路。”

“我走南闖北也有二十多年了,這京津公路是我走過的最好的一條路,又寬敞、又平整、又乾淨,要是我大明所有的道路都跟這個京津公路一樣就好了。”

“可不是嘛,我們這些商人,走天下討飯吃,別人總是看得到我們賺錢的一面,誰知道這裡面的辛酸啊,不過要是都和這個京津公路一樣的話,這生意就好做了,這道路走的太舒服了。”

“那是,聽說這個道路還是當今天太子殿下修的,真的是功德無量啊,真正的為我們大明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可不是嘛,以前天津到京城要走兩三天的路,這冬天下雪的話,可能五六天都到不了,運貨的話就更不方便了。”

“但是現在,兩個時辰就足夠了,而且還可以用馬車運貨,非常的方便、快速。”

“要是可以修一條京城到南京的水泥道路就好了,那從南京到京城來,有個兩天的時間估計就差不多了。”

“兩天確實是足夠了,而且有了水泥馬路,這馬車的運輸就很方便了,不會比走運河差多少了。”

“難啊,修一條這樣的水泥馬路可是非常花銀子,朝廷窮的要死,哪裡有錢去修道路啊。”

“可不是嘛,但這路啊總是要有人去修的,有了這道路,南北往來就非常的方便,極大的縮短時間不說,而且貨運量也是可以更大、更快捷。”

幾個人商人不斷的討論著,感嘆京津公路的快捷、平整、高速,都在暢想著以後大明所有的道路都用水泥路去修建。

聽到幾個商人的話,楊廷和、王華、劉忠三人也是微微思索起來。

道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真的能夠修建一條溝通南北的水泥馬路出來,這對於大明帝國來說就非常的重要、具有非凡的意義了。

別的不說,單單是發生饑荒的時候,從南方運糧到北方來說就可以變得更加快捷。

以前從南方運糧到北方來,至少都是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而且運十斤糧食,到目的地可能連一半都剩不下。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在道路崎嶇、不平、交通積極不便的年代,運糧的損耗非常大,尤其是持續的時間越久,損耗就越大。

使用運河和海運相對好一些,如果是陸上運輸的話,損耗大的驚人。

但有了水泥馬路的話就不一樣了,水泥馬路寬敞平坦,極大的便捷了交通和運輸,可以大大的介紹損耗,同時節省時間。

兩三天的時間就可以從南方大規模的運糧到北方來,什麼饑荒都不用怕了。

“公子,如果真的可以修一條溝通南北的水泥公路,那對於我們大明來說意義非凡啊。”

楊廷和想了想對朱厚照說道。

指望朝廷是沒有什麼戲的,國庫空虛都可以餓死老鼠,戶部尚書侶鍾是出了名的鐵公雞,修建一條京城到南京的水泥公路,估計至少也是要耗費幾百萬兩銀子的,如此龐大的工程,也只有眼前的財神爺大明太子可以做到了。

“道路肯定是要修的,不過要花費的銀子也是非常恐怖,恐怕國庫是根本不可能拿出怎麼多的銀子出來。”

朱厚照點點頭,溝通南北、東西,甚至於每一個省的公路遲早都是要修的,但這個銀子嘛,肯定是不可能讓自己來出的。

這肯定是要等以後改革稅制,增加國庫收入之後再來慢慢的規劃一條條道路的,自己手中的銀子修一條、兩條道路是可以的,但不能養成習慣,這修路的錢都自己來出,好處卻是大家來享受。

“國庫空虛,指望朝廷的話,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可以修通的。”

王華也是開口說道。

現在整個京城都知道太子殿下朱厚照是財神爺,有錢的很,給自己麾下這些工廠的管事發的年終獎讓朝中的大臣都眼紅了。

甚至於連工廠裡面的普通員工都還有年終獎,還有年假,還請戲班唱戲給自己的員工看。

太子殿下到底賺了多少銀子,恐怕也只有太子自己知道,外人是不清楚的,但大家根據自己工廠的收益隨便推算下,得出的數字也是非常驚人,認為太子殿下去年至少賺了上千萬兩銀子。

所以太子爺現在是名副其實的財神爺,有錢的很,甚至於很多大臣都已經盯上了太子的銀子,在想辦法讓弘治皇帝將太子的小金庫給掏出來。

“國庫空虛,那就想辦法去充實國庫。”

“朝廷需要用銀子的地方很多,很多時候這收上來的銀子也是用到國計民生上,如果朝廷有足夠的銀子,那就完全可以修建一條條溝通大明各地的水泥公路出來,對於我們大明的發展就非常的有幫助了。”

“也還可以去修水庫、修河堤、修橋等等,說到底這稅啊,還是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朱厚照看看王華、劉忠和楊廷和,這三人現在是狗皮膏藥一樣的跟著自己,自己去哪裡他們就去哪裡。

這樣也好,跟著自己,自己也可以給他們洗洗腦。

“公子此言差矣,這稅確實是取之於民,但未必就能夠真正的用之於民了。”

劉忠一聽,也是立即表示了反駁。

他是很典型的傳統文官,也是死腦筋一個的人,信奉的是輕徭薄賦的那一套。

他覺得朱厚照的想法是有問題的,將來有可能會改變現有稅制的意思。

“別的不說,我們大明稅收的三分之一都用來供養各地的王爺,這個稅就沒有用到老百姓的身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厚照看了看劉忠回道:“我當然知道,我是說這稅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就像這個冬天,因為有了水泥,我們鞏固了邊防,所以韃子無法南下,邊關的百姓可以免受韃子的荼毒。”

“再比如眼前的水泥馬路,如果朝廷的稅收能夠用於修築更多這樣的道路,這也是惠及百姓的。”

“現在的稅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先就是像你所說的,這稅很多時候都是沒有用在老百姓的身上,反倒是讓權貴們的驕奢淫逸、肆意揮霍民脂民膏。”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朱厚照的回答讓劉忠無話可說,太子既然意識到了這一點,那還有什麼可說的。

“公子深明大義,洞悉稅收的本質,實在是讓我佩服萬分!”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說的好,實在是太好了,這才是稅收的真正意義啊!”

楊廷和仔細的品味朱厚照的話,接著也是拍案叫好。

一直以來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只知道收稅,卻是不知道收稅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是用來滿足自己的奢侈享受?

還是說用來供養龐大的皇室宗親,又或者是供應越來越龐大的官僚集團?

還是說用來鞏固邊防,強大自我,免遭外敵欺辱?

大家都沒有說出最本質、最根本的意義。

而太子殿下小小年紀卻是能夠洞悉這稅收的本質,洞悉它根本的意義,實在是讓楊廷和不得不佩服萬分。

王華和劉忠一聽,頓時略微思索,也是立即瞪大了眼睛,然後看楊廷和的時候眼神都變了,看朱厚照的時候更是猶如看到了怪物一般。

這太子殿下小小年紀,竟然能夠如此清晰的洞悉稅收的本質,這實在是太難得了,也太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公子之見解實在是深刻,洞悉本質!”

王華也是跟著拍馬屁。

“可惜啊,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真正明白這一點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所有人的統治者都將百姓當做韭菜一般的來收割,收稅很厲害,但真正稅收使用的時候,很少能夠有用到百姓身上的時候。”

“故而一直以來都講究輕徭薄賦,可是維持朝廷的運轉,維持國家的強盛,它是需要一定的財富的,所以徵稅也是必然要的,而且還要適當徵收到一定的比例才行。”

“朝廷需要集中力量來做一些真正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比如修建眼前這樣的水泥道路,再比如組建強軍打擊倭寇、海盜、韃靼、女真等等,保境安民,外御賊寇、內平匪患等等,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需要稅收來支援的。”

“如果朝廷沒錢,那就會跟現在一樣,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只能任由韃子肆虐、倭寇橫行、匪賊如牛毛了!”

“這最後受到傷害的還不是大明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