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2章,這是掀桌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2章,這是掀桌子

太和殿內一片寂靜。

現在的弘治皇帝實在是讓大家太陌生了,這還是以前的那個傻子弘治皇帝嗎?

連辭官這一招都對他沒有任何的作用了。

至於謝遷、吳寬、周宣這些江南官員的代表則是一個個面色凝重,因為這一次辭官的都是他們江南出身的官員。

一旦這些人真的離開了朝堂,這意味著他們在在朝中的力量將大大削減,以後話語權都會更少很多,並且還有可能會出現人才的斷層。

謝遷面色凝重,仔細的思索著。

原本僅僅只是說開海的事情,結果扯到了太子開辦鹽場上的事情來,接著就是牽連到了熊翀,再然後就是廠衛要查鹽政,接著就是這些二十多個官員辭官。

這事情有種越鬧越大,要捅破天的感覺了。

其實開海就開海吧,和鹽政相比,根本就不算什麼的,只要不收稅,海商們依然可以出海賺錢,並且還可以光明正大的出海,其實也是也可以接受的。

太子要辦鹽場就辦鹽場吧,無非就是多一個吃肉的罷了,即便是鹽的價格降低了,大家依然有銀子賺,畢竟從鹽場裡面提鹽他們幾乎是不需要花錢的。

現在搞的廠衛去查鹽政,還有一下子就有二十多個朝中官員辭官,江南士林的力量得到了沉重的打擊。

這一下子空出二十多個位置出來,絕對是要便宜其他人的。

仔細的想一想,頓時就知道了這是弘治皇帝和太子在唱雙簧呢,早就有所準備,對於大家在早朝上發難的事情已經提前就知道了,並且提前就準備好了。

同時也是一下子就知道了,弘治皇帝則是在以進為退。

你們不是不讓開海嗎?

不是要攻訐太子開鹽場嗎?

那行啊,那就把事情給捅大了,當事情捅大了之後,也就沒有人去關心在意小的事情了。

開海就開海吧。

和鹽的利益相比,開海算個錘子啊。

“鹽關係國計民生,關係著我大明萬萬百姓的日常生活。”

“朕聽聞有的地方鹽的價格高達上百文一斤,百姓根本吃不起鹽,聽聞這樣的事情,朕都覺得非常慚愧,覺得對不起我大明的百姓。”

“這一次之所以允許太子辦鹽場,其實也是有意要改革鹽政,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我大明的百姓能夠吃上廉價的鹽。”

“當然了,光靠太子一個人的力量自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朕經過再三的考慮之後,認為應該開放鹽,允許私人辦鹽場。”

“只要和太子一樣,每年向朝廷繳納一百萬兩銀子的鹽稅就可以向朝廷這邊申請獲得辦私人鹽場的許可,天下人,只要有實力又願意為天下人謀利的都可以去辦私人鹽場。”

弘治皇帝看著鴉雀無聲的朝堂,又再次丟擲一個重磅炸彈。

“允許私人辦鹽場?”

群臣聽了,頓時就炸開鍋了。

“陛下!”

“萬萬不可啊!”

“自古鹽鐵都是朝廷專營,怎麼能夠允許私人辦鹽場,太子殿下辦鹽場是為國為民,其他人辦鹽場的話,那必定會想方設法的壓榨百姓啊!”

“是啊,陛下,萬萬不可私人辦鹽場啊,鹽政落入私人之手,這鹽政將徹底的崩壞啊!”

“陛下,私人辦鹽場必定禍患無窮啊!”

一個個大臣紛紛站出來表態了,不僅僅是鹽商集團的代表了,其他官員也都站出來表態了,這要是允許私人辦鹽場,這不是掀桌子嗎?

這是要徹底的掀掉現有的鹽政制度和體系來,要徹底斷掉鹽商集團的利益來啊。

毫無疑問,這也是弘治皇帝和朱厚照商量之後的結果。

現在的鹽場,縱然是天子要插手進去都困難重重,他們內部早已經成了一塊鐵板了。

想要將鹽的利益抓在自己的手中,除了朱厚照自己辦鹽場之外,還有就是要掀桌子,徹底的打破現在的鹽政制度。

唯有如此才能夠改變大明鹽政的局面,讓朝廷能夠收到銀子,讓百姓能夠吃得上廉價的鹽,讓那些鹽商們再也無法坐享其成。

“你們不是說太子與民爭利嗎?”

“現在太子不僅僅答應每年給朝廷繳納100萬兩銀子的鹽稅,而且這賣出去的鹽比市場上的鹽還要便宜兩成,這無論如何也不算與民爭利了吧?”

弘治皇帝看向群臣問道。

“陛下,殿下為國為民,臣等能夠理解,這也是大明之福,百姓之福!”

“但是我大明對於鹽自有一套制度管制,豈能因此胡亂的改動,一旦私人大辦鹽場,那些官辦的鹽場將會逐漸的倒閉,據時鹽場裡面的灶戶怎麼辦?”

“他們的生活又該如何保障?”

吳寬站出來反駁,這私人鹽場是玩玩不可能開頭的,一旦開了這個頭,以後他們這些鹽商家族就真的沒辦法躺著賺錢了。

現在賺錢多輕鬆,鹽不用他們去生產,是鹽場去生產鹽,成本不用他們這些鹽場出一毛錢,這產出來的鹽卻是被他們這些鹽商家族給霸佔了。

只要將鹽提出來,轉手一賣,立即就可以賺二三十文錢,這樣賺錢簡直不要太舒服了。

一旦私人辦鹽場到時候大規模的衝擊現有的市場,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真的自己去辦鹽場的話。

又要買地,又要僱人,多麻煩,賺錢多累啊。

“哈哈,真是好笑。”

“鹽場裡面的灶戶過著什麼樣的日子,難道你不清楚嗎?”

“那些灶戶世代在裡面煮鹽,被鹽場的官吏拼了命的壓榨,沒日沒夜的煮鹽,除了朝廷規定的數額之外,還要額外的份額,這些額外的份額不全都進了鹽場官吏們的肚子裡面了?”

朱厚照頓時就笑了,這個吳寬一本正經的為鹽場灶戶考慮,實在是太可笑了。

“父皇,兒臣覺得應該廢除灶戶制度,鹽場這邊實行僱傭制,不能強行限制灶戶煮鹽,要允許灶戶去做其它的事情。”

朱厚照準頭又對弘治皇帝建議起來。

整個大明朝的鹽政體系其實就是建立在剝奪鹽場千千萬萬灶戶的基礎上,這些灶戶沒日沒夜的煮鹽,最終只能夠換來一點果腹的糧食,窮苦潦倒。

而鹽場的官吏、鹽商、官員等等一個個都吃的滿嘴流油,腦滿肥腸的,這樣的制度其實早就該廢除了。

什麼灶戶、軍戶、疍戶、馬戶等等,就應該全部廢除,允許百姓自由從業。

當年朱元璋在這方面是真的缺乏遠見,給大明的後輩子孫留下了無數的禍患。

戶籍制度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處在對底層的軍戶、灶戶、疍戶、馬戶等等,他們世代都要忍受剝削,生活窮苦無比,故而在大明朝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有明確歷史記載的農民起義,整個大明足足有三千多次,也據說平均下來每年都有十幾次,這比起黑暗的蟎清王朝來都還要更多的多。

這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戶籍制度。

像正德五年,北直隸這邊的馬戶劉六、劉七起義就鬧的沸沸揚揚,席捲半個北直隸,極大的震動了大明王朝。

起因其實也很簡單,明朝中葉,河北農民深受政府的馬政之害。

為保證明軍邊馬的供應,自明初以來,明政府強令河北等地農民充當養馬戶,馬戶的徭役負擔極其沉重,為保證養好馬要付出很大代價,不僅耽誤農業生產,而且當所養馬匹死亡或種馬孳生不及時,還要賠償損失,一貧如洗的農民不得不“賣田產、鬻男女,以充其數,苦不可言”,當時有人形容為“江南之患糧為最,河北之患馬為最”。

類似於這樣的事情,在整個明朝的歷史上都數不勝數,起義層出不窮,幾乎都是最底層的這些各種各樣的軍戶、馬戶、灶戶、軍戶之類的起義,因為實在是無法忍受世代的沉重剝削。

“陛下,萬萬不可啊!”

吳寬一聽,頓時就急了,這要是廢除了灶戶,誰還會在鹽場裡面煮鹽啊?

灶戶是什麼情況,大家再清楚不過了,哪裡是人過的日子嗎?

世世代代都被鹽場給限制的死死地,除了煮鹽還是煮鹽,日夜不停,吃不飽、餓不死,永無出頭之日。

當個農民都還算良家子弟,還可以去考科舉,這灶戶是世世代代都是灶戶啊,世代都要圍著煮鹽的灶臺苟延殘喘下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啊,陛下!”

“這萬萬不可啊!”

“今日廢了灶戶,明日軍戶、馬戶、疍戶、匠戶等等也會想著要廢除,則我大明從此以後各種各樣的制度就會徹底的崩壞。”

“陛下,千萬不能廢除灶戶制度啊!”

“陛下~”

一個個大臣紛紛站出來,甚至於都還包括了武將勳貴集團,他們很清楚灶戶可以廢除,那軍戶呢?

軍戶肯定也是可以廢除的,到時候他們這些武將勳貴集團還靠什麼奴役那些軍戶啊。

要知道這些軍戶一個個都是他們的農奴,時代都要受到這些軍戶的百戶、千戶等等剝削、奴役。

朱厚照看著著急的樣子,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果然急了。

如果廢除灶戶制度,大明的鹽場都要徹底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