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7章,有人歡呼有人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7章,有人歡呼有人愁

壽寧侯、建昌伯府!

“哈哈,朝廷允許私人開辦鹽場了,真是太好了!”

建昌伯張延齡興奮的手舞足蹈了。

“早就眼饞鹽的巨大利潤了,只是我們一直都插手不進去,只能夠向姐夫要點鹽引,那點鹽引能夠賺幾個銀子。”

“哼哼,那些徽商、鹽商什麼的,一個個富甲天下,肥得流油,還不都是靠著鹽來的。”

“現在可以開鹽場了,以後我們自己就可以辦鹽場,再也不用看他們的臉色了,想要多少鹽就有多少鹽。”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張延齡興奮的說道,現在滿腦子都是鹽。

“嗯!”

“太子做的好啊,早該這樣了,這鹽朝廷收不到稅,百姓吃著昂貴的鹽,最關鍵的是我們這些外戚、還有勳貴們是一點好處都撈不到,全便宜了江南的那些鹽商、徽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憑什麼啊?”

壽寧侯張鶴齡也是跟著說道。

在他們兩兄弟看來,這大明是他們姐夫、姐姐的,自然也是有他們這個外戚的份,以前他們兄弟兩個沒少想著插手到鹽業裡面去,但即便是弘治皇帝幫忙也都插手不進,只能上次一些鹽引給他們。

雖然說這賞賜的鹽引也不少,但是和那些鹽商相比,那就是毛毛雨了。

“聽聽太子所說的,這個什麼熊翀一家都霸佔了五個鹽場,五個鹽場啊,這一年可以產多少鹽,他們轉手一賣,一斤都要賺二三十文錢,太黑心了,這銀子也太好賺了!”

“姐夫就是太無能了,太軟弱了,不捨得動刀子,早狠狠的收拾他們一番,這鹽的利潤還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還用得著為一點點銀子發愁嗎?”

張延齡也是直點頭說道,說起弘治皇帝,他們兩個也是覺得弘治皇帝軟弱無能,盡聽外人文官大臣的話。

“還是我們外甥厲害,管你什麼鹽政、什麼鹽商,想辦鹽場就辦鹽場,這鹽的利益是必須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樣才能夠有錢,有錢了才好辦事。”

“二弟,你立即派人去長蘆鹽場這邊看看太子是如此運作這個長蘆鹽場的,我們就跟著太子學,太子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只要跟著太子就可以了,就像我們搞紡織廠、水泥廠一樣,跟著太子就可以賺錢。”

張鶴齡點點頭,隨即眼珠子一轉,立即吩咐起來。

“還能怎麼做,估計著就是僱傭大量的人手煮鹽唄,不然這鹽場如何製鹽?”

張延齡撇撇嘴說道。

“恐怕沒那麼簡單,我聽人說了太子用的曬鹽法,在海邊的灘塗、鹽鹼地修建鹽田,將海水灌入其中,然後曬鹽出來。”

張鶴齡看看自己的弟弟,相比之下張鶴齡就比張延齡更有腦子一些。

“曬鹽法?”

“鹽還能曬出來?”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張延齡一聽,頓時就微微一愣,想了想說道:“我派人去打聽清楚。”

“嗯!”

“這鹽場肯定是要辦的,如何這曬鹽法真的可行的話,你這邊再去海邊買下大片的灘塗、鹽鹼地來,跟太子一樣去建鹽田。”

張鶴齡現在是只跟著太子學,太子做什麼他們就去做什麼。

兩兄弟不斷討論著鹽場的事情,卻是提都沒有提要給朝廷繳納100萬兩銀子鹽稅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交稅,根本就不可能,誰敢來收自己家的稅?

英國公府!

英國公張懋的孫子張侖、定國公徐永寧的孫子徐光祚、成國公朱輔的兒子朱鳳,三人齊聚一堂,一個個滿臉笑容。

“哈哈,太子殿下果然對我們勳貴們不薄啊!”

“竟然能夠撕開鹽業的口子,允許私人辦鹽場!”

“一直以來,我們這些勳貴被那些文官們給踩著打壓,不僅僅在朝堂上沒有任何的話語權,連各個方面的利益都沒我們的份。”

“江南的那些鹽商一個個富甲天下,富得流油,憑什麼我們這些勳貴就只能夠吃糠咽稀的?”

“這大明的江山是我們的祖先跟隨太祖皇帝、成祖皇帝打下來的,最後反倒是便宜了江南的那些人。”

“沒錯,憑什麼他們吃的滿嘴流油,我們卻是只能夠乾瞪眼,只能夠收點地租。”

幾個國公世子憤憤不平,想到這些事情都讓人惱火,讓人覺得不公平。

他們是勳貴,但其實窮得很,遠不如江南的那些徽商、鹽商什麼的,連走私的晉商都比他們有錢多了。

他們這些國公,看似風光無限,但其實在大明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存在感了。

英國公張懋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祭祖、祭天什麼的,在朝堂上沒有任何的話語權,也就是京營這邊還是他們最後的根據地,一直以來都有他們這些勳貴們在掌控。

但即便是這最後的根據地,朝中的那些文官們也都沒有放棄爭奪,一直都在試圖奪取對京營的控制權。

朝堂上沒有話語權,沒有存在感,無法參與大明國家大事的決策,這也是他們失去了對大明經濟利益爭奪的根本。

所以他們一直以來都插手不進鹽政裡面,無法從中獲取利益。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很顯然,他們早就已經眼紅這一點了,但奈何始終無法插手進去。

“我們三家一起辦一個鹽場吧。”

“我打聽清楚了,太子殿下的長蘆鹽場用的曬鹽法,比傳統的煮鹽法更加的省時省力,產量要更大的多,並且還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就是前期的投入有些大,不僅僅要繳納稅銀,而且還要購置大量的灘塗地、鹽鹼地,改造成為鹽田才可以。”

張侖看看朱鳳和徐光祚說道。

“還好去年我們跟著太子辦紡織廠、水泥廠賺了不少的影子,不然的話這鹽場即便是可以辦,恐怕我們也是有心無力了。”

“沒銀子的話可以賣掉一些田地來,這田地一年到位也就是收那點糧食,值不了幾個錢,還不如將銀子投到工廠、鹽田上去。”

“鋼鐵廠這邊也是要繼續投銀子,這一下子我們去哪裡弄那麼多銀子啊,而且這京城的權貴都在辦工廠,誰也沒有多餘的銀子買我的地啊。”

“可以找太子,太子有錢的很,聽人說了,太子在大規模的買地,價格還可以。”

“太子買那麼多幹嘛?”

“誰知道呢,或許是為了辦工廠什麼的。”

三人不斷的討論著鹽場的事情。

現在讓他們發愁的是他們手中的銀子已經很少了,接連的跟著投資工廠,擴大產能,這一下子要籌集大量的銀子辦鹽場也是不得不賣地了。

“太子這邊創辦的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和天津海軍學院快要開始了,都已經通知我們這些武將勳貴了,你們怎麼說啊?”

“要不要去啊?”

朱鳳看看張侖和徐光祚,討論完了正事,也是開始討論起眼下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和海軍學院的事情來。

天子和太子這邊有意改革軍政,編練新軍,成立軍事學院等等,同時也是有意培養武將勳貴,已經傳令給各大武將勳貴家族了,讓大家都必須要派年輕的嫡子、旁系子弟進軍事學院學習,深造。

“去,當然要去了。”

“現在天子和太子有意倚重我們,我們豈能辜負了上意。”

“更何況,這明顯是為了培養和深造我們的,出來了以後就等著步步高昇吧。”

“嗯,那一起去!”

.....

京城的一處雅苑內,江南籍的官員們再次聚在了一起,一個個愁眉苦臉的。

“謝公!”

“必須要想辦法救一救熊翀啊,他要是出事了,到時候還不知道要帶出多少人呢!”

吳寬著急的說道。

熊翀被關進了北鎮撫司大牢,全家被炒,連帶著江南這邊的熊家都被抄家,這熊家可是江南鹽商集團的代表家族之一啊,同時也可以算是江南士林的代表。

“是啊,謝公!”

“必須要把熊翀給撈出來,還有這辭官的二十多個人,可都是我們江南人啊,也必須要想辦法讓他們官復原職啊!”

周宣也是跟著說道。

他的話說完,旁邊二十多個辭官的江南籍官員也是一個個眼巴巴的看著謝遷,希望他能夠替自己說話,讓自己官復原職,不至於真的說回家養老去。

別看一個個都已經四五十歲,有的甚至於六七十歲了,但辛辛苦苦的考科舉,勾心鬥角的往上爬,誰願意就這樣回家養老啊。

“熊翀我也沒辦法撈出來,天子是有意殺雞儆猴。”

“至於你們,恐怕要暫時先等一等了,天子現在還在氣頭上,恐怕是不會收回旨意的。”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開海和私人鹽場的事情。”

謝遷看看這些人,皺著眉頭說道。

“天子這邊的意思是開海之後要參照宋朝的海關制度和關稅制度,倒是稅率肯定不會低,還有這私人鹽場,以後大家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另外太子也是計劃每年拿出三百萬兩銀子修一條南北貫通的水泥公路,但這條公路並沒有走我們江南地區過,這條路一旦修通,以後我們江南的地位就會大大降低了。”

“太子這一招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