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2章,如何跳出歷史的輪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章,如何跳出歷史的輪迴

“呼!呼!”

“原來這就是歷朝歷代朝代更迭的根本原因嗎?”

“天下的土地是恆定的,但是人口卻是在不斷的增長,再加上中上階層的貪婪,底層百姓自然而然也就慢慢沒有活路,最終就是改朝換代了。”

楊廷和的呼吸都變重了。

接著也是用看怪物一般的眼神看著朱厚照。

眼前這個長於深宮之中的皇太子,他竟然能夠有如此深的見識,關鍵是也才十二歲,實在是太妖孽了。

“可是殿下,這和你玩物喪志又有什麼關係呢?”

楊廷和想了想,再看看朱厚照身邊的這個奇怪的機械問道。

“老師,你覺得一個朝代該如何跳出這樣的迴圈呢?”

朱厚照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嗯!”

楊廷和一聽,頓時就思索起來,沉思一會說道:“按照殿下的這種假設的話,想要將一個朝代延續的更加長遠的話。”

“一方面是可以透過增加土地供應,讓原先僅僅只有100份的土地變成200份或者是300份,甚至於更多。”

“透過增加土地供應,來緩解這個土地和人口之間的矛盾,讓這些普通白子能夠有地可種。”

“說得好!”

朱厚照一聽,也是點頭表示了贊同,說道:“這就是我們華夏民族幾千年來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從最早的漢中、中原地區逐漸的向四面八方擴散,齊魯、燕趙、江南、楚地、蜀地、閩越、兩廣。”

“伴隨著歷史的前進,越來越多的地方納入我們華夏的疆土,我們的人口也是隨之不斷的遷移、擴散。”

“從本質上來說,這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增加可以供養生存的土地,用於養活更多的人口。”

“夏商周時期的人口總數不及我們現在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如果我們還只是侷限在夏商周時期的那點土地的話,我們根本就無法養活現在這樣龐大的人口。”

“殿下所言有理!”

楊廷和鄭重的點點頭。

“除了增加土地供應之外,還有就是合理的分配制度和納稅制度。”

“代表權貴、地主、士紳的白子所佔有的土地太多了,並且還在不斷的擴張,同時又不納稅,而代表普通老百姓的白子土地越來越少,卻承擔了越來越繁重的稅收,這顯然是真正拖垮一個朝代的因素。”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只是這恐怕是很難、很難做到的事情!”

說到這裡的時候,楊廷和頓時就不再說下去了,因為他馬上就意識到如果繼續再說下去的話,自己可能就會將朝野上下的權貴、大臣,大明的地主士紳們給得罪死。

“沒錯!”

“合理的分配制度可以大大的減少矛盾,但自古以來士大夫和權貴都是特權階層,是統治的基礎,動搖他們的利益就是動搖統治的基礎。”

“但是如果不進行合理的分配,一個朝代又難免更迭的宿命,在朝代更迭的時候,這些貴族、士紳、地主等等,有的順勢而起成為新的朝代權貴,但有的卻是在動亂之中消失。”

朱厚照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老師,除了這兩種辦法之外,你還能想到其它的辦法嗎?”

朱厚照看向楊廷和,看看這個歷史上的大牛人,他是否能夠跳出這個時代的局限性。

“還有其它的辦法?”

楊廷和一聽,頓時就微微瞪大自己的眼睛,仔細的想了想,自己似乎好像根本就想不到其它的任何辦法了。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當然有!”

朱厚照笑了笑說道。

“以耕地來說,在先秦之前的時候,耕種的方式主要是刀耕火種,那個時候連使用牛馬當畜力都沒有,主要是靠人來翻耕土地。”

“並且那個時候,主要的耕種作物是小米,故而一個農民能夠耕種的土地是非常有限的,並且產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再後來,伴隨著曲轅犁的出現,並且牛馬開始運用於耕種之中,一個農民能夠耕種的土地就大大增加,一個農民可以耕種幾畝地。”

“同時小麥和水稻也是逐漸的成為了主要的農作物,產量也是大大的提高,這也意味著有更多的糧食生產出來用於養活更多的人口。”

“鐵器和各種各樣工具的出現,也是大大的增加了人們開墾土地的能力,再加上興修水利,比如秦時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將天府之地變成大糧倉,養活無數人。”

“這些都極大的提高了人們開墾土地、耕種土地,獲得更多土地的能力,也是增加糧食產量,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

楊廷和仔細的聽著朱厚照的話,頓時一下子就陷入了深思。

“殿下的意思是像曲轅犁、灌既水利工程、各種的生產工具等等也是可以緩解這種矛盾?”

“嗯!”

朱厚照點點頭說道:“因為這些工具極大的提高了農民耕種土地的效率,讓一個農民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

“如果只是單純的增加土地供應的話,以我們現在農民的耕種效率來說,這一個農民一年可以耕種多少土地?”

聽到朱厚照的話,楊廷和想了想說道:“這要看這個農民有沒有牛,使用的工具如何,以及是否精耕細作。”

“如果沒有牛的話,即便是累死了也耕種不了幾畝地的。”

“有牛,再加上有各種工具的話,一個農民一年是可以耕種十畝左右的土地,如果粗放式耕種的話,最多也就是耕種幾十畝。”

“說的好,這就是差別!”

“有牛和沒有牛,差別非常巨大,有沒有合適耕種工具也有著巨大的差別,可以耕種的土地數量甚至於可以相差好幾倍,甚至於十幾倍。”

“如果只是單純的增加的土地,在耕種能力、效率沒有得到提高的情況下,這也意味著根本就沒辦法將多餘的土地開墾出來耕種。”

“所以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提高耕種的技術同樣也是環境人地矛盾的一種辦法。”

塔讀@

“同樣的,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更多的產出糧食,這也是一個辦法,種小米和種麥子的產量有著巨大的差別。”

“農民都是在不斷的篩選出優良的種子傳下去,一代代的篩選之下,種子越來越好,產量越來越高,自然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

“如果我們能夠培育出更多的高產的品種,那麼在有限土地的情況下,產出的糧食就更多,能夠養活更多的人。”

朱厚照鄭重的點點頭說道:“另外像小麥本身並不是我們中土的產物,而是從外地傳進來的,如果我們能夠去到更遙遠地方、更多的地方,說不定我們就能尋找到更多像小麥這樣的農作物,以此來提高我們的糧食產量。”

“而且小麥在旱地裡種植,水稻在水田裡種植,說不定在世界的一些地方,還有不同的農作物,可以在更乾旱、更寒冷的地方種植,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地增加土地,讓原本不能種植糧食的地方變成可以種植糧食的良田。”

“沒錯,沒錯!”

“確實是如此!”

楊廷和聽完,連連點頭。

今天和自己的這個學生討論一番,也是讓楊廷和大有收穫,頓時間覺得以前所讀的那些書真的是死讀書了,竟然還不如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

“殿下,這些都是你自己總結出來的嗎?”

想了想,楊廷和還是覺得有些難以置信,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竟然能夠有如此深的見識。

“哈哈,那是當然。”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跟小孩子一樣,驕傲的抬起了自己的頭。

這讓楊廷和也是微微一笑,終究還是一個孩子,雖然聰慧妖孽,但畢竟還是小孩子。

“老師,你看看我所發明的這個東西。”

“這是我根據《王禎農書》上所記載的生產和改進的一種新紡織機,這種新式的紡織機,它有幾十個錠子,可以同時紡織幾十股棉紗,它的效率是現在普通紡織機器的幾十、上百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這樣的機器能夠大規模的運用起來的話,它就可以極大的提高我們紡織布匹的速度,這樣一來的話就可以生產出更多的布匹來,讓更多的人有衣服穿,可以買到更加廉價的布匹。”

朱厚照將話題回到了眼前的這個紡織機器上面。

“原來如此!”

“殿下是想要透過提高勞動效率的方式,以此來增加社會財富,緩解矛盾。”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楊廷和一下子就明白了,眼前的這個太子,他並不是真的不學無術、好旁門左道,而是有著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看法。

“是的!”

“我現在還小,能夠做的事情很少,剛好我又看到了這本書上面所記載的各種機械,於是就嘗試著去看看能不能將這種機械給做出來。”

朱厚照點點頭說道。

“是臣誤會殿下了。”

“殿下之見識讓臣欽佩萬分,更難得是還能夠學以致用,為黎民百姓著想,此乃社稷之福,黎明百姓之福!”

楊廷和對著朱厚照非常認真的行禮,整個人也是對朱厚照欽佩萬分,這樣的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能夠想到這些,並且還去親身的實踐,不佩服都不行。

【作者題外話】:求收藏、求關注、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