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章 好大的口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5章 好大的口氣

從定遠回來後,朱允熥便忙富明實業了。

玻璃提純衍生之物,得儘早搶佔市場。

鋪子的選址,流程化的產銷,這都不能馬虎。

接連數日,一直都在忙這些。

今日,接了老朱召見,朱允熥這才回了宮。

本就沒特意緊趕著,且又是從宮外回去的。

等朱允熥到了乾清宮時,朱允炆和趙勉已經在了。

“咋這麼長時間才過來?”

老朱面無表情,沉聲開口。

“孫兒在職大那兒處理些事,接了皇爺爺旨意,就往回趕了,路途遠了些,耽誤了些時間。”

具體忙啥事,朱允熥沒細說。

老朱也沒多問,直接切入正題。

“定遠奏報中說,你能把毒鹽過成細鹽?”

在這一問題上,老朱吃味很甚。

朱允熥提純的細鹽,在定遠發酵後,又傳於京中。

但,朱允熥至始至終,都未向老朱展示過。

“是有這回事。”

“那毒鹽經特殊提純,無毒無害,孫兒這幾日吃的就這這種細鹽,仍活蹦亂跳,一點兒毛病都沒。”

“好賴先不說,安全方面,大可放心。”

但凡稍微沒提純乾淨,他又咋敢自己吃。

“你帶細鹽回來了?”

老朱神情一變,很快追問。

“帶了數十斤,在陳二那兒。”

一問一答,老朱卻不高興了。

“沒良心的小崽子。”

“帶了數十斤,咋一點兒不給咱?”

“去,去陳二那兒,把剩下的都給咱拿來。”

“沒幾天時間,你小子總不能把數十斤鹽,當飯全吃了吧?”

當初的時候,朱允熥卻有給老朱的意思。

後來,老朱突召他回京。

且又給他強行安了莫須有的過錯,徹底抹殺了他的功勞。

朱允熥一起之氣,就沒再把細鹽給老朱。

再到後來,朱允熥又忙富明實業了,這事兒也就被徹底拋於腦後。

“羅毅,你去。”

“陳二那老小子要敢不給,給咱砍了他。”

只要朱允熥同意,陳二哪能攔著。

老朱話裡話外的,明顯是說給朱允熥聽的。

“皇爺爺,您這?”

老朱怒目而視,一臉的不快。

“咋的,你有意見?”

算了,就老朱這樣的,也不是能說清道理的。

那細鹽還能提純,又不是吃了就沒了的。

為了這麼點兒事情,惹老朱生氣不值當。

“沒有。”

朱允熥擺擺手,哪敢多說。

“有意見你就提,咱又不是聽不進去忠言。”

忠言是能聽進去不假,但碰上逆耳的,可就少不了讓人腦袋搬家了。

“真沒有。”

“那細鹽孫兒本就是準備拿給皇爺爺的,奈何這幾日,孫兒一直被瑣事纏身,就給忙忘了。”

沒用多久,細鹽取來。

朱標滕開御桉,羅毅把半布袋子鹽,直接堆上。

老朱抓在手裡,左瞧右看。

之後,又放於嘴裡。

只有齁鹹,沒苦沒澀,且還白的晃眼。

就這種品質,比宮裡供的特等細鹽,還要精細許多。

老朱帶著朱標仔細品鑑,該看的看了,該嘗的嘗了,這才讓朱允炆和趙勉參與了進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知道朱允熥弄出細鹽是一回事,親眼見到又是另一回事。

揣摩著細鹽,朱允炆妒心四濺。

不過,並沒等他咋表現,大致瞧過細鹽的趙勉,倒是很快開了口。

“這種細鹽,品質上佳。”

“三皇孫進獻提純之法,於國於民都乃大功一件,必定會被史書所銘記。”

話還沒說完,被朱允熥幽幽打斷了。

“誰說我要進獻提純之法了?”

一句反問,讓趙勉愣了。

不進獻,還能咋辦?

“我要獨自提純,獨自傾銷。”

鹽鐵都歸國有,你一個皇孫自己提純,好大的口氣。

“朝廷開中法,鹽商可持鹽引,開採販賣。”

“我自己開採,自己傾銷,並不算違律。”

如此品質的細鹽,大量湧出,沒啥好處。

循序漸進,慢慢販賣。

達官顯貴,富賈士紳,在自身財力不受限時,肯定願花這個錢買進的。

畢竟,除了本身價值,還是身份的象徵。

如此一來,市面上那些品質略遜一些的,就會被替換出來。

少了一部分食用的人,降價那是必然的。

而,朱允熥細鹽湧進的越多,價降的就會越厲害。

到時候,尋常百姓吃鹽便不再費事。

等到時間差不多,便可加大細鹽的產量。

用不了多久,這種高品質細鹽,便將不會只限於達官顯貴獨享。

所有人,只要能吃得起飯,就不會因鹽發愁。

聽了朱允熥的反駁,趙勉一時詞窮了。

他根本沒想到朱允熥會拒絕,哪能那麼快反應過來。

老朱瞥了朱標一眼,並未馬上說話。

朱允熥只說了想法,原因如何還未探明。

急吼吼發表意見,不僅於朱允熥,就是於他們自己,也沒啥好處。

一時沉默,緩和片刻後,先說話的是朱允炆。

在他看來,既讓他去歷練,那他就該好好表現。

如此,才不會讓老朱和朱標失望。

也才能夠,擺脫他昔日的敗績。

“允熥,要是別人能提煉細鹽,和皇爺爺討價還價,不算什麼。”

“可我們身份不同,理應為皇爺爺分憂。”

“你自己提純,那才能提多少,又如何能滿足了百姓的需求?”

“只有交於朝廷,舉朝廷之力,才能讓天下百姓,都享細鹽之利。”

經朱允炆這麼一說,朱允熥好像為了一己私利,朝廷大局,百姓利益全都不顧了。

不知是受了朱允炆啟發,還是自己想明白了。

順著朱允炆的話,趙勉馬上開了口。

“提純細鹽,確實大功一件。”

“有功該賞,但像造福萬民的細鹽提純之法,還是該收歸朝廷之手。”

“如此的話,受益之人才會更多。”

“不管是三皇孫,還是其他啥人,把細鹽提純之法據為己有,和朝廷討價還價,謀取大暴利,這都是在挖朝廷牆角。”

“對此種不正之風,應予以打擊。”

讓朱允熥把細鹽提純之法讓出,已算是得罪朱允熥。

不妨把話說的更直白些,把這問題徹徹底底解決。

朱允炆和趙勉穿上一條褲子,兩人疾言厲色的,和朱允熥爭鋒相對。

朱允熥表情澹澹,並沒有情緒上的太大起伏。

“哪怕朝廷六個都轉運鹽司同時日夜提純,都難同時解決大明全部百姓的運鹽問題。”

“趙尚書可想好,該如何分配這細鹽?”

“要是以價販賣,如何保證運鹽司經手之人,不從中剋扣?”

“這些人在掌握了提純細鹽之法後,以此謀得自己的私利,又該如何?”

“細鹽賣價高,所有運鹽司皆產細鹽,普通價錢的粗鹽,又產了不?”

“不產這些,一般百姓吃啥?”

“除這些外,又如何以鹽引,把這細鹽流通出去?”

“種種這些,趙尚書可想過?”

“說我挖朝廷牆角,我看趙尚書不是沒有此意。”

不管咋說,細鹽提純肯定是一大暴利。

朱允熥說了一大堆,趙勉張了張嘴,無從辯駁。

他被老朱召來,便直接談起細鹽了。

哪有啥時間,考慮朱允熥說的這些問題。

沒辦法回答朱允熥,趙勉直接衝老朱叩頭。

“臣所言皆出公心,絕沒其他意思。”

朱允炆以為完勝,才敢說朱允熥幾句。

現在被朱允熥反制,他哪還敢再靠前。

停頓幾息,瞥了一眼朱允炆,老朱這才開口。

“這麼說,你有解決之法?”

細鹽是他搞出來的,他當然有發展壯大的方案。

後路都沒有,就直接問世。

那不是誠心,給自己找麻煩嗎?

“先保護細鹽提純之法,不至於外洩。”

“如此品質的細鹽,一旦開始流通,必會被人趨之若鶩的。”

“而短時間之內,能吃得起的達官顯貴的需求,都很難滿足。”

“為賺其中暴利,必會有人效彷。”

“與此同時,走私也會更加猖獗。”

“種種情況堆積,舉朝內外必會不安。”

“孫兒的想法是,由孫兒繼續提純,運鹽司那裡該咋產就咋產。”

“那些達官顯貴買進細鹽,原本供他們那種就能替換出來。”

“以此類推,普通百姓吃鹽,就將不是難事。”

“這是個循序漸進的事情,急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