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3章,大局已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3章,大局已定

“陛下,萬萬不可廢灶戶啊,此乃祖制、國本,萬萬不可動搖啊!”

“是啊,陛下,一旦灶戶廢除,軍戶、馬戶、匠戶等等都要廢除,據時社會秩序崩塌,江山動盪,社稷飄搖啊!”

一個又一個大臣紛紛站出來,這灶戶是萬萬不能廢除啊,否則的話,建立在灶戶之上的鹽政絕對要崩潰。

如果不是戶籍制度的限制,鬼才會在鹽場裡面世世代代的去煮鹽呢,對此這些大臣是非常清楚的。

“太子也只是這樣提議,至於是否要廢除灶戶制度,在鹽場裡面實行僱傭制,還是要等錦衣衛這邊對各大鹽場進行深入的調查之後再來決定。”

弘治皇帝看看群臣,想了想說道。

如此大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倉促就下決定的,更何況,這其實也是太子這邊以退為進的一個辦法。

你們不是反對辦私人鹽場嗎?

我趕緊就直接將公辦的鹽場給直接整死,到時候鹽場裡面沒人煮鹽,鹽商們沒辦法躺著賺錢,他們自然就最急了。

說到底,其實這大明制度結構下,天子如果真心想要做什麼事情,那是可以做成的,因為整套制度的設定下,皇權得到了極大的鞏固。

文官集團對皇權的侵蝕是建立在天子信任你的基礎上,一旦天子不信任你了,手中還有東廠和錦衣衛可以輕鬆的就整死這些文官。

最關鍵的還是大明所有的國策都要經過天子這邊的決策,只要有心,隨便動動就可以牽扯出大量的利益和人出來。

“陛下聖明!”

大臣們一聽,頓時就齊聲的高呼起來。

“關於開辦私人鹽場的事情就這樣定了,想要開辦鹽場的都可以向朝廷這邊申請,繳納足夠的鹽稅就可以去辦鹽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外開海的事情也這樣定下來,戶部這邊儘快制定出關稅制度,在各大通商港口這裡設定海關收取關稅。”

弘治皇帝看看群臣,直接就將兩件大事給定下來。

此時此刻,君臣當中還有人想要站出來反對,但看看周圍的大臣,一個個都默不作聲,也都知道,這兩件事情已經了定局,誰也改變不了。

首先來說天子、太子這邊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開海是為了大明的百姓能夠有更多的糧食,海洋捕撈的海魚可以養活上千萬的人。

其次也是為了沿海地區的百姓可以靠海吃海,可以出海謀生,這也是為了大明的百姓著想。

這是站在了道德制高點,出發點上是為了大明的百姓,僅僅只是這一點,大家想要反駁都不好反駁。

而且朝中也是有很多大臣支援這一點,因為大家是真的看到了海洋捕撈的巨大作用,這次北直隸山西的災荒如果不是天津這邊可以大規模的捕撈海魚的話,恐怕將會非常的嚴重,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昨天的鯨魚大家也都看到了,捕殺一頭鯨魚就相當於得到了上千頭肥豬、上百頭大牛,足以讓上萬人飽餐一頓,獲得了大量的油脂。

好處多多!

以前的時候大家之所以支援海禁,除了海商集團的運作和倭寇、海盜肆虐之外,更多的還是沒有看到海洋所能夠帶來的巨大利益和好處。

大明以誠待士人,別說現在是大明的中葉了,即便是明朝滅亡的時候,依然有大量的官員跟著殉國。

任何時候,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都不發真正的正直之士,他們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真正有利於國家和百姓的事情,他們都會支援的,而且也願意為之赴湯蹈火。

也正是因為歷史上總是有這樣的人不斷挺身而出,不斷的站出來,炎黃子孫才能夠一直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並且形成璀璨而耀眼的文明。

朱厚照向所有的大臣和百姓展示了開海的好處,別的不說,單單是這個海洋捕撈業對於大明的百姓來說就至關重要。

每年能夠養活上千萬人,說實話,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海商集團無論如何反對,開海之事也都是成定局的,支援開海的大臣很多、很多,大家在弘治皇帝的帶領下都嘗過了飢餓的滋味,知道這種感覺非常的不好受。

多少能夠對百姓有同情心,能夠為百姓考慮。

當然,朱厚照也是向他們展示了海洋捕撈業的巨大利潤,現在天津這邊就有幾十艘私人拖網捕魚船。

這些拖網捕魚船的背後都是京城的一些權貴,他們買了這個拖網捕魚船,僱人出海捕魚,儘管海魚很便宜,但是這拖網捕魚船的利潤卻相當不錯。

如果可以在整個大明推廣開來的話,他們就可以不斷的擴大規模和市場,到時候利潤還會更加的驚人。

這些人是嘗到了甜頭的,他們也是支援開海的。

至於私人辦鹽場,反對的都是鹽商集團的代表。

現在改開中法已經差不多十年,鹽商集團的實力迅速膨脹,但遠遠還沒有到中後期時誰也奈何不了的局面,也沒有到能夠完整把持朝局的地步。

更何況,朱厚照也是事先就已經和英國公張懋、定國公朱輔他們通氣了,帶他們開辦鹽場,帶動大明的武將勳貴集團來插手鹽這個巨大利益,分享這個巨大的蛋糕。

所以大明的武將勳貴集團是支援的。

憑什麼這打天下的是他們這些武將勳貴集團的祖先,而真正享受社會財富的還是卻成了這些文官們?成了那些鹽商、徽商、海商?

現在天子和太子重視他們這些武將勳貴,要帶著他們將一塊塊利益搶奪回來,他們當然要支援?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他們被文官集團們打壓的非常悽慘,早已經失去朝堂的話語權,現在天子要走文武並重的道路的,要重用他們這些武將勳貴們,他們當然是激動了,自然是要支援天子的。

身為武將勳貴,他們唯一能做到也就是支援太子,忠誠於大明天子,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是,陛下!”

戶部尚書侶鍾一聽,再略微用餘光掃視下四周,見沒人出來反對了,也是只能夠硬著頭皮說道。

“退朝!”

弘治皇帝見大事一定,和朱厚照對視一眼,彼此微微一笑,然後直接就宣佈退朝了。

群臣們有序的退出了太和殿,有人臉上陰晴不定,有人愁眉苦臉,有人暗露喜色。

現在朝堂上的巨大變化,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又是開海,又是允許私人辦鹽場的,接下來的大明恐怕是真的會風雨飄搖了。

鹽商集團、海商集團是絕對不會如此善罷甘休的,也絕對不會輕易就將手中的利益給讓出去的。

恐怕接下來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來阻止開海、阻止辦私人鹽場。

內閣的劉健、李東陽、謝遷,還有幾個尚書馬文升、侶鍾,幾人走在最後,走的很慢,他們習慣性的在等待著弘治皇帝宣他們去尚書房議事。

“劉公!”

“這萬萬不能開海啊!”

“海禁一開,倭寇海盜肆虐,百姓必然深受荼毒。”

“更何況還要徵收關稅,苛捐雜稅,民不聊生啊!”

“還有這私人鹽場必將徹底的崩壞我大明現在的鹽政制度。”

謝遷看看劉健,想了想說道。

他是江南鹽商、海商、徽商的代表人物,當然是要替這些集團說法了,這要開海、允許辦私人鹽場了,海商集團、鹽商集團都將遭到重創。

“沒你說的那麼嚴重。”

劉健看看謝遷,淡淡的說道。

劉健是河南人,也是北方人,天然上和江南的士林集團是尿不到一起的。

而且作為內閣首輔,他雖然不算多有才能,但也能夠為大明的全域性去考慮,開海之事,他是支援的,好處很多,唯一損害的就是江南海商集團的利益。

至於私人辦鹽場,他也是支援的,這鹽政制度下,除了他們江南的鹽商集團之外,外人很難從中獲利,即便是獲利也僅僅只是蠅頭小利,大蛋糕都是讓江南鹽商集團給吃的乾乾淨淨。

對此,北方的官員、勳貴集團等等早就已經眼饞了,只是插手不進而已,現在就來機會了。

“開海都是為了我大明的百姓,至於倭寇、海盜只是癬疥之疾,朝廷只要願意去清剿,還是可以清剿完的。”

旁邊的李東陽也是開口說道。

很顯然,劉健和李東陽都是支援的,並沒有站在謝遷這邊。

“劉公,李公~”

謝遷聽完都急了,這兩位大佬都支援,這下可就難辦了。

“這實行海禁乃是祖制啊,鹽政也是國本啊,豈可隨意變更啊!”

“更何況還有徵收關稅。”

“陛下事先也都沒有和我們商量一二就這樣倉促、草率的做決定,我只怕將來實行起來的話於國於民都沒有任何的好處。”

謝遷再次說道,這次是真的急了,迫切的想要說服眼前的兩個大佬一起來反對,只要他們願意和自己一起的話,想要讓弘治皇帝收回旨意還是可以做到的。

剛剛朝堂上,這兩位大佬一方的官員可都是默不作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