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3章,我為什麼要搞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章,我為什麼要搞錢

“呼!”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總算是搞定了楊廷和,這一天天就知道叫我去讀什麼四書五經,學什麼帝王之術,這以後應該是會少管我一些了。”

朱厚照看著帶著一臉沉思離開的楊廷和,忍不住笑了起來。

自己穿越過來幾年的時間,一直都表現的極其聰慧、妖孽,為的就是現在弄出一些新東西、新想法出來的時候不會太讓人感到詫異。

現在看來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至少來說暫時是說服了楊廷和了,估計著他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來管自己了。

“還有三年就要登基了,必須要在三年的時間內先給自己打下經濟基礎,別到時候還跟弘治皇帝一樣,天天都因為沒錢而被限制,想要做一些事情都做不成。”

“這樣的皇帝一點意思都沒有,被這些文官們限制的死死的,表面上吹什麼弘治中興,千古聖君什麼的,都是狗屁。”

“符合那些文官集團利益的皇帝都有好名聲,不符合這些文官集團利益的皇帝都被這些文官們口誅筆伐。”

“宋仁宗、明孝宗在史書上的名聲都是很好的,但其實都是沒有什麼作為的皇帝,只不過是聽文官們的話,所以才名聲好。”

朱厚照的腦海中思索起自己所知道的歷史來,自己的便宜老爹弘治皇帝算是歷史上典型的被文官們忽悠瘸了的代表。

其中最蠢的一個做法就是裁掉了西廠,並且將錦衣衛和東廠馬放南山,廠衛不僅僅是皇帝的耳目,更是震懾百官的利器。

這自己把自己的耳目給弄瞎、弄聾來,這下面的文官百官自然是無所忌憚了,這皇帝想要做什麼事情就更難了,因為這些官員根本就不會怕皇帝了,一個個都變成了敢於直諫的正直大臣了,暗地裡誰還不是一屁股的髒東西。

朱厚照可不想學弘治皇帝,這樣的皇帝當的沒有一點意思,更加關鍵的是沒辦法拯救這大明的江山,還會讓華夏子孫錯過這個即將掀起的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劉瑾!”

“跟工部這邊說下,將製造這個紡織機零部件的工匠都劃給太子府,以後歸屬太子府管,讓他們全心全意的給我多打造零部件出來,幹好了,到時候我給他們免掉匠籍。”

“另外準備下,我要出宮,多帶一些銀子,我們去城外南區這邊買一些地建廠房,將這個紡織廠建起來。”

這有了紡織機,自然是要辦紡織廠了。

這可是關係到以後自己錢袋子的大事情,現在就必須要辦起來,

“是!”

身邊的劉瑾一聽,也是迅速的記下來,接著就趕緊去辦理這些事情。

“慢!”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就在這時,一道略帶怒意的聲音響起。

只見身穿明黃色龍袍的弘治皇帝龍行虎步的走來,剛剛顯然是聽到了朱厚照的話,此時顯得很是生氣。

“你這個逆子,不務正業、不思進取,就知道折騰這些旁門左道、下三流的東西。”

弘治皇帝很是生氣。

剛剛早朝的時候本來就一肚子火。

北方草原的韃靼小王子又率軍南下劫掠大明邊境地區,從涼州一直到大同狼煙四起,如入無人之境一般,肆無忌憚的在大明邊鎮地區燒殺搶掠。

訊息傳到朝廷,弘治皇帝想要痛擊韃子,然而戶部尚書周經直接一句朝廷沒錢就懟的弘治皇帝是一點辦法都想不出來。

整個人氣的半死,焦慮萬分卻又無可奈何,這時又聽人說太子在不務正業的瞎折騰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於是連文華殿議政都懶得開了,直接就來東宮這邊,準備好好的訓斥一番自己這個寶貝兒子。

“父皇!”

看到弘治皇帝氣沖沖的走來,朱厚照頓時就撇撇嘴。

弘治皇帝嘛,自己早就已經摸清楚了,老好人一個,同時對自己溺愛無比,頂多也就是嘴上說幾句,從來都不捨得打一下。

“你說你,堂堂大明皇太子,你不去好好的讀書學習,你折騰這個東西有什麼用?”

“還要買地,還要辦廠房,你這是不務正業,將來如何繼承這大明的江山,如何擔當起大任?”

弘治皇帝看著朱厚照,本來想要狠狠的罵一頓的,但總歸是溺愛朱厚照,故而到嘴的話也都變了,語氣也是溫和了很多。

“你們都下去。”

朱厚照看看弘治皇帝,然後看了看身邊的這些太監、侍衛什麼的,揮揮手讓他們出去,自己要單獨和弘治皇帝聊聊。

也差不多該和弘治皇帝說一些事情了,省得他總是天天盯著自己,讓自己去讀書學習什麼的,還以為自己不務正業呢。

這些太監、侍衛看了看弘治皇帝,弘治皇帝揮揮手說道:“都下去吧。”

“是!”

眾人一聽,也是紛紛下去,全部到外面去候著。

“父皇,兒臣之所以費心費力的去弄出這個機械來,可不是貪玩,也不是不學無術,而是有我自己的目的。”

朱厚照見沒人了,也是開始慢慢的和弘治皇帝說起來。

弘治皇帝雖然被文官忽悠瘸了,並不是什麼有作為的皇帝,但對自己還是非常寵溺的,能夠從他這裡感受到濃濃的父愛。

有些事情也是可以和弘治皇帝去說,如果能夠爭取到他的支援,這以後想要出宮、想要做什麼事情就容易多了。

“剛剛我的老師楊廷和也是在問這個機械有什麼用,我就反問他為什麼歷朝歷代沒有一個朝代可以超過300年......”

朱厚照將剛剛和楊廷和所說的話也是再一次說給弘治皇帝聽。

“一個朝代不超過300年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弘治皇帝仔細的聽著,當看到朱厚照用手中的白子和黑子來講述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矛盾,講述一個朝代更迭背後的真相時。

他整個人都震驚的張大了自己的嘴巴,顯得非常的震驚。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這是他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聽到有人從人口與土地的關係上來分析一個朝代更迭的原因。

“父皇,我們大明的土地是有限的,但是人口卻是在不斷的增長,到現在我們大明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人口比起太祖建朝時的人口至少也是多了幾倍,而且現在權貴、士紳和地主們所擁有的土地非常的龐大,我們大明至少七八成的土地都是在他們的手中。”

“偏偏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不用納稅的,這也是我們朝廷的稅收始終無法增長,甚至於越來越少的原因。”

“如果我們還要維持朝廷的運轉,那就必須要保持原先的稅收,這些稅收最終都會落到那些無地、少地的農民身上,他們的稅賦比起以前來等於是變重了幾倍。”

朱厚照鄭重的點點頭,然後說道:“這就是歷朝歷代都無法跳出300年宿命輪迴的根本原因,人口與土地的矛盾,土地兼併導致土地集中在極少數不用納稅的人手中,底層的百姓活不下去,一旦有個災荒之年的話,立即就會引爆,烽煙四起、戰火紛飛、改朝換代也就在所難免了。”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跳出這樣的輪迴呢?”

弘治皇帝面色嚴峻,還重來沒有一個人和自己說這樣的話,告訴自己這其中的原因,那些號稱飽學之士的大臣們只會告訴弘治皇帝。

一個朝代的更迭往往是因為君王昏庸無道、殘暴不堪、驕奢淫逸、親小人遠賢臣、聽信讒言、橫徵暴斂等等所導致的。

所以這皇帝一定要愛民如子、勤儉節約、親賢臣遠小人、善於納諫、廣開言路、勸課農桑、輕徭薄賦等等,這樣才是好皇帝,才可以治理好國家之類的。

現在聽了朱厚照的話,完全就是開啟了另外一個視角,看到了朝代更迭的本質和根本原因了。

“當然有了。”

“一個是增加土地的供應來滿足更多人口對土地的需求,另外一個就是改變土地分配制度,抑制土地兼併,同時對天下所有的土地都統一徵稅。”

“另外就是增加農民的耕種效率、增加土地糧食產量了。”

朱厚照點點頭,繼續將剛剛和楊廷和所說的話再說了一遍給弘治皇帝聽。

聽完朱厚照的話,弘治皇帝整個人都陷入了良久的沉思之中。

越想弘治皇帝就越是眉頭深深的皺起,結合自己當了十五年皇帝的經歷,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明白了很多、很多的東西。

“父皇,朝廷現在是不是非常的缺錢?”

這時,朱厚照又開口問道。

“嗯,確實是非常缺錢,每年收上來的稅根本就不夠用。”

“想要重整軍備、加錢邊防都沒有錢,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韃子年年南下扣關劫掠為邊民,燒殺搶掠,實在是痛心!”

弘治皇帝鄭重的點點頭,想到剛剛早朝上的事情,弘治皇帝就被一種無力感深深的籠罩。

“以後只怕還會更缺錢!”

“這以後的土地還會朝著權貴、地主、士紳的手裡面集中,這些人都是免稅的,到時候更徵不到稅。”

“再加上我們大明的國庫還要養皇室宗親,現在每年三分之一的稅都用在這方面,這以後皇室宗親的人口越來越多,到時候可能需要一半、甚至於三分之二的稅都在這方面。”

“朝廷沒錢,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到時候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江山傾倒了。”

朱厚照一邊說也是一邊直搖頭。

“怎麼會需要一半,甚至於三分之二的稅用來供養皇室宗親?”

弘治皇帝一聽,也是連忙反駁道。

“父皇,我們大明建朝的時候才幾個王爺?”

“到現在我們大明又有多少的王爺了?”

“據我所知,河南一省就有一半左右的土地都是在那些王爺的名下,這以後我們老朱家開枝散葉,人口只會越來越多,到時候這天下的土地全部用來供養都是不夠的。”

朱厚照的話讓弘治皇帝頓時就啞口無言了。

大明建國之時朱元章只封了五個王爺,當時肯定是不需要多少稅來供養這些王爺的,可是到了現在,大明朝大大小小的王爺已經有幾十個了,再加上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什的。

這數量已經極其的龐大,需要大明用三分之一的錢糧去供養這些皇室宗親了,這些大明的王爺什麼事情都不用做,除了造人就是造人,這以後只會越來越大,並且開枝散葉之後,基數大了,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直接就會拖垮整個大明朝。

“父皇,本身我們朝廷收到的稅就越來越少了,再加上還有越來越沉重的負擔。”

“這以後朝廷只會更沒錢,到時候別說是重整軍備、加強邊防了,恐怕連朝廷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出來了。”

“沒錢可是什麼事情都辦不了的!”

朱厚照看著啞口無言的弘治皇帝,也是心裡面直感嘆,自己這個便宜皇帝老子,那是真的被這些文官們給忽悠瘸了。

除了知道省吃儉用、勤勉之外,其實根本就不知道多少事情,根本就不知道這大明朝問題的根本所在。

“我之所以要弄出這個紡織機來,就是為了搞錢。”

“搞錢?”

弘治皇帝一聽,再看看眼前這個奇怪的紡織機器。

“父皇,你是不是經常因為沒錢,故而縱然是有心加強邊防、重整軍備,但最終又都不了了之?”

“嗯,沒錯,最近北方韃靼小王子又南下劫掠我大明邊鎮,朕本來想要藉此機會重整軍備、加強邊防,奈何朝廷是一分錢都拿不出來,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邊防糜爛,韃子如入無人之境,肆意燒殺搶掠!”

弘治皇帝緊握著拳頭說道。

“我們大明現在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慢慢的去逐漸改變的,但如果我們沒有錢的話,我們什麼事情都做不了的。”

“眼前的這臺機械,它的紡織效率是普通紡織機的幾十、上百倍,用它來建造工廠,到時候就能夠大量的紡織布匹出來,成本比一般的布匹要低很多,利潤非常高。”

“而布匹的買賣是天底下除了鹽之外最賺錢的買賣之一了,只要我們自己手中有銀子,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了。”

“重整軍備、鞏固邊防也好,興修水利、賑災救民也行,逐漸的慢慢去改變我們大明的局勢,改變我們大明的國運!”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朱厚照將自己的計劃給說了出來。

這是朱厚照這幾年一直都在計劃的事情。

身為穿越者,朱厚照很清楚大明存在的問題,也是知道如果利用常規的辦法根本就沒辦法去改變大明的命運。

結合自己所看過的一些歷史穿越小說以及後世諸多針對明朝的研究,朱厚照將自己的第一步定在了搞錢。

只有想辦法搞到了錢,再加上以後成為天子之後,這手中有錢又有權了,這慢慢的就可以去做一些事情了。

如果只是單純的有權,恐怕還做不了多少事情,比如很簡單的一個,開徵商稅,士紳一體納糧,即便是皇帝提出這樣的政策出來也會遭到所有大臣的強烈反對。

即便是強行通過了這個政策,恐怕最後也是聖旨不出京城,到了地方之後,依然是一紙空文,沒有任何的作用。

天子也是需要手下的這些臣子來配合才能夠掌控天下,言出法隨,政令暢通。

“說的好啊!”

“是父皇誤解你了,你做的很對。”

“父皇很欣慰,你在這樣的年紀都能夠有如此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知道為以後做準備,父皇真的是非常高興,比什麼都高興。”

弘治皇帝聽完,頓時整個人都高興的笑了起來。

有子如此,這當老子的自然是高興無比了。

想想自己當皇帝的這些年,不知道有多憋屈,始終被錢這個事情所困擾,真的是沒錢什麼事情都幹不成,偏偏想要開徵商稅,幾次有大臣提這個事情最終都遭到了眾多大臣的強烈反對,不了了之,結果又回到了沒錢的窘迫境地上。

現在朱厚照年紀輕輕就能夠意識到這一點,並且想辦法去做準備,這讓弘治皇帝非常的高興、非常的欣慰。

“你儘管放開手腳去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父皇都支援你,以後也不管你!”

“你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計劃,那就放手的去做,一切都有父皇替你擋著。”

弘治皇帝拍拍朱厚照的肩膀,此時此刻已經不再將朱厚照當成小孩子來對待了。

不過弘治皇帝也是很清楚的知道,朱厚照以後將會面臨很多的麻煩,這布匹生意肯定是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到時候必然會有大臣說與民爭利什麼的。

“謝謝父皇理解支援兒臣!”

朱厚照一聽,連忙致謝,弘治皇帝或許不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但對自己這個兒子那是滿滿的愛,自己做什麼事情,只要能夠拿出理由來說服他就可以得到他的支援。

“這是應該的,父皇能做的就是為你遮風擋雨。”

“來,跟朕說說這個紡織機到底有和神奇之處。”

弘治皇帝笑了笑,接著注意力也放到了眼前的紡織機上面,露出了濃濃的興趣。

“是,父皇~”

“這紡織機是我根據《王禎農書》上面所記載的紡織機改進而來的,可以同時紡織幾十股棉線,效率是普通紡織機的幾十、上百倍,速度要快很多.....”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開始滔滔不絕的和弘治皇帝介紹起這個紡織機來。

父子兩個圍在紡織機旁邊,有說有笑的聊著,父子情深、父慈子孝,在歷朝歷代當中都是很少能夠見到的。

【作者題外話】: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