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9章 真的遇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9章 真的遇襲

經由老朱同意後,新鈔開始發行。

國內只寥寥佔比了一部分,僅限讓人們對新鈔有一個籠統的認知而已,剩下大部分的都被鄭和帶去了海外。

畢竟在海外還只限以貨換鈔,需要做的準備相對來說會更少一些。

風和日麗,晴空朗朗。

鄭和的寶船第二次下西洋,朱允熥親自在碼頭上相送。

如樓一樣高的寶船停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之上,船上軍卒披堅執銳正整裝待發。

朱允熥說了些叮囑的話,最後道:“一路順風!”

鄭和拱手告別,帶人拾階登上寶船。

站在船上衝朱允熥,喊道:“臣走了。”

現在的鄭和把夢想變成了現實,作為大明第一外使,正是人生中的最高光之時,渾身上下到處散發著五彩斑斕亮眼的光芒。

朱允熥揮揮手,再次道:“一路順風。”

之後,在鄭和起航的命令之下,伴隨著一聲悠揚的汽笛,寶船終於緩緩駛離了港口。

經第一次的下西洋,鄭和也只去了周邊最近的幾個國家,與那些國家疏通了互通貿易渠道的同時,也肅清了雙方交流的溝通環境。

這次再出海,就該往遠走了。

這樣一來,自然也就意味著短時間之內很難再回來了,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很難在近期用上下西洋的這筆利潤了。

想要在這期間有大動作,只能是依靠富明實業來賺得的。

從碼頭上回來,朱允熥便去了富明實業,和徐行全說了他的一些想法,讓徐行全協同陳家進行商議。

富明實業不好出面的時候交由陳家負責,有利潤可賺的時候也不好把人一腳踢開。

大頭都由鄭和的寶船賺了,帶著陳家跑跑周邊國家賺些小錢不是不行。

除此之外,朱允熥還要求著重在北方建廠,然後從直沽港口出海。

徐行全只管依照朱允熥的命令管理好富明實業,對於朱允熥的這些要求,徐行全還只當是朱允熥是為了倭國和高麗的市場。

對之,朱允熥也沒多說。

反正近期又不到出海的時候,等到出去的時候再詳細解釋也還來得及。

南方一年作物種植的次數多本就要比北方富裕,加之這次開海更是拉動了南方的經濟。

南北雙方經濟差距拉的太大,會直接影響到將來的遷都。

趁這機會,拉動一下北方很有必要。

該說的說清楚後,朱允熥這才回了宮。

富明實業發展到現在已算相當成熟了,碰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只要說明情況,他們完全有足夠的能力自行處理。

之後沒過幾天安穩日子,送陳天平回交趾的使團便上了岸。

為了時刻掌握使團的情況,朱允熥專門在船上安排了電報員隨行。

使團的船剛一踏上交趾的地界,電報員便在第一時間發來了電報。

據電報員所言,岸上接納人員都十分的恭順,不管是對大明的使團還是對陳天平都特別的客氣。

尤其是對陳天平。

在剛一踏上交趾,便有交趾的禮官把陳天平從大明手裡接了回去。

高規格,高待遇。

完全就是把陳天平當國王迎接了,壓根就看不到有任何的歹心。

接到電報員這一訊息後,老朱一身短褲短衣,擼起的袖子灌了杯茶,道:“胡漢蒼倒還挺能忍。”

胡漢蒼既敢當這個國王,那就說明已經掌握了朝局。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陳天平這種毫無根基的,就是那種有根基的在的,想要重新掌權也並非那麼容易。

因而,即便真把陳天平扶上去,真正掌權的還是胡漢蒼父子。

完全可以循序漸進,私下搞死陳天平的。

哪怕是大明使團前腳剛走,陳天平晚上就突然暴斃,大明也沒辦法再說個啥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允熥皺著眉頭,問道:“要是陳天平真被迎立於國王,那我們豈不就被動了?”

對於這些問題的處理,朱允熥還是缺乏些信心。

老朱瞥了眼朱允熥,沒好氣道:“那也得看他們有沒有這機會了。”

聽到這,朱允熥眼前一亮。

“皇爺爺已經安排後手了?”

胡漢蒼只要敢殺陳天平,大明就可藉此機會攪動交趾的局勢。

“哼,要是等你想到,黃花菜早涼了。”

這些問題並不是朱允熥想不到,而是他已習慣了對電報的應用。

反正在交趾也有錦衣衛在,但凡偏離了軌道也仍能夠透過電報修正。

因而,也就沒多往下安排。

而老朱和朱標則都習慣了訊息的停滯,自然會提前把能安排的都安排好了,把電報不過只當一個輔助而已。

朱允熥摸摸鼻尖,哪敢再多說啥。

旁邊,朱標很快隨之補上,提醒道:“電報雖然好用,但不可依賴太甚,沒有全盤的謀劃,一旦電報員出現問題,那你就得變成瞎聾子。”

作為一個穿越者,正如後世之人對電的依賴,但凡碰上停電整個城市立馬就得抓瞎。

要說這毛病,朱允熥的確有。

正是因為對電報的依賴,他也才堅定的認為胡漢蒼一定不會接納陳天平,並沒有考慮要是接納了又該怎麼辦?

朱允熥乖乖點頭,道:“兒子記住了。”

“記住?記住?”

老朱本來就嚴格,又哪會輕易放過。

“嘴上說的好聽。”

“要只依你的謀劃行事,多好的局面也得被你斷送。”

在老朱面前,朱允熥更不敢多說。

好在老朱也沒抓著不放,大手一揮起身站起。

“行了,就這樣吧。”

“使團才剛進交趾一切尚不可知,唯有等踏上回來的船才可塵埃落定。”

“給黃中發封報,讓他保持警惕。”

之後,老朱抬腳就走。

走到門口後,又扭頭道:“別事事都依靠你兒子,他還差的遠呢。”

朱標看了看朱允熥,回了老朱一抹苦笑。

“兒子記住了。”

一直到目送著老朱離開,朱允熥這才敢強詞奪理,道:“其實兒子覺著胡漢蒼恐沒有那麼大的謀略,能夠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

剛才他的疑慮,不過只是下意識間。

“輕視你的對手就是對你自己的不尊重,哪怕你的對手真的只是個孩童,你仍要在心底提升他的層次。”

“不管胡漢蒼是否有想象中的謀略,你仍然要把他當成有謀略的對待,這樣你才能永遠做那個勝利者。”

朱標說了這麼多,不過就是讓朱允熥莫要輕敵。

朱允熥這樣的年紀,做出這樣的成績,最容易滋生的就是驕傲自滿。

“兒子記住了。”

朱標對朱允熥相對老朱來說會更寬和一些,在該說的說完之後。

這才微微一笑,應道:“孤也覺著胡漢蒼父子沒有曹孟德那樣的謀略,他對陳天平的禮遇不過只是權宜之計,恐早就設下埋伏只等陳天平往裡鑽了。”

得到朱標的附和,朱允熥終於笑了。

朱標則在他肩膀上拍了拍,道:“去給黃中發報吧,只要胡漢蒼敢對陳天平不利,那就是與大明為敵了,不必再舍我大明軍官的性命。”

交趾。

大將黃中率領大明使團護送著陳天平一路往其都城而去,快要行至芹站時便接到了朱允熥以朝廷的命令發來的電報。

不可大意,千萬小心。

寥寥數語,簡單明瞭。

對於朱允熥派來聯絡的電報員,黃中至少在表面上還是很客氣的。

接過電報瞭然上面的內容後,笑著道:“本將記下了,轉告殿下放心就是。”

電報收到了就行,至於這些沒用的自然沒必要再回。

對於黃中的的吩咐,電報員應下後退後。

在電報員走了後,黃中這才滿臉的不屑衝旁邊親兵,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外面的實際情況如何還是得由領兵之人自行判斷,區區交趾又膽敢犯我天朝上威。”

跟在黃中身邊,不管是不是都得說是。

親兵哪敢多言,只能連聲應下。

“將軍說的是。”

“朝廷不瞭解實際情況,就像交趾這樣殷勤顯然是不想得罪我大明。”

得到想要的答桉,黃中滿臉堆笑道:“現在朝廷在休養生息,很少在對外用兵了,能夠領兵做些護送任務也是積累功績的好機會。”

“通知兄弟們加快進程,儘快把陳天平送回去,然後跟本將軍回去領功請賞去。”

親兵領兵衝後面將士吼了一嗓子後,數千軍卒的氣氛當即變得鬆快了起來,很多人紛紛開始放鬆警惕,把此次護送任務再降一臺階。

就這樣,一眾軍卒穿梭於異國他鄉的險峻山路,茂盛樹林中仍像是旅遊一樣,哪怕天上漂泊的雨滴變成了傾盆大雨,仍然沒有絲毫的警惕性。

“殺啊!”

突然,聽不懂的聲音從四面八方襲來。

隨陳天平回來的使團驚慌失措像沒頭的蒼蠅,而大明的那些軍卒協同隨行的禮官一直到那些喊打喊殺聲亮出刀子。

這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這夥人是伏兵。

雨天的反應本就不夠靈敏,黃中反應的又慢了一些,在這些伏兵殺到之後,儘管一再扯著嗓子喊著組陣迎敵之類。

但不管是軍卒還是禮官,仍像是割韭菜似的,紛紛倒在了那些張牙舞爪的伏兵之下。

一炷香過後,雨勢漸漸變小,伏兵也開始退了出去。

而彼時,地上早就是屍橫遍野了,順著山道流下去的雨水也都全部變成了紅色。

黃中身上的甲胃早被雨水溼透,望著潰不成軍的手下軍卒,胸中五味雜陳的同時還憋著口無名的怒火。

五千人不過就是執行個護送的任務就把仗打成了這樣子,要是就這麼回去即便是不被朝廷治罪,自己也得憋屈死了。

“整隊!”

“反擊!”

黃中游走於狼狽的軍卒中,希望能集聚於剩下的這部分力量以找回場子。

有了戰績,回去也好交代。

要就這麼灰熘熘的回去,恐怕就真的無法面見江東父老了。

最重要的是,朝廷剛剛還給他發了電報讓他小心應對,可他竟然還覺著是朝廷太謹慎了,以為就憑區區交趾不敢招惹大明。

如實如何?

不僅招惹了,還招惹的不輕。

黃中能做到指揮僉事,再怎麼平庸總歸還是有些本事的,在黃中的全力組織之下,不到半個時辰便集合了剩餘能戰的軍卒。

人數雖然不多,但至少要死在衝鋒的路上啊。

“兄弟們,小小交趾竟敢犯我天朝,我等都是熱血兒郎,豈能蒙受如此冤屈?”

“就讓我們衝鋒在前,踏平他胡漢蒼老巢,為大明找回因我們丟失的臉面。”

“衝啊!”

黃中親自領隊衝鋒在前。

因為他的失誤才造成了今日這樣的損失,他只有死在了衝鋒的路上,才能讓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不然的話,他的家人必被牽連。

有了黃中的親身率領,對軍卒的士氣的確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領導作用。

“衝啊!”

軍卒們亮起手中的軍刀,以萬夫莫開之勇衝前方衝殺而去。

哪怕山路崎區,哪怕泥濘不堪,這都不足以阻擋軍卒們此刻的滔天怒火。

就在軍卒們憋著一口火氣奔湧到一座透過南岸的大橋之前,那橋竟被守在南岸的交趾軍卒幾刀砍斷了。

幸好衝鋒在前面的黃中反應及時,不然的話就得掉進數米深的滔滔江水之中了。

“你們!”

黃中胸中的火氣還沒來得及發洩,對面的軍卒便在領頭將領的帶領下齊刷刷跪倒在地。

那領頭將領用蹩腳的漢話,道:“我等無意和大明天朝作對,只因那陳天平不過市斤小人,非為陳朝昔日王子,為了交趾百姓不得不除之。”

“交趾物資貧乏不能招待天朝大軍,請將士們原路返回吧,我王自會向大明陛下請罪。”

是你自己承認陳天平就是陳朝王子的,大明派了最高規格的禮遇把人給送回來了。

然後你現在不僅說陳朝是市井小人,還對大明進行了突襲,給大明軍卒官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鬧著玩呢?

是一句本無意招惹天朝上國就能說的過去的嗎?

要你真的只是衝陳天平去的,有一千種方法解決了陳天平,又何必對大明的使團出手。

黃中扯著嗓子,道:“本將還兼護送大明使團之責,請你王立即按標準規格迎接使團的到訪。”

突如其來的一戰,讓大明使團同樣傷亡慘重。

胡漢蒼他要是接見了,那就得承認他是攻擊了大明的使團。

雙方交戰還不斬來使呢,胡漢蒼他一旦承認殺了大明的使團,那就意味著他向大明交戰了。

他要真敢承認,大明就是傾家蕩產排除萬難,也一定會向他們發兵的。

而胡漢蒼之所以敢派兵在大明手裡就殺了陳天平,不過是以為大明需要以交趾作為下西洋的補給地,是輕易不會給自己製造麻煩。

換句話說,胡漢蒼認為自己手裡有底牌,因此才敢幹這麼大一個事情。

對於海外諸國來說,他們尊稱大明為天朝上國,倒並不是懼怕於大明的兵力,只不過就是想從大明換去豐厚的朝貢利潤。

這些國家他們無比清楚,天朝上國無論換了多少的政權,能動嘴就絕不會動手的。

不到萬不得已之際,這些天朝上國是絕對不會發兵的。

“我王還有未處理完的朝政,請天朝的使團先回去,我王會向天朝皇帝請罪,之後再擇取合適的時間恭請天朝使團到訪。”

這樣的理由無可挑剔。

黃中不過只一時語噎,對岸夾趾軍卒已經不見了。

“他娘的,別走啊。”

任憑黃中喊破喉嚨,對面軍卒理都不理。

橋已經被砍斷,就是現在繞路過去,都追不上交趾的那些軍卒了。

最關鍵的是,以他們這些殘兵敗將,碰上交趾的大部隊連看都沒法看。

黃中長舒一口氣,最終還是沒往下堅持,招呼道:“電報員呢!”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是在資訊往來不變的情況之下,既然有如此方便的資訊交流還是徵求一下朝廷旨意為好。

片刻功夫後,電報員被喊來。

混戰之中,電報員既擔心電報機被水淋溼,又擔心被交趾的伏兵破壞,可謂是拼盡了全力。

直到現在,背上留有觸目的刀口還在往出滲血。

電報機作為稀缺之物,那是大明的強硬底牌,一個電報員配備一臺電報機。

被選中電報員之後,不學電報密碼之前,也得先學習人在電報機在的鐵律。

不管任何情況之下,只要人一旦有閃失務必先要提前銷燬電報機和密碼本。

所以,那些電報員可都是以命保護電報機的。

看著這個電報員雖然年輕,但身上掛著傷面色蒼白,但卻是滿臉的堅毅。

當初這電報員被委派過來的時候,黃中以為他不過一個白面書生,頂天了幹的不過就是錦衣衛那樣的營生而已。

想不到,竟能這樣堅毅。

“怎樣了?”

黃中親自扶著電報員,關切的上前詢問。

電報員慘白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微笑,回道:“不礙事,指揮僉事不用擔心。”

說著,還開了個玩笑。

“這電報機可比在下的命重要多了,就是為了這電報機,在下都得活下去。”

“指揮僉事有事只管吩咐就行。”

黃中尋了塊高一點的石頭,招呼那電報員把手中的電報機放下。

“給家裡發報了嗎?”

這電報員跟著黃中出來,但卻有發報自由的權力,使團中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不經由黃中的同意發回到京裡。

當然,黃中有事也可經電報機呈稟,朝廷有了命令也會直接透過電報機傳達。

“還沒來得及。”

黃中話不多說,應道:“現在就發吧。”

不當著黃中的面想怎麼發就怎麼發,現在被黃中眼巴巴的看著,當然先得徵求一下黃中的意見。

電報員扭頭,應道:“如何發?”

這麼大的事情,根本瞞不住。

即便現在不說,朝廷仍有渠道知曉,一旦被揪出來,那過錯只會更大。

黃中嘆了口氣,道:“你看到啥就發啥吧。”

電報員本就是這樣想的,有了黃中這話他可就更不用顧忌了。

很快,滴滴答答的聲音響起。

與此同時,正跟著朱標處理朝政的朱允熥率先接到了訊息。

拿著這份電報,朱允熥遲遲沒有反應。

“怎麼了?”

朱標扭頭詢問,朱允熥把電報遞上。

“交趾的使團遇襲了。”

朱標只瞥了兩眼,便氣不打一處來。

“酒囊飯袋!”

之所以讓黃中護送陳天平,不過就是因為他資質平平,不至於憑區區五千人以少勝多,真的把陳天平送上王位。

朝廷謀劃這步大棋,雖做了最壞的打算,但卻也沒真的打算付出幾乎全軍覆沒的結果。

“以黃中目前的處境,很難再對交趾起到反擊作用了,即便是把黃中留下恐也不過是自取其辱了。”

“看來只能讓他撤回來了。”

大明自有了寶船之後,那些海外諸國對大明更加敬畏了。

自從大明立國到現在,哪怕是在不可一世的北元韃子跟前都還沒吃過這麼大的虧。

“廢物!”

朱標發起火兒來比老朱小不到哪兒去,回道:“馬上給黃中發報,讓他收整剩下的殘兵馬上滾回來,就別在外面丟人了。”

朱允熥點點頭,應下了朱標。

“這個事情怕瞞不住,那些文臣知道了肯定又得打嘴仗了,趁訊息傳回來的時候可以提前應對一下。”

頓了片刻,朱允熥提議。

說好要幫藍玉爭取,總得付出實際行動。

“先告訴你皇爺爺。”

說著,朱標慢慢壓下了火氣。

他的火氣都這麼大,還怎麼安撫老朱那暴脾氣。

“孤去說。”

朱標主動承擔,又道:“你皇爺爺已經決定讓藍玉出兵,你可以放心提舉。”

聽罷,朱允熥愣了。

聽朱標這麼一說,他私下答應藍玉的那些好像被聽到了似的,

朱標瞧見朱允熥這樣,臉上掛起了淺淺的笑容,道:“你小子在治理衛所的問題上不留餘地,又在水軍和倭國的問題上多次偏袒你四叔,要是再不實際給予那些武將些利益,他們怕是再難買你賬了。”

“而且,恐連帶著跟隨鄭和出海的那些勳戚子弟怕都要出問題了。”

那些事情都是迫不得已,朱允熥也在尋求補償的辦法了。

想不到,老朱和朱標竟幫他提前想到。

朱允熥當即開始心花怒放,道:“多謝父親。”

朱標微微笑了笑,話沒多說應道:“你安排人給黃中發報,孤先去找你皇爺爺。”

話說完之後,朱標又補充道:“出兵交趾還得過了文臣的那一關,之後還得再準備糧草輜重,別等交趾的問題自由傳回了,直接通知下去讓他們做好出兵的準備吧。”

在老朱強硬的手腕之下,那些文臣他說的再多,但終究都沒辦法阻礙老朱的。