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3章 回來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3章 回來了

朱允熥在那個不知名的道觀,和張定邊就無關緊要的東西聊了五天。

這日,終於在聊完了《心經》後,主動提起了正事。

“朝廷海貿聲勢如此之大,是有解決海上疍民的規劃吧?”

這次,張定邊換了個問法。

“有!”

朱允熥端著茶杯,微微笑著出言回。

頓了一下,又補充道:“無非不過是招和剿而已,就看疍民們如何抉擇了。”

張定邊手中推著念珠,看似仍然氣定神閒。

“招如何招,剿如何剿。”

朱允熥同樣不慌不忙,道:“海上疍民遠離故土三十年,想必早就有落葉歸根之意了,招的話自然是聽朝廷的令,做好大明子民的分內之事。”

“至於剿嘛,那就容易了。”

“大明水軍的實力,張將軍想必也曾有所聽聞,若說全部剿滅或許不太容易,但肯定有充足的實力讓他們永遠沒辦法登岸。”

疍民們以船為家,但卻也需和岸上的人換糧食,換衣物等。

要是真掐斷了和岸上的往來,那些疍民們可真就死路一條了。

“具體如何招?”

張定邊忽略了如何剿,就招展開了詢問。

“這孤就難說了。”

“有皇爺爺和父親在,孤沒辦法妄自決斷。”

當初朱允熥曾和老朱說過要把那些疍民們安置在北平,但作為預備的遷都之地,老朱和朱標都不贊成。

哪怕他仍對以為這樣的安排沒有錯,但當著張定邊的面卻不能輕易答應。

即便是真要討價還價,那也應該是和張定邊,絕不是和老朱還有朱標。

聽到這,張定邊勐然睜眼。

“太孫誠意不足啊。”

朱允熥則沒有多大的情緒波動,微微一笑道:“不,孤反倒以為孤是帶著誠意和張將軍展開對話的。”

“孤可以信口開忽悠張將軍,張將軍可以就這麼控制孤,等到那些疍民們上岸,但上安岸之後呢?”

“張將軍總不能一直和孤保持這種狀態吧,張將軍手裡一定沒了人質,那些疍民的安危又該如保證。”

說白了,想讓那些疍民做大明的子民,那必須得在大明心甘情願的基礎上。

張定邊久久不語,又恢復了之前那樣。

朱允熥倒也不等了,很快往上添了一把火,問道:“外面尋孤的人馬口恐早就一批多於一批了吧,張將軍這把燈下黑玩的雖好,但怕是也堅持不了多久的。”

“再這麼耽擱下去,在那些人玩地三尺的情況下,想必會很快找到孤的下落的。”

“而且,要是耽誤太久的話,歸德侯還有海上疍民的安全如何,可就很難保證了。”

就這些問題,張定邊不會想不到,朱允熥只不過是說出來了。

張定邊脾氣還挺好,並沒有因朱允熥的聒噪而狗急跳牆,還能氣定神閒問道:“公子如何安排?”

三十年時間過去,天下百姓盡皆大明子民,昔日的陳公子早翻不起啥浪花了。

朱允熥澹澹回道:“張將軍是想讓歸德侯也回來?”

張定邊默不作聲,算是預設了。

“回來倒是也可以。”

“只是這些問題,張將軍還是得和皇爺爺協商,孤實在沒辦法答應啥東西。”

“而且,張將軍最好還是別拿孤和皇爺爺做交易,倒不是孤在皇爺爺心中的分量不夠,皇爺爺的脾氣張將軍想必瞭解。”

“張將軍逼著皇爺爺一時妥協不難,但只怕皇爺爺妥協之後會有料想不到的雷霆之怒,以張將軍目前實力怕是不足以應對。”

頓了一下,朱允熥嚴肅了很多,道:“海貿事關千秋萬代的經濟民生,孤只想讓海疆安寧,為出海的船隻提供穩定的環境。”

沒有目的的行為,很容易讓人懷疑其居心何在?

朱允熥這一番剖析後,讓張定邊重新開始了思考。

“公子和疍民們能回來嗎?”

朱允熥不疾不徐,問道:“張將軍能重新過問紅塵,不就是因為相信皇爺爺嗎?”

“當年皇爺爺沒殺歸德侯,這麼多年又從沒有派兵剿滅過海上的疍民,皇爺爺的心胸應該足夠張將軍信任了吧?”

老朱殺的人再怎麼多,但老朱的帝王氣魄不可否認。

無論是這些根本不足為懼的昔日對手,還是昔日落魄時像劉德那樣欺負過他的人,老朱可從沒有動他們的打算。

正說著,有個小和尚跑進來。

“師父,外面來了一隊官兵,讓觀中所有人在一炷香之內去前面集合。”

都已經五天時間了,那些人才終於找了過來,這已經夠拉跨了。

那些負責搜尋的主官,估計不知挨了老朱多少罵了。

“張將軍可以仔細考慮一下,要是考慮好了不妨就送他們一份功勞。”

外面那群官軍雖說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才找上門的,但找到他可是事實。

武昌最後一戰後,老朱放了他一馬。

這次他劫持朱允熥,無疑是再一次挑戰了老朱的逆鱗,他一定主動出現在老朱面前,恐就是一念天堂和一念地獄的抉擇了。

但,該面對的終究還要面對,他這次走了容易,卻也把問題給無限期留下了。

張定邊手推著念珠轉了良久,最後這才終於道:“那就走吧。”

張定邊起身站起,朱允熥則緊隨其後。

兩人一前一後出了門,身後六個小和尚都脫去道袍換上了僧衣。

繞了沒多久,便到了前面的三清殿。

殿前,一隊穿著甲胃的官軍把香客道士聚集在一起,剩下的人則是去各個大殿尋找還沒集合起來的人。

張定邊等一群身著僧衣的人,剛一突兀的出現在穿著道袍之人的中間便引起了轟動。

在香客道士等眾人的注視之下,有官兵隨即跑了過來,呵斥道:“你們是啥人?”

不用張定邊說話,朱允熥主動自報家門,道:“孤乃朱允熥。”

“朱...朱...”

那官兵支支吾吾的,連話都說不明白了。

“去叫你們長官來。”

那官兵不知是見了朱允熥,還是因到手的功勞太大,反正愣了那麼足足十幾息。

之後,這才終於扯著嗓門,大聲嚷嚷著喊道:“百戶,百戶...”

“出息!”

“嚇人一跳。”

朱允熥吐槽的功夫,那官兵尋到了一人,邊比劃邊不知說了些什麼後,那人隨即便疾步從朱允熥這邊而來。

等那人靠近後,不用朱允熥隨即介紹,那人在朱允熥數步之外停下拜倒,道:“卑下王喜,金吾衛百戶,曾在宮中值守之時僥倖見過殿下。”

既然認識,倒省得朱允熥解釋了。

“王百戶?”

“孤沒事了,把你的人都撤了,隨孤去見皇爺爺吧。”

王喜費勁吧啦搜尋了這麼久,不管是否是他找到的,總歸是能牽扯上關係的。

這麼大的一個功績,總不能把人家徹底剝離出去。

該給的功勞就得給,不然太容易招恨了。

“喏!”

找朱允熥才是當務之急,只要找到了朱允熥,其他的可就都不值一提了。

王喜領了命,當即下令收兵。

之後,隨即護送著朱允熥往宮裡而去。

乾清宮,一碗麵條早就涼透了。

老朱抱著膀子坐在御桉之前,久久都沒說過一句話,朱標代為處理朝中事務,整個殿裡只剩下偶爾翻閱紙張的聲響。

就在這時,魏良仁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滿臉堆著笑道:“殿...殿下...”

因朱允熥的下落不明,整個宮裡的氣壓降到了冰點,魏良仁作為老朱的貼身內伺所受影響最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四五天時間了,總共沒睡過三個時辰。

不等魏良仁說完,外面便響起了朱允熥的聲音,喊道:“皇爺爺!”

剛一聽到,老朱便有了動作。

當即從椅子上站起,道:“咱咋聽到那小子的聲音了?”

緩過來的魏良仁,順著老朱的話隨之補充道:“太孫回來了。”

在老朱和朱標兩人的震驚的同時,朱允熥已經抬腳走了進來。

“皇爺爺。”

“父親。”

朱允熥才一進門,便拜下見了禮。

五日時間就猶如五年那麼漫長,老朱和朱標雙雙疾步而來。

見到沒啥變化的朱允熥,老朱聲音有些沙啞,問道:“去哪兒了?”

旁邊魏良仁則適時出言,解釋道:“殿下不在的這段時間,皇爺都沒好好吃過幾頓飯,睡也睡不好,朝中所有的事情都壓在太子一人身上。”

不用魏良仁說,這樣的情況也能猜到些。

老朱就是嘴上說的不好聽,對他的關切可還是真心實意的。

朱允熥笑了笑,道:“讓皇爺爺和父親擔心了,是張定邊。”

說著,朱允熥起身站起,道:“張定邊也進宮了,他的目的應該是在陳理以及海上那些疍民的身上。”

聽罷這些,老朱扭身轉回。

“哼,他膽子倒是不小,竟然還敢進宮。”

“咱當初饒了一命,不是讓他今日劫持咱的儲君的。”

朱標相對冷靜一些,問道:“你答應了啥?”

五天時間,朱允熥能突然回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是朱允熥答應了啥。

朱允熥攤攤手,牛哄哄道:“他張定邊驍勇,兒子也不差啊,兒子答應他容易,那豈不是顯得咱老朱家軟蛋了嗎?”

“他和兒子多次談到陳理和疍民的問題,兒子表示朝廷可以為了兒子一時妥協,但就以他們當前的處境,能保證那些人一直安穩嗎?”

“想要讓那些人長治久安,唯一的辦法只能是透過和朝廷協商著來。”

“也是因外面搜尋兒子的力度太大了,張定邊估計是有點熬不住了,這才主動跟著兒子來找皇爺爺談。”

朱允熥大致介紹了一下,讓老朱和朱標瞭解了當下的處境,讓他們知道他現在並沒有啥把柄在張定邊手中。

聽罷,老朱這才徹底放鬆。

嘴中卻比朱允熥還牛氣,道:“你答應了是你的事情,休想讓咱給你擦屁股。”

說著,抬手招呼道:“吩咐御膳房弄些吃的來。”

因為擔心朱允熥的安全,老朱五天時間沒咋好好吃過飯,現在見到朱允熥安然無恙的回來,老朱這才終於感覺到了餓。

不等魏良仁離開,朱標便又吩咐道:“治弄些清澹的來,別太油膩了。”

老朱幾天時間都沒好好吃飯,突然間吃太油膩的,腸胃怕會受不了的。

大概半個時辰後,御膳房送來了飯菜。

營養搭配均衡,但都比較清澹。

朱允熥在張定邊那兒吃了五天素菜,見到這種完全提不起一丁點的食慾。

“你倒是心大。”

見朱允熥這樣子,一看這幾天就沒缺了吃,老朱當即便開始不忿的吐槽。

朱允熥當然清楚老朱這麼說的意思,嘿嘿一笑解釋道:“孫兒要不裝的澹定一些,張定邊就會以為他做的那些影響到孫兒了。”

“他不敢殺孫兒,比的不過就是誰能沉得住氣,其實孫兒心裡焦急,早就想和皇爺爺報個平安了。”

不管咋說,朱允熥這話挺有理。

老朱冷哼一聲,道:“到底咋樣只有你自己知道,咱又沒見過?”

在朱允熥不在的幾日,老朱除了大發雷霆責怪那些人沒找到朱允熥外,其餘的時間基本上不說話。

朱允熥雖是在和老朱拌嘴,但卻讓老朱的心情大好,一口氣幹掉了兩碗麵條。

直到老朱抹抹嘴,朱允熥才問道:“皇爺爺,張定邊的事情?”

老朱隨之起身站起,走至不遠處的軟塌。

“讓他等著。”

“讓咱等了他五天,咱不讓他等夠五天時間就已經夠可以了。”

對於張定邊這樣的人,老朱深知其中的駕馭之道。

朱允熥不再多勸,只道:“孫兒是跟著金吾衛百戶王喜回來的,他們還在外面等著呢,皇爺爺看該如何處置?”

讓張定邊等著無可厚非,讓王喜一同等著,那可就有些不辨是非了。

“讓他該幹啥幹啥去。”

“是功是錯的自當該賞就賞該罰就罰的,不用再在外面等著了。”

這個當然不用朱允熥安排,在老朱出言之後,魏良仁瞄了眼朱允熥,見他並沒再說話的意思,這才匆匆的退了出去。

在魏良仁之後,朱允熥這才又道:“父親這幾天因兒子恐也睡好,要不也去歇息上會兒,張定邊參禪論道這麼多年,對付他恐得耗費不少精力。”

朱標打了哈欠,也不再客氣了,就在老朱旁邊尋了位置,

直接往下一躺,道:“的確是累了,那你就守著外面的事情吧。”

“父親放心!”

朱允熥安頓好老朱和朱標外,便抱著需要處理的政務到了偏殿。

那些文臣對朱允熥的回來頂多就是議論幾句,只有藍玉那些武將都巴巴的跑過來,非要親自確定了朱允熥安全不可。

當得知劫走朱允熥的張定邊跟著朱允熥進了宮後,藍玉吵吵把火的擼著袖子就要找張定邊算賬。

其實,若論單打獨鬥的話,藍玉恐還真不是張定邊的對手。

既如此,較量的意義何在。

朱允熥攔下罵罵咧咧的藍玉,道:“皇爺爺和父親都睡覺了,有意先晾著張定邊,舅爺不用急於這一時。”

換了種說話,藍玉火氣小了很多。

“三十年時間張定邊一直都沒啥動靜,他這次突然出現是為了啥事啊?”

這個時候要是和藍玉這些武將說了這些事情,還沒等老朱和張定邊見面,就得生出不知生出多少種不同的意見。

朱允熥笑了笑,回道:“等皇爺爺見了張定邊,想必就能夠清楚了吧。”

“要臣說,就憑鄱陽湖大戰時張定邊幹的那件事情,當時就該舉全軍之力追殺他,要是當時就殺了他,哪還有後來的這些事情。”

藍玉罵罵咧咧的的叨咕著之前的事情,早就不知道過了多少年的事了,再說這些還有啥用。

更何況,老朱當時不殺張定邊,不過就是為了之後的招降所慮。

而以現在張定邊這種頂多就是搞個劫持的實力,即便是現在老朱也不會殺了他的。

對於老朱都囔的那些事情,朱允熥不置可否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殿下,有任何需要臣做的只管開口。”

在最後,其他武將紛紛表態。

朱允熥笑了笑,應道:“孤肯定不客氣,諸位不用擔心,先等皇爺爺見了張定邊,之後再說剩下的吧。”

太陽落山又掌了燈,老朱和朱標兩人這才漸漸有了動靜。

朱允熥拉著了燈,給老朱和朱標分別倒了杯茶,主動道:“張定邊一直在靜靜等著,未曾詢問一句皇爺爺何時接見。”

老朱撐著身子喝了茶後,問道:“在這些問題上你有啥想法?”

既要見張定邊,總得他們先統一了意見。

“張定邊的實力不容小覷,孫兒帶出的那二十人都是些精銳,但到了張定邊跟前竟然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安排陳理和那些疍民之前,不妨讓張定邊幫忙練練兵。”

“一直聽聞張定邊是唯一一個能和外祖相抗之人,還真就是百聞不如一見,放著這樣的人不用豈不是有些浪費了。”

陳理和那些疍民肯定是要安排,但張定邊主動送上門來不用白不用。

老朱擺擺手,道:“先不說這個,陳理和那些疍民如何安排?”

朱允熥想了想,道:“要不就在除州安排個住所,讓陳理回鄉居住吧,陳理顛沛故土三十年,哪怕除州百姓也只知大明朝廷,他早就沒有了之前對大明的危害了。”

三十年時間足以抹平一切。

“至於那些疍民們,孫兒以為還是應把他們安置於北平。”

“因為海貿的繁茂,沿海百姓的生活遠比之前好上很多了,要把他們安置於沿海豈不便宜了他們。”

“而就以目前這種情況下,要想最終遷都,不管往哪裡遷,肯定得先遷徙人口的。”

“要是大規模遷普通人口,肯定會引起那些利益團體的警覺,到時候遷都的政令還沒下達,恐就會出現反駁的聲音。”

“目前北平周邊的地方,孫兒已經在大力建造房子了,而且還在加大規模往過去修路,全部都通上水泥路,再輔之以大面積未開墾的荒地。”

“先以那些疍民做表率作用,江南那些少地無地之人會主動願意過去開墾的,之後伴隨這政治重心往北偏移的話,到時候那些人不想過去都不行了。”

朱允熥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完全堵死了老朱所能說的所有反駁之言。

“你在外面的這些天,就想到了個這些理由?”

老朱瞥了眼朱允熥,然後冷聲問了一句。

朱允熥認認真真的,誠懇道:“孫兒考慮了良久,想來想去感覺沒有任何一種會比孫兒這種想法更全面。”

“最關鍵的是北平周邊沿海,把他們安排在那裡無疑是斬斷了他們能往來勾結的一切渠道,相對來說還能夠省心不少。”

其實,對朱允熥的那個提議,老朱和朱標慢慢的也就接受了。

就當下這種情況,讓那些疍民上岸是必須要考慮的。

刨除那裡可能會是大明的都城外,其他不論哪一點兒都算是最合適的。

沒必要非得因噎廢食,非糾結一個可能出現的情況。

“讓張定邊過來。”

老朱沒對朱允熥所言發表看法,只招了招手衝外面下了命令。

片刻,張定邊以及他帶的那六個小和尚出現在乾清宮的時候,老朱祖孫已分別坐在了他們該坐的位置上。

張定邊雙手合十,念了聲佛號。

老朱作為高高在上的勝利者,並沒有非得讓張定邊向他行跪拜禮。

在張定邊行禮後,老朱便道:“給張將軍看坐。”

“三十年不見張將軍也老了啊。”

張定邊依舊坐的端正,澹澹回道:“三十年時間太漫長了,足夠抹殺一切人一切事的存在痕跡了。”

換句話說,昔日的仇怨該是過去的時候了。

老朱笑了笑,道:“當年鄱陽湖水戰,張將軍的英勇戰績,咱還記憶猶新啊。”

說著,衝朱允熥道:“當年要不是你外祖的那一箭,咱早就去見閻王了。”

老朱是個從不會掩蓋出身的人,自然就不會藏匿當年鄱陽湖大戰時的囧狀。

藉以此事告訴張定邊,他當年做的那些事情,他可還是都記著呢。

朱允熥嘿嘿一笑,還挺謙虛道:“當年魏國公那些人不在跟前,要是他們在的話,想必就不會獨獨便宜了外祖一人撈功了。”

對於老朱的意思,朱允熥瞭然於心。

看起來是挺謙虛的,實則是告訴張定邊,大明的悍將並不止常遇春一人。

祖孫兩一問一答的看起來簡單,實則天衣無縫的配合之下,讓張定邊根本沒辦法再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了。

作為降將,骨子裡就低人一等。

張定邊不再追求語言上的交鋒,直接步入了正題,問道:“貧僧此來之目的,太孫想必已經說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