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正德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章,京津公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5章,京津公路

天津通往京城的一段官道這裡,綿延幾十裡的路段上,幾萬名天津基建的修路工人正在忙碌不停。

處在最前面的勘探、繪測、設計的團隊,這些人是朱厚照專門命人去京城工部這邊請來的專業人才。

工部是六部之一,主要負責的是國家層面的建設任務和工藝製造,像兵器製造、皇宮大殿的修建、修葺、官窯瓷器的生產、運河的、水師船隻的製造、大壩、水庫的修建等等。

可以說是絕對代表了這個時代大明帝國的最高技術水平和工藝水平,擁有這個時代最專業的各種技術人才和工匠。

修橋鋪路對於工部來說那都是小意思了,這一次因為是給太子殿下辦事,所以也是派遣了一個名叫蒯越的五品工部員外郎帶著上百人的團隊前來幫忙。

有了這上百個專業人士的加入,很快就徹底的接手了幾萬人的建築大軍,將幾萬人的建築隊伍管理的井井有條,效率直升提升。

“石七、楊逢秋,你們要好好的跟工部的這些人學習,你看看,這幾萬人的隊伍,他們很快就管理的井井有條,這修路的速度直線上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前面的時候一天還修不到十里路,現在有了他們的管理,這一天能夠修三十裡路,只需要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我們就可以修到京城去了。”

朱厚照行走在寬敞的水泥馬路上面,看著井井有條的施工現場,也是不得不佩服,這專業的事情啊,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工部的這些官員就是這個時代最專業的的人士,別看他們一個個都是文人出身,但手底下這些工匠、小吏什麼的,一個個可都是人才,非常善於管理,對於工程建設也是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很快就將自己的建築大軍給管理起來。

“是,公子!”

楊逢秋和石七兩人也是連忙點頭。

不得不佩服啊!

自己的和他們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自己管理起這幾萬人的隊伍來時,總的顯得非常的混亂,儘管自己忙的跟無頭的蒼蠅一般,累死累活,但是整個隊伍卻並沒有管理好,效率低下,而且修築的道路橋樑也多有設計不合理的地方。

“好好學,另外看看能不能從工部這邊挖一些工匠和小吏過來,這一個個都是人才啊,工錢可以給他們開高來。”

朱厚照的話讓一旁的楊廷和忍不住無語起來。

天底下竟然還有這樣的太子?

竟然要挖朝廷的牆角,挖工部的工匠和小吏。

“是!”

兩人再次齊聲的回道,這段時間一來確實是非常的忙,兩人也是深感自己的不足,尤其是石七。

他以前也就是一個工匠,沒有什麼管理經驗,管理幾十個人就差不多了,這讓他管理幾百人、幾千人,他就顯得不知所措,根本就管理不過來。

所以還是需要挖掘一些有經驗、有能力的人過來,這樣才不會耽誤了公子的大事。

已經修好的水泥馬路上車水馬龍,大量的車輛不斷的運輸水泥、沙子、礫石到最前面的道路這裡。

朱厚照仔細的看看眼前的水泥公路,道路非常的寬敞,雙向八車道的寬敞水泥馬路,縱然是放在後世那也是很少見的。

道路的中間有綠化帶進行隔離,移栽了大量的松樹、楓樹在中間的隔離帶之中;每隔一段距離則是有一個可以調轉方向的地方。

道路的兩邊同樣也是栽種了大量的松樹、楓樹,等這些移栽的樹木長大之後,可以為過往的商旅提供綠蔭用於休息。

每隔一段距離,也會如同後世一般有一塊牌子來標註此處的地面,同時標註出距離京城和天津的距離。

總的來說,基本上和後世的道路沒有什麼區別。

因為整條道路的設計上也是朱厚照參加後世的國道來設計的,早早的就已經考慮到很多的問題。

比如雙向分離,所有的車輛、行人靠右行駛,這樣就可以有效的紡織道路擁堵的問題。

無規矩不成方圓,以前的官道就只有一條,根本就不需要考慮雙向的問題,也不需要考慮是靠右還是靠左形式的問題。

因為大部分的時候,大明的官道上都是沒有什麼行人的,也很少說存在道路擁堵的問題。

但朱厚照必須要考慮這個問題,未來天津一旦發展起來,到時候和京城之間的往來就會非常的頻繁,這條道路如果早早的規劃和考慮這些問題,到時候就會非常的擁堵。

就像現在一樣。

大量的馬車運輸水泥、沙子、礫石,車水馬龍的,有些新來的還不知道規矩,亂走,一下子就導致了某段路被堵住了。

沒辦法,現在在修煉,單單是運輸各種材料的馬車就非常的多,再加上過往的商旅,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話,自然而然會導致道路的擁堵。

“所有人全部靠右行駛、靠右行駛!”

“不要亂了規矩,不要亂了規矩!”

每當有擁堵的現象出現時,立即就會有人喊了起來。

“你從京城往天津去,你要走左邊的道路,天津往京城的走右邊的道路,不要亂走的,走錯了的話,前面有地方可以轉到另外一邊的道路上去。”

“所有人請靠右行走!”

好在這個道路修建的足夠寬敞,縱然是出現一些混亂,很快又都可以恢復正常,此時此刻,雙向道路分開的優勢也就體現出來了。

“嘖嘖,這是什麼道路啊?”

“竟然如此的寬敞,平坦,而且這道路也是修的筆直,實在是不敢想象!”

來到道路修建的盡頭這裡,朱厚照很快就發現了有很多從京城往天津行走的商旅,當一個個踏上寬敞水泥馬路的時候,人都傻眼了。

有人難以置信的用力跺腳,想要看看這個道路到底結不結實,有人則是好奇的附身仔細的看看這個水泥馬路,想要弄清楚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何可以如此的堅硬、結實,關鍵是還非常的平整。

商隊的馬車行駛到水泥馬路上面的時候,頓時就好像是解脫了一般,不會顛簸,行駛起來的時候速度更快了,也更加的平穩了。

“老夫走南闖北,這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寬敞平整的道路!”

“實在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如果我大明的道路全是這樣的寬敞水泥道路,何愁路遠山高啊!”

“可不是嘛,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寬敞道路,而且還如此的平整,這馬車行駛在上面的時候一點顛簸都沒有,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這一塊塊堅硬的岩石,又是如何開採、運輸過來的?”

“哈哈,這是水泥,用水泥、沙子、礫石攪拌在一起鋪出來的,你到前面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有人聽到他們的談話頓時就笑了起來。

“水泥?”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東西,頓時就更好奇了。

朱厚照看看這些好奇的商旅,也可以看到道路所過之處的一些村莊、鄉鎮這裡,有大量的人好奇的前來圍觀。

有膽大的更是直接到水泥馬路上蹦蹦跳跳,仔細的研究起水泥馬路來。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第一次見識水泥馬路的時候,內心都是極其震撼的,因為從來都沒有見識過如此寬敞、平坦的道路,行走在水泥道路上的時候,有不少的人甚至於都忍不住擦乾自己的鞋底,生怕弄髒了這水泥道路。

看看這水泥道路,比自己家裡面都還要乾淨,還要平整。

看到這樣的一幕,朱厚照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

繼續往前走,前面的一段路是昨天剛剛鋪設的,此時已經攔住不讓行走,旁邊有舊的官道可供行走。

新修建的水泥公路是在原先官道的基礎上拓寬、修建起來的,但在很多的地方都進行改道,將道路修的更直、更平坦。

同時一些需要翻山越嶺的地方則是直接繞過,遇到河流的地方直接就修橋,算是重新的規劃了京津之間的道路。

這主要也是因為有了水泥這種東西,修橋也好、鋪路也好都變得更加簡單、更加快速,成本也是可以大大地降低。

以前想要修一座橋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仔細的規劃,然後鄉里一起籌集資金、大家一起出力、出錢的開採山石之類的來修橋。

因為修橋鋪路都是非常艱難的事情,所以才會說修橋鋪路是大功德的事情,是給子孫後代積福、積德的事情。

但有了水泥就不一樣了,一般的小河、小溪之類的,修橋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即便是一些較大的江河,修橋也同樣不是什麼問題,尤其是現在是大旱之年,很多河流都已經乾涸,修起來就更簡單。

“神器啊!神器!”

“水泥此物真是修橋鋪路的神器!”

“我從未想過修橋鋪路能夠如此的簡單,如此的高效、如此的快速!”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啊!”

工部來的工部員外郎蒯越此時此刻看著一條已經完工的水泥橋樑,整個人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修橋鋪路一輩子了,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輕鬆。

【作者題外話】:三章萬更奉上,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