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9章 臣請廢太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9章 臣請廢太孫

次日,早朝。

文武剛行了禮,孔希節就來了。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又不能不讓他進來。

得到老朱的應允後,片刻後孔希節踏入了奉天殿。

“陛下!”

進了門,孔希節倒也先躬身行了臣子禮。

只是,態度傲氣,壓根就沒走心。

之後,不等老朱說話,便手一指朱允熥,道:“臣要彈劾太孫。”

“孤咋了?”

朱允熥一臉的無辜,很是茫然。

他不過就是在他講學的時候做了個飛球試驗,儒生們喜歡誰的,大家各憑本事,有必要在這兒彈劾他嗎?

孔希節沒理朱允熥,只是從懷裡拿出了一份奏章,也沒遞交老朱,而是直接當殿宣讀了起來。

“不敬聖人,千百年來凡入學之人均先拜聖人,再拜先生,職大學生入學之禮從不曾給聖人行過禮,這是對聖人的怠慢。”

“不敬儒學,職大授課以雜學摻柔儒學,背離了聖學的純粹性,這是對儒學的褻瀆。”

“不敬尊師,職大師生以友自詡,師不是師,生不是生,這是對綱常的踐踏。”

“儒家乃為倫理之標杆,太孫身為儲君,不敬聖人,不敬儒學,不敬遵師,長此以往必將會國將不國。”

“臣請廢太孫。”

扣了一大堆帽子後,孔希節用一句話做了最後概括。

這話一出,滿朝譁然。

以藍玉為首的武將,更是擼袖子挽胳膊的,欲要把孔希節那廝打得滿地找牙。

他們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好不容易才盼著朱允熥冊立了太孫,這才多長時間,你丫就說要廢了,憑啥!

好在有傅友德死死拽著,這才按壓下了武將們的怒火。

這事兒是挺來氣,但絕不是動手就能解決的,今日動手即便搞砸了孔希節的彈劾,明日他就又死灰復燃了。

唯一的辦法,只能是以牙還牙,用嘴皮子解決。

只是,他們有一個算一個,有嘴皮子利索的嗎?

既然沒有,那還是別添亂了。

到最後,要實在是沒辯過孔希節,那再動手也還來得及。

“你說啥?”

老朱黑著臉,反問了句。

“臣請廢太孫。”

孔希節根本不慫,一字一句又複述一遍,老朱胸膛起伏,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樣子。

“陛下。”

黃觀往出一跨,率先站了出來。

這個時候,唯一能幫上忙的,也就只有他了。

反正他自跟了朱允熥,就沒想過改易旗幟的。

哪怕得罪滿朝文人,亦也無悔。

只是,黃觀還沒來得及說話,朱允熥便悄悄抬了抬手,把他趕了回去。

之後,朱允熥上前了一步,站在了孔希節的不遠處。

“好大一頂帽子啊。”

“孤辦職大,不拜你家祖宗,就是不敬聖人,把儒學和雜學雜糅,就是不敬儒學了,還有,職大學生和先生亦師亦友,就是不敬尊師了?”

“那孤想問問你,孔端操心甘情願受金冊封,主持孔廟的祭祀,就不怕你家老祖宗的棺材板蓋不住?

崖山海戰,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十萬軍民追隨殉國,孔元用卻受蒙元冊封坐享榮華富貴,你們這就是敬聖人,尊儒學了?”

“孤學識不多,可不知道孔聖人,亦或者是千百年來的儒學典籍中,有哪裡是教過,國家一將亡,就要做改換門庭的軟骨頭的。”

孔聖人奠定了千百年來的思想主流,這也正是文明得以傳於千年,領於海外的根本的最根本原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孔家這些人,那可就拉跨了。

王朝在的時候,坐擁富貴號令天下文人,一旦王朝傾覆,那必是最先拜新主子的一批。

滿清入關,孔衍植奉《初進表文》。

倭寇侵略,孔令煜宴請倭寇頭目。

如此種種,連個有骨氣的庶民都不如,還有啥資格高談闊論,滿嘴仁義道德。

朱允熥話落,藍玉再不聽傅友德阻攔,隨即扯著嗓門,高喊道:“好!”

有了藍玉這一帶動,其他武將更是紛紛附和。

叫好之聲,響於大殿。

朱允熥說的每一件,那都不是胡謅的,那些文人自詡能口吐蓮花,但碰上這事兒也得是啞口無言。

眾人低著頭,誰都不敢在這個時候出頭。

“你...”

孔希節手指著朱允熥,臉色一塊青一塊白的。

朱允熥的這番話,無疑是扯下了他的遮羞布。

這些齷齪事不是沒人知道,而是基於孔家的地位,沒人敢往出來捅而已。

“孔聖人創儒學,還講個因材施教,那時候諸子百家爭鳴,孔聖人應該沒說過,天下學說只能留儒吧?”

“爾等身為孔家後人,朝廷封個衍聖公,那是基於孔聖人老人家,可和你們這些人一點兒關係沒有。”

“孤說句多餘的話,爾等有今天的榮華富貴,那是承了先祖的庇佑,爾等應多想想如何給先祖長臉,把他老人家的榮光發揚光大,而不是只會消耗先祖的這些榮光。”

朱允熥最後一番話說完,老朱也不管孔希節是啥表情。

隨即,大手一揮道:“太孫是咱親封的,永遠不可能更改,誰要說咱大孫不好,那就在說咱瞎了眼。”

“行了,朝廷中樞之地,是商量軍政大事的,閒雜人等出去吧。”

殿中的這些人,只有孔希節沒實際官身了。

孔希節不知是還想多說,也不知道是被朱允熥突然的這番話亂了陣腳,反正一時間之間竟不知該咋行動了。

最後,還是魏良仁出面,把送領出去的。

再之後,早朝恢復。

商議了一些必要的事務之後,老朱便宣佈了退朝。

文臣耷拉著腦袋,三三兩兩往出走。

之前,他們是想過請孔家解決科舉增設算數和大明律的問題。

現在看來,孔家怕也夠嗆。

唯一號召儒生的優勢,在前天的那次講學中,便就已經消耗殆盡了。

至於說,把問題擺在朝堂解決,那就更不可能了。

現在的天子,乾綱獨斷,豈會受他們的影響,隨意改政令。

相較於文臣的沉默,武將那邊可就興奮許多了。

勾肩搭背,談天說地。

“殿下,咋就那麼厲害,竟能想出那麼多新鮮詞來。”

“你才知道,殿下一貫不是如此。”

“就是,殿下但凡不厲害,會弄出這種東西來嗎?”

在路過文臣跟前,可以拔高音量不說,還把胸前的懷表揚了揚。

別以為他們不知道,這些文人嘴上鄙夷著職大,但職大產出來的東西,他們每家每戶可都在用著。

就拿著懷錶,他們早就是人手一塊了。

“你們有事沒事,沒事的話去我家裡坐坐去。”

越過了文臣後,藍玉主動相邀。

大白天又又不是喝酒的時候,這個時候相邀,極大的可能是有事要說。

既如此,哪怕真有事,都得先過去。

之後,眾武將一呼而出,直奔藍玉家裡而去。

另一邊,朱允熥隨同老朱和朱標下值後,便一同回了乾清宮。

三人一起吃了早飯,隨後就開始批閱奏章。

對於早朝上的事情,不管是老朱還是朱標,誰都沒有人再提。

他們不說,朱允熥又不能自己說。

他沉溺舌戰孔希節的高光時刻,老朱和朱標或許抓住的還是孔希節彈劾的那些東西。

自他上了飛球一趟,老朱時不時的就把這事抓出來,陰陽怪氣的說他幾句。

他努力隱藏自己的存在感還來不及,哪敢在他們面前過度的表現自己。

一整天時間,朱允熥一直規規矩矩的,安心的跟著老朱和朱標批閱奏章。

時不時的,還給他們倒杯茶。

總之,那是沒得說。

不知是基於他良好表現,還是為了他大戰惡狼還沒緩過來,今天也只批了奏章,並沒罰他抄書。

最後,批完所有奏章時,時間還不算太晚,祖孫三人還一塊下了棋。

雖說朱允熥單方面被虐,但倒也還算其樂融融的。

下了不到一個小時,快十一點的時候,才散了棋局,朱允熥隨同朱標回了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